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读过英国著名画家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一书的一些感想,其中包括对“论适应”“论波状线构图”“论统一、整齐或对称”等内容的部分摘抄以及自己对这些内容的评述。
关键词合目的性 形式美 蛇形线
中图分类号:I56.06文献标识码:A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画家威廉·荷加斯 (1697-1764年)。在书店里买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看到了作者写的序言,其中有几个片段吸引了我继续探索下去的好奇心。其中有这么一段,是作者引用洛马佐《绘画论》中的文字。“据说,米开朗琪罗一次教导他的学生马库斯:一定要以金字塔形的、蛇形的和摆成一种、两种或三种姿态的形体作为自己的构图基础。在这条规则中包含着艺术的全部秘密,因为一幅画所可能具有的最大的魅力和生命,就是表现运动,画家们把运动称为一幅画的精神。再也没有像火焰或火这样的形式能更好地表现运动了。”(摘自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序) “金字塔形”“蛇形”这样就能包含艺术的全部秘密,读到这的时候我就很想知道作者在书中是如何阐述这“艺术的全部秘密”。 “蛇形”“火焰”之类的词语,无形中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好奇心,把整本书阅读完。
在第一章“论适应”中有这么一段:“我们首先应该考察的是每一个东西(不论在艺术中还是在自然中)的局部与其总的意图的适应,因为它对整体的美具有最大的意义”“对象的体积和比例决定于合目的性。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支撑巨大重量的柱子,拱门等的尺寸,决定了建筑物的柱式变化,以及规定了门、窗等的大小。不论建筑物多大,楼梯的梯级、窗台,必须保持普通的高度,否则它们就会不合目的,因而也就失去美。”(摘自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P11-P12)合目的性,才是美的真谛。任何部分也就是整体的组成部分,它的构成必须符合整体的部署(包括它的功能性和美的形式),最后组成的整体那才是美的,我认为这就是合目的的基本。我们可以分为两部分来分析,第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东西。以人为例,人的每一个身体部位的组成都有其特定的作用,也就是功能性。人从猿进化过来尾巴失去了其功能,也就是说不再需要了,慢慢地也退化掉了。如果给人加上一条尾巴那我们认为这不是美的。从美的形式上分析,男性和女性的骨骼、肌肉在组成上是一致的,但在大小和长度的分布是不同的。男性是力量的象征,外形上就体现出身材高大,肌肉发达等特征。女性是委婉、柔美的象征,外型上就体现出身材中等皮肤细腻等特征。这都是相对而言,如果是要塑造女运动员的形象,那也要突出运动的特质,不能过于柔美。第二部分是非自然界的东西,也就是人类创造或制造出来的东西。就比如说强调速度的火箭、D字头的火车,子弹等它们头部的设计都呈梭形,身体的设计都呈细条形,目的是为了在运动中减少与空气的摩擦,提高速度。这也是合目的的体现。所以它们是美的。再如人们坐的椅子,设计成三条腿、四条腿还是五条腿?设计成什么样的造型?都要看这个椅子是放在哪、什么人坐、坐几个人等因素。
说到椅子,在书中作者曾以椅子为例来论述他自己认为本书最精华的部分“论线条”。其有中“波状线”“蛇形线”。第九章“论波状线构图”中有这么一段话“各种波状线只要运用得好,都是有装饰性的,但严格地说,只有一种准确的波状线才可以称得上是美的线条,这就是在各种波状线的比较图上标号为4的那一条。标号5、6、7的各条线,中间过于隆起,显得笨拙,不雅观;反之,标号3、2、1的各条线又太直,显得平淡乏味,如图版1的图50所示,将这条线用于椅子腿上的情况。”(摘自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P45)很显然,作者所说的这个“最美的”线条用于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以及他的绘画风格——洛可可风格,那是很适合的。从当时的绘画风格看,喜欢用多个“S”线组合起来,形成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因此,作者推崇“4号线条”是最美的线条是可以理解的,也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而到现代来讲,这种说法也许就过于局限了,现代人们的审美已经不局限于某一种单纯而固定的美的形式,只要是搭配合理的东西都能够形成美感,也就是像开始作者所说达到“合目的性”,它就是美的。
