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在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教语文,一直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了。今日的农村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有意拔高英语、理科学科在中学各科的地位。今日的语文课已非昔日的听众多多,从教如云,而是每况愈下,怨声载道。上语文课时,有的恹恹欲睡,有的赶做其它作业,有的甚至躲进宿舍小憩,再者有些语文老师一味地赶进度,“满堂灌”、“高压政策”,以至于让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听者寥寥,语文课已不像以前那么“吃香了”。怎样走出语文教学的困惑,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共同在思考的一道难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上来,让人觉得寡淡无味, 那么即使是再好的语文老师,也没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你的课堂上来。所以,我们在备课时,除了要备教材,最重要的是要备学生,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而我们的课堂就应该提倡“以生为本”,在备课时,多想想怎样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想想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走出语文教学困惑。
1. 发掘学习课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南宋朱熹《小学集注》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苏联的苏霍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代“情感派”代表于漪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可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每堂课应讲究“导入新课”的方式,使每课都能吸引学生,如“直观演示”、“开拓想象”、“展现意境”、“讨论答辩”一下子把学生的心“揪住”。在讲课时,要讲究“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学生精神易振奋,读起来有兴趣。
我在讲《庄周卖水》的时候,我叫他们把课文和一些有关庄周的典故改成了话剧,分组表演。这样,我那节课几乎什么都没讲,他们已经在改编和表演的过程中领悟了课文的主旨,感受到了这种故事新编的魅力。在讲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的时候,我又要求他们每组改编一个寓言故事。当然最先的改编和表演都很幼稚,学生上台表演的时候,不太习惯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表现自己的角色。老是要介绍自己“我是公鸡”,或者说“我是蜗牛”,慢慢地,他们在自己的改编中加进了一些流行的元素,比如说说唱、歌曲改编、舞蹈等,表演也越来越纯熟。我相信,这样的课,除了学生喜欢之外,对于他们其它很多能力的培养,应该都是大又好处的。
课文分析课,还可以适当穿插一些课文内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迁移等能力。如讲笑语、讲故事、猜谜语、打比喻等。当然,这种做法应把握好分寸,不宜“离题万里”。课堂上这有意识的“穿针引线”,有利于学生适应会考高考的需要,有利于开掘智力,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当代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有兴趣就会钻研,有钻研就会创造,在创造性学习中获得成功,在成功中得到激励,进一步增强兴趣,形成一种良好循环。这样,才能持久地保持学生对课文的浓厚兴趣。
2. 课文教学要简明、连贯、得体。
简明,即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连贯,即语言通畅流利;得体,即适合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的需要。要做到以生为本,那么这六个字在每节课中都应该有所体现。
有些教师上课有个习惯,总要用不少时间进行思想纪律教育,这种做法不是都没必要,但要讲究个“度”。有些教师总是要重复说些口头禅,学生听久了会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对同一内容无意义的重复,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促使他们精神的松弛和注意力的分散。因此,在讲课中,除了一些重点难点需要重复外,应十分注意语言的严谨和简明,让学生沿着思维的规律记取下去。当然,如果一个教师上一节课无意地停顿十数次,或句子表达不完整,或课文分析不连贯,只会破坏学生的思绪,学生是很容易疲倦的。
如果教师讲课的语言干瘪,枯燥,缺乏感情是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样,如果教师的用语虽然“华美文雅”,但很艰深晦涩,学生听不明白也是无用的。如在讲述课文中,有些教师说某某作者是“作家创作盛期的成果”,现在要对它作一番“美学欣赏”,并“略加点评”。这种说法有掉书袋的嫌疑,并且对于农村中学语文基础较低的中学生而言,只会使他们感到玄妙莫测,兴味索然。
因而,讲述课文应十分注意学生原有的语文程度,一般不用晦涩难懂的书面用语,有时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汇要用,也应在使用时慎加选取,或加以解释,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上课准备。
3. 创设课文教学的“空白”情境。
中国画往往留有一定的空白,让欣赏者去幻想、去猜测,填补没有勾画出来的部分。如“深山藏古寺”,这种画令人联想翩翩,思绪万千,达到了很好的艺术审美效果,在课文教学中,可借用这种“空白”,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而改变满堂灌,学生机械记忆的昏昏沉沉状态。从心理学和美学角度看,“空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所讲内容匀称、完美。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那么,如何来创设这种“空白”情境?
