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雅与妍丽的交织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把全人类已然压缩在一个“地球村”的今天,许多民族共同体特征无疑发生了较大的变迁。首当其冲的便是作为民族共同体最明显的外在文化符号——服饰。壮族也不例外,其传统服饰在现今广西省会南宁以及桂中、桂东、桂南、粤北、湘南等地的壮族各支系中已是芳踪难觅。庆幸的是,在桂西、桂西北、桂西南和滇东南广大地区,因其居住地形复杂、交通闭塞,壮族服饰大多还保持着传统的模样。特别是在那些建立过壮族古国或产生过强大土司政权、壮族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服饰的种类更多样,民族的风格特点更鲜明。
  与平原地区一个民族一般只以一种服饰为主不同,壮族不同支系服饰的差异很大,从款式、纹饰、色彩到工艺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呈现着与其它民族共同体不同的文化特质。
  壮族传统服饰以刺绣、织锦为主要装饰手段
  刺绣与壮锦成为壮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始于清代,尤其是当女子“女红”的优劣成为婚嫁中重要的砝码后,壮族女孩从小就必须学习刺绣与织锦。在长辈的口传心授、同辈的帮带竞争中,她们在少女时代已练就高超的技巧,为自己制作嫁衣了。清·黄彦坊《岭南女工咏·绣花》诗云:“徐牵彩线十分妍,花样翻新最可怜,漫道小娃犹稚齿,看伊绣出并蒂莲。”
  从田野调查情况看,壮族的刺绣物品十分广泛,包适绣衣、绣裙、绣花裤、云肩、勒子、围腰、腰带、绣花鞋、绣球、荷包、香包、头帕、背带、门帘、床帘、帐檐等,以绣球和背带最具特色。剌绣手法以平绣为主,还有锁绣、贴布绣、打籽绣、堆绣、挑花等多种绣法。壮族的刺绣图案,与瑶族的抽象几何结构,苗族的自然形加几何形不同,似乎更受大自然活泼美丽的生命所感染,多为繁密花枝、蝴蝶凤凰、花鸟鱼虫等,造型活泼、色彩鲜艳,洋溢着南国女性特有的花脂粉气和对大自然的倾心。
  广西天峨县的三堡、六排,南丹县的罗富、那地、月里,乐业县的新化,隆林各族自治县的界廷、岩茶,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马关县的夹寒箐镇等地的壮族,将刺绣技艺特别用于胸兜、围腰,使妇女之胸部成为身上装饰最精美的部位;广西环江县的康乐,南丹县的芒场、那地,凤山县的桥音,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委乐、克长,云南马关县的马尾冲,西畴县的摩所,马关县的小么所,文山县的杜孟、乐西、小广南,贵州从江的银平等地的壮族把绣工倾心于小孩背带上,大大丰富了壮族的服饰内容;广西靖西县的旧州壮族则把绣技在绣球上发挥到了极致,使之成为壮族最具代表性的装饰品。
  壮锦生产在清代也已遍及壮乡,不仅形成了靖西、龙州、宾阳、忻城、环江等艺术风格各异的著名产地,连桂东南贺州的壮妇,也“能织壮锦及巾帕,其男子所携,必自家织者”。(见清·傅恒《皇清职贡图·贺县》)壮锦在清代既是皇家贡品,也是壮族婚嫁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清·沈日霖《粤西琐记》载:“壮妇手艺颇工,染丝织锦,五彩灿烂,与缂丝无异,可为裀褥,凡贵官富商,莫不争购之。”清代壮锦图案繁密而富于韵律感,色彩鲜丽明亮,质地坚牢耐用。连清代有名的五彩被面锦——“锦缎”的图样,也明显出自壮锦而加以发展。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变迁,广西龙州、靖西、那坡、忻城、融水等地民间现在仍然可看到华美的传统壮锦背带遗存,广西龙州县的金龙镇板送等地壮族更是户户綄纱、家家织锦。由此可见,壮锦在壮族传统服饰制作工艺中是举足轻重的。现代壮锦产地主要集中在南宁市、宾阳县和靖西县,用传统工艺加新材质织出的壮锦多作壁挂等装饰用途,如今也广泛受各界人士欢迎。
  壮族传统服饰是壮族先民自然崇拜的折射
