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就是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整合并重。作为我们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教材内容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更新,所以我们不仅要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内容、还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思维抽象能力,加强课前预习,加强实验教学,增强物理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在当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只注重传统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死记硬背作为获取成绩的主要途径;只注重自然科学重要规律的把握,而忽视从整体上和本质上认识自然科学和物理学的主要现象和规律的内在联系;只注重课本上纯学科知识的纵向挖掘和强化训练,而忽视学科的横向拓展、边缘渗透;命题只注重过度的抽象,牵强附会,生编硬造,而与实际情况脱节;实验教学只要求学生听懂、看懂,教条地死记住,老师只管纸上谈兵指手劃脚地讲,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等问题。
针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做了探究,以期总结出解决策略。现归纳如下几点:
1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而观察、分析、实验等能力却穿插和渗透在对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和运用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基础知识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对一些由于客观上知识的相似性及不同学生个人人为的同义性,造成混淆客观上并不相似的事物;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着重强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想象,避免学生以个人日常经验和从日常概念出发,以想当然或片面的方式思维,草率地得出结论,从而不能正确地把握整体、深入本质,造成错误。物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合理地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不能对好的学生偏爱,对“差生”不予重视或完全放弃。不以“人人升学”为目的,而以“人人成才”为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失去信心。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只有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才能事半功倍。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比如:在物理教学的第一堂课上,教师应以有趣的物理实验作为开场,像用杯子装满水,用一张硬纸片盖在杯口,将杯子翻过来,水却不会洒出来;又如,惯性实验的演示等等。先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充分挖掘物理自身的美。
物理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之美。教师要努力去发掘出来,并通过自己的教学将它艺术地展现给学生。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欣赏物理的美的话,物理学仍只是一堆事实和公式的堆砌,物理学习也只会让学生望而却步或索然无味,学生最终的体会也只是物理难学。只有教师通过立美活动,在知识教学中融合美的发现、美的表演、美的意境,使学习在一种主动探究的愉悦心境中进行,使物理教学成为求真与立美的统一。物理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去展示这些美。
例如物理学中的对称美。许多物理问题中存在着各种对称,几何光学中成像规律的对称,物像互换对称是一种美;电磁振荡与机械振动的类似;天体运动和原子核式结构的相似;直流电路与自来水供水系统的类似,水向低处流,电流向低电势流,自来水厂内水往高处流,电源内部电流也是由低电势向高电势处流。如此的相似对比也体现一种对称美。而许多物理问题中同样存在着对称性,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利用对称来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美感。
类似的例子在中学物理教材中有很多,通过这类题目的求解,既提醒大家考虑物理问题要全面,不能单凭直观感觉,同时也可使学生感受到物理问题潜在的美。神秘的对称,惊人的简单,美妙的和谐,均是物理学中无穷的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享受到物理的美,使我们的课堂也更加完美。
3 变革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1 有效实施情境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在实施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结合具体的物理内容,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景,探究一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应用。
3.2 以实验教学为主阵地,培养探究精神。
新课程理念强调实施以物理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验改革,此法可以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实验设计能力大有益处。
3.3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提倡分层合作学习。
《物理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采取分层合作学习的模式组织学生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激励机制,让全体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同时在组内、组间恰当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重视个体责任,这保证了个体性学习的地位,使每位学生都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部分学困生的自暴自弃,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优秀的自我。
3.4 有效地实施多媒体与物理教学的对接。
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素材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规律以声象、图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再现,给学生很直观的视觉感受.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 注意加强实验教学。
中学生不爱学习,喜欢调皮是普遍现象,但是对新鲜事物、奇特的东西有一种非常好奇的心理特点,并且表现出极强的执著精神和强烈的探秘需求,多数学生对物理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都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积极的心理因素,创造条件,加强实验教学,值得提出的是,这里所指的实验绝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经常使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物品做实验,更有利于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安排现象明显、富有趣味性的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不言而喻。还可以改进实验教学方式,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学生演示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物理知识,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实验器材,观察仪器的构造,体会工作原理,分析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得出物理规律、原理、公式,体验物理世界的奥秘,消除对物理知识的神秘感,认识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逐步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直接兴趣和操作兴趣,使学生想学、善学、易学、乐学。成立物理实验小组,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搭建学生之间交流、学习、讨论问题的平台,也是发展物理兴趣的好形式。
5 将教学策略的优化建立于研究型教师的成长。
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不断地假设、实施、反思、调整并使之优化的历程。教学研究就是对教学活动自觉地反思与批评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教师参与研究,一是可以提升教师自身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作用;二是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方案;三是可以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体会自己内在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四是有助于教师破除对“研究”的迷信,增强自己的自尊、自信和自立的能力。
实现教师有效的反思的途径是进行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通过实践者自身的实践进行的一种自我反思的研究方式。强调“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强调情境性、具体性,强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教师对学生必要的检查和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若能随时进行行动研究,思路会更开阔,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不断地教学研究,使其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使教学成为教师的生活需要,通过教学确证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存在价值。
6 正确评价课堂教学。
对课堂教学评价至少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师教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学的评价,三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当然,还可以对课堂教学的资源、设施、环境等进行评价。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对教师教的评价应限于与课堂教学直接相关的、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观察测量的各项教师素质,如教学观念、学科水平、教学能力、教学风格等。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发展以及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的落实情况等。
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要充分体现评价的适时性、激励性和过程性。科学、积极的适时评价,对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引导思维方向等都是大有稗益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学生,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的关注。通过信息反馈,及时把握学生的认知脉搏和情意动态,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教师要重视日常的、随堂的、形成性的学习评价,并适当作一些必要的记录,使学习评价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成果。
总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新乡,张德启,张军朋,物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赵晶晶.如何学好初中物理课初探,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
