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谈谈我国核力量发展的基础。
除了政治和军事原因外,核力量发展必然受到我国地理情况、人口特点和经济及工业技术水平的制约。这些特点既是我国与其它国家的核力量发展模式不同的固有原因,也将是建设有自己特色、适合自己国清的核力量的基础。战略需求: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2006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就当前军事战略方针指出:“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陆军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提高空地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和特种作战能力。海军逐步增大近海防御的战略纵深,提高海上综合作战能力和核反击能力。空军加快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提高空中打击、防空反导、预警侦察和战略投送能力。第二炮兵逐步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战略威慑和常规打击能力。”该报告在海军和二炮部队的发展中都提及了核打击力。国防技术:科技积累尚处中等水平
我国电子和机械加工业发展较快,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科技交流的增多,国际技术进口限制也逐渐松动,这为增强核武器工业基础奠定了基础。但是,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学与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差距还十分明昴。同西方7个工业发达国家相比,除略高于意大利以外,明显低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和英国水平。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基本上居中等水平。虽然部分指标表现较好,但也有不少指标仍有相当的差距。我国一直坚持利用全国科技力量发展军工科研生产,促进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部队战斗力的步伐,但国防科技积累还不十分雄厚。还不能完全满足尖端“杀手锏”武器研制需求。经济实力:增长快,但军事上欠账太多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较快,但前期对军事力量发展的欠账太多,核力量发展的经济资源仍十分有限。常规力量发展对经济依赖较强,虽然核力量的单位成本较高,但单件武器的威慑力更高,从经济角度看具有较高效费比。冷战时代,由于我国常规力量规模较大,技术水平不高,核力量曾在与两方国家军事平衡中发挥了较大作用。目前虽然全球范围内核力量规模不断缩小,但我国面临威胁不断增强。经济崛起使我国战略地位不断提高,而我国外向型经济趋势日益明显,高刚加值产业与国外联系紧密,国家地位和稳定增强了这些产业资金的凝聚力,是其保留在国内的基础。因此为保护我国经济利益,必须有坚强的军事实力作后盾。但改革开放30年中,军事力量发展为经济建设的巨大牺牲,造成技术和装备的严重不足,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经济形式和规模。现在为保卫我国在周边的经济利益和海上经济命脉,我国开始发展大型海上舰队,以扩大海上防御纵深,这种补课式的发展构成了与核力量发展的严重竞争。
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东西部差异分别符合陆海基力量的要求
在地理环境上,我国地处北半球,纬度跨度较大,距离美国、欧洲较远,而与俄罗斯、印度等核国家相邻,这些因素对导弹武器系统的射程和防护提出不同的要求。我国大部分海岸线被岛链封锁,这使海基核力量受到严重制约。在陆地上,我国两部和北部河流较少、地势差别较大,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公路、铁路建设发展较快,这有利于部署陆基固定或机动导弹发射系统。而在人口分布上,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广人稀,适合保密和陆上大区域机动的要求,具备陆基战略导弹的发展条件,而东部和南部人口密度大,靠近沿海,可以为海基力量发展起到依托作用,具备海基核力量发展条件。
我国陆基核力量已经具备定规模,相关技术积累和使用经验都比较成熟。目前,各国海基潜射导弹都在走陆海通用的发展道路,而且在第一代海基导弹的发展中,我国积累了技术互相渗透的一些经验,这将成为影响我国核力量发展模式的重要因素。