  壮族传统服饰纹样中的动物崇拜。壮族对青黑色的喜爱可能源于壮族先民对青蛙、青蛇、青鸠、水牛的崇拜。廖明君先生在《壮族自然崇拜文化》指出:“在自然万物之中,在壮民族世居的生态环境里,鱼、蛇、蛙、鸟、牛等与人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因此,壮族先民更有理由视上述动物为自己的同类,认为他们可以对壮民族的农业生产或人口繁殖发挥重大的作用,进而赋予它们特殊的神性和神力,并对之极力讨好和膜拜。其中,由于青蛙所具有的生殖与丰饶双重文化功能,使蛙崇拜文化丛在壮族动物崇拜文化群中居于主体性地位。”广西恭城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青铜尊上的“蛇戏蛙”纹,广西宁明、龙州花山崖壁画上的蛙人形,即古代壮族先民蛙崇拜的遗迹。宋代以后,壮族织锦与刺绣兴起,原来在肉体、青铜器、岩壁刻画的那些崇拜物图案,自然就转移到服饰上来了。因而我们才能在如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这两张壮族背带中发现与几千年前的青铜器纹样相差无几的几何化的蛙纹与蛇纹。在壮人的心目中,蛙具有预感与灵兆,能呼风唤雨。将蛙纹用在背带中,是希望蛙神能佑护孩子四季平安、吉祥如意。对鸟的崇拜,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乡摩所村壮族侬支系“仰侬”妇女及马关县夹寒箐镇小么所村壮族侬支系“督侬”妇女在服饰的形态上给人们呈现了最有力的证据:“仰侬”妇女常将长裙左盘右旋绞结在后腰下状如鸟尾,“督侬”妇女将小孩的帽饰精制如一只美丽的鸟。而对牛的崇拜,体现得最为明显的是现今仍然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小广南村一带传承的壮族侬支系“道侬”妇女服饰,其头饰的两侧上方扎成高耸朝天的角形如牛角,由此推断,这个族群早期应该就是牛部落。这些图案纹饰,虽然历经漫长岁月的历史变迁,却仍然保持原始的形态和鲜活的印记,足见壮族服饰历史文化积淀的厚重。
  壮族传统服饰纹样中的花崇拜。大部分壮族传统服饰中,都有花的纹样,花在壮族传统服饰中是主纹饰。这些花纹,色彩鲜艳地闪现在姑娘们的头帕上、围腰中、衣袖边、腰带里、鞋子上,少妇们背着宝宝的背带面,新婚温床的被面上。廖明君先生在《壮族自然崇拜文化》指出壮族对于花的崇拜有两层含义:“由于花是植物的精华所在,更是植物繁衍的关键性器官,因而在壮族先民的心目中,花也就具有决定性的文化地位——主宰着人类的生死存亡乃至来世再生。于是,一个以花崇拜文化为主题的植物崇拜文化群就出现在壮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 他又说:“当人类女性始祖姆六甲从花中出来后,我们不难察觉这实际上是壮族先民对花的生殖崇拜的结果。这种对花的生殖崇拜是那样的强烈,以至于花不仅生了姆六甲,而且其生殖能力还通过姆六甲继续发挥作用——创造出了人类万物。”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壮族传统服饰中会出现如此多的花了,尤其是背带正中怒放的那朵大花,它是壮族创世女神姆六甲的象征,和壮族古老传说中的蛙神一样,它掌握着生殖、生命、性爱与收获的职能,是妇女和孩子的保护神。天上的凤凰蝴蝶,地上的走兽、水中的游鱼,都环绕着它。它与凤凰、蝴蝶相叠合的图像——“凤穿花”、 “蝶恋花”则暗示男女欢爱、阴阳和谐、生化万物。   壮族传统服饰是南方稻作文化的产物
  壮族聚居地连成一片,东起广东连山,西至云南文山,南临热带海洋,西南与越南相邻,北接南岭山脉和云贵高原。境内群山连绵,河流纵横,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
  当稻作农耕成为壮族先民主要的经济生产之后,妇女的劳动量加大了,因为水稻的生长期较长,耕作与田间管理技术复杂,犁耕、灌溉、播种、插秧、耘田、除草、收割、运输、脱粒、碾未等工序繁多,其中大量农活都要由妇女承担。这就决定了壮族服装围绕着稻作生产需要的简单实用、美观大方的总趋向。
  壮人喜包帕,式样千差万别。包帕的高矮、色彩与纹样的不同,成了识别不同支系的标志。因为壮族多生活于山区或丛林地带,山高风大、荆棘丛生,包帕可御寒,可避免伤害,还可以增加美感,何乐而不为?南方雨水多而日照长,壮人在户外活动时常戴竹笠。壮族各支系竹笠的式样及戴法各不相同,实用又美观,如特殊头饰,别具风采。壮人喜短衣长裙,固然是受到楚文化的影响,但根本原因是湿热、多山、多水的环境所致。穿短衣凉爽透风,便于行走、涉水及劳作。而居于高寒山区的壮族,则上着短衣,下穿百褶长裙,其皱褶起到多层、厚重、下坠、密不透风的保暖作用。为避免荆棘蛇虫之害,下装穿裙的壮族妇女,常在小腿部位缠上绑腿,穿短裙时,更显露出精干利索之美。
  围腰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的过渡部分,不仅有塑造女性形体美的装饰作用,也有重要的实用功能。因水稻农作多为弯腰劳动,腰部最易受到损伤,围腰不仅保暖,也增强腰部的承受力,壮族妇女们在其上精心剌绣,使之成为身上装饰最亮丽的部位。围腰有多种款式,系于腰间或遮于腹前的叫围腰或围裳;与裙等长的叫围裙;还有一种胸腹式的围腰,上段围腰头系于脖颈处,中间有腰带系于腰后,整个围腰呈凸字形,称满襟围腰。
