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防治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对本中心就诊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社区综合干预能较好控制2型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综合干预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97;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024-0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因此在社区开展糖尿病综合干预以降低糖尿病危害,控制病情发展以及预防糖尿病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2例,均为2型糖尿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龄42~74岁,糖尿病病程1月~15年。
1.2 方法
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方法,持续6个月,主要包括以下措施⑴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内容包括患者职业、身体情况、饮食活动等生活习惯,服药情况。⑵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法如发放糖尿病防治手册,定期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患者就诊时面对面进行知识教育,开通手机接收糖尿病患者健康咨询等,加强糖尿病知识普及,使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性有足够认识,提高居民防治糖尿病的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⑶饮食干预:针对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比例,定时定量进餐,同时戒烟限酒。⑷适量运动:合理正确的运动能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一般推荐患者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步行、健身操、太极拳等,并教会相关技巧和注意事项。⑸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倡导个体化治疗,合理应用降糖药物,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防止低血糖。⑹心理干预可以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减少应激与焦虑,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糖尿病。⑺定期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方式采用电话随访、上门随访、患者主动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患者血糖监测并记录。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干预前后检测患者FPG、2hPG、HBA1c、BMI,比较之间的变化。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計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及其相关知识的了解比干预前有显著提高,见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n(﹪)〕
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FPG、2hPG、HBA1c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患者血糖及BMI控制情况比较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目前仍存在糖尿病的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状况。糖尿病的治疗并不是单一的药物治疗,需要“五架马车”并驾齐驱[2]。社区综合干预是一种医生、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的指导合作管理模式。开展社区糖尿病的综合干预,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经常自我监测、药物指导、心理治疗等,可有效的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组62例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综合干预,明显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并且也带动了家属及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知晓率的提高,自觉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表明社区综合干预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因此,在社区开展糖尿病综合干预是卓有成效的。社区卫生服务是居民首先接触的第一线的医疗服务,与居民联系紧密,能对患者进行长期追踪随访,努力使患者血糖控制到合理水平,发挥好社区健康“守门人”的职责。总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需要对其进行长期、连续、综合、动态的管理,社区综合干预糖尿病在实践中的疗效确切,能较好控制2型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Z],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5.
[2]王小革2型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J],职业与健康,2011,27(5)564-565.
[3]顾梅榴,朱秀国,徐先锋,陈冬辉等,上海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干预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07.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综合干预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97;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024-0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因此在社区开展糖尿病综合干预以降低糖尿病危害,控制病情发展以及预防糖尿病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2例,均为2型糖尿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龄42~74岁,糖尿病病程1月~15年。
1.2 方法
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方法,持续6个月,主要包括以下措施⑴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内容包括患者职业、身体情况、饮食活动等生活习惯,服药情况。⑵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法如发放糖尿病防治手册,定期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患者就诊时面对面进行知识教育,开通手机接收糖尿病患者健康咨询等,加强糖尿病知识普及,使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性有足够认识,提高居民防治糖尿病的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⑶饮食干预:针对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比例,定时定量进餐,同时戒烟限酒。⑷适量运动:合理正确的运动能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一般推荐患者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步行、健身操、太极拳等,并教会相关技巧和注意事项。⑸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倡导个体化治疗,合理应用降糖药物,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防止低血糖。⑹心理干预可以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减少应激与焦虑,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糖尿病。⑺定期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方式采用电话随访、上门随访、患者主动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患者血糖监测并记录。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干预前后检测患者FPG、2hPG、HBA1c、BMI,比较之间的变化。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計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及其相关知识的了解比干预前有显著提高,见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n(﹪)〕
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FPG、2hPG、HBA1c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患者血糖及BMI控制情况比较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目前仍存在糖尿病的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状况。糖尿病的治疗并不是单一的药物治疗,需要“五架马车”并驾齐驱[2]。社区综合干预是一种医生、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的指导合作管理模式。开展社区糖尿病的综合干预,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经常自我监测、药物指导、心理治疗等,可有效的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组62例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综合干预,明显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并且也带动了家属及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知晓率的提高,自觉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表明社区综合干预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因此,在社区开展糖尿病综合干预是卓有成效的。社区卫生服务是居民首先接触的第一线的医疗服务,与居民联系紧密,能对患者进行长期追踪随访,努力使患者血糖控制到合理水平,发挥好社区健康“守门人”的职责。总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需要对其进行长期、连续、综合、动态的管理,社区综合干预糖尿病在实践中的疗效确切,能较好控制2型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Z],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5.
[2]王小革2型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J],职业与健康,2011,27(5)564-565.
[3]顾梅榴,朱秀国,徐先锋,陈冬辉等,上海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干预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