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1400岁的杜鹃王 这里还有史诗般的喀斯特地貌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d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花开成片的杜鹃
  以及1400余岁的杜鹃王
  很少人知道菌子山的另一个秘密
  “菌子山地貌”
  “菌子山地貌”是一个至今未被正式命名的地质术语专门用来描述菌子山景区内“荒城古墟”景点的地质地貌。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菌子山地貌”与其他喀斯特地貌有何不同。
  独有的喀斯特密码
  菌子山是一个以独特喀斯特森林景观及丰富动植物资源为主的自然景区集天然大花园、天然植物园、天然动物园、天然野果园、天然野生菌园、天然奇石园六大园于一身。
  菌子山宛若喀斯特地质舞台上的王子
  英姿挺拔,内敛含蓄
  无论是风姿卓绝的喀斯特地质地貌
  还是奇迹般存在的喀斯特原始森林
  无论是多彩多姿的物种
  还是生机勃勃的人文风情
  菌子山,宛若绽放在喀斯特地区的绝世奇葩
  赋予了坚硬冷峻的岩石以生命的活力和温度
  也颠覆着人们关于喀斯特的固有印象
  什么是喀斯特?
  “喀斯特”原本是前南斯拉夫伊斯特拉半岛上的一个高地的地名九世纪末,前南斯拉夫学者丁·斯维奇对喀斯特高地独特的地貌进行研究,并借用“喀斯特”一词作为石灰岩地区的一系列溶蚀作用过程和产物的名称。
  如今,喀斯特已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地质术语泛指与之地貌类型相同的地区,也常称石灰岩地区在我国,喀斯特也被称作“岩溶”。
  在云南,最为大家熟知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代表便是石林。
  最原味的生态风光
  菌子山的喀斯特地貌与石林不同
  这里的石海以其粗犷、
  雄奇的气势给人震撼、
  令人遐思
  奇峰异石,群山涌翠
  大自然最原味的生态风光一展无遗
  因独特的地形地貌
  菌子山形成了
  “一山分四季,谷坡两个天”
  的立体气候
  也因特殊的地质原因
  生长在这里的云南松
  有着个头小,贴地长的特点
  子山有各类植物1500余种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
  桦桢、滇茶广泛分布
  红花木莲更是云南唯一一片保存完整、连片面积最大的珍稀林
  独树成林、单树成景
  怎么看菌子山都有黄山的风骨
  但是,这些植物的生长并不容易
  专家说,喀斯特地区岩石为可溶性岩石
  溶解后残存下来的物质很少
  要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层需要一万年以上
  加之,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抗干扰能力都很脆弱
  一旦植被遭到破坏,将加剧水土的彻底丧失
  难以恢复
  可以这样说
  你在菌子山所看到的花草树木
  很有可能都是“活化石”
  中国仅有、世界唯一的地质奇观
  “菌子山地貌”
  一座城郭,屹立山谷間
  片石层叠,高墙耸立
  这些奇石至今还没有被正式命名
  但却是中国仅有、世界唯一的地质奇观
  目前,世界上只有斯洛文尼亚有几千平方米
  而在菌子山
  这片独有的“菌子山地貌”景观竟有20平方公里
  2005年,来自斯诺文尼亚几位地质学专家来到这,他们惊讶于眼前所见“荒城古墟”酷似古罗马遗迹,它看上去像是一座人工建造的城池,但实际上它是由海底沉积物抬升形成的地质奇观被地质学界称为“菌子山地貌”,遗憾的是“菌子山地貌”的身世仍是个未解之谜学界,对于“菌子山地貌”的研究寥寥无几,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能从一些学术研究中窥探到它隐藏的自然密码。
  行为艺术家的圣地
  菌子山的原始、生态
  吸引了无数游客
  也吸引了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的艺术家
  在酷似古战场遗迹的天然剧场中,两位国外的艺术家直接脱去衣服,走向乱石和杂草的“舞台”,躺下或者坐着,以缓慢的动作在石头上翻滚,变换姿势并逐步靠近,偶尔的风响、虫鸣、鸟叫成了她们的天然伴奏,40分钟的表演让人震撼,太阳慢慢下山,光影变幻间,二人的“舞台”成为经典。
  国内艺术家信王军裸身站在山顶
  经历了5天的风吹、日晒、雨淋之后
  全身涂满的绿色油漆被慢慢风化掉
  一切自然发生
  一切自然结束
  就像菌子山一样
  在艺术家眼中
  菌子山
  原始,生态
  有很大的吸引力
其他文献
已连续举办7年的巍山小吃节正如火如荼,包括(pā)肉饵丝、一根面、卷粉、凉虾等在内11个系列,91个品种的特色小吃吸引了大批游客。  除了各类美味巍山小吃外,极富巍山历史及地域特色的“南诏王宴”也是一个新亮点。  “南诏王宴”源于南诏时期,是南诏王举行祭祖仪式,或逢年过节、犒赏将士的宴席,由三道茶即苦茶(百抖烤茶)、辣茶(包谷酒)、回味茶(甜茶),头菜即猪头、羊头、整鸡,土八碗(毕摩羊排、坨坨肉、
期刊