  传统壮族服装式样根据稻作生产的需要多为上衣下裳。不过自民国以后,壮族妇女的服饰也变得越来越简单,亦是劳动强度加大的结果。据历史文献记载,部分壮族妇女生孩子3天后就下地了,既要劳动,还要照顾孩子,背带这时就成了最好的帮手。壮族的背带式样多,一般都大而宽,花色图案精美,能把孩子严严实实地裹在母亲的背上,既安全又稳当,有如“活动的摇篮”,使母亲能腾出双手,从事家务或田间劳动,市场买卖等活动。在壮乡农忙的季节,到处可见用背带背着孩子的母亲在山坡地头忙碌劳作的身影。壮族背带以其美的实体包裹人生,又将现实人生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紧紧相连。
  壮族传统服饰是壮族人生礼俗的反映
  壮族服饰不仅与稻作农耕生活也与人生礼仪紧密联系,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其社会地位和角色的转换正是通过服饰的变化来实现的。在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如诞生、成人、婚恋、葬丧,人们都要举行一系列的穿戴仪式,希望能顺利过关并能带来吉祥幸福。弱小生命的诞生被称为人生关口,必须千方百计加以保护。因此在孩子出生的第3天,家人请来的巫婆即采集鲜花来到产妇的床头,念咒后在产房中安放“花王”(象征壮族始祖母姆六甲)的神位,希望孩子得到始祖母的保佑。孩子满月了,要剃胎发,请满月酒。外婆家送来背带、包被、围兜、衣服、长命锁;亲友们送来小花鞋、童帽表示祝贺。大家举杯祝福,共唱背带歌:“荞花莱花遍地开,蜜蜂飞去又飞来。金路银路米花路,外婆带得背带来。”“金线银线五彩线,孔雀开屏在中间。四角芙蓉刚出水,看着背带乐心间”。这些用各色丝线绣着牡丹、鲜花、太阳、龙凤、麒麟、八卦等吉祥图案的童年护生用品,精致而华丽,蕴含着人间母性伟大的慈爱和对孩子未来幸福的祈望。自然和农耕生活是壮族男孩女孩最好的课堂,男孩子长到十二三岁,父亲就教他耕田耙地、狩猎捕鱼、走村串寨,参加喜宴和喝酒了。十二三岁的少女,要跟母亲学会编织壮锦、挑花剌绣、操持家务,招待客人。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唇上长出淡淡的绒毛而姑娘的脸庞像初熟的苹果,该是举行“成年礼”的时候了。壮族虽然没有界定明确的成年礼仪式,但自古亦有“凿齿、文身、绣面”之俗,于今则有“换装、穿耳、改发型”之风。那坡县黑衣壮姑娘十五六岁要举行“穿裙子礼”,开始穿裙子了,而在此前只能穿裤子;龙脊的壮族姑娘,要穿耳洞、戴耳环、扎发髻、插银梳,并开始戴上颈圈和手镯;沙梨壮姑娘将前额和耳边的头发大都剃光,将头发梳成长辫系上红绳垂于脑后,表示她们进入成人行列,可以谈情说爱了。当他们身穿节日的盛装,在父母或年纪稍大的同伴们的带领下怯生生地走进歌圩,也可看作是壮族将孩子从血亲那里引渡给社会的“成年礼”了。在这个每年三月插秧前举行的男女青年聚集在一起欢歌、择偶、幽会、定情用歌唱形式寻找对象集体谈情说爱的壮族歌圩,是对古老的群婚制和外婚制的回忆或思念;是祈望将要栽插的秧苗模拟人类的生殖行为、多多繁衍的古老生殖崇拜仪式的变体。
  婚礼是人生最辉煌的大礼。壮族姑娘在出嫁前必须用长时间绣制自己的嫁衣,必须织绣出一张或数张色彩绚丽的壮锦和绣花被面,作为新婚的礼物。壮族女子婚服的款式与节日盛装相同,多为上衣下裙但更华丽庄重。隆林沙梨壮的新娘一定要穿黑衣黑裙配镶黑色花纹头巾;广东连山的壮族新娘出嫁时也必须穿黑色衣裤;广西扶绥、云南富宁等地壮族新娘则穿大红衣裙大红鞋,还要大红布或红绸盖头;广西靖西、凌云的新娘要头戴花冠,身穿红衣红裙;龙脊的壮族新娘要着黑衣长裙,扎黑底绣花腰带;黑衣壮新娘要必备双鱼对吻银项圈。
  壮族有尊老的习俗到40岁,便可举行祝寿仪式。自61岁起,寿星及其妻便可穿起儿女们所做的黑色的寿服、寿帽、寿鞋,分坐八仙桌旁,接受儿孙们拜寿。每次的祝寿场面都非常隆重,作为对老人一生辛勤的赞誉和祝福。壮族服装以黑色为尊贵,不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服装的色调还是有不同的变化。青年时代壮族女子服装的颜色有蓝白、浅绿,装饰图案的色彩也清新明丽;中年的服装以深蓝、绿紫等色为主,仅有少量图案的亮色作为缀,显得素雅庄重;老年的服装更是一身纯黑,深沉宁静。壮族妇女用服装色彩的变化,巧妙传递出人生季节的转换。
