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建构途径探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pbv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淡漠的现状需要高校德育有新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是指导“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建构的重要理论。在“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建构的过程中,教师应投入更多的情感,学生应重视关心品质建构的自主性,学校应构建关心性体系。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诺丁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61-02
  一、“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现状
  自2008年起,“90后”作为新生代大学生陆续迈入大学校门。几年来,面对新的德育对象,许多德育工作者在努力寻找合适的德育方法时不免发出“‘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难做”的感叹。“自我意识较强、团队意识较差”,[1]“‘我’字当先”,[2]“过分崇尚自我”,[3]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提醒我们这一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强烈和对他者关注的匮乏。作为高校辅导员,笔者对“90后”大学生品德中的这一特点多有了解。2012年,笔者参与了系部学生会换届选举竞选演讲。大部分竞选者缺乏服务意识、只为锻炼自己能力的竞选初衷让人失望;对于评委端正竞选动机的提醒,众竞选者置若罔闻的态度令人唏嘘;个别竞选者在评委提问环节“对自己没有好处,谁来竞选”的赤裸裸的回答更是让在场的所有老师感到惊讶。一个小小的竞选演讲留给我们的除了“学生一届比一届难于教育”的感慨,还有对于“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关怀意识淡漠的深思。造成“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淡漠的原因是多样的:家庭教育的失当、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体制的弊端、基础德育的脆弱、高校德育的力不从心等等。我们无意棒喝这一代大学生,把产生问题的原因完全归咎于他们。但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为改变他们并不理想的品德状况而努力,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把他们对自己的爱恋目光稍稍移开,放到其他事物身上,感知他物存在的意义,感受他人内心的喜忧,学会关怀他人,关心世界。简言之,就是学会关心。
  二、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
  “学会关心”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关怀伦理学就在美国兴起。其中,内尔·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最为系统和深刻。诺丁斯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3]为了实现这样的教育目的,她提出了道德教育应该围绕关心主题设置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并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榜样、对话、实践、认可。诺丁斯认为,只有体验过被关心的学生,才能学会关心他人,因此,她十分重视教师关怀榜样的示范作用。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中,诺丁斯认为对话是创立和保持与他人之间关心关系的基本方法。诺丁斯十分重视实践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她认为通过实践可以培养关心的态度,练习关心的技巧。此外,诺丁斯还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道德理想都是脆弱的,需要给予鼓励才能巩固和发展。因此,她认为认可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失的一环。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关怀性特点契合“90后”大学生备受呵护的成长历程,理论所主张的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交往关系符合“90后”大学生追求人际平等的心态,在道德教育方法中对认可力量的重视也与“90后”大学生渴望他人尊重与肯定的心态不谋而合。虽然“90后”大学生生活的时代与诺丁斯提出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时代有所区别,但该理论所闪烁的人性的光辉使其运用超越了时代和国别的限制。笔者认为,该理论是改善“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淡漠的一剂良方。
  三、“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建构途径
  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为我们增强“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做好“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在“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应投入更多的情感。首先,诺丁斯道德教育理论的关怀性特征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情感。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追溯道德教育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国内外有许多情感教育的模式,例如情知教学模式、审美建构模式、和谐教育模式、体谅模式等等。[4]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也是建立在“情”字的基础上,颇具人性关怀的情感是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模式区别于重视理性、强调认知的道德教育模式的显著特点。该理论的实施需要教师对学生充满关爱,我们很难想象一位自私冷漠的教师去实践如此满怀深情的理论。其次,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榜样作用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情感。教师的榜样作用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国内外许多道德教育理论中皆有论述,在“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建构的过程中,教师的榜样作用亦非常重要。试想,一位对他人漠不关心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关心他人?教师的榜样作用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情感,真切地关心学生,关怀他人,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关怀榜样。
  2.学生应重视关心品质建构的自主性。人有自然关怀的天性,但自觉关怀则需要付出努力。诺丁斯区分了自然关怀与伦理关怀,并认为关怀是需要学习的,实践是培养关心态度、练习关心技巧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只有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生成的品德才够坚牢,与其说培养学生关心的品质,倒不如说促成学生关心品质的自主建构。此外,鉴于道德成长中知行脱节的顽疾,对于关心品质的建构来说,关心之“行”更重于“知”。“道德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在人际关系中对道德关系处理的教育。而关系的教育离开活动、交往等实践环节是很难实现的。”[5]让“90后”大学生在活动、交往等实践中完成完整的道德学习过程,自主建构关心品质是“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建构的重要方法。
  3.学校应构建关心性体系。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单依靠德育教师,德育的力量是有限的,也是不全面的。构建关心性体系,不仅因为学校的教学系统、管理部门承担的育人责任,更是因为他们对德育效果正向或负向的影响。学生的道德生活不是模块式的,生活中关心的断层或盲区对他们关心品质建构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关心性体系建构的过程,是营造一种以关爱为特征的、内涵丰富的道德文化心理氛围,其精神要素有关心、尊重、责任、理解、信任、合作等一系列美德。”[6]合全校之力,构建关心性体系,是对“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建构过程的有力支持。
  没有哪一种道德教育理论具有普适性,适应所有时代错综复杂的教育对象。但是,针对某一特殊群体,试图寻找一种合适有效的理论并在实践中探索前行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也是德育工作者的使命。“没有贴着教育标签的关怀仍然是教育,而融入关怀的教育则是意蕴更丰富的教育、更体现教育性的教育。”[7]笔者期望这一步探索能推动“90后”大学生成为“会关怀和在关怀的人”的脚步,也期望这一步探索能为目前在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战线上不畏艰险、奋勇前进的人们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云伶.“我”字当先的“90后”频现道德失范[EB/OL].http://news.163.com/11/0320/10/6VJ6N3ML00014JB5.html,2011.3.20.
