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高专中的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往往用来指向高等教育中的非专业教育部分,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促进人类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作为进行职业教育的机构,其通识教育的实施与其他高等院校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本文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问题作些讨论,以期引起各位同仁对此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时至今日,关注通识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通识教育的研究不断展开并逐渐深入,通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被世人所认识。但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各高校的通识教育实施状况还不尽如人意。水平还不高,这与各高校通识课程的建设不够健全是直接相关的。
一、通识教育的含义
通识教育在欧美国家中称General Education,又称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随着人们对大学教育理念认识的深化,现在对General Education的译法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认为通识教育比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更贴近其本意。顾名思义,通识教育的“通”,即通晓、明白;“识”即智慧、见识。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历史、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培养,公民意识的陶冶;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生活的意义及价值变得丰富起来,从而使自己在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在精神上不致成为受专业束缚的奴隶。一般来说,人们在使用通识教育一词时,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广义的理解,指大学的整个办学思想或观念,即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另一种是狭义的理解,指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笔者倾向于把通识教育既当作大学的一种教育理念,同时又是大学必须施行的教育实践,即把通识教育的理念落实到大学教育的实践中。
最早明确提出通识教育概念的是美国的帕卡德(A.S.Pac- kard)教授。他指出:“美国大学为学生提供的通识教育,包括古典学、文学和科学方面的有关课程的内容,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它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1945年,哈佛大学出版了著名的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红皮书”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这种人需要具备四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做出适当或明确判断的能力;辨别一般性价值的能力。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已经成为一种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一种教育观,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对于大学教育来说,它应该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综观世界各国,近几年来在对高校进行教育改革时,首先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他们针对当前新技术革命知识更新加快,科学、技术和生产日益一体化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结合等特点,普遍加强了基础课程的教学。重视文、理、工科相互渗透和跨学科课程、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大量增设选修课。不论美国的“通才”教育,还是俄罗斯的“人文科学数学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化”的战略方针,以及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学习美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得以经济腾飞,以上事实都说明,课程的合理设置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关键之所在。
(1)从当今国外高职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看,加强通识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的“通才”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理论支持。一些发达国家普遍关注通识课程的设置,认为具有广博的普通文理科知识是未来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尤其在美国和日本等国,高职教育设在综合大学中面,综合大学的专业学术优势不仅有力地拓宽了学生各类基础知识面,而且也加深了他们的学术造诣。这种课程体制充分显示了对学生进行基础课程、跨学科课程和交叉学科等通识课程的教育优势。通识课程开设的门类齐全,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高,知识内容覆盖面宽,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大,开设的比例高(美国40%,日本38%),比我国高职通识课程高近十个百分点。从课程设置的发展角度看,国外通识课程逐渐向宽而厚的结构模式过渡。在当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不断交融、结合的形势下,加强高职学生综合文化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无疑会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以专业特长取胜。
(2)世界各国高职院校对学生学科专业课程都给予了高度
的重视,一般是所占课程比例较高的一部分。近年来国外高职院校都在注意优化学科专业课程,精选专业主干课程,重点加强学科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在适当把握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适度缩减学科专业课程的课时的同时,优化课程结构,使学科专业课程逐渐向优而精的结构模式过渡。与国外(美国30%、日本48%、俄罗斯40%)相比,我国学科专业课程所占比例最高,约占总课程的60%,这无疑为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素质、胜任未来工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但比例过高势必削弱其他课程的比例,影响学生学科专业以外的知识、技能及个性的发展。
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设想
1.确立通识教育理念的高职学生培养目标
通识教育被学者强调为一种人文学科的教学,是指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它是根据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掌握相关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为出发点,以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新时期通识教育的理念为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确立了方向,也明确了培养标准,同时也给高职学生的课程结构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这一培养目标,本文提出了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设想。