  丧礼是人生的终结。走过了青春的华筵,壮年家业的兴旺,将面对的是衰老和死亡,这是人生不可逃避的宿命。但生于歌声又死于歌声中的壮人的葬仪,既悲痛又热烈。为悼念死者,家人请来麽公念颂经文,歌唱死者生前的功德,吹奏音乐,通宵达旦,谓之“娱死”。死者要穿“寿衣”,但方式与生前不同。孝子孝孙要穿上麻制的白色孝服,头扎白色的麻布孝头巾,除掉身上所有的首饰参加葬礼。丧事活动少则3天、多则9天。对80岁以上仙逝的老人,家中的亲人不再难过,认为死者已走完了人生的全过程,应该为他(她)高兴。生命的环舞,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永无休止。人会衰老、死亡,然而一个民族,因为生命的更新,却永远年轻,永远充满活力。
  壮族服饰将人生的礼俗——诞生的隆重,成长的喜悦,恋爱的陶醉,嫁娶的热烈,年老的尊贵,死别的悲怆,演译得豁达而深刻。
  以上几点说明了壮族传统服饰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南方稻作文明标志和特质的文化载体。根据笔者对广西、云南、贵州、湖南、广东五省(区)壮族地区的实地普查资料统计,目前壮族遗存的特色传统服饰尚有30多种(60多款),这可以说是农耕时代壮族传统服饰文明最后的火种,是壮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但这些服饰文化遗产目前面正临消失的危险,因为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农耕时代的这些文明成果因逐渐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空间” ,成了映射到现代工业社会的一道“绚丽晚霞”。诚然,日落日出,潮起潮落,四季更替,草木枯荣,大自然如此,人类亦然,历史在向前发展,文化也会自我调适,它将以更新的内涵和形式自动适应新的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以“超常规”速度追赶现代物质文明的进程中,上天的馈赠,祖先的遗产,正越来越远离我们而去。当我们深切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们开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新从民间这个源头上去认识我们的文化,因为这是一种一旦受损就不可再修复的人文资源,蕴藏着人类文明发展最宝贵的历史基因,是今后整个世界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生态平衡的基础。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其他文献
山西省襄垣县文化馆前身为“襄垣县民教馆”,成立于1945年2月,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设活动厅室10个,各业务门类齐全,是全县开展社会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和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场所。  襄垣县文化馆于1990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文化馆”,1993年荣获全国标准文化馆殊荣,2004年、2008年、2011年连续三次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一级文化馆。  近
期刊
两江交汇,汉水之滨,矗立着这样一座丝竹不辍、弦歌不绝的百姓乐园——江汉区文化馆。江汉区文化馆始建于1951年2月,2004年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并先后获得湖北省十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武汉市基层公共文化优质服务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居一方而思众乐,承一担而尽其责”,作为江汉地区最接地气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单位,江汉区文化馆始终秉承“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宗旨,表现江汉风
期刊
中国人烹调善用油,蒸、煮、煎、炸,不管烹饪手法如何变化,都离不开“油”,在油的调和以及油与火的高温催化下,食物最大限度地释放出它的香味,刺激着食客的味觉和视觉神经。为了追求各种不同的口感,千百年来,人们不停地尝试着用不同的工艺来提炼动物和植物中的油脂。  初有文字时,并无“油”字,早时称油为“膏”或“脂”,指的是从动物身上提取出来的油脂。据 《周礼·天官·应人》中记载:“凡用禽兽,春行羔豚,膳膏香
