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时节”的茶业与江湖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308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行”入茶局


  2018年夏天,王翔和友人同往浙江余杭径山寺拜访一位僧人。径山寺是临济宗的祖庭道场,也是日本茶道的起源地,在茶界很有地位。
  夏季炎热,佛堂空寂。王翔、友人与师傅席地而坐,面前是两只黑色柴烧杯。“今年新做的径山茶。”师傅从茶叶罐里取出几片茶叶,煎汤、点茶、分茶。在北方见惯大把冲茶的王翔先是惊讶,继而被师傅的惜物之心触动。
  那时王翔入局茶行刚满周年,这次径山寺顿悟被看做是创业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行程结束后,他在日记里写道:“敬天爱人,珍惜遇见。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还有,见本心。”
  王翔的创业“本心”,只是一杯好茶。
  自2014年开始,王翔一门心思、只喝岩茶。茶太深了,但茶行则太“传统”。“传统”有两层意思,一则茶从远古而来,是唯一从农耕时代存活到现在的规模饮品。曾经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传统行业盐、茶、布等,如今只有茶仍然存在,哪怕是一种零散的状态存在。另一个“传统”,则是大多数人都把茶当做农产品,买卖原料赚差价,没想过做品牌,更没想过钻研茶与当代中国社会与人们的内心的关系。
  济南有江北最大的茶城,但王翔感觉并不能随时找到一间环境优美的茶舍,喝到一杯有调性的好茶。
  那就自己做。
  35岁之前,王翔做过主持人、开办过培训学校,但做茶,他是外行。外行一旦入局,看着迷惘,却也有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可能性。
  “做茶跨界跨行跨专业,给自己打气时,就想各行业做得好的都是搞跨界的。”他还是把自己当做茶客,心里想着一杯好茶需要哪些元素构成:首先品质要有保证、安全好喝;还要好到能送朋友以及尊重的人;最好还能就着这杯茶讲一讲故事和概念;甚至,喝茶的环境也很重要。
  “外行”的茶客思维就这样将这次入局捋顺了。
  好的岩茶自然要去武夷山尋。第一次采购,没朋友没经验,王翔走进市区茶社去询价,误打误撞遇到王顺明老师。王老师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听着王翔的外行思维,居然点头,称 “可以凭智商赚钱”。王翔咀嚼着这几个字,有了信心,顺便也直接接触到了岩茶核心产区的核心品质。
  有了好产品的基底,王翔再考虑的是一款好茶的美学设计。在当代,喝茶是美事、怡人事,更是日常事,王翔认为一款好茶是中国人触手可及的风雅,因此,它的美学呈现应有中国文化和审美做支撑。
  因此“人间时节”的产品设计,全部都是自主原创,王翔邀请国内顶级的设计团队操刀,风格极简、充分留白。从进口纸张到罐型,从字体设计到插画创意,做到了与传统茶叶礼盒完全不同,在茶行中真正跳脱的差异化产品。
  所以产品一出炉就有拥趸。他的第一位客户是CBD某高管,先后复购9批次。王翔在每次设计中蕴含微调,又可成系列,主动的服务意识令甲方满意。首战之后,越来越多的CBD客户选择“人间时节”做定制礼或伴手礼。“只有站在消费者角度设计产品,消费者才能更顺利的完成与茶的对话。”
  王翔记得最早反馈信息中提到,好多中产女士留下“人间时节”的茶叶罐,出去吃饭时自带茶叶,取出来总会被赞“很漂亮”。“如果有什么方式能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就是喝茶了。”王翔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分享美好,让一个圈层有话题,是种成就感。

