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尘“夜明珠”几内亚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富汗的战火与动荡似乎犹在耳畔,几内亚的政变又打响了。
  当地时间9月5日上午8时,首都科纳克里市多处发生枪战,随后,几内亚特种部队人员冲入总统府、占领电视台,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扣押几内亚现任总统孔戴。
  此后,废除宪法、解散政府、关闭边境、成立所谓“全国团结和发展委员会”……到了9月16日,这个几乎在执行政府功能的“全国团结和发展委员会”,它的主席,也是这次几内亚政变的领导人敦布亚,已经开始发起全国协商会议,会见几内亚各地的矿业代表了。
  这个西非小国,正在经历着什么?

“西非水塔”与“非洲夜明珠”


  从地图上看,几内亚位于西非西岸,有着300多公里的海岸线。国土虽然不大,却集纳了十分丰富的地形:西部是狭长的沿海平原,中部是高原,东北部是台地,东南部则是几内亚高原。
  西非三条极为重要的河流—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都发源于几内亚。水能资源丰富的几内亚,也被称为“西非水塔”。

  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都发源于几内亚。

  比“西非水塔”更有名的“外号”,是“非洲夜明珠”。几内亚是一个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我们熟悉的那些铝、铁矿、钻石、黄金、铀等矿产资源,在几内亚的储量十分丰富,质量上过硬,甚至被称为“地质奇迹”。仅拿铝土矿一项来说,几内亚的储量是世界第一,钻石、黄金的储量也以千万克拉、百吨这样的单位来计量,似乎“富可敌国”。
  每当发现哪个国家“老天爷赏饭”般地拥有极多的资源,我们总会想到它会不会正走向“资源诅咒”、面临资源枯竭后经济发展的难以为继。但面对几内亚,人们对“资源诅咒”的担忧似乎都显得过于超前了。这个国家似乎不太会利用自己丰富的资源,也很难将它们转换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硬通货”。从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报告来看,全球189个有数据的国家和地区中,几内亚排在174名,算得上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了。
  如果说资源开采、加工需要额外的技术,那么为何几内亚也无法用自身的农业发展填饱肚子?这个“西非水塔”,有着600万公顷的可耕种土地和足够丰富的灌溉资源,为什么连温饱都成了奢侈?
  一种解释是殖民时期的遗留问题。几内亚曾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殖民地,在漫长的殖民与动乱中,“几内亚乱不乱,法国说了算”。除了那些政治、文化上的殖民与屈辱,法国对几内亚最大的影响,就是窒息了它本该拥有的自主经济发展。
  殖民时期,法国垄断了几内亚的农业与矿业,当地人只能生产咖啡、香蕉两种填不饱肚子的农作物来供应法国市场,只能做最基础的矿石开采,而非溢价更高的加工。在這种钳制下,那些通过资本施加的桎梏至今依然渗透在几内亚的血脉中,让“西非水塔”无法滋润贫苦的土地,也掩盖了“非洲夜明珠”该有的光芒。

“惯性”政变


  1984年4月2日,几内亚陆军参谋长兰萨纳·孔戴上校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推翻了当时几内亚的执政者路易斯·兰萨纳·贝阿沃吉的统治。
  次日晚上,兰萨纳·孔戴宣布解散民主党和议会、废除宪法、解散政府、关闭边境、成立所谓“国家复兴军事委员会”……和刚刚发生的政变几乎如出一辙。
  用武力粗暴推翻前一个掌权者,这令人无比熟悉、今日又再次上演的轨迹,提醒着世人这个国家无法向前发展的一些诱因。
2018年,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戴
2021年9月5日,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戴被捕后,民众蜂拥到街头,与几内亚武装部队成员一起庆祝

