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在厨房写作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mallsta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多岁时,杨本芬坐在厨房的矮凳上,开始写一本关于自己母亲的书——《秋园》。她写了一个家庭在百年中的随波逐流、挣扎求生,写了许多普通人的生生死死。


  这是一间由封闭阳台改建成的厨房,四五平方米的小小空間,安置了水池、灶台和料理台,只剩下一点点空隙,连张桌子都放不下。杨本芬很多时间都待在这间厨房里,忙活一日三餐。她爽快麻利,寻常日子里,洗净的青菜晾在篮子里,灶头炖着肉,汤在炉子上滚沸,抽油烟机在轰鸣。
  她就在一张矮凳上坐下,再找一张更高的凳子,在一沓白纸上,开始写文章。
  第一页纸,她写她的母亲:
  “下了几天的雨,洛阳市安良街的屋檐下满是积水。一个5岁的小女孩光着脚丫,裤管卷得老高,转着圈踩水玩。水花四处飞溅,女孩一门心思戏水,母亲走近了,她还全然不知。”这是1919年,女孩名叫秋园。秋园是杨本芬的母亲,真实姓名叫梁秋芳。
  在此之前,杨本芬这一生从未做过任何和文字相关的工作,写什么、怎么写,完全依凭感觉。她种过田,切过草药,当过会计和县城运输公司的职员。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是外孙女秋秋的外婆。1995年前后,她从南昌到南京,帮二女儿章红照顾刚出生的孩子。
  那一段时间,她读到一些作家写母亲的文章,突然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写:“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像一层薄薄的灰尘被岁月吹散。她真的来过这世界吗?经历过的那些艰辛困苦什么都不算吗?”
  于是她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母亲,写一家人的经历。写20世纪,他们一家人像水中的浮木,在中南腹地随波逐流、挣扎求生,也写她所见的那些邻人的生死。
  没有所谓“写不出来”的痛苦,只要一拿起笔,回忆就源源不断地从她脑子里流淌出来。
  她常常是做着菜,突然就想起很多细节,然后马上记在纸上。但另一种痛苦在于,记忆里有太多伤心事,回忆与咀嚼,让她的眼泪大把大把地流。有时还没写几行字,纸就已经湿透了。写作时她会躲开孩子,不让他们看到自己哭,也从不在夜里写,只要一开始写,“整个人浮想联翩,晚上我就不能睡觉了”。
  这个过程持续了两年,她写完10万多字,稿纸有8斤重。其中,很多故事被她反复写了许多遍,还有一些是眼泪的重量。
  杨本芬的二女儿章红是一位作家,她把妈妈的文字录入电脑,在天涯论坛上连载,取名《妈妈的回忆录》。2019年,出版人涂涂读到了其中的一篇文章《乡间生死》,他立刻就想,这本书应该出版。他把那一篇文章完整复制下来,做成Word文档,发给编辑。


杨本芬

  2020年6月,在作品完成17年后,这本书终于出版,书里的主人公真正是历史的尘埃。千百年来,历史里有无数这样的尘埃。他们无法参与历史,只能被历史和时代裹挟,但他们一样散发着迷人的光辉。


  秋园是洛阳一家药店老板的小女儿,17岁那年,在街上一户人家出殡的热闹里,被当时国民党的年轻军官杨仁受看中,二人在洛阳结婚,又搬到南京生活。很快到了1937年秋天,南京即将沦陷,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大小官员都陆续后撤。
  后撤的轮船经停汉口,仁受心神不宁,他牵挂把自己带大的瞎眼老父亲,一直在犹豫是否要下船,回湖南湘阴老家看一眼。举棋不定中,他请一位有“半仙”之称的同事帮自己算了一卦,对方说卦象显示应该去看望老父,他们便下了船。
  仁受是个读书人,他善良、纯真,同时也孱弱。回乡后,他做过乡长,因为无法与人同流合污而辞职;做过教师,又因为向往田园生活而再次辞职回乡。他的善良令他总是选择退让,但终于退无可退——在土改中,他先是被划为贫民,又被改划为旧官吏,被批斗,最后在门板摇摇欲坠的破瓦房里,于贫病交加中病逝。



  丈夫去世那年,秋园46岁。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她独自抚养4个孩子。最艰难时吃不上饭,她带着孩子流落到情况稍好的湖北,在那个不允许流动的年代,她不得不又一次结婚,以求获得安稳生活。后来女儿逃到江西,小儿子意外落水溺亡。第二任丈夫去世后,64岁的秋园回到湖南,活到89岁。
  生命的最后几年,她就住在村中的老房子里,屋前屋后种着枫树与樟树,两个儿子陪着她。过去的事情她不再提了,孩子们从没听她抱怨过生活、抱怨过身世。
  她穿自己做的白布对襟衫,露出干净的白色衣领,头发一丝不乱。她讲究生活情调,给上大学的外孙女写信,让她给自己捎一块带花的桌布。她小小的屋子里,每间房都插着一束映山红。章红最后一次去湖南乡下看望她,映山红开过了,“如果你们早来半个月就好了”。章红记下了那次见面:“88岁,她依然为我没看到山崖上的映山红感到惋惜。”
  去世前几年,秋园常常念叨:“不是日子不好过,是不耐烦活了。”她去世后,孩子们在她的一件棉袄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纸条,她总结了自己的一生:
  1932年,从洛阳到南京
  1937年,从汉口到湘阴
  1960年,从湖南到湖北
  1980年,从湖北回湖南
  最后还有两行字:“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
  这本书写到秋园去世,也就结束了。


