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抓手 让教学更有效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floodfo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主张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认为这是一条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思路.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也认为智能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美国学者预言:问题的解决将成为21世纪课程的核心.当前我国教育界响亮提出“主体教育”“学会学习”“素质教育”,它们都与问题解决教学紧密相连.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有效的问题是通向高效课堂的钥匙.一节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有价值.我们应该以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让教学更有效.
  1 以问题为抓手,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在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放大思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1)为什么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经历了100年,人们才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学生会说生活中普通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很小,我们几乎感觉不到,所以这给实验造成了很大难度.)(2)卡文迪许是怎么解决这一难题的?(3)这套装置中有几处把力的作用效果放大,是哪几处?(4)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体现放大思想的例子?通过这几个问题,学生了解到,卡文迪许扭秤实验通过多次放大作用,巧妙地测量了微小的作用力.这种科学的方法为后人测量微小作用力提供了依据,开创了测量弱力的新时代.
  学生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通过实验得到a∝Fm之后,学生很容易得到F=kma,但是对于怎样把k转化为1,学生是茫然的.如果提出如下问题:
  k如果没有具体数值是否可以?鉴于在牛顿力学建立之前,一个力的大小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为了使公式运用方便起见,应该把多大的力定义为1 N呢?至此,学生会意识到k值取1是最好的选择.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探究,学生内心会逐渐萌发蕴含在比例系数法中的科学意识.
  通过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动起来,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一层层弄清楚,弄透彻.学生在具体的物理情景中学会思考与分析,演绎推理、归纳与总结.符合科学的构建主义学法观点:“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转变;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4 以问题为抓手,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将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资源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会陡增.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教学为例,通过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把教学内容有效组织起来,使原本枯燥的理论规律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例如,我国每年由于交通事故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你认为造成车祸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有哪些原因是与我们学过的物理量相关的?
  问题一 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例1 有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 km/h,若驾驶员发现前方80 m处发生了交通事故,马上紧急刹车,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经过4 s才停下来,问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
  问题二 上题中,汽车刹车后经4 s停下来,试问驾驶员发现事故到汽车停下来是否也是4 s?
  例2 上题中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0.5 s该汽车有安全问题吗?汽车在前后两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各是多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问题三 为什么不允许酒后开车?(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下或服用某些感冒药后不利开车)
  例3 若驾驶员酒后开车,反应时间为1.5 s,上述汽车是否有安全问题?
  问题四 根据不同的道路或道路周边环境,对行驶车辆都有一个最高速度的限制,为什么不允许超速?
  例4 假如驾驶员的行驶速度为126 km/h,他的反应时间0.5 s,经过4 s时间停止下来,问这个时候汽车是否存在安全问题?
  问题五 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长下坡处会设计紧急避险车道?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学生可以感觉到,物理很贴近我们,学习物理知识很有用,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5 以问题为抓手,区别易混淆点
  在人造卫星的教学中,近似认为人造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mr2=mv2r,不同公式中r的含义不同.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GMmr2中,r的含义是两质点间的距离;在向心力公式mv2r中,r的含义是质点运动的轨道半径.当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两式中的r相等.
  为了区别r的不同含义,可以通过双星模型中的问题设置,将易混淆点厘清.
  如图3所示,宇宙中两个相距较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但两者不会因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吸引到一起.设两者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者相距为L.
  提出问题:在双星模型中,万有引力定律公式GMmr2中的r和向心力公式mv2r中的r还是相等的吗?通过问题让学生加深理解处理圆周运动的关键是确定圆心、半径以及寻找向心力,作图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在学习宇宙速度时,学生通常会把运行速度和发射速度混淆.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情境:
  例如:观察以下表格1,这是卫星发射的几组数据,其中发射速度v0是燃料燃烧完毕时火箭具有的速度,之后火箭带着卫星依靠惯性继续上升,到达指定高度h后再星箭分离,分离后的卫星以环绕速度v绕地球运动.
  提出问题:(1)要想把卫星发射到越高的地方,为什么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而在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却越小?(2)在卫星发射升空的过程中,要克服哪些力做功?
  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和探讨,让学生理解,两种速度对应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引导学生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变化.
  在学习电场这一章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是很常见的问题,学生也经常把电场线和运动轨迹弄混淆,认为电场线就是运动轨迹.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例如:如图4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问题:(1)为什么带电粒子没有沿着电场线的方向运动?(2)根据电场线怎样判断电场力的方向,根据运动轨迹如何判断合外力(若不计重力则表示电场力)的方向,轨迹上一点的切线和电场线上一点的切线意义是相同的吗?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不仅可以区分电场线和运动轨迹,还可以理解两种情形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6 以问题为抓手,对重难点进行拓展
  在“变压器”一节的教学中,通过实验得到了U1U2近似等于n1n2后.提出问题:(1)实验数据U1U2总是近似等于n1n2,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让学生明白变压器的原理.
  (2)如果抽掉铁芯,这个关系还成立吗?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从能量守恒、磁损耗等方面全面思考,体会理想变压器中铁芯的作用,弄清理想变压器的条件.
  总之,以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师生在这种“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的紧张而热烈的螺旋式递进氛围中进行学习和交流,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思维得到提高,学习落到了实处,能力得到了提高.
其他文献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过程.而物理学又是一门以思维为中心的科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如何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思维一步步发展?本文根据一节优质课的实录整理,扼要介绍“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教学过程,然后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看法.  1 教学过程  1.1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展示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石墨表面原子的排
新版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物理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体会和感悟物理学习的价值,了解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物理教学离不开物理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物理教学即活动的教学.而物理知识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生活大舞台是学生感知物理的源头活水,我们在教学中,应建立物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连接点,瞄准学生耳熟能详的、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渠道,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在以前的物理教学中,我也曾试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积极性都不高,效果也不理想,好多都是半途而废.后来分析其原因,可能还是受到老的教学模式影响较大,不管什么方法,都摆脱不了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坐在下面这种教学形式.于是,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班优势,让学生当老师,真正地
高效的课堂应是“自主、合作、快乐”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更能提高能力,学生乐学;教师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教师乐教.  作为一线的物理教师,我们希望最大程度的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规定的40分钟内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各项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而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正是我们每位物理教师不断追求和探索的. 
教师的教学水平会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而得到一定的提升,而知识本身正处在一个高速更新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如果教师的经验长期积累并广泛深入的应用于教学之中的话,有时反而会产生不少的误区,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一直往返于初二、初三这两年的教学之中,更有些优秀的教师被一直定位在初三的教学中,因为他们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这样的反复式教学自
一、充分认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rn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历史性转变:一是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如何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我们必须找到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一个人从出生到上学前的几年里,由于生命延续的需求,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走路、说话、吃饭等一些生活技能,这些不需要进行正规教育而学到的对人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知识,完全是凭着人的需求而学到的.可见需求是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掌握学生的需求,按照学生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那么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一种适合课程改革后的教学
期刊
案例教学法有着生活化和典型化的特征,将其应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那么,如何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呢?  一、精选案例,突出重点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在挑选案例时要遵循针对性、实践性、方向性与时效性的原则。例如,在《老师伴我成长》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这样
1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的基本内容及其涵义  “合作学习”毫无疑问就是以小组为一个整体,让组内的成员多进行一些合作性的活动,达到相应的小组目标,最后以整个小组的成绩去进行相应的奖励或者是评价.通过这种集体学习的形式,去促使初中生养成集体意识,发展其合作技能、认知水平以及培养其社会情感的教学方式.  2实施合作学习的基本要领  2.1指导相应的合作技能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比较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