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发挥行政执法对城市现代化治理的保障作用,解决“非现场”执法工作中跨部门协作信息提取耗时久、效率低的问题,宁波市江北区以数字化改革创新为切入点,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被篡改、全程可追溯等技术优势,搭建“一体化综合执法”数字应用模块,成为全国首个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内跨部门数据通道,被列为宁波市数字化改革重要应用场景,并受到住建部大城管微信公众号、《浙江日报》等媒体的广泛报道。
该应用模块以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为核心业务场景,探索执法证据收集、共享、应用新形式,推进执法业务协同办理,促进执法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享,从流程、数据要素出发,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综合执法工作和城市管理全过程,以“V”字开发模型为基本方法,形成管理执法全闭环,达到管理高效、全程合规和整体协同的目标。上线至今已办结内部管理执法、外部部门间协同案件共438件(其中PDA简易执法案件168件),完成外部协作事项502项,录入许可证数据1686件,收集责任主体数据12916条,梳理优化市容管理等35项内部案件流程和“排水一件事”等20项跨部门联动流程。
推进跨部门协同,打破信息孤岛。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案件办理过程中,经常需要调取行为主体相关信息,使跨组织机构、跨区域的数据联动成为高频多发事项。但出于对数据安全和访问用途等的顾虑,政府部门之间在网络连接上各自独立,证据信息尚未做到被有效地共享共用,部门间无法实现有效联动。通过该数字应用模块,数据主权仍可保留在数据拥有方,信息在区块链系统中以密文的形式保存和传递,仅被允许的相关节点能够在权限内查看,使数据共享成为可能,实现各部门工作人员无须物理位置聚集就能够横向联结与证据共用。目前该数字应用模块已与住建、市场监管、交警、公安等多部门进行协同合作,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打破信息壁垒,实现高效的跨部门存证、取证、举证、执法。如针对机动车违停毁绿案件,队员使用该应用模块线上流转向交警部门调取车辆及车主登记信息,交警部门系统中加密反馈,队员获取信息后迅速跟进办案,原需3天处理的案件最快缩短至半天办结。
重塑办案流程,提升执法效能。在传统的执法过程中,现场执法的法律文书、笔录制作等均采用手工填写模式,审批证书、各类笔录均无统一管理,因法律文书携带不便、现场书写字迹不清、主体信息调取困难等因素,极大影响了执法效率和群众满意度。而“一体化综合执法”数字应用模块,利用现场执法移动终端设备,可直接查询到责任人以往的案件信息、處置结果、责任人的相关资料,部分资料在有效期内可直接使用,无须重复获取。在事实清楚、证据充足的前提下,执法队员借助PDA设备,通过拍摄取证、身份信息验证、开具处罚决定书、缴纳罚款等流程,对案情相对简单、违法事实清楚的案件实现当场办理,无须当事人再次上门办理,从而优化办案流程、提高办案效率,实现高效能执法。目前该应用模块已支持19种常见简易程序执法案件的现场办理,并持续进行优化升级和功能拓展。
建立证据中心,确保合法应用。由于该应用模块在运行过程中,进行了内部管理执法、外部各部门间的数据联结,各部门的数据存证实时上链,加密保存,因此可以多渠道收集责任主体数据,搭建江北区责任主体画像库,根据实际情况和已有案件信息,可以正确评估当事人过往违规违法处置记录,促进责任主体的信用意识提升,达到人性化执法、正向引导、个人信用提升等多重效果。
同时,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隐私性,系统采用权限管理加使用记录等多种途径为数据的使用保驾护航。系统分为不同角色,每一类角色可以访问的数据都受到严格的限制。例如执法中队队员只能查看该中队的案件数据以及管理科室共享的证书数据。此外,系统数据下载等相关操作都被记录下来,所有的操作记录都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无法被篡改,方便后续追溯。
加强全过程监管,规范执法行为。依托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全程可溯的技术特性,通过对执法程序、办案流程、办案时限的追踪,可以加强对执法队伍的考核监督。将管理中涉及的执法的证据材料、整改信息、处理意见进行电子存储,执法部门、管理科室、管理层可随时核验确认,实现业务协作和证据流程线上化,权责清晰,减少执法办案及审批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干扰,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管理,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实到城市管理执法全过程,让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