  几内亚曾经有过摆脱殖民阴影、过好自己生活的机会。1958年,几内亚时任领导人、总理艾哈迈德·塞古·杜尔执政。他不愿再屈服于法国,做殖民者羽翼下惶惶度日的“金丝雀”,呼吁人民“宁要自由中的贫困,不要受奴役的富有”。他带领几内亚退出法国的货币体系、想尽办法借鉴中国和当时苏联的改革模式,想要将几内亚迅速带入正轨。只是虽然改变心切,效果却始终不太显著,而面对质疑,杜尔显现出了致命的弱点—专权。
  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将任何反对声音都一概镇压、制度模糊……腐败和派系斗争在几内亚滋生,改革还在起步,但这些负面因素已然吞噬了那些小小的进步。
  杜尔病逝后,总理路易斯·兰萨纳·贝阿沃吉一度接替他成为代理总统,但军队的混乱、权力分配的失衡,让兰萨纳·孔戴上校用政变结束了杜尔时代。这样的结果,也是因为杜尔长期专权统治形成了尴尬闭环:专制带来武力的绝对,当威望不足以镇压武力,政变就上演,换上另一个人来继续专制。
  2008年12月22日,兰萨纳·孔戴去世。次日,其女婿卡马拉就发动了政变,接管政权的依然是熟悉的“国家民主与发展委员会”。
  2010年,如今几内亚的执政者阿尔法·孔戴(对比已故前总统兰萨纳·孔戴,两个“孔戴”只是发音近似,是不同的姓氏)赢得了选举,成为了几内亚第一位民选总统。本来,阿尔法·孔戴可能会终结这种专制的循环。岂料2020年,这位“几内亚曼德拉”修改了宪法,试图延续自己的统治……于是到了今年,政变再次发生,阿尔法·孔戴成了被俘虏的那个人。   以政变交替权力、用国家命运为自己牟利,在几乎已成“惯性操作”的几内亚政变里,百姓的生活成了残破的背景板。

模糊将来


  几内亚这次发生的政变,也让大家第一次开始了解这个似乎在“另一个世界”的国家。但事实上,中国和几内亚,有着比想象中更深的关系。早在1959年,杜尔上台不久,便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也常常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基建范畴,给予这位“西非兄弟”尽可能的关心与照顾。
  在几内亚两万面值的钞票上印着的卡雷塔水电站,就是由中国建造的。
  彼时,今日沦为“阶下囚”的总统孔戴还没动大权独揽的心思,面对几内亚国内的电力短缺,提出“没有电,非洲就不会发展”,将水电站的建设列入重要的发展目标。位于孔库雷河干流中游、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卡雷塔水电站,是彼时几内亚发展的重中之重,被称为“总统工程”。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中国在2019年获得该铁矿最大的开发权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卡雷塔水电站

