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两种生产理论与人口均衡发展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nxy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两种生产理论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实现人口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保持劳动人口的数量和构成与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相适应。基于中国国情,只有有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才能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两种生产理论;人口均衡;发展;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13-02
  一、两种生产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理论意义
  1884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在此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项研究,善于将婚姻和家庭的微观研究与社会制度的宏观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婚姻和家庭这些微观问题受资本制所有制支配,是阶级对立和斗争的产物。同时,在大量的史料研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
  恩格斯在《起源》(第一版)的序言中第一次精辟地阐明了两种生产理论,他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生产又不是单一和绝对的,分为两种,即“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到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这两方面又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愈少,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是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然而,在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社会结构中,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私有制和交换财产差别使用别人劳动力的可能,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等等新的社会成分,也日益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社会成分在几世代中竭力使旧的社会制度适应新的条件,直到两者的不相容性最后导致一个彻底的变革为止。”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两种生产理论集中而全面地论述。
  两种生产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所传承。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的条件只能适应一定数量的人口”,即人口的规模和世代更替的速度受到社会生产条件的制约。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人能创造财富;作为消费者,人需要消耗财富。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这二重作用,是正确认识人口和社会经济相互关系的出发点。因此,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是一切社会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正是因为如此,人口的再生产既提供劳动者,也提供消费者。如果劳动者过多,超过一个社会所能容纳的数量,势必造成劳动者过剩,出现社会中的失业问题;如果消费者过多,将会造成消费资料供应的紧张和短缺。因此,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大量的劳动力不能与物质资料按照固定比例结合,过剩人口相应的产生。列宁继承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口观点,坚持了人口的存在和发展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基本观点,明确地指出,人类的生存和增殖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最主要的、直接的制约还是来自社会条件。继列宁之后,斯大林领导了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革命的实践和理论的研究都促使他研究人口问题。他首先肯定,人口状况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人口的增长,人口密度的大小,无疑也包括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这一概念中,因为人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必要因素,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任何社会物质生活”,并进一步概括了人口增长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人口的增长对于社会的发展有影响,它促进或者延缓社会的发展,但它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的力量”。
  在中国,毛泽东肯定了人在世间一切事物中的作用,他明确地提出了“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观点。在肯定人的重要性的同时,毛泽东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出“我们这个国家的好处是人多,缺点也是人多”。既看到人口多的有利一面,要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各种条件,把中国人多、劳动力丰厚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又看到人口多的不利一面。对于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过快,出现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新的人口问题,毛泽东同志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建国以来的实践经验,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1956年就又提出了要计划地控制中国人口增长问题的观点,逐步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
  纵观两种生产理论逐渐完善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两种生产理论揭示了原始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性,而且也科学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大大丰富和完善了唯物史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人口均衡发展的当代价值及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人口、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發展,为国家未来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中国面临着各项人口数量、结构、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党中央在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把人口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统筹规划,体现了人口因素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并且人口规模适度、人口素质优良、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外延都是相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人口的供求关系上来看,人口的供给和需求相一致,这是两种生产理论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就曾面临过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毛泽东曾有过经典论述“中国人多,是好事,也有困难”、“人多就嘴巴多,嘴巴多就要粮食多”,并指出人口要有计划的发展,而且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回顾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中国通过控制人口快速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随后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所有的这一切都为了使人口供给和需求能达到相互协调的状态。   第二,从生产的供求关系上来看,人口的生产和消费应相互协调,这是对两种生产理论的有益借鉴。在传统的社会中,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经济制度承载力较为稳定;进入现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较为稳定,在这一条件下,“制度承载力”成为主导,人口的均衡将受制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同时,人口的生产和消费处在不断的适应、变化的过程中,人口的消费超过人口的生产时,在经济中表现为经济发展驱动力弱,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差,各项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效率低下,进而又导致了人口抑制资源的有效使用;反之,当人口生产超过消费时,意味着资源过度开发,社会超负荷运转,经济整体处在低水平的发展阶段。
  第三,从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来看,人口与经济社会达到互相均衡的状态,这是结合中国国情,对两种生产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人口与经济、社会达到互相均衡的状态,并不仅仅体现在人口的数量方面。在一个国家中,人口的概念较为广泛,除人口的数量之外,还包括人口的素质、年龄性别结构、分布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诸多的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程度、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所制约。
