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

来源 :心理技术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h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短视频作为一种网络流行的文化现象,凭借其“短”而“小”的媒介特征,深度嵌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是大学生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媒介,是大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社会认同的重要场域。国家认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科学的新闻观念建构的结果。以往理论研究发现与国家有关的多种题材的新闻报道均有助于促进国家认同。本研究进一步从实证角度出发,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通过单因素组间实验设计,探查不同内容的短视频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差异。结果发现,被试观看历史文化、国家实力、领土争端类短视频后,内隐测验指标D分数均显著大于0,表明观看与国家有关内容的短视频可以显著提升个体的国家认同;观看历史文化题材短视频的大学生,其D分数显著高于其他三类短视频组,表明历史文化类题材的短视频能够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国家认同。
  关键词短视频;国家认同;内隐态度;大学生
  分类号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6.001
  1引言
  2019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短视频新栏目《主播说联播》,它充分整合了《新闻联播》和短视频传播各自的特点,凭借篇幅短小、评述深入浅出,自上线后便圈粉无数(金旭阳, 2021)。短视频作为一种网络流行的文化现象,凭借其“短”而“小”的媒介特征,符合网络传播“碎片化”的特点(蒲清平, 谭竹希, 2020),移动通信技术赋予短视频的便捷性满足了碎片化时代人们对媒介消费需求的变化(崔波等, 2020)。短小的视频内容更符合青年人网络信息浏览习惯,其表达方式与青年人的沟通方式更加契合(李勇, 2019),因此受众群体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截至2019年5月,我国短视频忠实用户主要为90后和00后及学生群体,且呈现高学历特征(隋文馨等, 2021)。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主流媒体政治传播的手段和话语方式也经历着创新变革(吴晔等, 2021),借助短视频平台的优势传递国家意识,不仅传播速度快、流量大,也能迅速增强受众与国家的情感联结与情感归属(朱佳妮等, 2019)。短视频作为大学生群体乐于使用的媒介,它既满足了大学生网络社交和娱乐的需要,也满足了他们对了解国家发展动态的信息需要。与国家有关的短视频内容表现出简短化、语言流行化、年轻化等特点,使大学生群体更易与国家产生情感共振与关系认同(吴晔等, 2021)。
  短视频深度嵌入大学生的日常体验中,是大学生构建国家认同的重要媒介,是大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社会认同的重要场域(隋文馨等, 2021)。国家认同可以理解为个人承认并接受他们属于一个国家的事实(Huddy, 2001; Smith, 2001)。从心理过程来讲,是关于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是怎样的心理过程(Keane, 1994);从个人意义来讲,建构国家认同可以使个体觉察国家赋予自身的身份意义,保障本体性安全(金太军, 姚虎, 2014);从社会意义来讲,国家认同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国家发展的基础保障(周平, 2013)。而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建构对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交融,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意义重大(陈达云, 2012; 杨鹍飞, 2015)。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认同感均较为强烈(崔海亮, 2013),但近年来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影响着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张勇等, 2014),因此,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义重大。短视频平台恰恰开辟了促进国家认同的新途径,成为构建国家认同的新方式(赵美荻, 2020),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也已成为党和政府对我国媒体发展的战略要求(吴晔等, 2021)。
