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中美两国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各自选取一篇课文进行微观比较,尝试探讨不同的编写风格与特色。《斑马》选自美国EMC公司于2001年出版的教科书《探索文学》。这套教材在哥伦比亚市的李察德中学、哈林顿市的哈林顿中学等诸多学校使用,并受到任课教师的普遍好评。《最后一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这两篇课文都编排在七年级的课本中,体裁为短篇小说,将描写作为教学的重点。下面将两篇课文中所呈现的内容从四个方面来比较一下,力求揭示不同的编写理念,希望为教科书的编排提供一个参考,以使我国的教科书日趋完善。
一、范文系统:《斑马》具体编排于第一单元《在世界中找准你的位置》中的第一篇课文。文章描写了一个残疾的越战老兵,帮助塞伯拉(一个小男孩)战胜伤痛,同时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启示, 最终两人都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最后一课》则是着重描写韩麦尔先生给小弗郎士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形。
二、知识系统:在《斑马》一课中出现在正文之前的部分是“读者工具箱”,为
学生提供了有关短篇小说的两个知识要素:1、冲突,2、描写,“描写是用语言来为人物、事物和景物描绘一幅图画。描写运用感官的详细描述─—用单词和短语来描写事物的外表、声音、气味、味道和感觉。在《斑马》中作者利用描写创造了生动形象的人物、事物和景物图画。当你阅读故事的时候,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方面来找出描写的例子。”在向学生说明描写的特点时,也明确提出了要求“找出描写的句子”,同时提供了寻找的方法。达到了“课程内容必须教材化的要求”,操作起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当然这与美国的国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最后一课》没有提供相关的知识说明。
三、助读系统:《斑马》一课在正文之前提供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第一次战败的战争,58,000人死亡,300,000人受伤,75,000终身残疾。”在文章结束后还编入了作者的生平简介,以及对小说创作的说明。
再来看《最后一课》编排在课文前的助读系统,“这篇课文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
助读系统中《斑马》最突出的特点是,编写了读中提示,贯穿全文有22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使用what、where、how 来提问,因此不能简单地用“是”或“不是”来回答,可以引起学生更多的思考。例如“塞伯拉的手怎么了?”这些问题大多为复述性质的问题,对文章中重点的情节给予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最后一课》没有编排读中提示。
通过比较可以明显看出,美国教科书的助读系统比较全面,并且重视课前的指导部分,提供明确的学习方法和较多的背景资料。读中提示的编入既有利于教师教也有利于学生学,是变“教本”为“学本”的一个很好方法。但是这些读中提示形式单一,全部都为提问的形式,内容也单一,仅仅涉及到课文情节的描写。 这样老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起来难免单调枯燥。
而中国课本在课前提示中,仅仅向学生介绍了小说的历史背景,文中也没有编入读中提示,而在我国的另外一些教材中,例如,由王尚文先生主编的浙江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实验本)》,则采用了这种编排方式。
四、训练系统:“训练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训练题是教材编写者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练习质量反映编者的功底和水平”。由此可见,有必要将两课的练习题充分地比较一下。
(一)、《斑马》一课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简单列举其中部分题目:
1.调查、询问和想象:
回忆:事实收集 → 解释:找出原因
当塞伯拉出车祸以后,他不能做什么了?当塞伯拉知道自己失去他的天赋的时候他有什么感觉?
分析:将事情分开来考虑→综合:将事情合起来考虑
遇到了约翰以后,塞伯拉在哪些方面有了变化?你觉得塞伯拉会继续变化吗?
解释你的理由。
2.课文理解:
再次向学生介绍描写和冲突,围绕这两方面的知识提出相关问题:“找出小说中描写的句子?小说的主要冲突是什么?最后这个冲突是如何化解的?”
