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用头声发声歌唱的几点尝试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段的孩子对于音乐有一定的敏感度,孩子接触音乐的时间也在不断提前。如何在保护声带肌肉正常发育的前提下提高演唱能力与技巧,是作为音乐教师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的课题。音乐教师需要结合不同音域条件、不同学生年龄段,在实际教学过程,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同时利用头声发声的方式,使学生在演唱学习中,其嗓音及声带发育得到有效保护,通过形象化、趣味化、科学化的音乐教学,使更多的学生爱上歌唱,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同时让学生更加自信开朗。
  孩子喜爱唱歌,但兴致一来,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喊叫,这样容易损害嗓音,而且对于声带肌肉未发育完全的孩子来说,更是一种伤害。因此对噪音进行有效保护和提升对于孩子演唱的持续性至关重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对学生发音唱歌位置进行改变,比如利用头声部位进行发声,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头声部位进行发声,需要学生运用高位、轻声的发声方法进行演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以及年龄情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必要的尝试。
  一、实践前的必要准备
  在进行发声训练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噪音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由于学生遗传、体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音域也有所差异,表现为宽窄不同。因此在实际训练中,教师需要提高针对性,对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唱到C大调的si’或do’的大多数学生与能唱到C大调的re’或mi’的少数学生按照声区进行划分,针对不同分组,让学生按照不同的训练要求进行练习,避免练习中练唱方式不合理导致声带损坏。
  二、学生良好听觉的有效培养
  演唱发声的重要基础之一是良好的听觉,学生能够对自己或他人正确发声与否进行正确的判断。良好的听觉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来培养,所以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为学生良好听觉的有效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教师可以经常在课前、课间播放一些优秀的童声歌曲。如《愉快的梦》《晚霞中红蜻蜓》等,通过愉快、轻松的音乐教学氛围的营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头声发声方法。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孩子善于模仿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教学的方式,对儿童歌曲进行演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发声方法,并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这是学生学会正确的发声方法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注重口型、音量、声音等方面,确保演唱自然、正确,同时通过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引导学生进行不断模仿,进而促进学生获得正确的训练方法。
  第三,要充分借助手机或录音机。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演唱的歌曲记录下来,并通过与运用正确发音方式演唱的歌曲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在自己演唱的歌曲中发现不足,并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对自己的发声方法进行及时调整,把歌曲唱得更加动听。
  三、注意训练的方法
  由于发声方式的训练方法比较难掌握,且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对于学生而言,其需要提高注意力,确保在训练中能够做到口到、心到、耳到。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年龄,进行形象、有趣而生动的讲解与示范。
  (一)演唱的形象性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演唱发声能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师需要树立学生用头声演唱的意识。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授,比如将“楼上”设定为鼻尖以上的部位,“楼下”设定为鼻尖以下的部位,“窗口”设定为眉心的位置。在进行演唱训练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声音送至“楼上”,并通过“窗口”传出,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声音回响的位置进行感觉,并在演唱过程中通过手势进行提醒。
  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口型,练唱时,笔者让他们把嘴微微张开,并用上下唇轻轻含着左手拇指(不咬住拇指),接着再抽掉大拇指,但要求保持含着大拇指的感觉来练唱。笔者还让学生体会微笑似的打哈欠的感觉,鼓励他们天天想,天天练,以促使其抬起软腭把声音送到“楼上”。
  (二)演唱的趣味性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嗓音进行有效保护,同时确保头声发声效果的实现。学生在轻声演唱的过程中,还要保证演唱有力、主动,并有充沛的气息支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像,比如想像后背有可以依靠的垛墙、采用双手叉腰并进行狗吠气式哈哈练习,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对正确的呼吸原理进行掌握,而且使学生获得既輕声又有力度的声音。在讲述呼吸方法时,笔者采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讲述:许多同学家里都养花,因为花又香又好看,所以小朋友都爱闻。小朋友唱歌时的呼吸就像闻花一样,应该用嘴和鼻子一起深深地吸。为了让香味多留一会儿,气就得有控制地慢慢吐出去。教师边说边要让小朋友反复练习,以达到平稳连贯吸气呼气的目的。
