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松茸搜寻记

来源 :美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eenliu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茸——大家都知道此食材的精贵,因为它必须纯野生,因为适合它的生长环境非常少,因为它的采摘非常困难,更因为它的产量非常稀少。让为了寻找到优质松茸,大蔬无界的团队曾亲自前往松茸的产地——云南。
  在很多人眼中,云南是一块神秘、美丽的土地。它的神秘,不仅是因为雪山圣湖、神秘的原始森林,因为交通不便的云贵高原,想要靠近它、了解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关键的是云南的野生菌的稀有和名贵。
  大蔬無界的团队八月从南京出发,开始了云南野生菌的寻觅之旅。一行人先坐飞机到昆明,又开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将近四个小时到达楚雄,一片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区脚下入住酒店,大家都很疲惫了,但是谁都不想休息,在供应商的带领下大家来到最大的野生菌批发市场。到了之后大家非常惊喜——野生菌太多了,遍地都是。高厨说:“我当时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眼睛都快不够用了,很多都是没见过的品种,心想原来野生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稀有。”但是冷静下来发现,能达到品质的松茸还是很少的,这些东西不是高厨需要的,虽然市场上的菌菇品种繁多,但没有经过精挑细选,还是没有达到优质食材的品质要求。问到松茸的采摘地后,大家都恨不能立马就去松茸生长地看看。
  更为苛刻的是,成熟的松茸,必须及时采摘,否则很快就会腐烂。因此采摘松茸的最好时间,就是清晨五六点钟。第二天凌晨四点多,大家就在夜色中出发,跟随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去寻找那秘境中的美味。
  山路很难走,坡路很陡,需要扶着树,但是大家丝毫没有犹豫退却,满心的希望与期待。从黑夜走到日出,两三个小时都没有看到松茸的影子,有一瞬间甚至觉得是不是来错地方了,心里满满的兴奋劲有点落空的感觉。松茸长在松针下,山上到处都是松树,地上的落叶铺了厚厚一层,大家就拿着棍子一片一片地在地上搜寻,但是一无所获。期间遇到了很多上山采菌的村民,询问请教后得知他们找到的松茸也很少。这才意识到即使在产地松茸也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原来大家在制作和给客人讲解的时候对野生菌的了解实在缺乏太多了,他们并没有带给客人野生菌如此珍贵稀有的感觉。听村民说越陡峭的地方被采摘过的痕迹越少,很少人愿意去危险的地方采菌。那一片山区很大,放眼望处都是连绵的山脉,一行人走了四个多小时,大家寻找到的松茸非常非常少,不清楚翻越了几座山,又饿又累,而且迷路了,电话打不出去,其他组员也不知道走到哪里了。
  大家终于亲身体会到,松茸的难得可贵并不是凭空说说而已,它的价值除去鲜美的味道,还集聚了自然条件与人力采摘。大家走一路问一路,甚至还转到一个坟场里,最终多绕了十几公里终于看到盘山公路,顺着盘山公路又走了几个小时才下山。当晚他们在山脚下的农家乐品尝当地人做的菌菇宴,并仔细观察、记录了烹饪过程,这样才能把野生菌原汁原味的带回我们的餐桌上。
  TIPS
  使用工具有讲究:当地村民用瓷碗的碎片把菌菇的皮削掉,用手掰开取高汤来炖,味道异常鲜美。我们带回来制作的时候便采用陶瓷刀削皮,铁刀接触松茸会产生生锈味。
  保持原味烹饪:云南当地很多人采到之后刮掉皮直接吃,他们强调烹饪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太多调味料以免掩盖原本的鲜味,烧制的时候只需一点盐就足够。
  选择优质松茸小窍门:真正品相好的松茸要紧致有弹性,拿在手中表皮干爽没有粘液。松茸的口感更香脆,适合清炒。松茸的尺寸有7-10公分,10-12公分,12-14公分,再小还有6-8公分,大个的松茸就有些老了。如果手感湿湿的说明松茸不新鲜。松茸的最佳保鲜期很短,只有一天,尤其不能隔夜。由于松茸难保存,大蔬无界的松茸都是当天早上采下来,马上空运到店里。
其他文献
中国画的色彩是人文的心灵色彩,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与心灵相连。这一特征使得中国画色彩在处理方式上更趋向于类型化,是对时空观的提炼与升华。魏晋以前的中国画,在色彩与水墨上齐头并进,并在一定程度上重视色彩语言的表现,而后随着文人画的兴起,由文人水墨画接棒色彩,用水墨进行创作成为了中国画的主流。中国画的色彩知识在主流绘画领域的发展中,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断层。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主流绘画审美趋势发生了变化,现代
