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新时代,人们对学生的德育尤为关注,且初中化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将德育作为化学教育的关键内容”,为落实新课标教学要求,在初中化学教学期间,需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将德育元素良好融入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策略与方法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也是为了确保孩子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德育水准。在中学期间加强注重学生学习以及对文化的了解与传承,加强各个学科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也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化学课程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成为开展德育的载体,采取科学、合理的渗透融合方法,促进化学课堂教学和德育的有机融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坚实的支撑作用。创新学校课程体系,完善并且改革现在应有的教育方式会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一、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资源,及时结合教育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立有趣的化学德育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德育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设置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就会主动积极地探索。当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师也就很自然轻松地通过情境导入新课程。把学生的化学课掺杂上德育的讲解,让学生喜欢这种讲解模式,这样对学生的德育学习很有帮助。例如,教学“碱及其性质”时,教师可引入《侯氏制碱法》历史故事,使学生基于化学课程深化爱国主义思想,了解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制碱历程,了解“侯氏制碱法”对于打破洋碱垄断的意义,起到爱国情怀引导作用。此外,传统历史中的陶器、青铜器、染布、酿酒、火药、造纸等活动实现的基础为化学知识,可借助教材内插图等了解古代化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强大及古代人民的智慧,还可引入地雷壳、硝酸铵炸药等支援抗战战争的故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实现爱国主义思想的全面渗透。
二、加强实验教学,提升素养高度
人才除却要具备足够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的时候,可以充分融合化学教学的内容以及特征,通过组织开展化学实验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德行素养高度,助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增强。在九年级阶段的学生即将步入高中学习,所以教师更需要助力其团队精神的形成,为其高中学习发挥坚实的支撑作用。因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展开,往往需要借助实验教材、实验探究的模式,通过组织学生群体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渗透融合德育元素,可以极为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助力其合作意识的形成。在化学演示实验当中,教师需要积极地邀请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操作的时候感受实验的乐趣,同时充分明确自身的存在价值,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助力学生的深度发展。许多化学结论都是在物理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获得的,在开展化学教学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讨实验结论,用于助力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的成长,助力其明确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亲身经历往往比理论学习带来的冲击更大,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深层次挖掘实验资源,融合实验内容和实验开展的方法,寻找相应的契合点,以此来更为高效、保质地推进德育的建设。
三、开展网络技术教学,探索化学学科精神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视频,让学生对将要讲授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授课活动将会大大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以便于对微视频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对微视频的内容很难全部理解,教师可以在课上让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再针对那些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解答,这样可以提升教师的授课效率。以“育人为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科学伦理观念和深入探索的化学学科精神,并形成良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中学生应当了解化学应用的双面性,掌握化学学科知识技能,体现内在含义和应用价值,同时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伦理道德意识。
四、课后延伸教学
为实现德育目标,教师可将课后作业作为切入点,实现课后教学延伸的同时,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化学,并设定作业课题,使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形成绿色环保理念。例如,九年级上册“爱护水资源”中,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周围环境中的水资源,记录水资源污染、浪费的情况,形成记录报告,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水资源污染及浪费现象,并结合课堂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课堂延伸教学的同时完成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绿色环保理念。除此之外,若城市周围存在化工厂,教师可运用课后时间组织课外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化工厂,了解现代化化工厂处理化学废料的方式,并为学生讲解该化工厂处理化学废料所运用的化学知识,并强调化学废料对环境的污染效果,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形成环保理念,养成环保意识。
结束语
总之,在化学学科教学当中渗透融合德育是相当重要的工作,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课题,其往往要求学生进行深入、多方位、多渠道的方法进行渗透。教师在教学讲解的时候注重方法的采用,在无形当中渗透德育元素,为学生精神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可以更为有效地成长,为其未来发展发挥坚实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建丽,门福忠.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79+81.
[2]顾学成.初中化学渗透德育的实践探索[J].吉林教育,2020(25):39.
[3]曲春艳.德育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10-111.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策略与方法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也是为了确保孩子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德育水准。在中学期间加强注重学生学习以及对文化的了解与传承,加强各个学科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也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化学课程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成为开展德育的载体,采取科学、合理的渗透融合方法,促进化学课堂教学和德育的有机融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坚实的支撑作用。创新学校课程体系,完善并且改革现在应有的教育方式会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一、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资源,及时结合教育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立有趣的化学德育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德育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设置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就会主动积极地探索。当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师也就很自然轻松地通过情境导入新课程。把学生的化学课掺杂上德育的讲解,让学生喜欢这种讲解模式,这样对学生的德育学习很有帮助。例如,教学“碱及其性质”时,教师可引入《侯氏制碱法》历史故事,使学生基于化学课程深化爱国主义思想,了解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制碱历程,了解“侯氏制碱法”对于打破洋碱垄断的意义,起到爱国情怀引导作用。此外,传统历史中的陶器、青铜器、染布、酿酒、火药、造纸等活动实现的基础为化学知识,可借助教材内插图等了解古代化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强大及古代人民的智慧,还可引入地雷壳、硝酸铵炸药等支援抗战战争的故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实现爱国主义思想的全面渗透。
二、加强实验教学,提升素养高度
人才除却要具备足够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的时候,可以充分融合化学教学的内容以及特征,通过组织开展化学实验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德行素养高度,助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增强。在九年级阶段的学生即将步入高中学习,所以教师更需要助力其团队精神的形成,为其高中学习发挥坚实的支撑作用。因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展开,往往需要借助实验教材、实验探究的模式,通过组织学生群体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渗透融合德育元素,可以极为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助力其合作意识的形成。在化学演示实验当中,教师需要积极地邀请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操作的时候感受实验的乐趣,同时充分明确自身的存在价值,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助力学生的深度发展。许多化学结论都是在物理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获得的,在开展化学教学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讨实验结论,用于助力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的成长,助力其明确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亲身经历往往比理论学习带来的冲击更大,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深层次挖掘实验资源,融合实验内容和实验开展的方法,寻找相应的契合点,以此来更为高效、保质地推进德育的建设。
三、开展网络技术教学,探索化学学科精神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视频,让学生对将要讲授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授课活动将会大大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以便于对微视频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对微视频的内容很难全部理解,教师可以在课上让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再针对那些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解答,这样可以提升教师的授课效率。以“育人为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科学伦理观念和深入探索的化学学科精神,并形成良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中学生应当了解化学应用的双面性,掌握化学学科知识技能,体现内在含义和应用价值,同时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伦理道德意识。
四、课后延伸教学
为实现德育目标,教师可将课后作业作为切入点,实现课后教学延伸的同时,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化学,并设定作业课题,使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形成绿色环保理念。例如,九年级上册“爱护水资源”中,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周围环境中的水资源,记录水资源污染、浪费的情况,形成记录报告,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水资源污染及浪费现象,并结合课堂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课堂延伸教学的同时完成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绿色环保理念。除此之外,若城市周围存在化工厂,教师可运用课后时间组织课外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化工厂,了解现代化化工厂处理化学废料的方式,并为学生讲解该化工厂处理化学废料所运用的化学知识,并强调化学废料对环境的污染效果,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形成环保理念,养成环保意识。
结束语
总之,在化学学科教学当中渗透融合德育是相当重要的工作,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课题,其往往要求学生进行深入、多方位、多渠道的方法进行渗透。教师在教学讲解的时候注重方法的采用,在无形当中渗透德育元素,为学生精神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可以更为有效地成长,为其未来发展发挥坚实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建丽,门福忠.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79+81.
[2]顾学成.初中化学渗透德育的实践探索[J].吉林教育,2020(25):39.
[3]曲春艳.德育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