  国家认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建构的过程与结果(叶欣, 2015; 张荻, 2015)。传播学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表明,媒介在发展、增强和激活国家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Anderson, 1983; Entman, 1991; Rivenburgh, 1997, 2000),国家认同是科学的新闻观念建构的结果(张荻, 2015)。媒介传播的内容作用于受众,使受众在国家认同上的认知发生改变(邵培仁, 2007)。媒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聯系与国家认同相关的现实事件,并在传播中突显出来,从而激活个体的国家认同(Entman, 1993)。种族、文化、领土、经济和法律政治等国家认同要素都有助于个体形成真实的自我意识,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信仰、动机、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从而建构出个体的国家认同(Smith, 1991)。研究发现,与国家有关的多种题材的新闻报道都有助于促进国家认同(陆丹, 谢慧铃, 2015; 周金钰等, 2019)。针对具体的国家热门事件,个体的媒介使用频率越高,会对显性表征的民族主义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加强了个体的国家认同感(蒋叶莎, 罗教讲, 2016; 陆晔, 2010)。此外,对领土冲突的报道使个体强烈感受到外群体的威胁,导致个体增加对内群体的偏好,继而更加认同自己的国家(Nelson, 2009)。对国家实力的传播也可以突显出内群体的优势和外群体的劣势,作为内群体成员会发展出积极的社会区分,从而加强个体归属的合理性、提高内群体成员的自尊感,继而形成更高水平的国家认同(Festinger, 1954)。此外,历史文化类题材的内容也可以增强个体的国家认同,因为这类内容不仅可以突显出国家的文化属性,还能唤醒个体对国家的历史记忆。文化属性是国家认同中的动力源,也是国家认同深厚的基础(门洪华, 2013),个体通过与文化内容互动,可以快速启动个体的文化属性,当与历史记忆互动时,符号或话语标识引发人们的集体记忆和情感,继而增强了个体的国家认同(Connerton, 1989)。
  以上研究多从理论角度阐述媒介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鲜有实证依据探究不同内容的短视频在影响国家认同中的效果差异。本研究从大学生高频接触短视频的现实行为出发,考查不同内容的短视频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差异。对于国家认同的测量,不同学科侧重的方法有所区别,心理学更关注认知、情感、态度等变量(管健, 荣杨, 2021),而这些内容也是传播效果研究中因变量测量的三个重要层面(喻国明, 韩婷, 2019)。内隐态度主要探查知觉阈限下潜意识的认知态度,因而避免了社会称许性的影响,其程序规范、指标客观,因此内容效度优于传统态度研究的主观报告法(李思屈, 诸葛达维, 2016)。因此,本研究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考查民族地区大学生在观看不同内容的短视频后,其国家内隐态度上的差异,以期为国家宣传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在新媒體中,与国家有关的短视频主要涉及历史文化、领土争端和国家实力的相关题材。结合前人提出的理论依据,这三种题材对个体国家内隐态度均存在影响作用,故而提出假设1:观看历史文化、领土冲突和国家实力类短视频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内隐态度均显著高于观看娱乐自然类短视频的大学生。由于不同题材在建构国家认同的心理路径的不同:国家实力类题材通过内外群体比较增强国家认同,领土冲突类题材通过强化外部威胁增强国家认同,历史文化类题材则是基于文化属性和历史记忆增强国家认同。因此基于文化属性和历史记忆是建构对国家的深层次情感,因此提出假设2:相比其他题材短视频,历史文化类短视频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作用最大。
  2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随机选取160名宁夏大学本科生(其中女性81人),年龄范围18至23岁(M=20, SD=1.2)。将160人随机分配至3个实验组、1个控制组,每组40人。 使用G*power 3.1软件(Faul, Erdfelder, Lang, & Buchner, 2007)计算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样本量,设置α=0.05,效应量=0.3,power=0.8,组数为4时,计算出最小样本量为128,因此本研究中的被试量符合统计要求。被试在实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通过学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2.2实验材料
  短视频材料的选取:短视频内容节选自学习强国、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社交圈等APP平台,视频平均时长35秒。视频内容分为4类:历史文化类、领土争端类、国家实力类、娱乐自然类。每种类型的短视频内容均为30个。为便于后续实验操作,使用Adobe Premiere CS6软件将每类视频剪辑并单独制作成一个视频文件,作为后续实验前的启动材料。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材料的选取:(1) 通过自由联想测验筛选SC-IAT的刺激材料。另外随机选取被调查者206人(其中女性100人),要求尽可能多地写出由“中国”联想到的词语(词性不限)。经自由联想测验共收集词语2503频次,研究者对词语进行整理后得到947个有效词语,再依据词性对词语进行分类汇总。根据孙清兰(1992)提出的对高频词与低频词的界分及词频估算法,筛选出15个高频积极形容词和15个名词。(2) 由于通过自由联想测验得到的消极形容词较少,因此研究者从《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另外选取15个描述国家的消极形容词。(3) 20名汉语言专业的高校教师对由自由联想测验收集的15个积极形容词和由汉语词典选取的15个消极形容词的效价进行7等级评分(非常消极-3,非常积极+3)。通过教师评定,最终选取评分最高的8个形容词作为积极属性词(分别为:和谐、文明、开放、友善、包容、正义、发达、繁荣)、评分最低的8个形容词作为消极属性词(分别为:野蛮、混乱、冷漠、动荡、狭隘、闭锁、落后、腐败)。(4) 教师根据与“中国”的近似度对15个名词进行7等级评分(完全无关-3,完全一致+3),根据每个词语的平均分筛选出SC-IAT的概念词(分别为:中国、华夏、中华、九州)。
