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薄荷基-β-D-半乳糖苷的合成新方法

来源 :广州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c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次报道了硫代糖苷法合成L-薄荷基-β-D-半乳糖苷。半乳糖经过乙酰化、硫代、脱乙酰基和苯甲酰基化反应,转变成供体异丙基-2,3,4,6-四-O-苯甲酰基-1-硫-β-D-半乳糖苷。该供体与L-薄荷醇偶联及脱保护,获得了L-薄荷基-β-D-半乳糖苷。所有的产品通过NMR、MS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TG方法,探讨了所合成的L-薄荷基-β-D-半乳糖苷的热失重过程。
其他文献
将小分子金属配合物[Pt(C^N^N)Cl](HC^N^N=6-(4-苯基)-2,2'-联吡啶)连接到高分子P4VP(聚4-乙烯基吡啶)侧链上,制备了聚4-乙烯基吡啶铂(Ⅱ)配合物[(P4VP)et(C^N^N)]Cl。此高分子配合物旋涂膜对
文章介绍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人才相关理论,在分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及方法。
用七水合氯化铈与硫代脯氨酸(C4H7NO2S)和水杨酸(CvH603)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Ce(C7H5O3)2(C4H6NO2S)]·2H2O。根据盖斯定律设计一个热化学循环,用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量热法研究
11月18日,以“习近平青少年与共青团工作重要论述研究”为主题的第二届共青团与青年发展论坛在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举行.共青团江西省委党组副书记、副书记马健,中国青少年研究
本文采用紫外光谱(UV/VIS)、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等方法,对汞(Ⅱ)与牛血红蛋白(BHb)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g^2+处理导致BHb紫外吸收的增加,出现LMCT带,并随Hg^2+浓度的增加LMCT
采用固相萃取分离富集,LC-MS-MS为检测平台,研究了水环境中低浓度(10 mg/L)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的光降解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接近中性(pH=7.5)的水溶液中,经过1 h的光
用纯度为99.999%的量热基准苯甲酸标定了实验室建立的精密转动弹量热计,其能当量为18604.99±8.14J/K,测得一水合邻菲罗啉(phen·H2O)的燃烧能为--5757.45±2.53kJ/mol,换算成
1,2-二(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烷(1,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ethane),又名亚乙基双愈创木酚(Ethylenediguaiac01),双香兰素(Divanillyl),结构如图1中副产物。较早的报道是从原木素
采用紫外、荧光、粘度法研究了白杨素-6-磺酸钠、白杨素击磺酸双核锌及白杨素击.磺酸四核钙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常数分别是KNa=1.52×10^4L·mol^-1、KZn=3.56×10^
提出了同时测定环境样品中挥发性有机酸及乳酸的离子排斥色谱法(IEC法)。考察了流动相浓度、流速对有机酸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乳酸、甲酸、乙酸、丙酸、正丁酸和正戊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