责任编辑:刘怡然
该应用模块以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为核心业务场景,探索执法证据收集、共享、应用新形式,推进执法业务协同办理,促进执法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享,从流程、数据要素出发,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综合执法工作和城市管理全过程,以“V”字开发模型为基本方法,形成管理执法全闭环,达到管理高效、全程合规和整体协同的目标。上线至今已办结内部管理执法、外部部门间协同案件共438件(其中PDA简易执法案件168件),完成外部协作事项502项,录入许可证数据1686件,收集责任主体数据12916条,梳理优化市容管理等35项内部案件流程和“排水一件事”等20项跨部门联动流程。
推进跨部门协同,打破信息孤岛。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案件办理过程中,经常需要调取行为主体相关信息,使跨组织机构、跨区域的数据联动成为高频多发事项。但出于对数据安全和访问用途等的顾虑,政府部门之间在网络连接上各自独立,证据信息尚未做到被有效地共享共用,部门间无法实现有效联动。通过该数字应用模块,数据主权仍可保留在数据拥有方,信息在区块链系统中以密文的形式保存和传递,仅被允许的相关节点能够在权限内查看,使数据共享成为可能,实现各部门工作人员无须物理位置聚集就能够横向联结与证据共用。目前该数字应用模块已与住建、市场监管、交警、公安等多部门进行协同合作,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打破信息壁垒,实现高效的跨部门存证、取证、举证、执法。如针对机动车违停毁绿案件,队员使用该应用模块线上流转向交警部门调取车辆及车主登记信息,交警部门系统中加密反馈,队员获取信息后迅速跟进办案,原需3天处理的案件最快缩短至半天办结。
重塑办案流程,提升执法效能。在传统的执法过程中,现场执法的法律文书、笔录制作等均采用手工填写模式,审批证书、各类笔录均无统一管理,因法律文书携带不便、现场书写字迹不清、主体信息调取困难等因素,极大影响了执法效率和群众满意度。而“一体化综合执法”数字应用模块,利用现场执法移动终端设备,可直接查询到责任人以往的案件信息、處置结果、责任人的相关资料,部分资料在有效期内可直接使用,无须重复获取。在事实清楚、证据充足的前提下,执法队员借助PDA设备,通过拍摄取证、身份信息验证、开具处罚决定书、缴纳罚款等流程,对案情相对简单、违法事实清楚的案件实现当场办理,无须当事人再次上门办理,从而优化办案流程、提高办案效率,实现高效能执法。目前该应用模块已支持19种常见简易程序执法案件的现场办理,并持续进行优化升级和功能拓展。
建立证据中心,确保合法应用。由于该应用模块在运行过程中,进行了内部管理执法、外部各部门间的数据联结,各部门的数据存证实时上链,加密保存,因此可以多渠道收集责任主体数据,搭建江北区责任主体画像库,根据实际情况和已有案件信息,可以正确评估当事人过往违规违法处置记录,促进责任主体的信用意识提升,达到人性化执法、正向引导、个人信用提升等多重效果。
同时,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隐私性,系统采用权限管理加使用记录等多种途径为数据的使用保驾护航。系统分为不同角色,每一类角色可以访问的数据都受到严格的限制。例如执法中队队员只能查看该中队的案件数据以及管理科室共享的证书数据。此外,系统数据下载等相关操作都被记录下来,所有的操作记录都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无法被篡改,方便后续追溯。
加强全过程监管,规范执法行为。依托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全程可溯的技术特性,通过对执法程序、办案流程、办案时限的追踪,可以加强对执法队伍的考核监督。将管理中涉及的执法的证据材料、整改信息、处理意见进行电子存储,执法部门、管理科室、管理层可随时核验确认,实现业务协作和证据流程线上化,权责清晰,减少执法办案及审批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干扰,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管理,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实到城市管理执法全过程,让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
责任编辑:刘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