2.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设想
依据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战略和社会与学生对课程的需求,课程应该充分体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理念;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培养思路,正确处理培养专门人才与提高综合素质的关系,在精化专业的同时,加强基础课程建设,拓宽专业口径,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
(1)顺应发展原则,扩充通识课程。从当今教育的发展来看,学科的综合化已成为主要趋势之一,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一体的通识教育不仅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且也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扩充通识课程实现按需设课,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形成系统、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适应培养综合性人才、加快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通识课程门类比较单一,缺乏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较低。面对这种状况,首先应扩充通识课程领域。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科学和艺术修养等系列课程,如伦理学、概率论、人类学、人口生态学、生物学、人体生理解剖、普通逻辑学、系统与控制论、艺术研究、音乐欣赏等。其次,提高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由于原来通识课程开设得比较少,学生不可能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多门类课程的增加使学生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但是考虑到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提倡应该适当降低通识课程中必修课程的数量,增加选修课。
(2)从整体性、基础性出发,精选、优化学科专业课。整体功能原则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原则之一,各类课程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挥着最优化的整体功能。学生在校期间,主要通过专业课习得本专业的一技之长,将来为社会服务。但专业课开设的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选择适度,不能单纯以其在总课程中所占量的多少而确定它的作用,因为此多彼必少,它必然影响课程整体功能的发挥。应该依据学校的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和学生本人的需要精选专业课,注重课程间的有机联系,使之在整体课程结构中定位恰当,以求整体课程更加合理、优化。基础性原则是课程结构的另一重要原则。多年教育实践证明,学校不可能在短短的三年内就把学科的全部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学会专业知识的全部;而对于学生来说,最持久、终身有用的是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于上述两个方面因素的考虑,以及专业课各类课程的特点和它们在形成学生专业技能中的作用,应设专业必修课、专业必选课、专业任选课,以此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通识课程所反映的核心精神(或说基本目标)是“人”的培养,其次才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换言之,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首先必须关注的是“人”,然后才是这个人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基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应处理好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优化传统政治意识形态的教育,改进并提高“两课”的教育教学质量;二是要加强普遍的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三是要加强情意领域的个性教育,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关键词: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时至今日,关注通识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通识教育的研究不断展开并逐渐深入,通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被世人所认识。但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各高校的通识教育实施状况还不尽如人意。水平还不高,这与各高校通识课程的建设不够健全是直接相关的。
一、通识教育的含义
通识教育在欧美国家中称General Education,又称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随着人们对大学教育理念认识的深化,现在对General Education的译法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认为通识教育比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更贴近其本意。顾名思义,通识教育的“通”,即通晓、明白;“识”即智慧、见识。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历史、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培养,公民意识的陶冶;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生活的意义及价值变得丰富起来,从而使自己在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在精神上不致成为受专业束缚的奴隶。一般来说,人们在使用通识教育一词时,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广义的理解,指大学的整个办学思想或观念,即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另一种是狭义的理解,指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笔者倾向于把通识教育既当作大学的一种教育理念,同时又是大学必须施行的教育实践,即把通识教育的理念落实到大学教育的实践中。
最早明确提出通识教育概念的是美国的帕卡德(A.S.Pac- kard)教授。他指出:“美国大学为学生提供的通识教育,包括古典学、文学和科学方面的有关课程的内容,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它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1945年,哈佛大学出版了著名的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红皮书”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这种人需要具备四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做出适当或明确判断的能力;辨别一般性价值的能力。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已经成为一种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一种教育观,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对于大学教育来说,它应该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综观世界各国,近几年来在对高校进行教育改革时,首先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他们针对当前新技术革命知识更新加快,科学、技术和生产日益一体化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结合等特点,普遍加强了基础课程的教学。重视文、理、工科相互渗透和跨学科课程、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大量增设选修课。不论美国的“通才”教育,还是俄罗斯的“人文科学数学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化”的战略方针,以及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学习美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得以经济腾飞,以上事实都说明,课程的合理设置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关键之所在。