  在几乎已成“惯性操作”的几内亚政变里,百姓的生活成了残破的背景板。

  几内亚气候炎热、条件艰苦,中国施工队面对的挑战不仅仅有高温,还有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中国工匠努力将工期缩短了半年,这座水电站于2015年9月正式投产。此后,中国企业又在几内亚承建了规模更大的苏阿皮蒂水利枢纽工程。这些庞大的基建,为几内亚百姓带来了不灭的电灯,也增加了发展的可能。
  除了帮助“西非水塔”发挥出其本有的潜能之外,中国也在帮助几内亚挖掘海量矿产,搭建铁路网。2019年,中国企业获得了几内亚西芒杜铁矿的最大开发权。这个铁矿位于几内亚东南内陆一条绵延110公里的山脉上,铁矿石的质量超过了澳大利亚与巴西的矿床,堪称是世界级的大型优质露天赤铁矿。
  这处铁矿的开采及矿区周围以铁路为代表的基建计划,正一步步拂去几内亚这颗“夜明珠”的尘埃。但政变再次让这些进行中的项目前景变得扑朔迷离。高温、病毒无法阻挡的脚步,在混乱的局势面前显得踟蹰起来。如今,虽然敦布亚多次表态称中国企业可以正常开采、生产与建设,但动荡的政局始终是一柄悬着的剑。
  当地时间9月17日,西非國家经济共同体高级别代表团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与政变军人会谈,并会见了被扣押的总统孔戴。这场“惯性”政变会导向何方,也与国际各方的斡旋结果有关。
  “夜明珠”几时能用自身的光辉收获价值、得到富足?几内亚何时能摆脱政变与动荡的循环往复,走上沿海国出口致富的道路?
其他文献
吕品  英国18岁的女子网球选手艾玛·拉杜卡努(Emma Raducanu)在夺得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后,在美国停留了一个星期才回到英国。在这一个星期内,拉杜卡努身在大洋彼岸,却一夜间成为英国的新闻人物,人们对体育与社会的各种焦虑和期望,都纷纷投射到了这个年轻姑娘的身上。  首先当然是对竞技体育商业化的矛盾心理。在决赛过后的颁奖典礼上,有一个环节是赞助商将250万美元支票正式交给拉杜卡努。这一点
期刊
2021年9月2日,2022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韩国对阵伊拉克,孙兴慜(左前)在球场上  在北京时间7月17日的一场奥运会热身赛中,前锋堂安律接应久保建英的横传,以一脚石破天惊的左脚抢射,洞穿了强大的西班牙国奥队大门。日本国奥队凭借此一进球,于主场逼平强敌。  在随后到来的奥运会男足小组赛上,日本及韩国国奥队延续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以来的强势表现,双双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晋级淘汰赛。  日本国奥队
期刊
在遥远的东方,流浪了两千多年的犹太人终于得到一个从天而降的机会:在中国建立一个“犹太国”。但他们并不知道,在吞下诱饵的同时,自己已经成为日本人砧板上的“河豚鱼”——鲜美,但含有剧毒。  1938年12月5日,东京。    应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要求,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外务大臣有田八郎、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大藏大臣兼通商产业大臣池田成彬,齐集一堂,举行内阁会议。会议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讨论到深夜,多方
期刊
苏静  我初次向德国朋友打听德国学制时,听完了仍是一头雾水。有时候,德国人自己都没法解释清楚他们的教育机制。  16个联邦州组成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各州在州际文化部长联席会议确定的教育体制和系统框架下,实行各自的教育政策。比如,柏林的小学学制是6年,而巴伐利亚州的小学学制是4年。州政府换届时,可能还会对该州的教育政策进行修改。因此,德国的教育体系设置很灵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般而言,德国的孩
期刊
默克尔的“民间分身”—模仿者乌苏拉·瓦纳茨基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执政长达16年。德国人熟悉了她那个一成不变的发型和一身简朴精干的职业装衣着。在德国,每个总理在召开内阁会议之前,都要摇一摇象征权力的铜铃,让所有的部长幕僚们肃静,听自己讲话。那个举起铜铃面对镜头微笑的默克尔,既彰显了权力,又展示自己温柔得体的一面。除此之外,德国人记住的还有默克尔那个经典的动作—她的两手放在胸前,形成一个“心形
期刊
2021年9月14日,纽约,学生行走在罗切斯特大学校园内  顶着疫情的反复不定,美国大学今秋迎来全面线下开放。赴美留学生们在种种不安与期待中,踏进了或陌生、或熟悉的校园。  对于首次赴美的新生来说,这一趟旅程充满了兴奋、好奇和忧虑。美国大学到底是怎样的?它们的防疫够格吗?疫情又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而老生们对比疫情期间紧张兮兮的回国旅程,现在的心态更为放松。网课拜拜  路昀熙读大学的目标很明確—坚决不
期刊
1947年9月8日,广州。在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落成祭礼上,孙立人站在纪念塔下,平静而缓慢地说:我站在墓前,遥望西南,十分怀念那些印缅阵亡的袍泽。他们英容雄姿,仿佛就在我的面前。我时时在怀念他们,我永远在哀悼他们。  60年后,那些亡魂的袍泽们说:“不为他们修复公墓,我们于心不忍。”  1990年11月19日,台中,一位在家种了半辈子玫瑰花的老人过世了。葬礼上,自动前往吊唁者一万余人。一位辅仁大
期刊
一场话剧,试图将孔子从“圣人”还原成“有情有欲,有血有肉的人”,却成为“倒孔”与“尊孔”两派交锋的舞台,进而搅动中国上下。    1929年6月8日晚,山东省曲阜第二师范学院礼堂灯火通明。此时,正在上演由学生剧团自己排演的新编历史剧《子见南子》。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在校内公演的历史剧,居然会在一个月后成为全国舆论争论的焦点,并将鲁迅、林语堂、孔祥熙等文化界、政界名人,拉入到这场争论之中。    
期刊
2018年6月18日,法国斯特拉斯堡,高中毕业会考开考,学生们参加哲学考试  这些年,随着大家对于海外教育的兴趣高涨,法国教育尤其是法国的哲学思辨,成为热议的话题。  尤其是每年高考,很多人都会拿中国的语文作文题,来跟法国的高中哲学会考题目进行对比。譬如“语言是否背叛思维?”“承认义务是否放弃自由?”“科学是否只是在確认事实?”“为什么人需要寻求认识自己?”“是否可能摆脱时间?”等等。  一个高中
期刊
巴黎政治学院课堂  故事从一个超重女孩的自我拯救开始。小艾女士来自法国西部的布列塔尼,有着淡金色的头发、娇小苗条的身材。她在欧洲能源巨头跻身管理层,虽然刚过三十,但已是公司里的实权人物。  “很难想象十年前我是个超过100公斤的超重女孩吧?”她笑道。的确,如今的她,打扮精致,从头到脚都是那种典型的精英面貌。啤酒下肚,她慢慢打开了话匣子:“我出生在布列塔尼一个偏远的乡村,父母都是小公务员,对我也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