  秋园的女儿杨本芬,今年已经80岁了,她有一种可爱的天真,普通话里夹杂着湖南方言。   杨本芬前半生最大的愿望是读书,始终盼望,终究落空。最初是因为她是家里的长女,要帮忙做家务,带弟弟妹妹。村里同龄的孩子都去上小学,她直到10岁才等到机会,只能直接从四年级上起;小学毕了业,好不容易考上岳阳工业学校,读到最后一年时学校又停办了;她别无选择,跑到江西,又找到一所半工半读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校,读了不到一年,又因家庭成分被下放到农村。为求学流离奔徙,却始终没能毕业。
  她试图用婚姻换得读书的机会。那时她20岁,别人给她介绍了个男人。她不讨厌他,只是一心想念书。对方承诺,结了婚还让她上学。她在书里回忆那时的自己:“维持着女学生式的体面外表,但内心绝望地知道,除了跟这个长相颇为英俊的陌生男人结婚,自己没有别的出路了。”但后来这个机会一直没等来,孩子们陆续来临,读书终于成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就算成了母亲,她也跟别人不一样,不愿意一直待在家里。她在意自己是不是有工作,是不是被社会承认,但这也落空了。
  因为要照顾3个孩子,她错过成为中学老师的机会。29岁,她开始在县城的运输公司上班,当时有一纸文件,称某年某月之前入职的临时工,都可转正,她偏偏差了两个月,只好自嘲是“长期临时工”,委委屈屈地干了一辈子。
  到了晚年,孩子们各得其所,而杨本芬依然没有摆脱生活的重负——丈夫年事已高,有糖尿病和轻微的失忆症状,她必须像护士一样,时刻照顾他。女儿章红心疼她:“如果年轻时是不得不奔忙,那她活到70岁了,都还不能睡一个囫囵觉,这对她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
  章红知道妈妈有未竟的文学梦想,于是鼓励她写作,偶尔从日常生活中超脱出来,实现自我价值。


  即使在挣扎求生的境地里,杨本芬一生都在尽全力读书。她的3个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全部考上了大学。再贫困的日子,他们都可以说一句:“但是,还有书籍。”
  那是在江西宜春的铜鼓县城,杨本芬与丈夫建立起一个小家。20世纪70年代的小县城里,书籍稀少而珍贵。杨本芬一边在运输公司上班,一边做繁重的家务,还在这间隙里抄书。她抄过风靡一时的《第二次握手》,厚厚的一本。为了得到一本书,往往要想很多办法巴结人家——她针线活好,就帮别人绣鞋垫,给袜子镶底,请人家吃饭,甚至把家里的鸡杀了招待对方。
  入夜,運输公司的宿舍里,杨本芬的小房间热闹起来。那时候没有电视,邻居、汽运队年轻的司机和修理工,还有杨本芬的朋友,都聚在她家听她讲故事。杨本芬记忆力好,看书过目不忘,她给大家讲《七侠五义》《聊斋》《镜花缘》和《红岩》,也讲国外的经典,比如她最爱的《安娜·卡列尼娜》《三个火枪手》。能找到的书不多,看了什么,她就讲什么。
  女儿章红记得一个个冬夜,她们七八点就钻进被窝,听妈妈讲故事。妈妈讲到悲惨的情节,章红往往会哭。
  那时候也是真穷,夫妻俩都领固定工资,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每个月“月光”。但他们总想在节俭之上,有些别的生活体验。一次,杨本芬决定带孩子们去看电影,左算右算还差两角钱。他们找遍家里各个角落都没有。最后找邻居借了两角钱,一家人高高兴兴去看了电影。
  秋园每年也会与他们生活一段时间,她也喜欢看电影,每个月都要看一场,一场电影3毛钱,为了不给女儿女婿增加负担,她就去捡废品。比如在汽车上捡橘子皮,一斤能卖4毛钱。她还捡过废铜废铁、水泥袋子,最有收获的一次是发现一棵茶树,发动全家去摘,最后卖了4块钱,大家都好高兴。
  后来3个孩子已经或将要到外地念大学,工资实在不够花,杨本芬夫妻俩开始在工作之余养猪,但报刊征订表发下来,父亲还是让章红想订什么杂志就随便勾,都订。
  那时他们不知道什么叫“精神生活”,只觉得这是不可免除的需要。大女儿章南快60岁,还是个电影迷;二女儿章红从小立志以写作为生,后来考上南京大学,读了中文系,真的成了作家。
  章红认为,母亲对孩子们的影响不仅仅关乎文学,更关乎道德与善良,关于一个人应该怎么对待其他人。章红非常细致地讲了一件童年往事。
  那是20世纪70年代,她还是一个小学生。某天,县城一个照相馆的年轻人被抄家了,理由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邻居们看完热闹回来,议论纷纷,都说那人有多腐化堕落,有钱买饼干,买了还忘记吃,床底下都是饼干屑。章红一听,非常惊讶,连饼干都忘了吃!
  杨本芬没去看热闹,回到房间,她自言自语了一句:“这有什么呢?就是一个单身汉啊,容易肚子饿,备了一点儿饼干又忘记吃完,被老鼠拖到床底下去了……”
  章红后来回忆道:“你知道小孩子是很容易被外界塑造的,听到别人对一件事情怎么看,她就记在脑子里。听到我妈这么说,我才知道原来这件事也可以有另一种看法。我的叛逆和独立思考,可能由此启蒙。”
  40多年后的今天,章红仍然记得这件小事。她知道母亲不是一个反叛者,反而一生都很顺从。母亲并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秉持的是直觉与人性。