(1)从当今国外高职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看,加强通识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的“通才”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理论支持。一些发达国家普遍关注通识课程的设置,认为具有广博的普通文理科知识是未来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尤其在美国和日本等国,高职教育设在综合大学中面,综合大学的专业学术优势不仅有力地拓宽了学生各类基础知识面,而且也加深了他们的学术造诣。这种课程体制充分显示了对学生进行基础课程、跨学科课程和交叉学科等通识课程的教育优势。通识课程开设的门类齐全,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高,知识内容覆盖面宽,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大,开设的比例高(美国40%,日本38%),比我国高职通识课程高近十个百分点。从课程设置的发展角度看,国外通识课程逐渐向宽而厚的结构模式过渡。在当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不断交融、结合的形势下,加强高职学生综合文化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无疑会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以专业特长取胜。
(2)世界各国高职院校对学生学科专业课程都给予了高度
的重视,一般是所占课程比例较高的一部分。近年来国外高职院校都在注意优化学科专业课程,精选专业主干课程,重点加强学科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在适当把握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适度缩减学科专业课程的课时的同时,优化课程结构,使学科专业课程逐渐向优而精的结构模式过渡。与国外(美国30%、日本48%、俄罗斯40%)相比,我国学科专业课程所占比例最高,约占总课程的60%,这无疑为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素质、胜任未来工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但比例过高势必削弱其他课程的比例,影响学生学科专业以外的知识、技能及个性的发展。
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设想
1.确立通识教育理念的高职学生培养目标
通识教育被学者强调为一种人文学科的教学,是指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它是根据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掌握相关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为出发点,以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新时期通识教育的理念为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确立了方向,也明确了培养标准,同时也给高职学生的课程结构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这一培养目标,本文提出了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设想。
2.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设想
依据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战略和社会与学生对课程的需求,课程应该充分体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理念;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培养思路,正确处理培养专门人才与提高综合素质的关系,在精化专业的同时,加强基础课程建设,拓宽专业口径,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
(1)顺应发展原则,扩充通识课程。从当今教育的发展来看,学科的综合化已成为主要趋势之一,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一体的通识教育不仅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且也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扩充通识课程实现按需设课,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形成系统、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适应培养综合性人才、加快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通识课程门类比较单一,缺乏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较低。面对这种状况,首先应扩充通识课程领域。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科学和艺术修养等系列课程,如伦理学、概率论、人类学、人口生态学、生物学、人体生理解剖、普通逻辑学、系统与控制论、艺术研究、音乐欣赏等。其次,提高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由于原来通识课程开设得比较少,学生不可能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多门类课程的增加使学生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但是考虑到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提倡应该适当降低通识课程中必修课程的数量,增加选修课。
(2)从整体性、基础性出发,精选、优化学科专业课。整体功能原则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原则之一,各类课程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挥着最优化的整体功能。学生在校期间,主要通过专业课习得本专业的一技之长,将来为社会服务。但专业课开设的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选择适度,不能单纯以其在总课程中所占量的多少而确定它的作用,因为此多彼必少,它必然影响课程整体功能的发挥。应该依据学校的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和学生本人的需要精选专业课,注重课程间的有机联系,使之在整体课程结构中定位恰当,以求整体课程更加合理、优化。基础性原则是课程结构的另一重要原则。多年教育实践证明,学校不可能在短短的三年内就把学科的全部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学会专业知识的全部;而对于学生来说,最持久、终身有用的是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于上述两个方面因素的考虑,以及专业课各类课程的特点和它们在形成学生专业技能中的作用,应设专业必修课、专业必选课、专业任选课,以此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通识课程所反映的核心精神(或说基本目标)是“人”的培养,其次才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换言之,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首先必须关注的是“人”,然后才是这个人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基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应处理好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优化传统政治意识形态的教育,改进并提高“两课”的教育教学质量;二是要加强普遍的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三是要加强情意领域的个性教育,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