“避免单调是绘画构图的一个不变的规则。如果允许一个画家选择角度,他就会选择有透视缩短的状态,而不愿意画正面,这样眼睛会选择有透视缩短的状态,而不愿画正面,这样眼睛会感到更加愉快,这是因为线条的单调为透视所打破,而又不违反适应的精神。当一个画家不得不从正面描绘建筑物及其所有单调平行的地方时,他往往要破一破这个令人不愉快的外貌,在建筑物前摆上一个树,或者使建筑物上有一些想象出来的云朵的阴影,或者利用另一个能达到这一目的的对象,来赋予建筑物以多样性,换句话说,也就是打破单调。”(摘自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P17)作者在当时是一位成功的画家,他以自己多年绘画的经验用非常浅显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处理画面上统一、整齐、对称等关系,并以建筑物、云朵、树木等加以说明,使我们很快就明白作者的用意。并且不难看出作者是如何处理单调的画面,从而使画(下转第150页)(上接第140页)面变的更生动。他的这种处理方式使我联想到 “形式美的法则”: (1)对称与均衡 。( 2)对比与调和 。(3)变化和统一。(4)节奏与韵律。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但形式美的法则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美的事物的发展,形式美的法则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在美的创造中,既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又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某一种形式美法则,而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在形式美中体现创造性特点。 这样说的话,其实又回到了我们文章的开头“合目的性”,如果我们把任何事物的美的出发点放在“合目的性”,那么即使没有总结出形式美的法则,那么我们仍然可以找到美。
最后在阅读完本书的时候,笔者总结了几点对美的体会:
(1)美不是绝对的,丑也不是绝对的。作者把美绝对化有些片面,评判美的标准要看事物组成部分有没有达到合目的。
(2)存在,即是美。任何事物只要它存在就可以发现它的美,也许仅仅是一点非常微小的美。
(3)善于发现美、才能创造美,以宽容的心态去体会美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威廉·荷加斯.杨成寅,译.美的分析.
[2]洛马佐.绘画论.
关键词合目的性 形式美 蛇形线
中图分类号:I56.06文献标识码:A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画家威廉·荷加斯 (1697-1764年)。在书店里买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看到了作者写的序言,其中有几个片段吸引了我继续探索下去的好奇心。其中有这么一段,是作者引用洛马佐《绘画论》中的文字。“据说,米开朗琪罗一次教导他的学生马库斯:一定要以金字塔形的、蛇形的和摆成一种、两种或三种姿态的形体作为自己的构图基础。在这条规则中包含着艺术的全部秘密,因为一幅画所可能具有的最大的魅力和生命,就是表现运动,画家们把运动称为一幅画的精神。再也没有像火焰或火这样的形式能更好地表现运动了。”(摘自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序) “金字塔形”“蛇形”这样就能包含艺术的全部秘密,读到这的时候我就很想知道作者在书中是如何阐述这“艺术的全部秘密”。 “蛇形”“火焰”之类的词语,无形中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好奇心,把整本书阅读完。
在第一章“论适应”中有这么一段:“我们首先应该考察的是每一个东西(不论在艺术中还是在自然中)的局部与其总的意图的适应,因为它对整体的美具有最大的意义”“对象的体积和比例决定于合目的性。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支撑巨大重量的柱子,拱门等的尺寸,决定了建筑物的柱式变化,以及规定了门、窗等的大小。不论建筑物多大,楼梯的梯级、窗台,必须保持普通的高度,否则它们就会不合目的,因而也就失去美。”(摘自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P11-P12)合目的性,才是美的真谛。任何部分也就是整体的组成部分,它的构成必须符合整体的部署(包括它的功能性和美的形式),最后组成的整体那才是美的,我认为这就是合目的的基本。我们可以分为两部分来分析,第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东西。以人为例,人的每一个身体部位的组成都有其特定的作用,也就是功能性。