  2.3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测查被试对国家的内隐态度。SC-IAT是对传统内隐联想测验的修正,用来测量个体和单一态度对象之间的联结强度(温芳芳, 佐斌, 2007)。实验包括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均包含24个练习试次和48个正式试次。第一部分(相容阶段)将概念词与积极属性词均设置为D键反应,消极属性词独立设置为K键反应;第二部分(不相容阶段)将积极属性词设置为D键反应,概念词和消极属性词设置为K键反应。为预防反应偏差,平衡左右按键次数(见表1)。
  2.4 程序
  本研究采用组间实验设计,每组被试通过手机观看一种类型的视频,然后完成后续的SC-IAT。被试距离电脑屏幕70cm,电脑屏幕分辨率为1366×768。在SC-IAT的每一试次中,屏幕首先出现一个500 ms的注视点“+”提示,然后以2000 ms呈现一个“目标词”,在相容任务中,如果目标词是名词或者积极形容词则按D键,如果目标词是消极形容词则按K键;在不相容任务中,若出现的目标词为积极属性词则按D键,若目标词为概念词和消极属性词则按K键。接着呈现500 ms的反馈,正确反应出现“√”,错误反应出现“×”最后出现1000 ms的空白屏。整个实验过程要求被试尽可能快速且准确地做出按键反应。实验流程见图1:
  2.5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D分数作为内隐效应的测量指标。根据Karpinski和Steinman(2006)的计算方法:(1)剔除反应时低于350 ms或高于10000 ms的数据;(2)矫正错误反应的反应时,将其替换成所属实验部分中正确反应的平均反应时加上400 ms的额外惩罚;(3)计算不相容条件与相容条件的平均反应时之差,再除以所有正确反应(不包含原先错误反应)的反应时标准差,所得数值即为D分数。D值为正,代表个体具有积极的内隐态度,分数越高,表明对国家的内隐态度越积极,即国家认同水平越高; D值为负,代表个体具有消极的内隐态度,分数越低,表明对国家的内隐态度越消极,即国家认同水平越低。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组别:历史文化、领土争端、国家实力、控制组)组间实验设计(娱乐自然组为控制组),不同组别被试观看不同类型的短视频,因变量为SC-IAT任务上的反应时、正确率及D分数。
  3结果
  3.1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与正确率
  以实验条件为自变量,分别以反应时和正确率为因变量,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在反应时上, 相容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 (M=994.88, SD=409.12)显著小于不相容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 (M=1053.75, SD=459.89), t(159)=-4.18, p<0.001, d=0.33。在正确率上,相容条件的平均正确率(M=0.91, SD=0.10)显著高于不相容条件的平均正确率 (M=0.87, SD=0.12), t(159)=5.93, p<0.001, d=0.47。以上结果说明,相较于不相容条件,整体上被试在“国家”与“积极属性词”作同一按键反应的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更加快速且更加准确,表明他们对“中国”与“积极属性词”的内部联结更紧密。   3.2D分数
  研究计算得出D分数,按照大小降序排列依次为:历史文化(M=0.79)、国家实力(M=0.40)、领土争端(M=0.17)、控制组(M=0.13)。从D分数可以看出,被试对国家的内隐态度总体是积极的。
  为了探查四种类型短视频对个体国家认同的影响程度,将不同组别被试的D分数与“0”对比,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处理组被试的D分数均显著大于0(历史文化组: t=5.72, d=1.89; 国家实力组: t=2.06, d=0.65; 领土争端组: t=1.48, d=0.47; ps<0.05),而控制组不显著(t=2.21, d=0.70, p>0.05)。
  为进一步探查不同类型短视频对个体国家认同的影响差异,以组别为自变量,以D分数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图2)。结果表明,不同实验处理下被试的D分数存在显著差异, F(3,156)=4.89, p<0.05, η2=0.09,进一步的事后比较发现,历史文化组的D分数显著高于国家实力、领土争端和控制组,而国家实力、领土争端与控制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结果见图2。
  4讨论
  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发现,被试观看历史文化、国家实力、领土争端类短视频后,内隐测验指标D分数均显著大于0,说明观看与国家有关的短视频可以显著提升个体对国家认同的积极内隐态度,而无关视频(娱乐自然类)则不具备这个效果,结果支持了假设1。观看历史文化类短视频的被试,其国家认同内隐态度指标显著高于其他三类短视频组,说明历史文化类题材的短视频能够更好地促进个体形成积极的国家认同,增强国家认同感,结果验证了假设2。