期刊
烧烤可能是人类最原始的烹调方式,主要是把食物放置于热干空气中一个比较接近热源的位置来加热食物。一般来说,烧烤是在火上将食物(多为肉类,海鲜,蔬菜)烹调至可食用状态。现代社会,由于用火方式的多样性,烧烤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发展出各式烧烤来。寒冷的冬天,烧烤也安抚着我们需要温暖的心。  烧烤所具有的文化属性,是它包含的物质的原味及粗鄙化即食效果中对惯常饮食的反叛,它另一面则受到人类远祖在渔猎时代的饮食记
期刊
当寒冷的冬天来临,无论是在大雪纷飞的北国,还是在料峭清冷的南方,人们的免疫力都会有所下降,正是一些小疾病的高发时期,人们都需要通过食物进补,或运动,或食补,在冬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过一个健康的冬天。  当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或者免疫系统不健全时,下列问题就会反复发作:感冒反复发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哮喘反复发作、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肺炎反复发作、腹泻反复发作,所以千万不可小视。冬季如何提高免疫力?下面
期刊
面包是大多数人接触西式糕点的第一步。从小时候吃的“鸡腿面包”到现在的吐司、法棍、可颂等,面包用它多样的姿态陪伴着我们成长。  所谓面包,就是以黑麦、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基本原料,先磨成粉,再加入水、盐、酵母等和面并制成面团坯料,然后再以烘、烤、蒸、煎等方式加热制成的食品。  通常,我们提到面包,大都会想到欧美面包或日式的夹馅面包、甜面包等。其实,世界上还有许多特殊种类的面包。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制作面包的
期刊
自古,身体一直是处于被遮蔽或者说是被规劝的状态,也就是说身体的意义并非是身体本身的意义。在古希腊,虽说身体以裸体方式呈现,表面是对人类身体的解放,但此时身体艺术是哲学思考方式的呈现,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宇宙万物的本质,所以身体对美的追求自然赋予了“数”的意味,而波利克里托斯提出的头身1:7的身体艺术造型模式即是以此为准则。虽然在艺术中身体作为了美的事物而追求,但是在哲学中,身体是智慧、真理
期刊
坐在山岩上,对着河水和沼泽冥想,  或者缓缓地寻觅树林荫蔽的景色,  走进那从没有脚步踏过的地方,  和人的领域以外的万物共同生活,  或者攀登绝路的、幽独奥秘的峰峦。  和那荒野中无人圈养的禽兽一起,  独自倚在悬崖上,看瀑布的飞溅。  这不算孤独;这不过是和自然的美丽  展开会谈,这是打开她的富藏浏览。  然而,如果是在人群、喧嚣和杂沓中  去听,去看,去感受,一心获取财富,  成了一个疲倦的
期刊
山水画作为中国画当中的重要画科,近些年来发展很快,变化很大。画面重在制作,画法工细;精于设计,注重装饰已成为当下山水画创作的显著特征,也已具有“新院体画”倾向。从频繁展赛的巨幅参展作品面貌上来看,工整、细腻、纷繁的“展赛体”已成为当下创作的时尚潮流,写意性在观者视线中似乎有逐渐淡化的倾向,影响着山水画审美语境的多元拓展。  以“展赛”牵动的山水画创作,愈发让人们追忆中国画在演变中挥之不去的文人画情
期刊
云顶  甄选云南3600米深山松茸,置于240℃高温石板上煎烤,佐以黑芝麻盐、黑椒汁、特制松仁罗勒酱。入口滑嫩、鲜香诱人,顶级美味,季节专供。  松林低语  老人头,此菌又名松苞菌,对生长环境挑剔,只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针叶林中有少量生长。以自制卤菇酱爆炒,鲜香加倍。  满载而归  藜麦、杏鲍菇、牛肝菌炒香后,酿入秋葵中,再入锅微煎,似秋日小舟满载而归的祝福。  春意闹  云南鲜鸡枞与幼嫩黄瓜仔
期刊
总有一首歌会打动你,而在浅葱小唱,打动我的是歌手小林的《送别》、《盲》。高亢、极具感染力的嗓音,瞬间戳中泪点,潜藏已久的情绪就这样喷涌而出。在这里,很多人喜欢他唱的歌,比如《悬崖》、《如果水倒流》、《约好明天的太阳》……  小林是一位盲人歌手,原名林读新,南京人。1997年开始学习贝司演奏,凭借对听觉的敏感以及后天的努力,很快便精通贝司、吉它、键盘三种乐器,被誉为南京最好的贝司手。同年组建了第一支
期刊
花菇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素有“山珍”之称,它以朵大、菇厚、含水量低、保存期长而享誉海内外又因其外形美观松脆可口而称为席上佳珍。  花菇的主要产地有湖北省京山县、湖北省随州市东北部桐柏山山区、三里岗、浙江省庆元县、浙江省松阳县、河南省泌阳县、西峡县。  茶树菇  茶树菇,原为江西广昌境内高山密林地区茶树蔸部生长的一种野生蕈菌。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