下面谈谈我国未来战略核力量结构模式的选择。
如果不考虑经济成本和效费比,而且工业技术能力允许,在核威慑效果上,海基核力量的性能要优于陆基核力量。从单件核武器的费用来看,海基核武器要低于陆基核武器:但从一个作战单元来看,陆基核武器低于海基核武器。而从两种核力量形式的整体配套建设费用来看,海基核力量费用要大于陆基核力量,运行中海基核力量对通信、定位、补给、维护等方面的依赖也要比陆基力量大许多。因此从我国现行状况来看,“陆海并重”及“空中战术力量作为补充”,这种发展模式可以发挥最大的威慑效益,是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时期内的最佳选择。但如果考虑到经济和技术因素,这一模式也存在明显的缺点。“陆海并重”模式的主要优长
兼具陆、海基优势,互补性强陆海并重发展模式的优点显而易见,其不仅兼备了这两种模式的优点,而且在核战运用中两者还可增强“协同生存能力”,实现1 1>2的结果。
首先,在武器发展上,陆基和海基武器技术可以相互渗透,互相促进。在导弹武器发展历史上,海基武器和陆基武器相互转化的范例很多。我国现装备的DF-21陆基主战武器就是从“巨浪”系列演变而来的,该武器的服役大大加快了我国地面机动导弹的发展。90年代后,俄罗斯下一代潜射导弹迟迟无法取得进展,目前已经开始转向从陆基的“白杨”M发展潜射导弹的道路。另一方面,陆基核武器的弹头技术与海基武器基本是通用的,这大大减少了武器研制风险和管理成本。
其次,在装备发展上也可以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加快战略核力量发展的步伐。一旦形成陆海并重发展的局面,战略核力量发展机制将发生较大变化,这将对核武器研制单位和管理部门产生较大影响。这不仅可以改进我国核武器生产现状,增强核武器生产能力,还会推动在核作战运用上的理论发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陆海并重竞争机制并不是双方争夺有限的资源,而是双方共同将有限的资源变大,从而共同壮大发展,扩大战略核力量在我国军事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威慑作用大,突击能力强
如果忽略经济因素,陆海并重模式的军事意义非常大。由于陆基导弹易损性较高,因此其遏制敌人首先核进攻的能力并不强,但其具有精确打击敌人点目标的能力,而且其反应时间较短,可对敌军事目标产生较大威慑。而海基力量具有遏制敌人首先核进攻的能力,适宜打击敌民用、经济目标和军事机动目标。而且计算表明,敌人同时打击这两种武器在时间安排上并不可能,总有一种形式的部分力量可以逃脱首轮打击,这就是三位一体力量模式中的“协同生存能力”。
而我方陆基和海基力量在遂行核反击作战时,可以根据反应时间的不同和打击精度的差异,分别打击不同特点的目标,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核力量样式多,战略余地大就核威慑和作战而言,陆海并重的模式丰富了我国战略核力量的运用样式。在单一陆基模式中,核威慑样式主要是提高武器战备等级、实力展示、兵力机动模拟发 射等,作战样式只有场坪发射和井式发射两种。海基战略核力量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后,海基力量平台可以与陆基导弹部队联合行动,不仅可以组合出不同的威慑样式,而且作战能力也大大提高。海基力量平台可以巡弋到敌国附近公海显形造势,或实施训练发射等活动,这对敌国的威慑不亚于在远离敌国的区域进行实弹演习。
另外,海基核力量的发展也是对付导弹防御系统的有效对策。在基础设施成熟的情况下,海基核力量能进行远距离战略机动作战,突破防御的方向选择多样,易于达成打击的突然性,因此拦截难度大,突防能力强,可以在较小规模对抗中保持足够的威慑力,因此其将对导弹防御系统形成较大挑战。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计划可以看出,目前美国建设的导弹防御系统的方向性较强,主要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美国声称针对朝鲜)方向。在这些方向预警设施密集,并可以完成多次拦截,因此海基力量改变突防方向将打破美国现有防御设想,增强了战略核力量的打击有效性。
“陆海并重”模式的不足
从经济和技术角度来看,这种发展模式的负担较重、风险较大。
经济压力,易造成经济失衡目前发展经济和加强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目前我国的国防支出比例较低,发展战略核力量的资金投入则更少。中国年度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01年为1.50%。2000年、2001年中国年度国防费分别为1207.54亿元人民币、1442.04亿元人民币,2002年中国年度国防费预算为1 694.44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比重分别为7.60%、7.65%和8 03%。只相当于美国相应支出的5%,日本的30%,英国的40%,法国的48%,德国的64%。而这些资金中用于核武器发展的就更少。国外专家般认为,我国国防支出仅有I/3用于装备费,而且军事预算的5%用于弹道导弹,其中又有28%用于军事研究和开发。以此计算,2002年我国用于弹道导弹的费用仅有84亿元,这还要包括维护保养运行现有装备的费用,用于武器采购和研制的数字更低。