人从猿进化过来尾巴失去了其功能,也就是说不再需要了,慢慢地也退化掉了。如果给人加上一条尾巴那我们认为这不是美的。从美的形式上分析,男性和女性的骨骼、肌肉在组成上是一致的,但在大小和长度的分布是不同的。男性是力量的象征,外形上就体现出身材高大,肌肉发达等特征。女性是委婉、柔美的象征,外型上就体现出身材中等皮肤细腻等特征。这都是相对而言,如果是要塑造女运动员的形象,那也要突出运动的特质,不能过于柔美。第二部分是非自然界的东西,也就是人类创造或制造出来的东西。就比如说强调速度的火箭、D字头的火车,子弹等它们头部的设计都呈梭形,身体的设计都呈细条形,目的是为了在运动中减少与空气的摩擦,提高速度。这也是合目的的体现。所以它们是美的。再如人们坐的椅子,设计成三条腿、四条腿还是五条腿?设计成什么样的造型?都要看这个椅子是放在哪、什么人坐、坐几个人等因素。
说到椅子,在书中作者曾以椅子为例来论述他自己认为本书最精华的部分“论线条”。其有中“波状线”“蛇形线”。第九章“论波状线构图”中有这么一段话“各种波状线只要运用得好,都是有装饰性的,但严格地说,只有一种准确的波状线才可以称得上是美的线条,这就是在各种波状线的比较图上标号为4的那一条。标号5、6、7的各条线,中间过于隆起,显得笨拙,不雅观;反之,标号3、2、1的各条线又太直,显得平淡乏味,如图版1的图50所示,将这条线用于椅子腿上的情况。”(摘自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P45)很显然,作者所说的这个“最美的”线条用于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以及他的绘画风格——洛可可风格,那是很适合的。从当时的绘画风格看,喜欢用多个“S”线组合起来,形成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因此,作者推崇“4号线条”是最美的线条是可以理解的,也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而到现代来讲,这种说法也许就过于局限了,现代人们的审美已经不局限于某一种单纯而固定的美的形式,只要是搭配合理的东西都能够形成美感,也就是像开始作者所说达到“合目的性”,它就是美的。
“避免单调是绘画构图的一个不变的规则。如果允许一个画家选择角度,他就会选择有透视缩短的状态,而不愿意画正面,这样眼睛会选择有透视缩短的状态,而不愿画正面,这样眼睛会感到更加愉快,这是因为线条的单调为透视所打破,而又不违反适应的精神。当一个画家不得不从正面描绘建筑物及其所有单调平行的地方时,他往往要破一破这个令人不愉快的外貌,在建筑物前摆上一个树,或者使建筑物上有一些想象出来的云朵的阴影,或者利用另一个能达到这一目的的对象,来赋予建筑物以多样性,换句话说,也就是打破单调。”(摘自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P17)作者在当时是一位成功的画家,他以自己多年绘画的经验用非常浅显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处理画面上统一、整齐、对称等关系,并以建筑物、云朵、树木等加以说明,使我们很快就明白作者的用意。并且不难看出作者是如何处理单调的画面,从而使画(下转第150页)(上接第140页)面变的更生动。他的这种处理方式使我联想到 “形式美的法则”: (1)对称与均衡 。( 2)对比与调和 。(3)变化和统一。(4)节奏与韵律。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但形式美的法则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美的事物的发展,形式美的法则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在美的创造中,既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又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某一种形式美法则,而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在形式美中体现创造性特点。 这样说的话,其实又回到了我们文章的开头“合目的性”,如果我们把任何事物的美的出发点放在“合目的性”,那么即使没有总结出形式美的法则,那么我们仍然可以找到美。
最后在阅读完本书的时候,笔者总结了几点对美的体会:
(1)美不是绝对的,丑也不是绝对的。作者把美绝对化有些片面,评判美的标准要看事物组成部分有没有达到合目的。
(2)存在,即是美。任何事物只要它存在就可以发现它的美,也许仅仅是一点非常微小的美。
(3)善于发现美、才能创造美,以宽容的心态去体会美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威廉·荷加斯.杨成寅,译.美的分析.
[2]洛马佐.绘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