  历史文化、国家实力和领土争端类短视频均可以显著提高个体的国家认同。首先,国家历史、传统文化等要素是国家认同形成和巩固的天然因素,历史记忆是历史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是对国家历史的叙述,更是对国家认同的关键性叙事(彭斌, 2018),也是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资源(吴玉军, 2019)。文化属性是国家认同中的动力源,是国家认同深厚的基础(门洪华, 2013)。个体通过与文化内容的互动能够快速启动个体的文化属性。历史文化是国家保持自身统一性的精神文化基础,个体的国家认同感增强与历史文化的特性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国家实力是巩固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国家认同的稳固程度。个体通过比较内群体的优势从而激发出作为内群体成员的自尊感,进而发展出内群体偏爱, 从而形成更高水平的国家认同 (Festinger, 1954),这是通过外在比较产生自尊感的一种建构国家认同的心理路径。其次,从媒体传播的频率、广度的角度来看,国家实力类的新闻内容数量居多,也有利于个体建构国家认同。领土是个体的生存之地,个体对领土形成一种复杂的情感,这种复杂的情感可以被分为依赖感、归属感和依附感,而个体对领土的情感,主要来源于个体围绕领土展开的冲突、斗争和争端(殷冬水, 2016)。领土争端类短视频通过外部威胁侵犯个体与领土之间的认同来达到启动国家认同的一种由负性情感转化为国家认同的心理路径。本研究从短视频的传播角度和心理路径来阐述不同传播内容在国家认同的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
  历史文化论认为,国家文化观念在构建个体国家认同中起着重要作用(Anderson, 1983)。历史文化类的视频内容是基于我国重要历史事件、经典文化等生成,重要“历史”事件的传播能够激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民族大家庭意识和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刘燕, 2009; 张媛, 2013)。从国家认同的历史维度来看,历史是个体对过去的共同意识或怀旧情绪,是对一种历史身份的认同,它将不同的世代联系在一起。从国家认同的文化维度来看,文化是长期形成的心理积淀,深藏在人们心中并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和态度,它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制度和行为态度, 从而使得每一代人遵循相同的准则和法理 (Hajiani, 2000)。个体通过分享共同的文化产生较强凝聚力的国家观念、 集体情感和国民意识 (叶欣, 2015)。研究多元文化的香港人发现,代表中华文化属性的物品能显著启动多元文化者的国家认同 (Hong, et al., 2000),因为当与个体相关文化的身份变得突出时,个体会越来越认同身份所代表的内群体(Tajfel & Turner, 1979)。因此,历史文化类短视频能够通过快速启动个体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从而确定自己的国家属性,进而强化了受众的国家认同。
  根据新闻报道框架的“梯次模型”归类,价值框架在新闻报道框架中决定着议题框架、话语框架与修辞框架(周琳, 2011)。国家实力与领土争端的短视频在新闻传播中所传递的价值框架必须基于客观事实、数据变化或法律依据,它们相对于历史文化在修辞框架中缺少传播语言上的引导,在启动个体与国家情感的共情方面相对较弱。另外,由双向加工模型可以推测,个体在观看视频时可能存在基于理性的分析式系统和基于感性的启发式系统(Evans, 2003),领土争端与国家实力短视频的受众更可能采用基于理性的分析系统,通过对比数据的变化、客观内容的发展、以及官方态度获得传播价值。而历史文化在传播时的表达要素较为感性和主观,例如温婉的语言、古典诗词以及背景音乐等元素更易啟动直觉系统。从内容的呈现上来看,独特的中国元素也更容易启动个体的国家情感,增强个体的国家认同(Tajfel & Turner, 1979)。另外,历史文化所传递的价值体系凸显了“华夏”“炎黄子孙”等意识,这些信息能迅速与个体的国家认同建立起共情联系(叶欣, 2015)。但是,关于不同视频是如何增强国家认同感,即通过何种心理机制发挥影响,这一问题还需要后续更多的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5 结论
  本研究通过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比较了历史文化、领土争端、国家实力和娱乐自然类短视频在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作用。结果表明,观看与国家有关内容的短视频可以显著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相对于展示国家实力和领土争端的短视频,历史文化类题材的短视频能够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这些结果提示有关部门应当加大手机短视频中对国家历史文化类内容的传播力度,创新内容形式,利用历史文化的独特属性提升青年受众的国家认同。   参考文献
  陈达云 (2012). 民族院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思考. 高校理论战线, (10), 34-37.
  崔海亮 (2013). 纠结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大学生民族心理认同问题探析. 黑龙江民族丛刊, (3), 37-42.