“新蓝海”事关审美


  “2017年刚刚创业时,我们注册了‘一叶茶间’和‘守朴’两个品牌,径山寺之行后,我们渐渐将不同品牌整合在人间时节旗下。”“人间时节”又雅又俗,念在口中,美感、人情、质感甚至故事性都蕴含其中。
  “我们的产品,一推就火。”2018年底,王翔推出一款“叙旧茶”。代言人山东广播电台主持人王雷一句“你有多久没和老朋友喝杯茶了,有时间我们一起喝杯茶吧”,打动了许多人的心,带来了单品销量200万的业绩。
  是创业者,便不能羞谈利润。王翔认为,在茶这个领域里,传统和文化是根,创意和创新是魂。“人间时节”的核心竞争力,恰恰在于文化创意、以及对产品和市场导向的洞察力。
  王翔和团队洞察力的表现还在于,从一开始,他们的眼睛便盯准了济南CBD。
  “公司的定位和格局决定发展,济南CBD里高端写字楼林立,其间栖息着数百上千家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司和无数职场精英,具备可挖掘的优质资源。”因此,王翔最初将第一家茶文化展示空间“一叶茶间”的呈现颇费心思,中国风的门窗、灯笼等器物巧妙搭配,雕花屏风与现代光影结合出古韵禅意。
  “喝茶,我倡导简单。你简单,茶就简单;你复杂,茶也变了味道。一杯茶外,人与人相处也一样,我希望提供这样一个空间:平和从容,茶香四溢,置身其中,人和茶一样,都不着急。”
  实际上,做茶客时,王翔便对饮茶环境颇有要求。及至创业,茶空间场景化销售,或者说是茶空间设计领域自为其创业模式的题中之义。
  落户CBD后,王翔发现商机不少,许多公司想打造茶空间,周边茶店、茶馆也有形象提升的需要。自己规划中的茶空间设计优势便凸显出来。王翔和他的茶空间设计团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避免风格上的千篇一律。为了达到现代与古意兼具的效果,他采用激光测量光温的方式,请专业的灯光师测量茶室内安装灯具的发热温度,调试出照在身上体感最舒服的光线。由于服务细致周全、设计新颖独特,王翔将自己的茶空间设计费卖出1000元/平方米的价格。
  此外,经过一系列探索后,王翔提出茶空间场景化一键打包的概念:在“一叶茶间”,无论是黑胡桃木家具,还是茶席器物、插花挂画,只要爱茶消费者中意,这些茶室元素均可复制到居家环境中,完成“家有茶书房”的梦想。   “茶是一米宽的行业,但完全可以做到1000米深。” 王翔看来,茶行的纵深千米中,有一片新蓝海,“未来中国人互相走访,来到家里便走到茶室喝杯茶,这可以成为大趋势。”
为开发齐鲁茶业IP,王翔调研泰山女儿茶等山东特产茶,加快打造草木如织绿茶产品,以期进一步产业升级。

  茶空间场景化是可以复制的。2020年起,王翔渐渐淡化“一叶茶间”,而是主推“人间时节”品牌,其中就包括茶空间场景化的加盟,目前已签约青岛黄岛、临沂等4家店。这些店面面积在200-300平,为当地提供优秀的产品、良好的饮茶和会客环境,以及“可带回家”的场景。
  显然,在王翔的规划中,“新蓝海”事关茶文化的美学更新。“何为美学?其中一个理解就是你美我学,放到茶行来讲,是产品拿过来可以与之对话,是进入茶空间场景可以舒缓身心,然后再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生活当中。”
  现在,“人间时节”正逐步成长为集茶礼定制、茶馆运营,茶空间设计、茶行业衍生品开发、茶事雅集美学活动策划于一体的复合型茶文化产业综合体。这一系列发展中都离不开一个“美”字。
  “审美对我来说是很重要。”在对茶的探寻与求索中,王翔更加向往唐宋等传统东方人的生活。甚至当年入局茶行创业,很大一部分也是出于美的追求和对传统复兴的情怀。
  但创业的人更要活在当下。让年轻人喜欢上喝茶,则需要更适合当代的饮茶方式与更符合当代审美的茶叶产品。“人间时节”就想做成这样的产品。