送票了!  民艺君约你一起去看大马戏  今年春天刚到时,  昆明动物园里就多了一头“小飞象”  此“象”非彼“象”  它除了是小朋友的好伙伴  更是成年人的快乐制造厂  俄罗斯的“小丑”、肯尼亚踩“魔轮”的勇士  还有格鲁吉亚的“英雄”、乌克兰的“女神”  在圆通国际马戏城  欢乐无国界  开心无极限  马戏是什么  马戏在我国最早见于  西汉桓宽的《盐铁论》  那时,马戏专指驯马和马上的技艺  
期刊
3月7日上午9点,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云南代表团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在答中外记者问环节,云南省省长阮成发就记者提出的如何看待云南旅游问题时指出,下一步云南旅游将两手抓,一手重拳整治旅游乱象,一手大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两手都不可偏废。  中央电视台记者就云南的旅游问题向云南代表團成员发问:云南迈进高铁时代,给云南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云南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的进展怎样?促进市场升
期刊
2月27和2月28日,我们连续两天向关注大观周刊爱民艺的网友送出福利:赠送4A景区菌子山、凤凰谷门票。  活动链接:凤凰谷、菌子山  截止3月2日17:00,本次福利放送活动已完成,共16位网友获奖,其中8位网友,每人获得菌子山门票两张;另外8位网友,每人获得凤凰谷门票两张。恭喜!  名单如下:  请以上16位网友于3月5日前将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发送到大观周刊微信,方式如下:  注:以
期刊
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  他花了十二年时间  拍摄了上万张云南火车照片  今天,他为我们选出了20余张  “有趣的纪录”  用影像的形式为大家呈现12年间  云南铁路的蜕变过程  作者介绍:  孟志刚,外号孟孟、呱呱。1985年出生在山西运城。人生第一台相机是尼康E3200。  B型血、天秤座、音响控、摄影爱好者、影像剪辑初学者、电影发烧友、欧美派音乐痴。拍了十年的《大观周刊》杂志照片。对火车类、
期刊
在云南文产领域,女性是一抹不可忽视的靓丽色彩。她们亲和细腻,聪慧坚韧,勇敢创新,自信笃定,对云南本土文化的执着情怀与热爱,令她们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云南文产界一股柔美而坚定的力量。  云南文产界的女神更是数不胜数。民艺君在此为大家介绍数位。  樊志勇:“新派彝绣”大掌门  人物名片:“纳苏”刺绣创始人  2013年,樊志勇29岁,  她把彝族刺绣荷包改良后做成项链送给自己,  她没想到,  这件
期刊
“郑垧靖在当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当地老百姓可能不知道110,却不可能不知道他的电话号码,即便是在他过世后,还有很多人一时没反应过来,一有急事就打电话给他,电信公司为了纪念他,将他的电话永久保留起来。”花灯剧《郑喇叭外传》主演、云南省花灯剧院院长黄绍成介绍。  这位身着迷彩服、脚踩黄胶鞋的男人就是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郑垧靖。  2009年12月13日,郑垧靖在平达乡河尾村学习实践科
期刊
《云南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将重点打造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业等6大主导产业,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将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生产消费;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推进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撑;建设一批创新力强的园区,培育一批竞争力
期刊
云南最早的文庙创建于何时,有说法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一年(公元 1274 年)”,有曰是“南詔时期”。无论始于何时,迄今,云南文庙问世已逾千载。元初,由于赛典赤的提倡,云南各地文庙接踵兴建,明代则开始广建文庙。到了清代,据考证,云南已有文庙 86 座。除极偏僻地区外,绝大多数府、厅、州、县都已设学建庙,这是云南文庙的极盛时期。  建水文庙 甲于全滇  上世纪 60 年代中期,“破四旧”运动在全国
期刊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云南共有 25 个少数民族,特有民族 15 个,各民族都有迎接春节的表达方式:彝族有最具古老传统和神秘感的祭祀,白族有传承千年的朝拜祈福,佤族有辞旧迎新的“请山神”、“取新火”、“放土炮”,拉祜族有最能表达传统文化和情感的芦笙歌舞,纳西族有“当美空普”盛会、杀猪饭、舂粑粑、腌火腿、做吹肝……丰富多彩的年俗形式,让云南的春节更加热闹喜庆,风情万种。  祥云彝族:  “哑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