美国现有的18艘“俄亥俄”级潜艇每艘采购费用近20亿美元,每艘年维护费用近1亿美元。估计我国的弹道导弹潜艇采购费用将会达到50亿人民币以上,而且要维持战略核力量的日常战备状态,必须保持3艘以上的核潜艇,服役后每1~2年要维护保养一次,每5-7年要大修一次,还要定期更换核燃料。这些潜艇的采购、装备武器的采购、日常维护的费用,以及远程通信、定位、港口和保障舰队建设的费用将给我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过去的lO年里,正是由于缺乏资金,致使俄罗斯三分之一的核潜艇被迫停航,实际在航率仅为15%,战斗力非常低下。因此,陆海并重发展模式的最大制约是经济因素。
资源分散,形成作战力周期长目前,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但科技水平明显低于美、日、德、法、英等国。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虽然部分指标表现比较好,但也有不少指标存在相当差距。如果走陆海并重的道路,势必造成技术、财力、人力资源分散,使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紧迫的战略需要。我国研制首艘弹道导弹潜艇用了20多年。印度用了30余年研制战略核潜艇,始终没有突破关键性技术。即使在我国已有的基础之上研制生产新的弹道导弹潜艇,组成舰队,形成战斗力也需要数十年。因此我国如果脱离实际科技水平追求核力量质量与规模的全面超越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是导弹武器的现状。美国权威军控杂志《原子科学家公报》曾推测我国的核导弹不仅头、体在地理上严格分离,而且核弹头也是散装状态,它还推测我国目前尚无法做到潜射导弹数月处于整装值班状态。对于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对我国的推测,这里不进行评价,但就核武器技术来看,海陆并重地发展定规模的陆、海基核力量的时机尚不成熟。
对远洋制海制空能力及战略预警等综合保障能力依赖性大,要求高
战略核潜艇只有在广阔的远洋机动才能发挥出其独有的特点,但远洋机动作战对战略力量基础设施依赖较大。首先,其远洋机动需要精确的海上导航系统,这要求能够利用完善的全球定位系统。其次,战略核力量的作战指挥必须连续、稳定、可靠,这需要先进的战略通信网。另外,潜艇的远洋作战还必须有一定的远洋供给保障能力和远洋制空、制海能力,否则将面临敌人空中、海上和水下的反潜侦察和攻击。可以说海基核力量对远洋制海制空能力及战略预警等综合保障能力依赖性大、要求高。
从我国的武器装备发展和军事战略思想来看,我国长期实施的海洋战略侧重于“近海防御”。根据国家的海上利益和未来海上作战的需求,我国海军“近海防御”战略明确规定,我国海军战略防御范围在近海海域。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战略是近海作战。因此我国海上力量的发展仍然依托大陆,这使海上力量的远洋制海、制空、制电磁能力相对薄弱,不具备在远洋对强敌的优势。而且相对干陆上简单、可靠的战略通信网,我国目前海上通信手段落后,游弋在外的海基核力量很难和指挥中心建立可靠的通信联系。这使核武器的安全和战略核力量的可靠稳定指挥问题十分突出。
此外,在《2004年中国的国防》报告中,对海军核任务的描述称“海军担负着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维护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任务。海军扩大近海防御作战空间和防御纵深,加强、完善海战场建设,增强在近海遂行海上战役的综合作战能力和核反击能力。”也就是说,我国海基核力量的反击作战区是在我国近海实施的,这与我海军海上能力相适应。但由于我国潜射导弹射程的局限,在近海的战略核威慑能力十分有限。
威慑效果呆板,难以应对复杂的威胁环境从2000年、2002年、2004年和2006年国防自皮书可以看出,我国在核力量任务的赋予上始终没有谈到空基核力量,这就意味着我国空基核力量可能如《2007年斯德哥尔摩年鉴》所述,只担负战术核打击任务。而如果采用“海陆并重”、“空中战术力量作补充”的发展模式,势必将空基核力量降为补充地位,这使我国三位一体核力量中的空基力量不具备战略威慑能力,从而局限了威慑行动的选择余地,使威慑效果变得呆板。而如果采用战术核武器降低使用门槛来提高威慑效果的灵活方式,又与我国防御型军事战略不相符,势必造成在未来核威胁环境中的尴尬困境。
