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的傍晚,我们一家人去广场玩。广场上非常热闹,小贩贩卖着各种玩具:会飞的小黄人、会爬高翻身的毛毛虫、匍匐打枪的光头强,这些质量不好的小玩具总是能吸引孩子们。小贩们见有孩子停下来看,便更卖力展示。
终于,女儿心心停在了一堆缤纷的大泡泡面前。她看了一会,开口了:妈妈,我要泡泡!
心爸本能地回应道:喜欢泡泡就在这里看看吧!
心心看了一会儿,好像不尽兴,又再一次要求:妈妈,我想买泡泡!
我想立马去买,却被心爸阻止:不能让孩子养成见什么要什么的坏毛病!
想想似乎也有道理,于是我弱弱地重复着:心心,喜欢就在这看看吧!
心心直接上去拿了一个,“通知”我:妈妈,我要买这个!
我看了看心爸,心爸坚定地说:把她抱走!由于心爸在家中一直是“家长派”的作风,这权威感压得我没做任何思考就直接去行动。我走过去,温柔地跟心心说:咱们不买,如果你喜欢就在这看看好吗?心心大哭。
我强行抱着挣扎的心心,内心也憋屈极了,忍不住小声问心爸:为什么呀?为什么就不能给她买一个?
心爸还是不容置疑:这样不好啊!看什么都想买,以后怎么办?不能让孩子轻轻松松就得到!
这要是平时就我和心心出来,我一定会痛快地给她买。她并不是一个见什么都要的孩子,反倒是我,像是新世界的导游一般,见到她这个初来乍到的“小外星人”没见过的东西,都热情地想买给她试一试、玩一玩。
我争辩道:广场上这么多玩具,心心想要别的了吗?她一直很喜欢泡泡,而且也很久没玩了。心爸沉默,我继续说:让孩子开开心心的有什么不好?为什么她这么简单的一个要求,我们都要刻意拒绝?小的时候,10块钱就能买她的快乐,长大后,就没这么容易了!
心爸还是不情愿,但最终妥协。当得知爸爸同意给她买泡泡时,心心破涕为笑,她去小摊上选了自己最爱的颜色。
最后的画面温馨极了:心爸在空中划出一个个绚丽的泡泡,心心蹦着跑着追逐着,穿成小肉墩的她来来回回穿梭在广场上,脸上绽放出最无忧灿烂的笑容。
虽然这件事解决了,但在内心深处,我和心爸并没有达成一致,我跟随母亲的直觉,认为满足孩子没错,而心爸认为买东西这事要从小对孩子严加控制,长大后她才不会什么都拼命要。似乎都有各自的道理。
直到有天,无意中我看到心理咨询师李雪的这段话:
并不是只有富人才能富养孩子,所谓富养,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痛快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当我们总是延迟满足、不情不愿地满足或者干脆不满足,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欲求有罪。当孩子产生这种羞耻心,长大后,她就没办法让物质很好地服务于她。她会一直认为,世间的好东西,她都不配得。最终反而会陷入对金钱和物质的过分追求中去,因为只有这些好东西才能证明她的价值所在。
我身边的朋友,错用物质的就不少,朋友S一有打折,就拼命买买买,生怕错过实惠,可通常她总是比我们花了更多的钱,买了一些鸡肋;朋友A普通白领,工资并不算高,却愿意省吃俭用攒几个月的工资去买一个LV包包;朋友L却又是个守财奴,她最感兴趣的是每天思考如何“节流”,尽量吃得少,用得不讲究,看着账户上的数字上涨,就乐不可支。
似乎在他们的眼里,实惠、虚荣、金钱的积攒都比善待自己更重要。
我迫不及待把这些分享给心爸,他若有所思,有些认同,但又追问:总是痛快地满足,孩子会不会不珍惜?她会不会更加贪心?你看商场里有些孩子,父母不答应买什么,他就在地上哭闹打滚逼父母就范。我只是想从小给孩子立好规矩。
他的顾虑不是空穴来风,但我也认同李雪说的那句,但凡是被父母好好满足过的孩子,都是好商量的孩子。当女儿的欲求我们不想满足时,我们可以诚实地告诉她我们的想法,哪怕是我们舍不得买,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家里太多了等等。孩子会失落,但也经得起偶尔一次的拒绝。这就好比,给足了爱与安全感的孩子,不会总无理取闹寻求关注,也不会忍受不了父母偶尔与他们的分离,因为他们知道,父母的爱还在。
台湾著名的心理教育学家洪兰也说过:
在动物实验中,把猴子放进堆满橘子的房间,它会两手各拿两个橘子,嘴里再含一个,然后找个隐秘的地方坐下来吃,在没有吃完之前,它不会一直去拿,吃饱了,它也不会再去拿。刚生下来的孩子也是,吸足了奶就不会再吃。但如果他之前匮乏过,他就会很贪心,一直拿不够,所以父母教孩子时,不要一次只给一点,让他觉得一直不够,把“贪”的心生出来。不妨多给一点,告诉他:“不要贪,东西是足够的”,然后教他什么是“适可而止”:
天下的糖很多,不需要一次吃完,可以慢慢吃;
天下的钱也很多,不要一次赚完,可以慢慢赚。
的确,只有欲求不满才会贪心。
真正被富养过的孩子,会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需要的,而哪些东西是不必追求的。
真正被富养过的孩子,会知道物质的力量终是有限的,幸福的来源永远是精神的富足。
真正被富养过的孩子,会知道如何更好地满足自己,满足别人。
富养虽离不开物质,但最重要的却不是物质,而在于父母是否接纳孩子的欲求,并愿意痛快地满足。
终于,女儿心心停在了一堆缤纷的大泡泡面前。她看了一会,开口了:妈妈,我要泡泡!