  崔波, 李武, 潘祥辉, 漆亚林 (2020). 如影相随的短视频生产与传播. 编辑之友, (11), 12-22.
  管健, 荣杨 (2021). 我国公众国家认同及认同动机建构.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58(1), 135-144.
  蒋叶莎, 罗教讲 (2016). 互联网媒介之于国家认同的构建——以南海仲裁案舆情传播为例. 新闻界, 11(24), 57-60.
  金太军, 姚虎 (2014). 国家认同: 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性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 (6), 4-24.
  金旭阳 (2021). 创新、强化、融合、亲民:《主播说联播》栏目对《新闻联播》的文化形象建构. 传媒, (2), 34-36.
  刘燕 (2009). 国家认同建构的现实途径: 大眾媒介与“想象社群”的形成. 浙江学刊, (6), 195-199.
  李思屈, 诸葛达维 (2016). 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在媒体效果测评中的应用研究——以电视剧收视率预测为例. 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38(9), 37-45.
  李勇 (2019). 短视频平台异质空间的建构、反抗与收编. 青年记者, (18), 31-32.
  陆丹, 谢慧铃 (2015). 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与国家认同建构——《澳门日报》2015年全国两会报道特点分析. 青年记者, (26), 15-16.
  陆晔 (2010). 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 传播学, (2), 14-22.
  门洪华 (2013). 两个大局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的变迁1982-2012. 中国社会科学, (9), 54-66.
  彭斌 (2018). 理解国家认同——关于国家认同的构成要素、困境与实现机制的思考. 社会科学战线, (7), 203-209.
  蒲清平, 谭竹希 (2020). 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特征与策略研究.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8), 92-96.
  邵培仁 (2007). 传播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隋文馨, 秦燕, 黎红友 (2021). 跨界与融合: 短视频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价值困境与路径探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48(2), 112-118.
  孙清兰 (1992). 高频词与低频词的界分及词频估算法. 中国图书馆学报. (2), 78-83.
  温芳芳, 佐斌 (2007). 评价单一态度对象的内隐社会认知测验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15(5), 828-833.
  吴晔, 樊嘉, 张伦 (2021). 主流媒体短视频人格化的传播效果考察——基于《主播说联播》栏目的视觉内容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1(2), 131-139.
  吴玉军 (2019). 传承历史记忆: 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路径. 人民论坛, (3), 116-117
  杨鹍飞 (2015).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 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变迁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青海、新疆三地的调查分析. 广西民族研究, (4), 20-33.
  叶欣 (2015). 国家公祭: 社会记忆与国家认同. 河海大学学报, 17(2), 53-58.
  殷冬水 (2016). 论国家认同的四个维度. 南京社会科学, (5), 53-61.
  喻国明, 韩婷 (2019). 用户在传播认知中记忆效果的测量: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出版发行研究, (2), 56-61.
  张荻 (2015). 当代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 11(36), 154-157.
  张勇, 张萌, 王丽娅 (2014). 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思考. 黑龙江高教研究, (11), 122-124.
  张媛 (2013). 重大事件电视直播与国家认同建构. 调查与研究, (32), 12-13.
  赵美荻 (2020). 短视频传播: 构建国家认同的新途径——基于《央视新闻》抖音短视频的分析. 新闻世界.(2), 80-83.
  周金钰, 王相飞, 王真真, 延怡然 (2019). 奥运夺冠短视频的新媒体传播与国家认同构建——以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为例.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35(4), 19-25.
  周琳 (2011). 新闻报道框架“梯次模型”. 东南传播, (1), 76-80.
  周平 (2013). 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问题分析. 政治学研究, (1), 26-40.
  朱佳妮, 张国良, 姚君喜 (2019). 感知价值对移动短视频依恋的影响研究——基于网络归属感和网络隐私关注的中介效应视角. 新闻大学, (7), 68-82.
  Anderson, B.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London: Verso Press.
  Connerton, P. (1989). How societies remembe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ntman, R. M. (1991). Framing USA coverage of international news: Contrasts in narratives of the KAL and Iran Air inciden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1(4), 6-27.   Entman, R. M. (1993). Framing: Toward a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 51-58.
  Evans, J. S. B. T. (2003). In two minds: dual-process accounts of reasoning.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7(10), 454-459.
  Faul, F., Erdfelder, E., Lang, A. G., & Buchner, A. (2007). G*Power 3: A flexible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program for the social, behavior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39(2), 175-191.