  [2]朱晨静.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3):92-96.
  [3]于天龙.学会关心:与内尔·诺丁斯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10,(11):10-13.
  [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0-181.
  [5]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91.
  [6]班华.“学会关心”——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J].教育研究,2003,(12):37-43.
  [7]侯晶晶.关怀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前言.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人文社科教研项目“南化院‘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JCC-2012-YB-23)
  作者简介:张清(1983—),女,江苏宿迁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控制系辅导员,思政讲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艺术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四川省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育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起来。但纵观这几年,随着我国产业文化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四川省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将我省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育紧握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更好地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找打一条适合于自己发展的道路;如何更好地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切实需求,是值得
摘要:艺考捷径背后,艺术专业专业失配大学生学习效果低下已是目前存在的并且影响其长远发展的严重问题。本文基于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部分专业失配大学生情况,分析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失配情况对学业、心理的影响,探讨影响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失配的因素,提出调整艺术专业大学生专业匹配性的举措。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生;专业失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
世纪以来,“音乐史学观念的反思与突破”渐成显学,围绕这一论题常常引发热议,基于多学科互动、交叉与融合背景下的理念与方法论不断挑战既有学术传统,由此涌现出一批新认知与新成果。典型者,有如洛秦提出的“音乐文化诗学”及其主编的“宋代音乐文化阐释与研究文丛”,项阳提出的“礼俗之间:中国音乐文化史”及其主编的同名丛书。?譹?訛笔者有幸作为“礼俗之间:中国音乐文化史丛书”参编者之一,有感于斯,不揣鄙陋,谨陈拙
摘要:生活的社会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对学生身心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作为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心灵的困境,调整好心态,自觉抵制一些不良的诱惑,放下思想包袱,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中学生,这是这个时代对学校教育的要求。班主任其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做一个学生心灵倾述的聆听者,站在学生角度去理解学生,学会对学生的宽容与体谅,引导学生,最终成为学生的朋友,做学生的心灵鸡汤。  关键词:理解;心灵鸡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一个特殊层次的教育,占了中国教育的“半壁江山”。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除了在宏观的政策层面、机制层面为职业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外,还必须在微观层面,尤其是在其教学层面进行改革,实现理论创新以及建立在理论创新基础上的课程创新和教学创新。本文借鉴德国和国内学者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分析专业教学论的作用、内涵以及专业教学论的核心内容和未
摘要:儿童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意识。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现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76、77页
摘要:在人的一生成长过程中,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的智力、生活能力和品德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这个时期的小学生年纪还很小,他们很少涉及社会生活,所以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关注教与学的方法,使他们在教师的培养下成为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教学;注意点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
摘要:通过改变课堂教学形式,采用科学有趣的教学设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环节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85-03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都觉得新课程会给高中课堂教学模式带来剧烈变革。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程
摘要:本文分析了科学科研中的创新思维——六顶思考帽在科学科研中的应用。分析认为:中国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应该坚持不懈戴白帽子,在选题及立项过程中必须广泛地收集关于本课题的信息,宁滥勿缺。本土化科学研究要努力先戴黄帽子,后戴黑帽子,也就是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建议红绿相间,让学生有意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设想。  关键词:科研创新;新思维;Six thinking hats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
摘要: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学校管理的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学校逐步变过去直接管理为宏观调控,逐步扩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因此,高校在院、系等二级单位建立和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成为新时期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将高校依法治校工作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趋势。本文试图从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立二级教代会的实践经验及体会,对今后如何加强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