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听课高效起来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to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课是当下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效的听课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在日常的教研工作中,许多教师的听课工作显得十分随意,这绝不仅仅是工作态度的问题,更是听课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的问题。为此,本文力图理清听课工作的脉络,让听课工作高效起来。
  教师在参加听课之前,应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构想。以抗日战争为例,教学构想可以分为知识与能力立意、过程与方法立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立意。三个层面的教学构想既有共通之处,又各有侧重,让听课教师对本课内容有全方位把握。
  一、知识与能力立意
  教学设计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以讲述为主,引用史料,帮助学生建构和理解知识。
  1.全民族的抗战。
  (1)日本局部侵华的过程。
  (2)中国全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中日战略相持的原因及表现。
  2.日本的滔天罪行。
  (1)哪些罪行。(2)罪恶的根源。
  3.抗战的胜利
  (1)战略反攻。 (2)胜利的原因。 (3)胜利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立意
  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和整理史料,在课堂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驱动教学,强调课堂的生成性。
  1.课前探究问题。
  (1)访谈当地的抗日老兵,了解抗战的历史细节。
  (2)走访当地抗日遗址,再现当地人民的抗日壮举。
  (3)战前的中日国情对比。
  (4)结合地图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进程。
  (5)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6)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课堂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呈现探究成果,畅谈体会,同时,教师予以适时的引导,以实现学生探究成果的共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立意
  突显“国共合作抗日”的主题,从特定的视角出发,用主题来整合史实,以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
  1.听教学立意
  教学立意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从哪个角度去解读这段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虽然规定了教学的大方向,但依然给教师留下了处理教材的空间。
  山东省特级教师钟红军老师,他确立本课的主题为“人性的较量,正义的胜利”,从人性的角度来解读这场战争,让学生跳出战争的血腥与屠杀,感受到人性的召唤。
  片段摘选:多一个角度看大屠杀
  师:这是两张大家非常熟悉的照片,一张是八一三事变日本轰炸上海火车站,中国儿童痛哭的场面;一张是聂荣臻元帅与他收养的日本侵略者女儿的合影。不知大家看了这组照片是什么心情?
  生:看到这组照片,我的一个念头是憎恨,憎恨侵略者的凶残,第二个念头是不解,不解中国人“无原则”的善良,我觉得以德报怨要看对象,我们的善良换来的是别人的漠视和无耻。
  师:不要无原则的善良,以德报怨要看对象,这位同学的态度不是官方语言却很能反映我们青年一代的心声。下面我们就通过一封信来体验和解读一下中国人的善良。
  1938年,空军英雄陈怀民驾机撞向日机,与敌人同归于尽。此时,人们发现了日机驾驶員高桥的妻子写的劝其珍惜生命的家信。陈怀民的妹妹陈难写了这样的回信。(略)
  师:这封用血泪挥写的信,在当时译成多国文字,成为强大的反法西斯輿论,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坚毅精神、宽阔胸怀和争取和平的真诚愿望。陈怀民一家的愤怒、宽容和热情都是无条件的,他们的愤怒代表了人间的正义,他们的宽容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他们的热情体现出人们对光明未来不懈的追求。
  该课例在分析抗日战争时,并没有一味讲述战争的血腥与残暴,转而呈现战争的平民,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个体在战争中的表现,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唤起学生的思索。
  2.听教学策略
  日本侵略中国的进程,涉及较多的时间、地点及历史事件。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与理解都相对困难,教师的讲解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在一次同课异构的比赛中,笔者见到一位年轻教师做了如下处理:他首先呈现一幅中国地图,然后根据时间的推进,讲解相关的事件,再把相应的历史事件标注到相关区域,同时地图上的相关区域发生色彩的变化。时间、地点和事件三大历史要素得到统一,这一教学策略的运用让学生的思维有了依托,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3.听教学生成
  教学生成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最能体现教师应变能力。在一次公开课展示中,执教教师在讲述侵华日本的罪行时,一位学生义愤填膺地喊出“东京大屠杀”的口号。正当听课教师为其捏一把汗的时候,执教者做了如下处理:(1)明晰概念区别:日本人民与日本军国分子的区别。(2)引导学生讨论东京大屠杀是否可行?针对课堂的突发情况,教师临时改变教学策略与计划,予以适当的引导,往往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反思: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回首战争,不仅要正视战争的血脉与线索,更应唤起人们对战争的反省,建立公民的道德责任。过去的战争不应该增加新的仇恨,更应唤起青年一代对和平的向往和中日美好未来的责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了解战争的历史不能仅仅记住伤痛,更应该让学生理解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认识到:国共两党的矛盾分歧是中国人民的内部矛盾,十年的围剿与反围剿让双方产生极大的仇恨。但是,当外敌入侵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在同一面旗帜下,摒弃前嫌,共赴国难。
其他文献
生活实践启示我们:学习任何知识、技能,要想达到“会”的阶段,学习者必须要参与、实践。换言之,学生获取知识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因此,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这就要求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教学《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时,我就通过设置过渡语来驱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效果不错。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的知识点:“生命
素质教育要以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为前提,注重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注重学生个性的形成,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呢?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时,我们的评价语言能否被学生所接受?这些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更需深入探讨的热门话题。所以,在教师的评价语言方面,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学会关注,用赏识的眼光评价学生  赏识,其本质就是爱,学会赏识,就是要
新课改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落实素质教育成为初中思品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已无法适应当前学生发展需求,初中思品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所谓“抓住‘圆心’ 散射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以重点为核心延伸教学内容,在丰富课堂知识的同时,活跃课堂氛围。因此,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做到环环紧扣、突出重点是当前每一位初中思品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导入重点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
数以万计的确诊病例,史无前例的封城管控,令人落泪的最美逆行……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激烈和深刻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笔者在本文从“常闻天下事”、“慎思明辨之”、“平肩担道义”三个角度,简述如何依托高中思政课平台,培育学生的高贵灵魂。  一、常闻天下事——以“热点情境”吸学生之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
历史本是一门具有较强趣味性的学科,然而,鉴于当前许多初中历史教师因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仅注重对历史课程内容的讲解而忽略了历史课程本身趣味性的体现。对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可以以故事化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余,逐步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一、初中历史故事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1.故事的真实性原则。  在实际
自2017年秋季开始,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在全国投入使用。我们如何使用新教材,如何利用新教材中的内容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拥有健康的心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当代中学生暴露的问题,大多与心理问题有关。尤其是留守儿童,因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心理上极易发生扭曲,而且大多存在自卑心理。还有一些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导致
一、背景分析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要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进程,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本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学科内容以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本课程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
新课改形势下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亟待提升的重要能力之一。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把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和作品资源与教学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云平台在教学中的出现,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本文是课题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北京四中网校云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生成的资源应用于教学的几个案例研究及思考。  一、巧用学生生成的问题资源设计活动  以《古史传说时代》的教学为例。本
乡土史课程资源是新课改背景下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之一,将乡土文化融入历史教学中,不仅能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对统编历史教材的理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乡土历史文化都可以拿来在课堂中运用。面对浩如烟海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取舍、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物质生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标志,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教育,都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创新。以教育为中心,从教与学的角度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史为鉴,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其精华部分加以吸收,为我所用。笔者在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历史情结,创新历史教学,探索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为高中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