心爸本能地回应道:喜欢泡泡就在这里看看吧!
心心看了一会儿,好像不尽兴,又再一次要求:妈妈,我想买泡泡!
我想立马去买,却被心爸阻止:不能让孩子养成见什么要什么的坏毛病!
想想似乎也有道理,于是我弱弱地重复着:心心,喜欢就在这看看吧!
心心直接上去拿了一个,“通知”我:妈妈,我要买这个!
我看了看心爸,心爸坚定地说:把她抱走!由于心爸在家中一直是“家长派”的作风,这权威感压得我没做任何思考就直接去行动。我走过去,温柔地跟心心说:咱们不买,如果你喜欢就在这看看好吗?心心大哭。
我强行抱着挣扎的心心,内心也憋屈极了,忍不住小声问心爸:为什么呀?为什么就不能给她买一个?
心爸还是不容置疑:这样不好啊!看什么都想买,以后怎么办?不能让孩子轻轻松松就得到!
这要是平时就我和心心出来,我一定会痛快地给她买。她并不是一个见什么都要的孩子,反倒是我,像是新世界的导游一般,见到她这个初来乍到的“小外星人”没见过的东西,都热情地想买给她试一试、玩一玩。
我争辩道:广场上这么多玩具,心心想要别的了吗?她一直很喜欢泡泡,而且也很久没玩了。心爸沉默,我继续说:让孩子开开心心的有什么不好?为什么她这么简单的一个要求,我们都要刻意拒绝?小的时候,10块钱就能买她的快乐,长大后,就没这么容易了!
心爸还是不情愿,但最终妥协。当得知爸爸同意给她买泡泡时,心心破涕为笑,她去小摊上选了自己最爱的颜色。
最后的画面温馨极了:心爸在空中划出一个个绚丽的泡泡,心心蹦着跑着追逐着,穿成小肉墩的她来来回回穿梭在广场上,脸上绽放出最无忧灿烂的笑容。
虽然这件事解决了,但在内心深处,我和心爸并没有达成一致,我跟随母亲的直觉,认为满足孩子没错,而心爸认为买东西这事要从小对孩子严加控制,长大后她才不会什么都拼命要。似乎都有各自的道理。
直到有天,无意中我看到心理咨询师李雪的这段话:
并不是只有富人才能富养孩子,所谓富养,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痛快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当我们总是延迟满足、不情不愿地满足或者干脆不满足,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欲求有罪。当孩子产生这种羞耻心,长大后,她就没办法让物质很好地服务于她。她会一直认为,世间的好东西,她都不配得。最终反而会陷入对金钱和物质的过分追求中去,因为只有这些好东西才能证明她的价值所在。
我身边的朋友,错用物质的就不少,朋友S一有打折,就拼命买买买,生怕错过实惠,可通常她总是比我们花了更多的钱,买了一些鸡肋;朋友A普通白领,工资并不算高,却愿意省吃俭用攒几个月的工资去买一个LV包包;朋友L却又是个守财奴,她最感兴趣的是每天思考如何“节流”,尽量吃得少,用得不讲究,看着账户上的数字上涨,就乐不可支。
似乎在他们的眼里,实惠、虚荣、金钱的积攒都比善待自己更重要。
我迫不及待把这些分享给心爸,他若有所思,有些认同,但又追问:总是痛快地满足,孩子会不会不珍惜?她会不会更加贪心?你看商场里有些孩子,父母不答应买什么,他就在地上哭闹打滚逼父母就范。我只是想从小给孩子立好规矩。
他的顾虑不是空穴来风,但我也认同李雪说的那句,但凡是被父母好好满足过的孩子,都是好商量的孩子。当女儿的欲求我们不想满足时,我们可以诚实地告诉她我们的想法,哪怕是我们舍不得买,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家里太多了等等。孩子会失落,但也经得起偶尔一次的拒绝。这就好比,给足了爱与安全感的孩子,不会总无理取闹寻求关注,也不会忍受不了父母偶尔与他们的分离,因为他们知道,父母的爱还在。
台湾著名的心理教育学家洪兰也说过:
在动物实验中,把猴子放进堆满橘子的房间,它会两手各拿两个橘子,嘴里再含一个,然后找个隐秘的地方坐下来吃,在没有吃完之前,它不会一直去拿,吃饱了,它也不会再去拿。刚生下来的孩子也是,吸足了奶就不会再吃。但如果他之前匮乏过,他就会很贪心,一直拿不够,所以父母教孩子时,不要一次只给一点,让他觉得一直不够,把“贪”的心生出来。不妨多给一点,告诉他:“不要贪,东西是足够的”,然后教他什么是“适可而止”:
天下的糖很多,不需要一次吃完,可以慢慢吃;
天下的钱也很多,不要一次赚完,可以慢慢赚。
的确,只有欲求不满才会贪心。
真正被富养过的孩子,会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需要的,而哪些东西是不必追求的。
真正被富养过的孩子,会知道物质的力量终是有限的,幸福的来源永远是精神的富足。
真正被富养过的孩子,会知道如何更好地满足自己,满足别人。
富养虽离不开物质,但最重要的却不是物质,而在于父母是否接纳孩子的欲求,并愿意痛快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