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球友可以参与设计,但不能决定设计。最终决定设计的人,还得是设计师或者产品经理。
球友认为自己想要的性能,与他们真正想要的性能,两者经常是有偏差的。生产者费尽力气去取悦他们,做出他们期待的性能后,结果可能仍然被喷。就像消费者想要更耐打、击球声音更响、更加标准化、更环保的羽毛球,就有商家用人造材料发明出来,结果火了一小把就过气了。因为消费者想要的那些性能,前提是保证手感,手感就是前面的正负号,没有手感,在负号后面叠加再多的内容都属无用功甚至反作用。
其实我自己就是这样的球友,我有一段时间追求球拍的抗扭性越高越好,好不容易找到某个品牌能把球拍的抗扭做到纹丝不动,但最终打起来手感却没想象中的好。也追求过一段时间,希望球拍的破风越锐越好,后来也给我找到了,仍然是在生产或设计的框型里面找到的,空拍挥起来有破风升key的效果,但真正打起来,根本分辨不出破风声音的高与低。因为球拍拉上线、产生空气阻力后,什么球拍挥起来感觉都差不多。
我庆幸自己对于好打的想象能夠被快速证伪,这也说明了偏差的普遍性。如果更多的球友像我之前一样身处偏差不自知,那很多脑补的参数在开始落地的那一刻,就是失败的开始。
另外,还存在其他的问题如:
众口难调
打休闲球的人希望球拍省力轻弹,打竞技球的人希望球拍暴力重硬,如何处理?哪怕在已经分出省力拍与暴力拍几个阵营后,多轻多软才省力?多重多硬才暴力?也是很难拿捏的。光靠球友自己归纳总结肯定不够,一定要靠设计师、产品经理在更高的维度上统筹出攻守平衡度。
短视问题
如果让球友挑选碳纤种类,大部分人肯定会想级别越高越好,而不考虑做出来的球拍是否打得动。这与我一开始希望球拍的抗扭性越高越好、破风越锐越好,是同一种短视心态。其实,民用的碳纤维“出道即巅峰”,上世纪70年代末上市的T700级的基础碳纱,至今仍然是制拍的主力材料。
窄视问题
只能看到他们看得到、想看到的那一小部分,对客观存在的绝大部分缺乏一个理性认知。这一点乔布斯说得更加彻底:“人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你做好摆在他们眼前。”
不懂设计,心理学
比如我曾经向智能球拍的设计师建议,把球拍后盖上面那个电源灯设计得酷炫一点,要是能做出钢铁侠方舟反应堆一样的感觉最好,做不出来也希望能像电脑机箱上面的呼吸灯。然而这个建议最终没有被采纳,因为他们从后台收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反馈,希望降低这个灯的闪动频率与亮度,减弱存在感。因为更多的人觉得打球应该集中精力,不希望被球拍上面的东西影响到自己与同伴的注意力。
说了这么多,不等于球友的意见一文不值。其实,更应倾听他们的需求,从中分析出真正的问题所在,挖掘隐藏的痛点。比如很多球拍好不好打,归根到底就是“频率”与“共振”。产品研发者需要很多的时间去搞清楚消费者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也需要很多的时间去搞清楚现在的科技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球友认为自己想要的性能,与他们真正想要的性能,两者经常是有偏差的。生产者费尽力气去取悦他们,做出他们期待的性能后,结果可能仍然被喷。就像消费者想要更耐打、击球声音更响、更加标准化、更环保的羽毛球,就有商家用人造材料发明出来,结果火了一小把就过气了。因为消费者想要的那些性能,前提是保证手感,手感就是前面的正负号,没有手感,在负号后面叠加再多的内容都属无用功甚至反作用。
其实我自己就是这样的球友,我有一段时间追求球拍的抗扭性越高越好,好不容易找到某个品牌能把球拍的抗扭做到纹丝不动,但最终打起来手感却没想象中的好。也追求过一段时间,希望球拍的破风越锐越好,后来也给我找到了,仍然是在生产或设计的框型里面找到的,空拍挥起来有破风升key的效果,但真正打起来,根本分辨不出破风声音的高与低。因为球拍拉上线、产生空气阻力后,什么球拍挥起来感觉都差不多。
我庆幸自己对于好打的想象能夠被快速证伪,这也说明了偏差的普遍性。如果更多的球友像我之前一样身处偏差不自知,那很多脑补的参数在开始落地的那一刻,就是失败的开始。
另外,还存在其他的问题如:
众口难调
打休闲球的人希望球拍省力轻弹,打竞技球的人希望球拍暴力重硬,如何处理?哪怕在已经分出省力拍与暴力拍几个阵营后,多轻多软才省力?多重多硬才暴力?也是很难拿捏的。光靠球友自己归纳总结肯定不够,一定要靠设计师、产品经理在更高的维度上统筹出攻守平衡度。
短视问题
如果让球友挑选碳纤种类,大部分人肯定会想级别越高越好,而不考虑做出来的球拍是否打得动。这与我一开始希望球拍的抗扭性越高越好、破风越锐越好,是同一种短视心态。其实,民用的碳纤维“出道即巅峰”,上世纪70年代末上市的T700级的基础碳纱,至今仍然是制拍的主力材料。
窄视问题
只能看到他们看得到、想看到的那一小部分,对客观存在的绝大部分缺乏一个理性认知。这一点乔布斯说得更加彻底:“人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你做好摆在他们眼前。”
不懂设计,心理学
比如我曾经向智能球拍的设计师建议,把球拍后盖上面那个电源灯设计得酷炫一点,要是能做出钢铁侠方舟反应堆一样的感觉最好,做不出来也希望能像电脑机箱上面的呼吸灯。然而这个建议最终没有被采纳,因为他们从后台收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反馈,希望降低这个灯的闪动频率与亮度,减弱存在感。因为更多的人觉得打球应该集中精力,不希望被球拍上面的东西影响到自己与同伴的注意力。
说了这么多,不等于球友的意见一文不值。其实,更应倾听他们的需求,从中分析出真正的问题所在,挖掘隐藏的痛点。比如很多球拍好不好打,归根到底就是“频率”与“共振”。产品研发者需要很多的时间去搞清楚消费者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也需要很多的时间去搞清楚现在的科技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