除了政治和军事原因外,核力量发展必然受到我国地理情况、人口特点和经济及工业技术水平的制约。这些特点既是我国与其它国家的核力量发展模式不同的固有原因,也将是建设有自己特色、适合自己国清的核力量的基础。战略需求: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2006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就当前军事战略方针指出:“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陆军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提高空地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和特种作战能力。海军逐步增大近海防御的战略纵深,提高海上综合作战能力和核反击能力。空军加快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提高空中打击、防空反导、预警侦察和战略投送能力。第二炮兵逐步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战略威慑和常规打击能力。”该报告在海军和二炮部队的发展中都提及了核打击力。国防技术:科技积累尚处中等水平
我国电子和机械加工业发展较快,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科技交流的增多,国际技术进口限制也逐渐松动,这为增强核武器工业基础奠定了基础。但是,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学与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差距还十分明昴。同西方7个工业发达国家相比,除略高于意大利以外,明显低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和英国水平。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基本上居中等水平。虽然部分指标表现较好,但也有不少指标仍有相当的差距。我国一直坚持利用全国科技力量发展军工科研生产,促进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部队战斗力的步伐,但国防科技积累还不十分雄厚。还不能完全满足尖端“杀手锏”武器研制需求。经济实力:增长快,但军事上欠账太多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较快,但前期对军事力量发展的欠账太多,核力量发展的经济资源仍十分有限。常规力量发展对经济依赖较强,虽然核力量的单位成本较高,但单件武器的威慑力更高,从经济角度看具有较高效费比。冷战时代,由于我国常规力量规模较大,技术水平不高,核力量曾在与两方国家军事平衡中发挥了较大作用。目前虽然全球范围内核力量规模不断缩小,但我国面临威胁不断增强。经济崛起使我国战略地位不断提高,而我国外向型经济趋势日益明显,高刚加值产业与国外联系紧密,国家地位和稳定增强了这些产业资金的凝聚力,是其保留在国内的基础。因此为保护我国经济利益,必须有坚强的军事实力作后盾。但改革开放30年中,军事力量发展为经济建设的巨大牺牲,造成技术和装备的严重不足,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经济形式和规模。现在为保卫我国在周边的经济利益和海上经济命脉,我国开始发展大型海上舰队,以扩大海上防御纵深,这种补课式的发展构成了与核力量发展的严重竞争。
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东西部差异分别符合陆海基力量的要求
在地理环境上,我国地处北半球,纬度跨度较大,距离美国、欧洲较远,而与俄罗斯、印度等核国家相邻,这些因素对导弹武器系统的射程和防护提出不同的要求。我国大部分海岸线被岛链封锁,这使海基核力量受到严重制约。在陆地上,我国两部和北部河流较少、地势差别较大,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公路、铁路建设发展较快,这有利于部署陆基固定或机动导弹发射系统。而在人口分布上,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广人稀,适合保密和陆上大区域机动的要求,具备陆基战略导弹的发展条件,而东部和南部人口密度大,靠近沿海,可以为海基力量发展起到依托作用,具备海基核力量发展条件。
我国陆基核力量已经具备定规模,相关技术积累和使用经验都比较成熟。目前,各国海基潜射导弹都在走陆海通用的发展道路,而且在第一代海基导弹的发展中,我国积累了技术互相渗透的一些经验,这将成为影响我国核力量发展模式的重要因素。
下面谈谈我国未来战略核力量结构模式的选择。