期刊
禾杠舞的起源和演变  禾杠舞起源于江西省宜黄县,宜黄县地处山区,常有猛兽出没,为了安全,农民上山砍柴习惯结伴而行,于是渐渐发展出一种独特的邀伴方式,即用镰刀敲打禾杠形成固定节奏作为信号吆喝同伴上山,农民们用镰刀按照“咯咯七咯七咯七”的节奏敲打禾杠,挨家挨户游走,听到信号的农民便知有人相邀砍柴,于是也拿起自家的镰刀、禾杠,加入队伍,就这样,禾杠舞伴奏中最基础的节奏诞生了。  久而久之,这种吆喝式的敲
期刊
翻开朱强的履历,他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学艺之人,仅有的一点从艺基础知识是他年少时在县办文艺班学习半年和西安音乐学院进修学习一年中获得的。在他看来,“世上无难事”,他常说:“我们是群文工作者,技不如人艺不超群,何以指导别人、辅导他人呢?”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刻苦钻研的朱强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多面手”的群众文化工作者。  刻苦钻研勤耕耘,群文园地创佳绩  朱强,陕西省吴起县文化馆馆长、研究馆员,中国
期刊
回视近三十年来的书法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许多书法家成名之后纷纷陷入技法观和学养观相争持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手上功夫好的书法家轻视有文化的书家,有文化的书家小觑手上功夫好的书家,间或有技法和学养都过关的书家,也多是没有艺术思想的泛泛之辈。就在这两种观点激烈相互攻讦的时候,林涛先生经过冷静的思考,提出了技法、学养、书学思想三者相统一的新观点。林先生在他的《岁月墨痕》序言中进而指出: “书法创作审美
期刊
初中海  初中海,号一道,斋号弘堂,一九五六年生于山东,现为『一道北京画馆』(初中海艺术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初中海山水书法工作室导师,黄宾虹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出版有绘画专集《一道山水》《初中海画集》《初中海画册》《一道焦墨山水》和《大道至简——一道山水》《大道有形——一道焦墨山水》,书法专集《初中海书法集
期刊
郭怡孮  一九四〇年生,山东省潍坊市人。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活动家。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书画联谊会会长。  余祖籍潍水之湄,先于吉林大学读考古专业,后得游学于思泊省吾先生门下,研修古史文字。复归桑梓治考古之学近四十年,幸得山左金石学乡
期刊
广西玉林市是千年古州,钟灵毓秀,地杰人灵,素有岭南都会之称。古往今来,涌现出多少文人雅士,独树一帜,争妍吐芳,赏心悦目。  当代广西著名钢笔画家张中先生,就是一个性情率真、为人豪爽、做事严谨的玉林汉子,他1968年生于广西玉林市,幼时开始学习绘画,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从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实践中对广西古建筑情有独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对广西著名的古建筑寻访,收集了大量的研究素材,创作500余幅各类钢笔
期刊
自2003年被中宣部列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多年来一直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沿,取得了“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成为了全国文化系统的一面旗帜。在辉煌成绩的背后,有一位在文化战线坚守30余载的文化馆人功不可没,他就是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  爱岗敬业 心系群众  徐伟进入文化馆工作已34年,1996年被正式聘为朝阳区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