入局、布局、亦有格局


  《齐鲁周刊》:与“传统”相比,您的外行思维如何做茶?
  王翔:以前茶商把最便宜的茶,用最便宜的包装,卖给最不讲究的人,现在我们用最好的茶叶,最好的包装,不计成本的研发,卖给最懂的人。其实是用做产品、做品牌的思维来做茶。
  《齐鲁周刊》:从行业观察角度来看,茶行业种植采摘归在农业,生产加工在工业,销售品饮在服务业,在这种超长产业链上,上游端缺乏集約化,中游端缺乏标准化,下游端缺乏品牌化。您从产品起步,也在溯源而上。
  王翔:文化先行,质量为先。前三年,我们的重心就是产品和场景。继续坚持做好国内茶礼定制市场及大企业采购配套。坚持以武夷岩茶为主打产品,以野生红茶,狮峰龙井,上品茉莉等为系列产品。之前的明星产品都获得客户的高度青睐和好评,赢得了高端茶客的市场和口碑。
  现在,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品质的重要性,当代产品热衷于讲好故事,但抛开品质讲故事是本末倒置。为了加强品控,“人间时节”今年也打通源头,签约茶山、确定了可控的签约茶源,我们邀请当地专家盲品评选,在30多家茶样中挑选前3款作为今年的主推产品。同时自建茶厂拿到SC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环节实现标准化,还签约多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工制茶师。福建武夷山在这方面走在前列,鲁茶品牌的标准化有待进一步提升。
  《齐鲁周刊》:“人间时节”岩茶起步,也渐渐涉及其他品类,包括山东的茶。
  王翔:对,山东有好茶,但没有走出山东。“人间时节”立足山东,自然也有责任做好山东的茶,把茶山变成金山银山,把手里资源变成现金。
  今年疫情期间,我们的团队走访山东三个地方,拿出一百多万设计经费,请深圳、福州、西安顶尖设计团队,设计了“草木如织”这款产品,一盒里面三罐,各50g,分别是泰山女儿茶、日照绿茶、崂山红茶,定位轻奢,价格不贵,第一批一万套马上上市,预计销售450万元。
  做产品非常有意思,从想法变成概念,从概念变成产品,产品和市场又产生关联,最终推动一个区域茶品牌的升级。
  《齐鲁周刊》:听您的规划,“人间时节”既要有品类,又要有品牌?
  王翔:对。我们希望打破茶品类之间的界限,“人间时节”既可以做成品牌,也是产品品类。山东有许多茶文化IP,但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发创新,只有优秀的产品才能让品牌生存持久,为品牌充血。快消市场瞬息万变,不耐推敲就很容易被取代。就茶领域创业来说,追求产品利润空间是根,场景、书院等均是衍生。
  《齐鲁周刊》:您将“人间时节”的产品定位于快消品吗?
  王翔:“人间时节”的发展愿景是让中国人喝上体面的茶,让中国人体面的喝茶。产品和空间呈现缺一不可。以前我们见过有故事的茶,见过文化属性强烈的茶,见过作为农产品的茶,但现在想为市场呈现一种融合现代美学与工业标准气质的茶。在这一方面,立顿做过努力,但袋泡茶从未被中国人承认。
  我希望“人间时节”传达的感觉是,坐在茶空间中,打开盒子,茶依旧是茶,完整、干净、安全,有美感。
王翔创立“人间时节”茶品牌,希望让中国人喝上体面的茶,让中国人体面的喝茶。
王翔提出茶空间场景化一键打包的概念,使消费者完成“家有茶书房”的梦想。