首先,协调课堂结构,有意保留教学内容,造成“悬念”,语文教学是一种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开有合的节奏感极强的艺术。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在教学中,给学生造成“知识上的暂时空白”,从而吸引学生去探求、填补。
其次,利用问题对学生激疑从而让他们生疑,造成空白,即通常所说的“问题情境”。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 “空白”的心理状态,目的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讲课中,教师不但要善于提问,而且要善于用“串问”、“巧问”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再次,借助语言、板书等技巧,造成空白。教学语言不应从头到尾像机关枪一样“哒、哒、哒”叫个不停,合理的停顿,会让教师的期待目光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课堂效果。板书是语文课教学直观性很强的一种辅助性手段,精巧而又富有吸引力的板书能弥补语言描述抽象,笼统的缺陷。
4. 构建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
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师以温和、热情、多赞扬方式对待学生,比过多的指责、否定、批评、效果好得多。德国教育家第 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优秀教师的教学,总是善于利用教育机智,把课堂气氛搞得生动活泼。但也有教师,不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抑制对学生的不满,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往往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的矛盾对立,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应当经常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避免奚落,挖苦或带有讽刺性的谈话,只要不是故意捣乱,那么学生的想法,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正如于漪所说:“师生处于平等地位,感情才会融洽,思想才会一致,上课就能心心相印,浑然一体。”可见,教学气氛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和师生关系,教师应当努力创造美而和谐的课堂气氛。
中学语文课文是有吸引力,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吃透教材,钻透大纲,备好每一节语文课,备好课文,备好学生,从每件小事做起,从细节出发,以生为本,找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找回教师教授语文的魅力,构建和谐的教学平台,走出语文教学困惑。语文教师应当认识这一点,共同为语文园地增添新的花絮作出贡献。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上来,让人觉得寡淡无味, 那么即使是再好的语文老师,也没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你的课堂上来。所以,我们在备课时,除了要备教材,最重要的是要备学生,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而我们的课堂就应该提倡“以生为本”,在备课时,多想想怎样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想想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走出语文教学困惑。
1. 发掘学习课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南宋朱熹《小学集注》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苏联的苏霍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代“情感派”代表于漪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可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每堂课应讲究“导入新课”的方式,使每课都能吸引学生,如“直观演示”、“开拓想象”、“展现意境”、“讨论答辩”一下子把学生的心“揪住”。在讲课时,要讲究“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学生精神易振奋,读起来有兴趣。
我在讲《庄周卖水》的时候,我叫他们把课文和一些有关庄周的典故改成了话剧,分组表演。这样,我那节课几乎什么都没讲,他们已经在改编和表演的过程中领悟了课文的主旨,感受到了这种故事新编的魅力。在讲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的时候,我又要求他们每组改编一个寓言故事。当然最先的改编和表演都很幼稚,学生上台表演的时候,不太习惯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表现自己的角色。老是要介绍自己“我是公鸡”,或者说“我是蜗牛”,慢慢地,他们在自己的改编中加进了一些流行的元素,比如说说唱、歌曲改编、舞蹈等,表演也越来越纯熟。我相信,这样的课,除了学生喜欢之外,对于他们其它很多能力的培养,应该都是大又好处的。
课文分析课,还可以适当穿插一些课文内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迁移等能力。如讲笑语、讲故事、猜谜语、打比喻等。当然,这种做法应把握好分寸,不宜“离题万里”。课堂上这有意识的“穿针引线”,有利于学生适应会考高考的需要,有利于开掘智力,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当代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有兴趣就会钻研,有钻研就会创造,在创造性学习中获得成功,在成功中得到激励,进一步增强兴趣,形成一种良好循环。这样,才能持久地保持学生对课文的浓厚兴趣。