  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 117-140.
  Hajiani, E. (2000).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Iran and a few hypotheses. National Studies, 2(5), 193-228.
  Hong, Y., Morris, M. W., Chiu, C., & Benet-Martinez, V. (2000). Multi-cultural minds: A dynamic constructive approach to culture and cogni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7), 709-720.
  Huddy, L. (2001). From social to political identity: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 Political Psychology, 22(1), 127-156.
  Karpinski, A., & Steinman, R., B. (2006). The 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as a measure of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1), 16-32.
  Keane, J. (1994). Nations, nationalism and citizens in Europe.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4(2), 35-55.
  Nelson, T. D. (2009). Handbook of Prejudice, Stereotyping, and Discrimination.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Rivenburgh, N. K. (1997). Social identification and media coverage of foreign relations. News Media and Foreign Relations, 79-91.
  Rivenburgh, N. K. (2000).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news portrayals of citizens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Media Psychology, 2(4), 303-329.
  Smith, Anthony. (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 NV: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Smith, Anthony. (2001). Nationalism: Theory, Ideology and History.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Tajfel, H. & Turner, J. C. (1979).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W. G. Austin & S. Worche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pp.33-47). Monterey, CA: Brooks/Cole.
其他文献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藜麦中肌醇的含量。样品用70%乙醇超声提取30 min,取上清液减压蒸发至干,加入4 mL硅烷化试剂80℃衍生20 min,经正己烷萃取后,经HP-5色谱柱分离,FID检测器
针对宁南山区养殖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牛粪还田利用问题,拟开展牛粪生物发酵有机肥(简称"有机肥")与化学氮肥配施对旱地土壤养分及马铃薯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M2N1处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正在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的趋势发展。而农村劳动人口外流,劳动力日益短缺和人工成本增加的现象也日益严重,寻求新型高效的农业机械作业方式迫在眉睫。基于北斗导航系统对传统的机械式插秧机进行自动化改装,通过安装北斗-实时动态(RTK)天线和电动方向盘,利用角度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配合比例-积分-微分(PID)模糊控制导航算法,实现插秧机的路径规划和自动导航作业。基站将经过差分的卫
为了解决人工水果分拣的缺点,探讨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水果分拣系统。通过硬件采集系统采集各类不同水果的图像数据,应用图像处理技术,设定水果分类的颜色、大小特征的阈值标准,根据阈值标准对水果进行腐烂检测,区分出腐烂和完好水果;再对完好水果进行种类识别,并在相同种类下进行水果的大小等级识别和颜色状态判定。结合水果的大小及颜色,将水果分拣为特等果、优等果、次等果、劣等果四大类,以判别水果的外部和内部品质,
摘要:为明确黑龙港地区苜蓿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多年生苜蓿土壤及对照土壤微生物真菌ITS区进行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特点。结果表明,对照处理获得真菌OTUs 523个,四年生苜蓿处理OTUs 742个。物种分类显示对照处理隶属12门22纲56目107科146属,四年生苜蓿处理隶属10门28纲60目126科186属。各处理水平下均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
摘要:以江苏省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三阶段Bootstrap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信用社技术效率的发展情况,并采用β收敛考察了农村信用社效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改革期间,江苏省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技术的效率水平均逐步提高,苏南农村信用社的效率水平整体高于苏北地区;随着改革推进,江苏省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技术效率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显著的收
摘要:粮食贸易政策影响粮食价格和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系统考察建国以来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的变迁历程与演化逻辑。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历经沉寂与萌芽、改革与探索、系统与完善、创新与深化4个阶段;从最初“不吃进口粮”过渡到“适当进口”,从“进出口适当调剂”到“统筹两个市场”,进而“走出去”,勾画出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演化逻辑。增强粮食贸易政策
用磷酸和微波改性法制备脐橙皮改性吸附剂,以未改性脐橙皮作为对照,研究改性吸附剂吸附印染废水中罗丹明B的性能,考察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pH值、吸附时间、罗丹明B初始质
以2008—2018年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倾向性评分匹配(PSM)等方法,从动态视角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
摘要尝试提取失败益处是指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失败仍对后续知识学习和记忆产生促进作用。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尝试提取失败益处的研究范式、影响因素和理论解释,并基于此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即深入探讨尝试提取失败益处的理论解释、关注尝试提取失败在程序性知识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索提高尝试提取失败益处的元认知判断准确性的方法。  关键词尝试提取失败;错误;反馈;记忆成绩  分类号B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