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为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转变角色、转变教学行为、转变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要求教师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角色转变 学习方式转变 教学行为转变
刚接触新课程的时候,面对着新的教材、新的理念,我有着很多的新鲜、好奇,还有着许多的茫然和困惑。载誉新课程一起走过的四年的时光里,我慢慢地体会到了新课程带给我的收获和欣喜,我一次次地在新课程的阳光下呼吸着雨露,我渐渐地成长,回忆着这几年的点点滴滴,我无不兴奋地感慨:新课程指引我成熟。
一、课改,为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⒈转变角色,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教师必须由教学的主宰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而安全”的学习环境,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平台是课改中最显著的课堂变化。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讲台不再只属于教师,也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⒉转变教学行为,从关注教案到关注学生,从关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到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课堂是交往的、互动的。师生之间互教互学,相互合作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老师们在课改实验中深深感觉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一定要从灌输式转变为导入式,不仅关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⒊转变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指从他主、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多样、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怎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借助不同的教学媒体,努力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环境。我在三年级的归总应用题教学中,独出心裁地设计了扑克牌游戏引入新课的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小组活动。老师引导学生把游戏中产生的实际问题编成应用题,在游戏中发现了归总应用题的特点,获得对归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数量关系的深刻体验,从而理解并掌握了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活动—体验—感悟”就是老师们在课改实验中总结出来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
好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复杂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学生不会有一种突兀的陌生感,而是具备了良好的接纳心理。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等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是学生能否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解决的关键。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是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途径,因此,课堂教学要追求灵活多变。譬如,组织学生讨论对突破学习难点、寻求新知规律、统一分歧意见等方面有良好效果。这种学习方式在学生体验成功的最初,是兴奋、有效的,一旦过多地用固定的方式进行讨论,时间一长,有的学生就心不在焉。这时,讨论就应换个口味了(这种变化并非一天一个样,前提是学生已掌握某种讨论方式的技巧):可以同桌两人,也可以是前后四人,还可以是一个自然小组,特殊情况下全班亦可;可以原位就座,也可以前后乃至全班走动;可以共同合作,也可以先分后合;可以是自发讨论,也可以由教师组织……低年级的儿童就是喜欢“变”。
总之,面对当前信息量猛增、竞争激烈、多元价值并存的现实社会,培养适应变化的、个性充分发展的跨世纪人才已成为时代的呼唤。这种呼唤要求教育工作者打破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基于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特点,融合诸多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经验成果,博采众长,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21世纪教师的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付出和奉献的过程,还是与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体现自身生命价值的过程。唯有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层面,才能给学生带来现实的影响。因此,作为课程改革主体的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新课程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更要以自信、积极的心态走进新课程,与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角色转变 学习方式转变 教学行为转变
刚接触新课程的时候,面对着新的教材、新的理念,我有着很多的新鲜、好奇,还有着许多的茫然和困惑。载誉新课程一起走过的四年的时光里,我慢慢地体会到了新课程带给我的收获和欣喜,我一次次地在新课程的阳光下呼吸着雨露,我渐渐地成长,回忆着这几年的点点滴滴,我无不兴奋地感慨:新课程指引我成熟。
一、课改,为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⒈转变角色,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教师必须由教学的主宰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而安全”的学习环境,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平台是课改中最显著的课堂变化。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讲台不再只属于教师,也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⒉转变教学行为,从关注教案到关注学生,从关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到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课堂是交往的、互动的。师生之间互教互学,相互合作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老师们在课改实验中深深感觉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一定要从灌输式转变为导入式,不仅关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⒊转变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指从他主、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多样、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怎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借助不同的教学媒体,努力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环境。我在三年级的归总应用题教学中,独出心裁地设计了扑克牌游戏引入新课的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小组活动。老师引导学生把游戏中产生的实际问题编成应用题,在游戏中发现了归总应用题的特点,获得对归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数量关系的深刻体验,从而理解并掌握了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活动—体验—感悟”就是老师们在课改实验中总结出来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
好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复杂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学生不会有一种突兀的陌生感,而是具备了良好的接纳心理。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等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是学生能否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解决的关键。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是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途径,因此,课堂教学要追求灵活多变。譬如,组织学生讨论对突破学习难点、寻求新知规律、统一分歧意见等方面有良好效果。这种学习方式在学生体验成功的最初,是兴奋、有效的,一旦过多地用固定的方式进行讨论,时间一长,有的学生就心不在焉。这时,讨论就应换个口味了(这种变化并非一天一个样,前提是学生已掌握某种讨论方式的技巧):可以同桌两人,也可以是前后四人,还可以是一个自然小组,特殊情况下全班亦可;可以原位就座,也可以前后乃至全班走动;可以共同合作,也可以先分后合;可以是自发讨论,也可以由教师组织……低年级的儿童就是喜欢“变”。
总之,面对当前信息量猛增、竞争激烈、多元价值并存的现实社会,培养适应变化的、个性充分发展的跨世纪人才已成为时代的呼唤。这种呼唤要求教育工作者打破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基于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特点,融合诸多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经验成果,博采众长,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21世纪教师的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付出和奉献的过程,还是与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体现自身生命价值的过程。唯有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层面,才能给学生带来现实的影响。因此,作为课程改革主体的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新课程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更要以自信、积极的心态走进新课程,与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