3.分类写作:
假如你是塞伯拉,正在华盛顿旅行,给安德瑞写一张明信片,告诉他你参观越战老兵纪念馆的事情。
4.技能建构:
这一部分最突出特点是设计了有关跨学科学习和多元智能活动的练习。“假设你所在的州要征集关于越南战争纪念馆的设计方案,你来设计一下,要有设计图,设计图的描述和设计思路。”
1.2两项主要侧重于阅读技能方面的训练。不仅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还提供了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正如杜威所说的“思维也就是方法,就是在思维的过程中明智的经验的方法”。
第3项侧重于写作技能方面的训练。从写作的题目可以看出其中暗含了三方面的要求,首先是要注意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写文章,其次要注意特定的对象,最后要注意特定的目的。这符合了美国《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中的要求:“针对不同的目的和听众调整书面的和口头的表达(例如规则,风格和词汇)以达到有效的交流”。
要完成第4项练习必然要求学生去了解有关越战的知识,这就与历史学科有所联系。学科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多种技能和综合思维的培养。我国的语文教材像这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还比较缺乏。
(二)、在《最后一课》中课后练习由两部分组成。
1.在第一部分中第一题为“诵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第二题为“韩麦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感人形象的?请结合下面几段文字加以思考、体会。”
2.第二部分的“读一读,写一写”的内容是在课文中出现的常用字词。
第一部分中第一题与《斑马》中第一部分的题目类似,但对学生提供的学习方法指导有所差别,前者提供的方法是“诵读课文,想一想”后者则是“回忆:事实收集;解释:找出原因”不难看出后者更具有可操作性。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想一想”,更进一步具体地指出“怎样想”,美国语文教材重视强化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指导,学生可以根据文中讲解,分步骤地进行操作。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同样,《最后一课》中的第二题这里也存在这个问题,可以具体指导学生从哪方面来思考,体会。而不仅仅是“思考,体会”。第三题是关于人称转换的改写训练。第四题“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课文编写者试图将其设计成一道开放型的题目,让学生和文本在母语这一点上相遇,激活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它既在课文之中,又在课文之外;既是语文的,又是人文的,把人文修养寓于语文能力的培养之中,使二者得到同步的提高。
通过上述比较可见,人教社的编写理念在于:
1.教材内容的研讨性,每一篇课文后都编有“研讨与练习”,设置开放性的题目。以前的教科书总是习惯于板着面孔说教,“是”或“不是”全由它说了算。而这本教材则努力做到少一点定论,多一些研讨,让学生的意见参与进来,靠自己的思考寻求结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最后一课》以“语言”为关键点,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
而美国EMC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则主要显示出以下的编写理念:
1.教材内容的综合性,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
2.教材体例的科学性,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例如,读中提示的编写,提供了必要的自学条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成为活跃的学习者。
3.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例如,课后练习题的设置,编入精深的阅读策略的指导,既有利于教师教,又有利于学生学。
综上所述,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各国的教材各有特色自是理所当然之事。本文尝试从两篇课文入手将这两者进行比较,并非“妄自菲薄”,只是期待我们的语文教材,扬长避短,更趋成熟。
(于惠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一、范文系统:《斑马》具体编排于第一单元《在世界中找准你的位置》中的第一篇课文。文章描写了一个残疾的越战老兵,帮助塞伯拉(一个小男孩)战胜伤痛,同时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启示, 最终两人都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最后一课》则是着重描写韩麦尔先生给小弗郎士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形。
二、知识系统:在《斑马》一课中出现在正文之前的部分是“读者工具箱”,为
学生提供了有关短篇小说的两个知识要素:1、冲突,2、描写,“描写是用语言来为人物、事物和景物描绘一幅图画。描写运用感官的详细描述─—用单词和短语来描写事物的外表、声音、气味、味道和感觉。在《斑马》中作者利用描写创造了生动形象的人物、事物和景物图画。当你阅读故事的时候,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方面来找出描写的例子。”在向学生说明描写的特点时,也明确提出了要求“找出描写的句子”,同时提供了寻找的方法。达到了“课程内容必须教材化的要求”,操作起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当然这与美国的国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最后一课》没有提供相关的知识说明。
三、助读系统:《斑马》一课在正文之前提供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第一次战败的战争,58,000人死亡,300,000人受伤,75,000终身残疾。”在文章结束后还编入了作者的生平简介,以及对小说创作的说明。
再来看《最后一课》编排在课文前的助读系统,“这篇课文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
助读系统中《斑马》最突出的特点是,编写了读中提示,贯穿全文有22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使用what、where、how 来提问,因此不能简单地用“是”或“不是”来回答,可以引起学生更多的思考。例如“塞伯拉的手怎么了?”这些问题大多为复述性质的问题,对文章中重点的情节给予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最后一课》没有编排读中提示。
通过比较可以明显看出,美国教科书的助读系统比较全面,并且重视课前的指导部分,提供明确的学习方法和较多的背景资料。读中提示的编入既有利于教师教也有利于学生学,是变“教本”为“学本”的一个很好方法。但是这些读中提示形式单一,全部都为提问的形式,内容也单一,仅仅涉及到课文情节的描写。 这样老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起来难免单调枯燥。
而中国课本在课前提示中,仅仅向学生介绍了小说的历史背景,文中也没有编入读中提示,而在我国的另外一些教材中,例如,由王尚文先生主编的浙江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实验本)》,则采用了这种编排方式。
四、训练系统:“训练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训练题是教材编写者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练习质量反映编者的功底和水平”。由此可见,有必要将两课的练习题充分地比较一下。
(一)、《斑马》一课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简单列举其中部分题目:
1.调查、询问和想象:
回忆:事实收集 → 解释:找出原因
当塞伯拉出车祸以后,他不能做什么了?当塞伯拉知道自己失去他的天赋的时候他有什么感觉?
