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涉外旅游专业是一个朝阳专业,也是我院的一个重点专业,目前,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和我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因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培養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设置、强化实践课程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人文素质和操作技能,从而使涉外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更加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
关键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改革
近几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许多普通院校和职业类院校相继开办了涉外旅游专业的高职教育。为旅游界输送了大量的涉外旅游管理人才,同时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宏观旅游行业对未来的专业人才需求,其教育在教学质量上与区域行业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学生毕业后到旅行社或景区进行管理工作时,就会发现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和实际的操作还有很大的落差,往往需要在一线岗位锻炼一段时间后才能进入管理者的行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专业质量意识的薄弱,师资队伍不健全,实习基地不完善等。但是最重要的是课程的配套改革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适应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导的要求,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我院及时推出重素质重技能的“1+4+1”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 高职教育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旅游专业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而现今涉外旅游专业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和结构基本合理的教育体系。我院的涉外旅游专业也面临着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就是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与供给严重脱节,一方面毕业生难以在人才需求的市场中找准自己的发展位置;另一方面,各旅游企业仍大声疾呼人才匮乏。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 培养目标定位与“1+4+1”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为适应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导的要求,我院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紧密围绕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之上,强调专业基础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尤其是注重职业技能教育。着重培养出重实践的高素质技能型管理人才。但目前,在对课程体系设置上,涉外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很好的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还存在缺陷,不能很好的胜任某一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这就使得培养目标定得过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难以把基础知识和更深层的知识连贯起来,从而造成学习有悬空的感觉。
1.2 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涉外旅游专业在课程课时分配上虽然体现了理论和实训的比例,但是在实际的实训过程中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专业教师也相对缺少一线实践经验及与同行交流的机会,教学万讲不离其教材,对当今国内外涉外旅游的新方法、新问题、新趋势知之不多,以至教学时不能够很好的理论结合实践,乃至滞后于实践;虽然有专业实习的安排,但由于时间过于集中,与理论教学不能够完全同步协调。
1.3 职业资格证的获取比率较低 涉外旅游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加大实际操作的力度,目前学生到旅行社或景区进行实习,必须持有国家导游资格证书,但是学生的考取率仍处于较低状态。从而影响学生有针对性的实习。
2 涉外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2.1 找准定位 高等旅游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有别于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其总方向应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导游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及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本地区旅游业的特点,确定主要的人才培养方向。譬如,涉外旅游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应该以旅行社计调人员为目标,其课程设置就应以旅行社管理为其主干课程,在课程安排上有所侧重。
2.2 对课程设置作适当调整 ①适当增加各学科的实践教学,专科教育仅有3年时间,在高中时候没有学过相应的专业课知识,而大专的学习除了顶岗实习,剩余的学习时间有限。第一学年基本是一些基础学科如外语、毛概等,第二学年至第三学年主要是专业课和毕业实习等。这样的课程安排显然是轻实践、重理论。事实上,涉外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应夯实自己的动手能力,只有在扎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娴熟运用,才能够在就业的潮流中占不败之地。②对某些课程进行合并。不能为了拼凑学分而开设课程。涉外旅游专业的一部分课程内容是重复的,可以对这些重复的内容进行合并。例如:旅行社的计调实务和旅行社的经营管理实务可以合并为一门课程。实际上前者是后者的一个方面。这样就节省出来的一部分课时一方面可以充实基础学科和选修学科,一方面可以到实习基地进行观摩学习,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③加快专业教师培养。可以在合适的时间派教师去旅游企业挂职或者兼职实习、进行交流和进修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一线实践能力并及时了解企业、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3 建立较为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
我院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实训室,但涉外旅游专业和其他行业不同,这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许多活动没法在学校的实训室里进行模拟。因此,对本专业来说,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形成互动式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4 小结
目前我院的“1+4+1”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紧跟随时代发展脚步,适应区域行业发展的一个模式。在实际的工作中,德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才的基础,大量的事实说明校企结合能使涉外旅游业教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仅有利于专业教育走向规范化,使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相一致,而且还可保证旅游高等教育吸引生源和毕业分配的渠道畅通。
参考文献:
[1]申秀英,阳琴.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
[2]苏小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5).