  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小朋友,若是让他们练习枯燥的发声练习,是很难学会的。于是,笔者编入了故事情节,在正确、优美歌声的引导下,哼出了哄小布娃娃睡觉的曲调。如图1所示:
  (三)演唱的科学性
  在学生进行演唱训练时,教师除了需要对发声的科学性加强重视之外,还需要对训练时间安排的科学性予以关注。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长时间的发声训练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对此,教师应予以重视,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经过几年的训练,孩子们大多养成了用头声发声歌唱的好习惯,提高了演唱技巧,使音域更宽、音质更美,声音也更加和谐统一。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声波振动作用于听觉系统,使人产生听觉,进而产生听觉体验,但同时可以使人产生视觉、味觉等非听觉的体验,这个过程涉及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或多种感觉)这一心理活动,只有通过这一环节,人们才能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产生联想、想象等心理。彝族酒歌是彝族人民在数千年的生活劳作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音乐艺术瑰宝,其音乐具有歌词质朴而粗犷、节奏规整而有序、旋律简洁而明快等审美特征。通过联觉这一基本环节,人们可
期刊
2009年4月,张爱玲长篇小说《小团圆》出版,甫一问世,立刻引起巨大轰动。除了市场的畅销之外,当时就有专家和媒体给予极高评价。张爱玲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善说:“《小团圆》和《红楼梦》有着跨越时空的对接。肯定《红楼梦》的人,就不会否定张爱玲。”把《小团圆》和《红楼梦》相提并论,无疑是对《小团圆》的最高褒奖。张爱玲研究专家止庵评价说:“《小团圆》肯定有针对《今生今世
期刊
19世纪的英国文坛出现了以简·奥斯汀、勃朗宁夫人、安妮、夏洛蒂姐妹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群体,她们以特殊的情感和真挚的人文情怀塑造了很多的女性角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现当代文坛也出现了一批女作家,她们在女性主义浪潮、维多利亚研究热潮和新历史小说复兴等因素的影响下,对维多利亚时期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文学重构,创造了新维多利亚小说流派,塑造了不少重回维多利亚时期的新女性
期刊
1750年,一位德国学者写了一部著作《美学》,这被视为西方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而这位学者鲍姆嘉通则被誉为“美学之父”。虽然美学最初的产生是为了填补感性研究的空白,但即使是美学之父也依然视其为低级认识,至于高级认识,仍为理性研究所专享。而西方美学一直以来秉承哲学的二元划分思维模式及理性主义,在理性/感性、精神/物质、灵魂/肉体、文化/自然、男性/女性等二元对立模式中,前者高于后者,前
期刊
纵观中国扬琴艺术的发展,优秀扬琴作品的产生在极大程度上推动、拓宽着扬琴这件乐器的艺术表现力。在扬琴艺术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扬琴优秀作品的出现,使扬琴在更高深的演奏技术、更丰富的音色和更强的艺术表现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在这些优秀作品中,《圈》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和突破性的佳作之一。  扬琴独奏曲《圈》是由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讲师冯季勇于2004年创作的扬琴独奏曲,于2005年在“第八届世界扬琴大会”上成
期刊
随着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落幕,《绿皮书》脱颖而出,一举斩获其年度最佳影片奖。这是一部关于种族歧视题材的电影,纵观近年奥斯卡金像奖的获奖状况,这已是此类题材的第二次获奖,体现出世界人民对平等的渴望与追求,也将那个时代的伤疤再次揭开公之于世。《绿皮书》并没有过多地阐述大环境下可怕的种族歧视,而是从一个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八周音乐会巡演之旅来慢慢体现的。《绿皮书》以黑人钢琴家为中心展开剧情,这就意味着音乐
期刊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悲剧中成就最高的作品,其中最吸引人角色之一就是主人公哈姆雷特。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因素有很多,他的性格就是原因之一。学者彭聃龄在《普通心理学》一书中说道,从人格的功能性角度来说,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人的性格也并非完全是先天的,这与人生长生活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本文所要探究的就是造成哈姆雷特悲剧性格的原因。  一、《
期刊
东干民族是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中的一支。据史学家考证:东干人大多数是在130多年前由中国移居至中亚的回族人后裔。近年来,国内有关东干人的报道渐多,东干学,也早已成为一门研究学科。研究学者认为“曲儿”“曲子”是东干人的音乐载体,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新曲子和老曲子两大类,通过对东干音乐的研究,可以从该民族音乐的传唱方式、节奏韵律、等明确该民族的生活传统和文化传承。本文通过梳理国
期刊
《隧道》是韩国的一部灾难剧情电影,电影讲述了男主角在下班回家途中,途经隧道时,隧道突然坍塌,男主角被埋其中并与外部隔绝,外界对此展开救援的故事。影片反映了韩国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展现出资本主义社会政客的虚伪和记者的自私,同时揭示了以救援队长为代表的基层民众的温情。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去论述影片《隧道》中的意象化叙事。第一部分论述影片中的具体情节所体现的意象化叙事,第二部分论述影片中意象化叙事的审美
期刊
《窃听风暴》这部由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克自编自导的电影在2006年一上映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举拿下众多奖项。《窃听风暴》自上映以来,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这部电影不仅有鲜明的历史事件,还展现了人性的温情一面。作為观众,其受到了视觉的冲击及内心的震撼;作为读者,剧本带来的力量丝毫不亚于影片。本文以“忠诚”与“背叛”为主线,配合剧本内若干场景探究分析《窃听风暴》剧本中主要人物之间的联系及转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