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慢研 深入浅出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723694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要求学生能“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好的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课标的精神。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呢?
  《钓鱼的启示》一文中,父亲给詹姆斯的教诲:“道德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施起来却很难。”这段话看似简单,实际上对于普遍生活经历较少的小学生来说并不好理解。教师若直接讲解意思,有点像在做思想教育,难以让学生真正听进去。
  执教本课,我把理解父亲的教诲作为此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想另辟蹊径深入浅出地去突破这个教学难点。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一、感悟“钓鱼”部分,理解詹姆斯为什么不愿放鱼
  默读第3、4自然段,找出写詹姆斯不愿意放鱼的原因的句子。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詹姆斯不愿意放鱼的两个原因:一是鱼很难钓,二是鱼很大。紧扣“战利品”一词和两个“!”指导学生读出詹姆斯无比激动和兴奋的心情。
  接着,我再提示学生从第10自然段里找出詹姆斯不愿放鱼的另一个原因。抓住三个“没有”,让学生理解当时的情形,再追问:“若是你,你真的舍得放鱼吗?”出示父子间的三次交锋,指导学生体会詹姆斯此时的心情,接下来的有感情朗读学生就完全移情于文本中的角色了。
  二、研读“放鱼”部分,体会詹姆斯的纠结与矛盾
  出示詹姆斯放鱼部分的句子,抓住放鱼的动作“摘、捧、放”,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詹姆斯的小心翼翼与不舍。
  我曾经观摩过很多教师执教本课,大多数教师把放鱼前的动作——“闭上眼睛”“吸了一口气”“睁开了眼睛”,也一并与詹姆斯的放鱼动作让学生理解,但我认为,这几个动作恰恰是表现詹姆斯内心矛盾与纠结的关键词,不能简单处理。所以,我单独提炼出来,并追问学生:詹姆斯为什么会这样做?这几个动作说明了什么?经过我的追问,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了,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出詹姆斯的纠结与矛盾,以及做出抉择时的艰难。
  三、品味“启示”部分,感受詹姆斯内心的骄傲
  体会深了,也能读出自己的感受了,再学习父亲的教诲,紧扣“道德问题、正确、错误、难度、诱惑”这些词,学生谈理解就水到渠成了,丝毫没有说教的感觉。
  然后,出示课文末段,抓住三个“骄傲”,让学生拓展延伸,练习说话:
  我为父亲感到骄傲,因为……
  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
  我骄傲地告诉朋友们和子孙后代……
  交流完,我才饱含深情地对学生说:“因为有了父亲的坚持,34年前,年仅11岁的‘我’才能有了拒绝诱惑的勇气和力量;因为有了34年前的那次正确抉择,34年中,‘我’才能在面对诱惑时,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有了34年前的那个启示,‘我’才能持之以恒地遵守规则,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同学们,再次朗读父亲的教诲,把这则启示也牢记于心吧。”
  执教过此课后,再结合近期听过的许多节研修课,我颇有感悟:教师要清楚地把教学内容教给学生,自己就一定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而教学思路的设定是由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来决定。本课教学中,无论是对钓鱼部分的感悟,还是对放鱼前父子间三次交锋的品读,以及对放鱼时詹姆斯情感纠结的品味,都只有一个目的——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诱惑,什么叫抉择。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实际上就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本課的教学目标就基本达到了。所以,教师备课时应吃透教材,结合文本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细品文本的目的在于准确把握思想内涵,使自己能运筹教学,“深入”文本才能“浅出”于课堂教学,对文本相关知识的“厚积”才能“薄发”于课堂上的学生。对文本细品慢研,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
  (作者单位:安徽怀宁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语文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课标的理念明确要求现在的语文教师应切实转变观念,注重学生真学习,恰当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整合有利的教学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服务。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精彩探究,让语文课堂因探究而精彩!下面我结合《云雀的心愿》一课,谈谈我是如何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快乐探究的。  一、创境激情, 深化文本解读  
《回声》是一篇科普童话,讲述的是小青蛙发现了自己的回声,并且在妈妈帮助下了解了回声的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形象灵活生动,寓知识性于轻松活泼的故事形式之中。教学中,我从课题和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回声飘荡,从而理解感悟回声,实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一、欣賞绘本,感知回声  绘本《月亮 生日快乐》讲的是一天晚上,小熊看着天空圆
摘要:文言文是一种非常简洁的语言,它能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传达作者的思想。在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和指导者,教师要促进学生积极探究,形成开放性思维,学会词汇的用法,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分析了五种文言文教学方法,指出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为初中文言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方法  在当前这个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形式的弊端,提出的一种创新性课堂组织形式。该种形式目前是指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编辑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在信息技术工具的支持下完成教师预留的任务。在课前,学生独立完成教学视频的观看与内容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翻转课堂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师从教学资源
主题阅读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文本阅读时,基于同一主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大量阅读的活动,从而使他们的知识储备得到增加。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了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的重要性。主题阅读能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具有更加清晰的思维,激活他们的阅读情感,从而让课堂“流光溢彩”。  一、围绕阅读主题,整合阅读文本  主题就好比藤,课文就好比瓜,主题和课文的关系就像藤和瓜的关系一样
课后习题是教材中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编者依据学段目标与文本特点精心设计的,涵盖了积累、理解与运用。遗憾的是不少教师未能真正与编者对话,导致课后习题成了单纯的训练题目。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与编者主动对话,将其课后习题巧妙渗透在教学全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为课堂精彩生成奠定基础。  一、发挥课后习题的导学作用,让学生学会预习  预习是自学的一种,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一篇很好的跟名家学写作的范本。如何跟名家学写作呢?我做了以下构想:  一、跟叶圣陶学写作——品学兼修是正道,文章历来须用功  透过肖复兴的笔触,大作家叶圣陶是如何写作的,亦可见一斑。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由文入情,体会叶圣陶的写作态度与方法。  1.欲学写作先做人,人品作品皆楷模  从“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入手
习作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课标对小学习作教学的要求。真情实感从哪里来?笔者以为,源于对文本秘妙的潜心揣摩,源于对生活细节的用心捕捉,源于对活动情境的精心创设。以下,笔者就如何引领学生提升习作的能力、感受习作的快乐谈一些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潜心揣摩文本秘妙,习表达之法  教材是个例子,也是我们开展习作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例。这个范例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关键,是衡量学生习作水平的一把标尺。
科普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一种文体,作者将原本相对深奥的科学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记叙形式,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在感受故事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吸收科学知识,形成科学品质。那当科学与童话“美丽邂逅”,我们的阅读教学又该何去何从呢?  一、捕捉汲取,奠定信息获得的认知基础  科普童话类课文,作者借助童话,将相关的科学知识蕴含在故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引领学生获取文本信息,掌握
常听到教师抱怨自己的教学时间少,而新的教材内容多,教学任务不能完成。究其原因,是他们的课上得太冗杂,太肤浅,缺少灵气,不够流畅,不够简约。因此,要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教师就要学会“洗课”, 给课堂“健身”,从而让课堂教学接近“完美”。下面就从四个方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洗”教学目标,构建简单高效的课堂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遵循简约化的原则,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二要简约明了。这个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