  事茶虽简,入境不易,讲究就是,对自己热爱的事物极度尊重。茶文化推广任重道远,“人间时节”虽做出有益尝试,却仍势单力薄。茶行还需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入局,一起推动中国茶品的创新与发展。创业,甚至人生,说到底就是两件事:想清楚;坚持住。
其他文献
▲黄河三角洲军创中心理事长薄歆宁向记者介绍军创中心创办过程为了同一个信念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黄河三角洲军创中心理事长薄歆宁生于1970年,今年50岁,正好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忘初心,传承军魂,服务退役军人,这就是他退役之后为“第二段人生”所定下的目标。  军队与社会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在任职支队长时,薄歆宁就非常关心退役官兵的就业问题,经常为了他们跑政府、跑企业,
期刊
《剑胆诗心北国魂——辛弃疾》,赵林云著,65.00 元,济南出版社出版。  谁的血没热过?  谁的心没凉过?  这本书文字清通、诗性盎然,读来轻松畅意,在不经意之处,常令人会心、玩味。  在辛弃疾多次出山和罢免后,赵林云这样写道:“一回回人生困顿之后,诗人的心渐渐冷如死灰。而他思想深处那不变的故国情,就像是一支搭在满弓上的箭矢,一次次射出,一次次下沉落地,或者弹回。能够陪伴并安慰他身心的,大概只有
期刊
搭建老干部党建平台 为党建工作保障提供基础  不断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新局面,搭建老干部党建平台,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在提升组织力、增强保障上下功夫,确保党建工作取得成效。一是明确工作责任,强化责任落实。市委始终把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纳入全市党建工作总体布局,作为年度各单位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并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离退休干部党
期刊
赵林云在黄河边皂角苗地里劳动。  第一次知道辛弃疾,是我在河南卫辉一中上高一时,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本《少年辛弃疾》来读,很薄,印象最深的,是写他深夜驰进数万人敌营抓捕叛贼的情节,读得热血澎湃、心旌摇荡。  一个诗人的诗词写得那么好,还能骑马打仗,置生死于度外。几百年后,无数个少年的豪情,都会被他激荡起来。  没想到的是,十几年后,我来济南求学,继而工作,和辛弃疾成了“老乡”。后来做记者,到处跑,大
期刊
为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坚决打赢城乡人居环境攻坚战,微山县傅村街道人大工委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通过持续开展人大代表助力行动,辖区内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当好宣传员,营造浓厚氛围。各级代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人大代表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开接待日活动。同时,以所在选区为单位,与村干部共同进村入户宣传人居环境提升,发放宣传
期刊
【案例背景】  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成立于1985年,起初为国家计委与青岛建立的国有性质的招待所。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国家计委将培训中心改为独立的企业。市场化转轨后, 经历了外聘高管、寻找标杆、自我探索三个发展阶段。酒店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在大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的同时,探索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酒店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以情感为纽带,视顾客为亲人,把员工当家人,
期刊
▲8 月6 日,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医疗设备捐赠暨山东省作家团赠书仪式上,杂多县向山东省作协副主席葛长伟(左)回赠锦旗。医疗队:斩杀肝包虫病  这是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援青医疗队的一次普通巡诊——  从杂多县城出发,驱车近30分钟后,车队驶进被当地人称为“挂壁路”的砂石道。峡谷边缘的道路,仅一车之宽。几经颠簸,医疗队到达了昂赛乡卫生院。  才仁吉是一名20岁的藏族姑娘,一早便搀着母亲,同其他藏民在卫生
期刊
▲继编著《泺源书院志》之后,孟鸿声又提出重建泺源书院的建议。  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国书协理事、山东省书协常务副主席孟鸿声提交了重量级提案——《关于重建泺源书院补续泉城济南近世文脉的建议》。日前,当代新儒学代表人物、山东大学颜炳罡教授积极声援,认为孟鸿声的提案代表了山东学界、艺术界对重建泺源书院的期待。  在《泺源书院志》成书之日,孟鸿声曾题字:为中国书院覆甄,为山东书院立
期刊
辛弃疾,是济南的骄傲。  陆游曾赞之“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辛公实为“将相之种”“雅有誓清中原之志”,虽“生不得行其志”,但其“胸怀中燃烧着炎炎烈火轰雷”却沸腾了这个民族八百多年。  他以六百余首词作传世,得“词中之龙”之誉;他更是人中之杰,有展示其军事思想的《美芹十论》流传并以善战而名。康熙亦赞其“君子观辛弃疾之事,不可谓宋无人矣”。  他的郁郁,是这个民族不曾痊愈的疮疤。  今年是
期刊
济南遥墙辛弃疾纪念馆壁画。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说的是辛弃疾。  屈原、陶渊明、杜甫、李白、苏轼……一长串名字中,必有一位将军的一席之地。他横刀立马,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诗词于他,不过是偶一为之的闲情小调。  唐诗看李杜,宋词看苏辛。杜甫和辛弃疾,承载了某种忧国忧民的使命,填补了另外两位的不足。苏轼的文化人格绵延千古,辛弃疾显得单一,不像东坡,诗书画样样俱佳,把自己活成了文化丰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