如果不考虑经济成本和效费比,而且工业技术能力允许,在核威慑效果上,海基核力量的性能要优于陆基核力量。从单件核武器的费用来看,海基核武器要低于陆基核武器:但从一个作战单元来看,陆基核武器低于海基核武器。而从两种核力量形式的整体配套建设费用来看,海基核力量费用要大于陆基核力量,运行中海基核力量对通信、定位、补给、维护等方面的依赖也要比陆基力量大许多。因此从我国现行状况来看,“陆海并重”及“空中战术力量作为补充”,这种发展模式可以发挥最大的威慑效益,是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时期内的最佳选择。但如果考虑到经济和技术因素,这一模式也存在明显的缺点。“陆海并重”模式的主要优长
兼具陆、海基优势,互补性强陆海并重发展模式的优点显而易见,其不仅兼备了这两种模式的优点,而且在核战运用中两者还可增强“协同生存能力”,实现1 1>2的结果。
首先,在武器发展上,陆基和海基武器技术可以相互渗透,互相促进。在导弹武器发展历史上,海基武器和陆基武器相互转化的范例很多。我国现装备的DF-21陆基主战武器就是从“巨浪”系列演变而来的,该武器的服役大大加快了我国地面机动导弹的发展。90年代后,俄罗斯下一代潜射导弹迟迟无法取得进展,目前已经开始转向从陆基的“白杨”M发展潜射导弹的道路。另一方面,陆基核武器的弹头技术与海基武器基本是通用的,这大大减少了武器研制风险和管理成本。
其次,在装备发展上也可以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加快战略核力量发展的步伐。一旦形成陆海并重发展的局面,战略核力量发展机制将发生较大变化,这将对核武器研制单位和管理部门产生较大影响。这不仅可以改进我国核武器生产现状,增强核武器生产能力,还会推动在核作战运用上的理论发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陆海并重竞争机制并不是双方争夺有限的资源,而是双方共同将有限的资源变大,从而共同壮大发展,扩大战略核力量在我国军事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威慑作用大,突击能力强
如果忽略经济因素,陆海并重模式的军事意义非常大。由于陆基导弹易损性较高,因此其遏制敌人首先核进攻的能力并不强,但其具有精确打击敌人点目标的能力,而且其反应时间较短,可对敌军事目标产生较大威慑。而海基力量具有遏制敌人首先核进攻的能力,适宜打击敌民用、经济目标和军事机动目标。而且计算表明,敌人同时打击这两种武器在时间安排上并不可能,总有一种形式的部分力量可以逃脱首轮打击,这就是三位一体力量模式中的“协同生存能力”。
而我方陆基和海基力量在遂行核反击作战时,可以根据反应时间的不同和打击精度的差异,分别打击不同特点的目标,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核力量样式多,战略余地大就核威慑和作战而言,陆海并重的模式丰富了我国战略核力量的运用样式。在单一陆基模式中,核威慑样式主要是提高武器战备等级、实力展示、兵力机动模拟发 射等,作战样式只有场坪发射和井式发射两种。海基战略核力量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后,海基力量平台可以与陆基导弹部队联合行动,不仅可以组合出不同的威慑样式,而且作战能力也大大提高。海基力量平台可以巡弋到敌国附近公海显形造势,或实施训练发射等活动,这对敌国的威慑不亚于在远离敌国的区域进行实弹演习。
另外,海基核力量的发展也是对付导弹防御系统的有效对策。在基础设施成熟的情况下,海基核力量能进行远距离战略机动作战,突破防御的方向选择多样,易于达成打击的突然性,因此拦截难度大,突防能力强,可以在较小规模对抗中保持足够的威慑力,因此其将对导弹防御系统形成较大挑战。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计划可以看出,目前美国建设的导弹防御系统的方向性较强,主要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美国声称针对朝鲜)方向。在这些方向预警设施密集,并可以完成多次拦截,因此海基力量改变突防方向将打破美国现有防御设想,增强了战略核力量的打击有效性。
“陆海并重”模式的不足
从经济和技术角度来看,这种发展模式的负担较重、风险较大。
经济压力,易造成经济失衡目前发展经济和加强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目前我国的国防支出比例较低,发展战略核力量的资金投入则更少。中国年度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01年为1.50%。2000年、2001年中国年度国防费分别为1207.54亿元人民币、1442.04亿元人民币,2002年中国年度国防费预算为1 694.44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比重分别为7.60%、7.65%和8 03%。只相当于美国相应支出的5%,日本的30%,英国的40%,法国的48%,德国的64%。而这些资金中用于核武器发展的就更少。国外专家般认为,我国国防支出仅有I/3用于装备费,而且军事预算的5%用于弹道导弹,其中又有28%用于军事研究和开发。以此计算,2002年我国用于弹道导弹的费用仅有84亿元,这还要包括维护保养运行现有装备的费用,用于武器采购和研制的数字更低。