2. 课文教学要简明、连贯、得体。
简明,即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连贯,即语言通畅流利;得体,即适合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的需要。要做到以生为本,那么这六个字在每节课中都应该有所体现。
有些教师上课有个习惯,总要用不少时间进行思想纪律教育,这种做法不是都没必要,但要讲究个“度”。有些教师总是要重复说些口头禅,学生听久了会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对同一内容无意义的重复,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促使他们精神的松弛和注意力的分散。因此,在讲课中,除了一些重点难点需要重复外,应十分注意语言的严谨和简明,让学生沿着思维的规律记取下去。当然,如果一个教师上一节课无意地停顿十数次,或句子表达不完整,或课文分析不连贯,只会破坏学生的思绪,学生是很容易疲倦的。
如果教师讲课的语言干瘪,枯燥,缺乏感情是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样,如果教师的用语虽然“华美文雅”,但很艰深晦涩,学生听不明白也是无用的。如在讲述课文中,有些教师说某某作者是“作家创作盛期的成果”,现在要对它作一番“美学欣赏”,并“略加点评”。这种说法有掉书袋的嫌疑,并且对于农村中学语文基础较低的中学生而言,只会使他们感到玄妙莫测,兴味索然。
因而,讲述课文应十分注意学生原有的语文程度,一般不用晦涩难懂的书面用语,有时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汇要用,也应在使用时慎加选取,或加以解释,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上课准备。
3. 创设课文教学的“空白”情境。
中国画往往留有一定的空白,让欣赏者去幻想、去猜测,填补没有勾画出来的部分。如“深山藏古寺”,这种画令人联想翩翩,思绪万千,达到了很好的艺术审美效果,在课文教学中,可借用这种“空白”,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而改变满堂灌,学生机械记忆的昏昏沉沉状态。从心理学和美学角度看,“空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所讲内容匀称、完美。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那么,如何来创设这种“空白”情境?
首先,协调课堂结构,有意保留教学内容,造成“悬念”,语文教学是一种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开有合的节奏感极强的艺术。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在教学中,给学生造成“知识上的暂时空白”,从而吸引学生去探求、填补。
其次,利用问题对学生激疑从而让他们生疑,造成空白,即通常所说的“问题情境”。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 “空白”的心理状态,目的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讲课中,教师不但要善于提问,而且要善于用“串问”、“巧问”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再次,借助语言、板书等技巧,造成空白。教学语言不应从头到尾像机关枪一样“哒、哒、哒”叫个不停,合理的停顿,会让教师的期待目光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课堂效果。板书是语文课教学直观性很强的一种辅助性手段,精巧而又富有吸引力的板书能弥补语言描述抽象,笼统的缺陷。
4. 构建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
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师以温和、热情、多赞扬方式对待学生,比过多的指责、否定、批评、效果好得多。德国教育家第 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优秀教师的教学,总是善于利用教育机智,把课堂气氛搞得生动活泼。但也有教师,不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抑制对学生的不满,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往往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的矛盾对立,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应当经常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避免奚落,挖苦或带有讽刺性的谈话,只要不是故意捣乱,那么学生的想法,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正如于漪所说:“师生处于平等地位,感情才会融洽,思想才会一致,上课就能心心相印,浑然一体。”可见,教学气氛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和师生关系,教师应当努力创造美而和谐的课堂气氛。
中学语文课文是有吸引力,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吃透教材,钻透大纲,备好每一节语文课,备好课文,备好学生,从每件小事做起,从细节出发,以生为本,找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找回教师教授语文的魅力,构建和谐的教学平台,走出语文教学困惑。语文教师应当认识这一点,共同为语文园地增添新的花絮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