[3] 王平杰.新課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思考.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9)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在当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只注重传统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死记硬背作为获取成绩的主要途径;只注重自然科学重要规律的把握,而忽视从整体上和本质上认识自然科学和物理学的主要现象和规律的内在联系;只注重课本上纯学科知识的纵向挖掘和强化训练,而忽视学科的横向拓展、边缘渗透;命题只注重过度的抽象,牵强附会,生编硬造,而与实际情况脱节;实验教学只要求学生听懂、看懂,教条地死记住,老师只管纸上谈兵指手劃脚地讲,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等问题。
针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做了探究,以期总结出解决策略。现归纳如下几点:
1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而观察、分析、实验等能力却穿插和渗透在对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和运用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基础知识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对一些由于客观上知识的相似性及不同学生个人人为的同义性,造成混淆客观上并不相似的事物;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着重强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想象,避免学生以个人日常经验和从日常概念出发,以想当然或片面的方式思维,草率地得出结论,从而不能正确地把握整体、深入本质,造成错误。物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合理地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不能对好的学生偏爱,对“差生”不予重视或完全放弃。不以“人人升学”为目的,而以“人人成才”为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失去信心。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只有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才能事半功倍。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比如:在物理教学的第一堂课上,教师应以有趣的物理实验作为开场,像用杯子装满水,用一张硬纸片盖在杯口,将杯子翻过来,水却不会洒出来;又如,惯性实验的演示等等。先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充分挖掘物理自身的美。
物理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之美。教师要努力去发掘出来,并通过自己的教学将它艺术地展现给学生。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欣赏物理的美的话,物理学仍只是一堆事实和公式的堆砌,物理学习也只会让学生望而却步或索然无味,学生最终的体会也只是物理难学。只有教师通过立美活动,在知识教学中融合美的发现、美的表演、美的意境,使学习在一种主动探究的愉悦心境中进行,使物理教学成为求真与立美的统一。物理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去展示这些美。
例如物理学中的对称美。许多物理问题中存在着各种对称,几何光学中成像规律的对称,物像互换对称是一种美;电磁振荡与机械振动的类似;天体运动和原子核式结构的相似;直流电路与自来水供水系统的类似,水向低处流,电流向低电势流,自来水厂内水往高处流,电源内部电流也是由低电势向高电势处流。如此的相似对比也体现一种对称美。而许多物理问题中同样存在着对称性,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利用对称来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美感。
类似的例子在中学物理教材中有很多,通过这类题目的求解,既提醒大家考虑物理问题要全面,不能单凭直观感觉,同时也可使学生感受到物理问题潜在的美。神秘的对称,惊人的简单,美妙的和谐,均是物理学中无穷的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享受到物理的美,使我们的课堂也更加完美。
3 变革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1 有效实施情境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在实施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结合具体的物理内容,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景,探究一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应用。
3.2 以实验教学为主阵地,培养探究精神。
新课程理念强调实施以物理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验改革,此法可以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实验设计能力大有益处。
3.3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提倡分层合作学习。
《物理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采取分层合作学习的模式组织学生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激励机制,让全体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同时在组内、组间恰当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重视个体责任,这保证了个体性学习的地位,使每位学生都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部分学困生的自暴自弃,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优秀的自我。
3.4 有效地实施多媒体与物理教学的对接。
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素材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规律以声象、图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再现,给学生很直观的视觉感受.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 注意加强实验教学。
中学生不爱学习,喜欢调皮是普遍现象,但是对新鲜事物、奇特的东西有一种非常好奇的心理特点,并且表现出极强的执著精神和强烈的探秘需求,多数学生对物理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都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积极的心理因素,创造条件,加强实验教学,值得提出的是,这里所指的实验绝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经常使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物品做实验,更有利于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安排现象明显、富有趣味性的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不言而喻。还可以改进实验教学方式,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学生演示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物理知识,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实验器材,观察仪器的构造,体会工作原理,分析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得出物理规律、原理、公式,体验物理世界的奥秘,消除对物理知识的神秘感,认识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逐步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直接兴趣和操作兴趣,使学生想学、善学、易学、乐学。成立物理实验小组,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搭建学生之间交流、学习、讨论问题的平台,也是发展物理兴趣的好形式。
5 将教学策略的优化建立于研究型教师的成长。
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不断地假设、实施、反思、调整并使之优化的历程。教学研究就是对教学活动自觉地反思与批评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教师参与研究,一是可以提升教师自身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作用;二是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方案;三是可以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体会自己内在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四是有助于教师破除对“研究”的迷信,增强自己的自尊、自信和自立的能力。
实现教师有效的反思的途径是进行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通过实践者自身的实践进行的一种自我反思的研究方式。强调“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强调情境性、具体性,强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教师对学生必要的检查和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若能随时进行行动研究,思路会更开阔,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不断地教学研究,使其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使教学成为教师的生活需要,通过教学确证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存在价值。
6 正确评价课堂教学。
对课堂教学评价至少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师教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学的评价,三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当然,还可以对课堂教学的资源、设施、环境等进行评价。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对教师教的评价应限于与课堂教学直接相关的、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观察测量的各项教师素质,如教学观念、学科水平、教学能力、教学风格等。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发展以及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的落实情况等。
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要充分体现评价的适时性、激励性和过程性。科学、积极的适时评价,对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引导思维方向等都是大有稗益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学生,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的关注。通过信息反馈,及时把握学生的认知脉搏和情意动态,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教师要重视日常的、随堂的、形成性的学习评价,并适当作一些必要的记录,使学习评价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成果。
总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新乡,张德启,张军朋,物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赵晶晶.如何学好初中物理课初探,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
[3] 王平杰.新課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思考.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