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美术教学;情境;学习兴趣: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6(A)-0080-01
是不是学生都喜欢上美术课呢?或许很多学生的回答可能是肯定的。其实不然,大部分学生喜欢上美术课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上语文、数学课;是因为美术课没什么家庭作业;是因为美术教师不会天天追着他们要作业……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美术课,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1 创设音乐情境。美术与音乐艺术是相通的。画是静止的音符,音乐是浮动的画面。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把音乐引入课堂,让来自外部的刺激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可使学生在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下进行想象,从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2 创设游戏情境。对小学生来说,做游戏是快乐而有趣的。在游戏过程中,当学生的形象感受最深刻时,只需稍加思考,就可确定自己的画面。如,在教《泡泡飞呀飞》一课时,我先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吹泡泡”。在尽情的游戏中,学生不但观察到蘸肥皂液、吹、扇等生动的人物动作,而且激发了他们绘画的灵感,从选材、构思到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能够一气呵成,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创设故事情境。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发学生的自由想象,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如,教学《迷宫》这一课时,我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大熊猫在厦门迷路的故事,一边讲一边将大熊猫去动物园的路线图画在黑板上。学生渐渐进入故事情境,纷纷想办法帮助大熊猫走出像迷宫一样的路。最后他们不仅帮大熊猫找到了去动物园最近的路,还掌握了画迷宫的诀窍。由此可见,故事情境的创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而且能凋动每一位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的个性创作打下基础。
二、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个性
1 培养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绘画水平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从而绘制出更新、更奇的图画。(1)以生活为原型,让学生尽情展现荒诞的想象。小学生的想象可以说是荒诞的。然而这种荒诞的想象所展现的创造性是成人望尘莫及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们尽情展现他们的“荒诞”,学会想像、学会创造。(2)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想象力。如,在《画嗅觉》一课教学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各种“气味瓶”,让他们闻一闻,并让他们分别谈一谈是什么感觉,再让他们根据心情选线条及颜色。结果学生们发现,即使是同一种味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也会选择不同的颜色和线条来表达。这时我则引导他们:感觉是抽象、主观的东西,不需要和别人一样,你怎么感觉的就怎么画,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行。听完我的话,学生们都很活跃,他们的思维任意驰骋,笔下肆意涂抹。课后,我把学生们的作品汇集成了一本“百味集”,其他教师看了后都纷纷表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是不可小觑。
2 包容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其画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们内心情感的表达。我们不能只注重学生美术作业所呈现的专业性美感,更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对他们进行适时的引导。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他们的作业或许并不尽如人意,这更需要教师包容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如,我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特别留心几个以往美术作业特别糟糕的学生,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时,则及时予以鼓励,想方设法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帮助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不能忽视教师的“导”。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教育对象出发,在重共性的基础上,张扬学生个性。共性即教师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一个规范的要求,其应是全体学生必须达到的。正如杨之光所提倡的:“基础要严,创作要宽。”
“学我者活,似我者死。”齐白石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绘画要追求个人独特的风格。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再现和模仿,而应该真正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个性的人,这样,才不会把他们当做盛装知识的容器,也才能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编辑:孟刚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6(A)-0080-01
是不是学生都喜欢上美术课呢?或许很多学生的回答可能是肯定的。其实不然,大部分学生喜欢上美术课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上语文、数学课;是因为美术课没什么家庭作业;是因为美术教师不会天天追着他们要作业……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美术课,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1 创设音乐情境。美术与音乐艺术是相通的。画是静止的音符,音乐是浮动的画面。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把音乐引入课堂,让来自外部的刺激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可使学生在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下进行想象,从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2 创设游戏情境。对小学生来说,做游戏是快乐而有趣的。在游戏过程中,当学生的形象感受最深刻时,只需稍加思考,就可确定自己的画面。如,在教《泡泡飞呀飞》一课时,我先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吹泡泡”。在尽情的游戏中,学生不但观察到蘸肥皂液、吹、扇等生动的人物动作,而且激发了他们绘画的灵感,从选材、构思到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能够一气呵成,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创设故事情境。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发学生的自由想象,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如,教学《迷宫》这一课时,我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大熊猫在厦门迷路的故事,一边讲一边将大熊猫去动物园的路线图画在黑板上。学生渐渐进入故事情境,纷纷想办法帮助大熊猫走出像迷宫一样的路。最后他们不仅帮大熊猫找到了去动物园最近的路,还掌握了画迷宫的诀窍。由此可见,故事情境的创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而且能凋动每一位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的个性创作打下基础。
二、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个性
1 培养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绘画水平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从而绘制出更新、更奇的图画。(1)以生活为原型,让学生尽情展现荒诞的想象。小学生的想象可以说是荒诞的。然而这种荒诞的想象所展现的创造性是成人望尘莫及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们尽情展现他们的“荒诞”,学会想像、学会创造。(2)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想象力。如,在《画嗅觉》一课教学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各种“气味瓶”,让他们闻一闻,并让他们分别谈一谈是什么感觉,再让他们根据心情选线条及颜色。结果学生们发现,即使是同一种味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也会选择不同的颜色和线条来表达。这时我则引导他们:感觉是抽象、主观的东西,不需要和别人一样,你怎么感觉的就怎么画,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行。听完我的话,学生们都很活跃,他们的思维任意驰骋,笔下肆意涂抹。课后,我把学生们的作品汇集成了一本“百味集”,其他教师看了后都纷纷表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是不可小觑。
2 包容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其画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们内心情感的表达。我们不能只注重学生美术作业所呈现的专业性美感,更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对他们进行适时的引导。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他们的作业或许并不尽如人意,这更需要教师包容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如,我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特别留心几个以往美术作业特别糟糕的学生,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时,则及时予以鼓励,想方设法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帮助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不能忽视教师的“导”。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教育对象出发,在重共性的基础上,张扬学生个性。共性即教师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一个规范的要求,其应是全体学生必须达到的。正如杨之光所提倡的:“基础要严,创作要宽。”
“学我者活,似我者死。”齐白石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绘画要追求个人独特的风格。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再现和模仿,而应该真正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个性的人,这样,才不会把他们当做盛装知识的容器,也才能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编辑: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