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来应该7月中旬公布的第六届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到本刊发稿时仍未出台,也许面对空前的信任危机,也许“网场现形记”演译了若干场现代版后,这个报告结果已经比较尴尬。我们也许还记得在4月份北京的COMDEX2000展览会上,各路网站用他们都听不明白的语言向与会者讲解着“电子商务”和自己的“经营模式”,而用谁都看得懂的美女和艳舞来阐述着“注意力经济”的要领和实现方式。CNNIC的调查结果,确实会对一些网站的生存产生影响。CNNIC的调查已经有意无意地在影响着海外风险投资者的未来投资方向,亚太地区资深网络产业分析家、BDA(中国)的合伙人就经常以CNNIC的数据来评价中国的互联网产业。
中国有三怪:一曰电信,二曰民航,三曰足协。电信一直在为质次价高的服务创下的巨额利税洋洋自得;尽管经济学家们一致谴责,民航的“航线联营”还是要执著地搞下去;每年的甲A联赛都要在假球黑哨中收场,但足协的官员们还是安坐如山,坚持要把职业联赛办成一个非驴非马的东西。
CNNIC目前也要凑这个热闹,除了标榜的要为中国互联网业提供权威的分析报告,恐怕还是另有别情。
今天,CNNIC又为这些准备作殊死一搏的网络公司们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示自己的“T型台”。在这个舞台上,各个网络公司们将撕掉最后一块遮羞布,用可以想到的,不论是否合法的动作来吸引台下已经逐渐散去的观众的注意力。虽然还没有到正式回答问卷和投票的时候,网站之间表现出来的激烈竞争程度,已经清楚地说明了他们的目的:摆脱被淘汰的命运,争取一个最后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是打败对手,获得“垄断”。不过问题是,一个网站即使在这个行业中暂时打败了竞争对手,能使自己处于行业的“垄断”地位,它也一样不可能取得高额的利润,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大量的传统企业存在和运作着,这些潜在的竞争一样起到了平均社会利润的作用。
网上调查根本就没有可行性,这一点稍有些头脑的人就会明白。所有自填式的调查实际上都不能用于采集客观数据,只能用于定性研究。原因非常简单,大多数工作很忙的人是不愿意参加这种调查的,即使调查问卷非常简单,也不会参加,更何况是一份如此复杂的问卷。参加者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群体:有闲、而且对赠送的鼠标垫非常感兴趣。
用调查学的术语来说,无回答的比例过高,而且无回答具有一种系统性特征,调查误差是非常大的。这种误差不可能通过增加样本量来消除,必须借助于辅助数据的修正。
至于作弊,只是把这种不科学性用一种闹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而已,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没有作弊,这样的调查结果也是没有意义的。
安邦咨询公司的分析员对此数字表示怀疑:国内网民增长的速度快得难以置信!该分析员提出的主要的疑问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按过去的数据,1998年底国内网民还只有210万人,但到了1999年底,就达到了800多万!也就是说,一年内,中国的网民净增了600万。同样根据权威部门的数字,1999年全国全年的计算机销售量是450万台。照此计算,即使这些电脑全部上网,也还有150万台的窟窿。除非是过去150万买了电脑但过去没有上网的用户,在1999年一涌而去上网。
IDC所定义的中国互联网用户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每月上网时间不低于10小时;至少在一家ISP或ICP注册为会员并定期访问,拥在固定的上网场所和设备,上网场所指家庭或者单位,上网设备指个人电脑或非电脑接入设备。同进满足以上三个条件者才被IDC公司视为中国互联网用户。按照以上定义,IDC认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约为537万人。
国外的专业机构AtWeb(http://atweb.com)是世界最大的线上站点诊断商,曾为六百万家网站包括IBM、Microsoft等站点提供诊断意见和改进建议。他们采取的方式是实测技术性调查,范围包括:站点的浏览器兼容性、引擎上的出现率、站点速度、链接有效率、被链接率、拼写错误率、站点设计等7个方面。由此不难看出,CNNIC的评比方法就显得“稚嫩”了许多,缺乏统一和科学的技术指标,人为因素很容易占主导地位。
我们可以从AtWeb的评估方法借鉴到合理的成份,事实上,对互联网站的评比应当从纯技术的角度出发,以科学、客观的标准为基础,全面、综合地考察整个站点,从站点的浏览器兼容性评估到站点设计的评估,这些技术指标应该成为最后评比结果的重要参数。从而真正衡量网站的整体质量。
由此可见,CNNIC的这种集“裁判员和运动员”于一身的黑想操作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