[3]陈斌,张同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1(28).
关键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改革
近几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许多普通院校和职业类院校相继开办了涉外旅游专业的高职教育。为旅游界输送了大量的涉外旅游管理人才,同时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宏观旅游行业对未来的专业人才需求,其教育在教学质量上与区域行业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学生毕业后到旅行社或景区进行管理工作时,就会发现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和实际的操作还有很大的落差,往往需要在一线岗位锻炼一段时间后才能进入管理者的行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专业质量意识的薄弱,师资队伍不健全,实习基地不完善等。但是最重要的是课程的配套改革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适应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导的要求,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我院及时推出重素质重技能的“1+4+1”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 高职教育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旅游专业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而现今涉外旅游专业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和结构基本合理的教育体系。我院的涉外旅游专业也面临着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就是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与供给严重脱节,一方面毕业生难以在人才需求的市场中找准自己的发展位置;另一方面,各旅游企业仍大声疾呼人才匮乏。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 培养目标定位与“1+4+1”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为适应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导的要求,我院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紧密围绕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之上,强调专业基础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尤其是注重职业技能教育。着重培养出重实践的高素质技能型管理人才。但目前,在对课程体系设置上,涉外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很好的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还存在缺陷,不能很好的胜任某一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这就使得培养目标定得过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难以把基础知识和更深层的知识连贯起来,从而造成学习有悬空的感觉。
1.2 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涉外旅游专业在课程课时分配上虽然体现了理论和实训的比例,但是在实际的实训过程中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专业教师也相对缺少一线实践经验及与同行交流的机会,教学万讲不离其教材,对当今国内外涉外旅游的新方法、新问题、新趋势知之不多,以至教学时不能够很好的理论结合实践,乃至滞后于实践;虽然有专业实习的安排,但由于时间过于集中,与理论教学不能够完全同步协调。
1.3 职业资格证的获取比率较低 涉外旅游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加大实际操作的力度,目前学生到旅行社或景区进行实习,必须持有国家导游资格证书,但是学生的考取率仍处于较低状态。从而影响学生有针对性的实习。
2 涉外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2.1 找准定位 高等旅游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有别于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其总方向应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导游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及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本地区旅游业的特点,确定主要的人才培养方向。譬如,涉外旅游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应该以旅行社计调人员为目标,其课程设置就应以旅行社管理为其主干课程,在课程安排上有所侧重。
2.2 对课程设置作适当调整 ①适当增加各学科的实践教学,专科教育仅有3年时间,在高中时候没有学过相应的专业课知识,而大专的学习除了顶岗实习,剩余的学习时间有限。第一学年基本是一些基础学科如外语、毛概等,第二学年至第三学年主要是专业课和毕业实习等。这样的课程安排显然是轻实践、重理论。事实上,涉外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应夯实自己的动手能力,只有在扎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娴熟运用,才能够在就业的潮流中占不败之地。②对某些课程进行合并。不能为了拼凑学分而开设课程。涉外旅游专业的一部分课程内容是重复的,可以对这些重复的内容进行合并。例如:旅行社的计调实务和旅行社的经营管理实务可以合并为一门课程。实际上前者是后者的一个方面。这样就节省出来的一部分课时一方面可以充实基础学科和选修学科,一方面可以到实习基地进行观摩学习,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③加快专业教师培养。可以在合适的时间派教师去旅游企业挂职或者兼职实习、进行交流和进修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一线实践能力并及时了解企业、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3 建立较为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
我院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实训室,但涉外旅游专业和其他行业不同,这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许多活动没法在学校的实训室里进行模拟。因此,对本专业来说,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形成互动式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4 小结
目前我院的“1+4+1”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紧跟随时代发展脚步,适应区域行业发展的一个模式。在实际的工作中,德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才的基础,大量的事实说明校企结合能使涉外旅游业教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仅有利于专业教育走向规范化,使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相一致,而且还可保证旅游高等教育吸引生源和毕业分配的渠道畅通。
参考文献:
[1]申秀英,阳琴.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
[2]苏小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5).
[3]陈斌,张同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