美国现有的18艘“俄亥俄”级潜艇每艘采购费用近20亿美元,每艘年维护费用近1亿美元。估计我国的弹道导弹潜艇采购费用将会达到50亿人民币以上,而且要维持战略核力量的日常战备状态,必须保持3艘以上的核潜艇,服役后每1~2年要维护保养一次,每5-7年要大修一次,还要定期更换核燃料。这些潜艇的采购、装备武器的采购、日常维护的费用,以及远程通信、定位、港口和保障舰队建设的费用将给我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过去的lO年里,正是由于缺乏资金,致使俄罗斯三分之一的核潜艇被迫停航,实际在航率仅为15%,战斗力非常低下。因此,陆海并重发展模式的最大制约是经济因素。
资源分散,形成作战力周期长目前,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但科技水平明显低于美、日、德、法、英等国。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虽然部分指标表现比较好,但也有不少指标存在相当差距。如果走陆海并重的道路,势必造成技术、财力、人力资源分散,使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紧迫的战略需要。我国研制首艘弹道导弹潜艇用了20多年。印度用了30余年研制战略核潜艇,始终没有突破关键性技术。即使在我国已有的基础之上研制生产新的弹道导弹潜艇,组成舰队,形成战斗力也需要数十年。因此我国如果脱离实际科技水平追求核力量质量与规模的全面超越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是导弹武器的现状。美国权威军控杂志《原子科学家公报》曾推测我国的核导弹不仅头、体在地理上严格分离,而且核弹头也是散装状态,它还推测我国目前尚无法做到潜射导弹数月处于整装值班状态。对于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对我国的推测,这里不进行评价,但就核武器技术来看,海陆并重地发展定规模的陆、海基核力量的时机尚不成熟。
对远洋制海制空能力及战略预警等综合保障能力依赖性大,要求高
战略核潜艇只有在广阔的远洋机动才能发挥出其独有的特点,但远洋机动作战对战略力量基础设施依赖较大。首先,其远洋机动需要精确的海上导航系统,这要求能够利用完善的全球定位系统。其次,战略核力量的作战指挥必须连续、稳定、可靠,这需要先进的战略通信网。另外,潜艇的远洋作战还必须有一定的远洋供给保障能力和远洋制空、制海能力,否则将面临敌人空中、海上和水下的反潜侦察和攻击。可以说海基核力量对远洋制海制空能力及战略预警等综合保障能力依赖性大、要求高。
从我国的武器装备发展和军事战略思想来看,我国长期实施的海洋战略侧重于“近海防御”。根据国家的海上利益和未来海上作战的需求,我国海军“近海防御”战略明确规定,我国海军战略防御范围在近海海域。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战略是近海作战。因此我国海上力量的发展仍然依托大陆,这使海上力量的远洋制海、制空、制电磁能力相对薄弱,不具备在远洋对强敌的优势。而且相对干陆上简单、可靠的战略通信网,我国目前海上通信手段落后,游弋在外的海基核力量很难和指挥中心建立可靠的通信联系。这使核武器的安全和战略核力量的可靠稳定指挥问题十分突出。
此外,在《2004年中国的国防》报告中,对海军核任务的描述称“海军担负着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维护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任务。海军扩大近海防御作战空间和防御纵深,加强、完善海战场建设,增强在近海遂行海上战役的综合作战能力和核反击能力。”也就是说,我国海基核力量的反击作战区是在我国近海实施的,这与我海军海上能力相适应。但由于我国潜射导弹射程的局限,在近海的战略核威慑能力十分有限。
威慑效果呆板,难以应对复杂的威胁环境从2000年、2002年、2004年和2006年国防自皮书可以看出,我国在核力量任务的赋予上始终没有谈到空基核力量,这就意味着我国空基核力量可能如《2007年斯德哥尔摩年鉴》所述,只担负战术核打击任务。而如果采用“海陆并重”、“空中战术力量作补充”的发展模式,势必将空基核力量降为补充地位,这使我国三位一体核力量中的空基力量不具备战略威慑能力,从而局限了威慑行动的选择余地,使威慑效果变得呆板。而如果采用战术核武器降低使用门槛来提高威慑效果的灵活方式,又与我国防御型军事战略不相符,势必造成在未来核威胁环境中的尴尬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