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不破不立

来源 :意林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a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剧《如懿传》的成功,离不开周迅对如懿这个角色的把握及刻画。虽然在电视剧刚开播的时候,有许多质疑的声音,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大家都接受并且认可了周迅所饰演的如懿。剧中,周迅光凭一双眼睛,便可以演绎出百种情绪。
  一次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周迅谈到皇上迷信是如懿克死自己孩子那场戏时,突然哽咽:“作为你孩子的母亲,你怎么会相信钦天监的话,认为是我克死了我的孩子?我刚生完孩子,你怎么会这样想?对于一个女人来讲,这是很伤心的一件事情,委屈。”可以看出,周迅的情绪已经完全融入了“如懿”这个角色之中。
  周迅曾经是被形容为“精灵”的女演员。她的角色也多是这种类型,《大明宫词》中的太平公主,《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如果爱》中的孙纳,《画皮》中的狐妖小唯……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角色已经不再适合她。
  有两三年的时间,周迅也困扰于此。“我真的早上起来坐在沙发上就开始哭,阳光再好也会哭。别人总是希望你能停留在一个青春貌美的阶段,尤其是女演员,却忽略衰老是所有人都不可抗拒的事情。”
  现在她已经看开了,“我其实是想把自己的那些东西‘破’掉,什么好看不好看哪,其实小时候我是完全不在乎这些的”。是啊,谁又能永远不老呢?比起皮相的衰老,心老才是最可怕的。坦然接受自己的变化,踏实地提高自己的演技,改变过去的戏路,将会给自己带来更广阔的发展。
  “有一天,我在镜头里仔细看我自己的脸。皮肤不像十七八岁的时候了,眼睛也不像了。但是又怎么樣呢?我的眼睛里多了很多东西。所以我想,好吧!我老了,那又怎么样?”
  时光荏苒,周迅的眼神褪去了稚嫩,时而冷厉,时而坚毅,能够适应任何一种可能。但唯一不变的是,那份奋不顾身的天真。
其他文献
斩获诺贝尔奖不易,每位得主都有自己的个性。尤其日本的诺奖获得者,有着许多“不正常”的经历。  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因发现抑制负向免疫调节的“新型癌症疗法”,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76岁的他得知自己获奖时,表现得十分平静,甚至有些害羞。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看到患者获救,比获得诺奖更开心。  在“皆为利往”的时代,日本的科研者却总带着一种特殊气质。  2008年,日本的下村修因为阴差阳错
期刊
这些年来中国美术界越来越有一种文化的自觉和艺术方向上的清晰,在用作品表现时代主题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心力.美术是用形象的方式来记录和表现生活,只有紧紧把握时代精神这个
期刊
我想首先引用《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一句话:“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将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在这么多的转变中,至关重要的是教师观念的更新。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老师观念的转变决定着新教材使用的成败。  观念为先导。新课标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
美术史就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在这种淘汰面前,我们既要有坚定的信念,同时也不能盲目自大,尤其不能说空话,明明是在模仿别人,你还在讲自信,这就可悲了.这个会遭到历史的无
期刊
课堂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出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我认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决定于提问的时机、提问的难易程度、提问的价值及教师评价这几个方面。    一、课堂提问的时机    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教师要适时地提问,把问题设计到学习内容关键处,或学生学习的疑难处
养猫的念头是突然有的,领养 summer更是个巧合。  虽然觉得大家晒的萌宠都可爱至极,但我从没想过自己要对一个生命负责。在这个“云养猫”的时代,看看就好,不一定非得养在自己家里。但是,突然有一天,曾经一起在网上“吸猫”的朋友发给我一篇文章,内容是给一只流浪猫找领养人。朋友说:“莫名觉得这只猫跟你很像,你就收养它吧。”  “什么?跟我很像?这是只橘猫啊……等等,我怎么一下子觉得,它就是我命中注定的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我相信很多艺术家在画一个具体人物的时候,其实在画他(她)自己.对一个画家来讲,很多时候画画就是一个照镜子的过程:你在画别人的时候,实际上在画你自己.有的艺术家可能比较明
期刊
关于中国画家做学问可以分成两块:一是做和画画有关的学问,二是做提高学术能力的学问.rn和画画有关的学问,比如曾有一位山水画家和我讲,他学过地质学,所到之处的山川他都会用
期刊
古玩门类众多,既有字画、瓷器、玉器、青铜器等这类拍场珍玩,也有家具、石刻、瓦当、钱币等这些古代遗存,每一个门类又有若干小类,再加上历代仿制摹刻,共同组成了庞大的文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