分析:将事情分开来考虑→综合:将事情合起来考虑
遇到了约翰以后,塞伯拉在哪些方面有了变化?你觉得塞伯拉会继续变化吗?
解释你的理由。
2.课文理解:
再次向学生介绍描写和冲突,围绕这两方面的知识提出相关问题:“找出小说中描写的句子?小说的主要冲突是什么?最后这个冲突是如何化解的?”
3.分类写作:
假如你是塞伯拉,正在华盛顿旅行,给安德瑞写一张明信片,告诉他你参观越战老兵纪念馆的事情。
4.技能建构:
这一部分最突出特点是设计了有关跨学科学习和多元智能活动的练习。“假设你所在的州要征集关于越南战争纪念馆的设计方案,你来设计一下,要有设计图,设计图的描述和设计思路。”
1.2两项主要侧重于阅读技能方面的训练。不仅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还提供了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正如杜威所说的“思维也就是方法,就是在思维的过程中明智的经验的方法”。
第3项侧重于写作技能方面的训练。从写作的题目可以看出其中暗含了三方面的要求,首先是要注意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写文章,其次要注意特定的对象,最后要注意特定的目的。这符合了美国《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中的要求:“针对不同的目的和听众调整书面的和口头的表达(例如规则,风格和词汇)以达到有效的交流”。
要完成第4项练习必然要求学生去了解有关越战的知识,这就与历史学科有所联系。学科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多种技能和综合思维的培养。我国的语文教材像这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还比较缺乏。
(二)、在《最后一课》中课后练习由两部分组成。
1.在第一部分中第一题为“诵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第二题为“韩麦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感人形象的?请结合下面几段文字加以思考、体会。”
2.第二部分的“读一读,写一写”的内容是在课文中出现的常用字词。
第一部分中第一题与《斑马》中第一部分的题目类似,但对学生提供的学习方法指导有所差别,前者提供的方法是“诵读课文,想一想”后者则是“回忆:事实收集;解释:找出原因”不难看出后者更具有可操作性。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想一想”,更进一步具体地指出“怎样想”,美国语文教材重视强化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指导,学生可以根据文中讲解,分步骤地进行操作。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同样,《最后一课》中的第二题这里也存在这个问题,可以具体指导学生从哪方面来思考,体会。而不仅仅是“思考,体会”。第三题是关于人称转换的改写训练。第四题“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课文编写者试图将其设计成一道开放型的题目,让学生和文本在母语这一点上相遇,激活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它既在课文之中,又在课文之外;既是语文的,又是人文的,把人文修养寓于语文能力的培养之中,使二者得到同步的提高。
通过上述比较可见,人教社的编写理念在于:
1.教材内容的研讨性,每一篇课文后都编有“研讨与练习”,设置开放性的题目。以前的教科书总是习惯于板着面孔说教,“是”或“不是”全由它说了算。而这本教材则努力做到少一点定论,多一些研讨,让学生的意见参与进来,靠自己的思考寻求结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最后一课》以“语言”为关键点,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
而美国EMC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则主要显示出以下的编写理念:
1.教材内容的综合性,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
2.教材体例的科学性,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例如,读中提示的编写,提供了必要的自学条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成为活跃的学习者。
3.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例如,课后练习题的设置,编入精深的阅读策略的指导,既有利于教师教,又有利于学生学。
综上所述,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各国的教材各有特色自是理所当然之事。本文尝试从两篇课文入手将这两者进行比较,并非“妄自菲薄”,只是期待我们的语文教材,扬长避短,更趋成熟。
(于惠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