  三、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反思及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教育,投资于人。人口的素质反映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总体条件和能力。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不仅要在数量上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而且要在质量方面与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相适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人口的素质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同时也是生活资料生产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的程度,正是体现了这个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所处的阶段,人口质量的提高,大大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发展。
  第二,促进人口合理分布,有力引导。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的差异日益明显。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差异的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选择到东部沿海工作和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区域之间的差异。
  第三,积极发展老龄产业,未雨绸缪。新一轮的“民工荒”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一方面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城乡区域之间差异正在逐渐减少,农村将成为吸引农民工返乡的重要吸引地区。另一方面说明了学界所指的“刘易斯拐点”到来。综合考虑这一问题,“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并不仅仅意味着劳动力人口的减少,更重要是中国历来以劳动力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总之,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从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均衡发展的高度,认识中国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人口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相协调的角度研究并解决中国面临的各项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G]//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 列宁.论农业中的资本主义[G]//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G]//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G]//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5]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G]//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李斌.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人口长期均衡發展[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
  [责任编辑 吴高君]
其他文献
摘 要:古建筑是秦皇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针对秦皇岛市古建筑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措施,对促进秦皇岛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秦皇岛市;古建筑;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201-02  引言  作为特色的旅游资源,以“山海关”、“老龙头”为代表的古建筑已是秦皇岛市众多旅游地的标志之一,成为秦皇岛市的“旅
期刊
摘 要:以环渤海地区10个主要城市2002—2010年间的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地价和第二、三产业经济总量面板数据为依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城市土地建设用地面积、地价对第二、三产业经济总量影响的定量分析,并讨论二、三产业经济总量与建设用地面积、地价的弹性及其关系。  关键词:土地要素;土地供给;土地价格;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
期刊
摘 要: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林木生物质能源因其原料广泛、高度产业化以及规模化的特点备受各界广泛关注。在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尚处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的实地调研,对农村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汇总、分析,阐述当地农村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情况,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林木生物质能源;
期刊
摘 要:“一票否决”制,是科层制下的一种指标评价机制。在基层,由于治理体制的压力型特征,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角色界定不明、责权分布不对等,以及政府组织本身具有的自利性特点等原因,“一票否决”制一度被广为采用,但其效能最终呈现边际递减的趋势,成为现阶段基层治理困境的一个集中表现和缩影。仅仅依靠这个制度,或者简单地将它废除,均无益于基层治理现状的改善。  关键词:“一票否决”制;基层治理;科层制;压
期刊
摘 要:通过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在发展问题上存在的错误和偏差,指出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在对待自然和生态环境存在着错误的观念和不公,要转变到以自然为中心的自然中心主义的生存发展道路上来。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应对日益恶化全球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和谐相处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221-02  2
期刊
摘 要: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发现事业发展的漏洞和盲区,有效的管理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技术和体制的相对不足,有力地保障了事业的科学发展。从我院不同阶段的事业发展特点来分析管理制度的变迁,探求“十二五”时期我院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创新。  关键词:事业发展;管理制度;主线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245-02  管理制度是以服务于内部管
期刊
摘 要:通过智猪博弈公理化系统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最后得出能激励大小图书馆进行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分配资源,有效地激励主动共享资源的图书馆,对激励的额度进行量化处理,提高资源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智猪博弈;公理化;知识共享;激励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251-03  引言  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不可能脱
期刊
摘 要:当前,“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是指导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思想。新型农民培养对于加快南疆三地州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从文化的领域来谈新型农民培养,通过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有利于促进农民接受现代文化观念,还可以通过文化产业的形式为新型农民培养营造重要的产业平台。  关键词:新型农民;传统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经成为促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股强劲动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采取一些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河南省民权县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38-02  近几年,以前在东南沿海地区务工、经商的中西部劳动力陆续大批返乡创业,不仅为中西部地区的
期刊
摘 要: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具有促进作用,其结果体现了经济效应。利用河南省1995—2010年农业机械化与农林牧渔产量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通过ADF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的估计、脉冲响应等方法来分析河南省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机械化的长期动态关系。结论表明,河南农业机械的总量增长与农业总产值具有长期稳定关系,农业机械化能促进农业生产值的增长。基于实证分析,提出政府加大对农机的资金投入和补贴力度、调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