  《秋园》一书的折页上,写着一句介绍:八旬老人讲述“妈妈和我”的故事,写尽两代中国女性生生不息的坚韧和美好。
  但如果把时间拉得再长一些,实际上不是两代,从秋园算起,到秋园的孙辈,这个家族已经有四代女性。她们活出的100年,是女性逐渐获得解放、走向自由与更广阔世界的家史。但又不只与时代背景相关,每一代女性获得的机会,都是凭借上一代女性用尽全力的托举。
  这个家族的第四代,26岁的女孩秋秋,现在已经远在大洋彼岸,做一份最现代的工作,但家族里一代代女性的历史像树根,像蜿蜒的长城,为她阻挡漂泊感的入侵,让她无论何时都有在大地上行走的勇气。
  (映 如摘自微信公众号“人物”,本刊节选)
其他文献
选择支教,并非出于别人所认为的高尚。我揣着难以言说的秘密,在农村生活中发现了陌生的自己。一  2018年5月,我被诊断为抑郁症。如果把生命比作河流,那一刻,我的河流已然干枯。当时,我研究生刚毕业,初入社会,在上海求职,几经碰壁。我害怕被父母师友问起,害怕收到消息,后来干脆卸载了微信,除了应聘,整日待在房间。  最后一次面试,我看着其他求职者侃侃而谈,莫名生出疏离感,好像他们是舞台上的演员,而我只是
期刊
1950年11月1日,北方深秋的空气中已透出丝丝寒意,此时,第9兵团27军的指战员乘着夜色登上了军列。  直到此时,战士们方才得知,這次紧急行动,不是南下,而是北上。11月1日当天,行进途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兵团番号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  志愿军第一次战役结束后,西线美军被迫后撤,但东线美军仍继续向北推进。  为改变东线战场态势,第9兵团陆续前往战区,以在东线寻机逐个歼灭韩军“首都师”、
期刊
每一个知道塔拉·韦斯特弗生平的人,都会被震撼。  她的人生过于传奇:17岁之前,她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上杨百翰大学(美国最大的教会大学),之后又考上剑桥大学,成为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32岁时,她的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畅销全球,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比尔·盖茨把这本书列为他的年度书单第一位,甚至专门邀请塔拉进行了一次对谈。他说:“我的自学能力在她面前不值一提……”  每一个读过
期刊
浪漫主义告诉我们,为了尽情发挥潜力,我们必须尽量积累不同的经验,体会不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关系,品尝不同的美食,还必须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而其中最好的一种辦法,就是摆脱日常生活及工作,远离熟悉的环境,前往遥远的国度,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气味、美食和规范。我们总会不断地听到浪漫主义的神话,告诉我们“那次的经验让我眼界大开,从此整个生活都不一样了”。  而消费主义告诉我们,想要快乐,就该去买更多的
期刊
每个人都像身处一个巨大的蜂巢之中,共享一种思想、一种情绪、一种观点。  我们常常一起感动,一起愤怒;我们会同时爱一个人,也会同时讨厌一个人。  我们是社会动物,我们的思想、观念,对现实的感知,都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所同步。  这就是蜂巢思维。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是由我们所选择的群体讲述的故事塑造的。我们感知的内容,并不仅仅取决于自己的經历,还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群体。我们会下意识地寻找和自己有共同品位、
期刊
我是一个真正的“独行者”,从未全心全意地属于过我的国家、我的家乡、我的朋友,乃至我最亲近的家人。面对这些关系,我从未消除那种疏离感,以及对孤独的需求——这种感觉随着岁月的流逝与日俱增。一方面,它能让人清楚地意识到,这将使自己与他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受到限制,但我毫不遗憾。这样的人无疑要失去一些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但另一方面,这样的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他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避免将自己内心的平衡置
期刊
煙火气,自然是俗的、闹的。一个人身上有多少烟火气,随着时间而改变。  白衣飘飘的年轻岁月里,人们超尘脱俗,不染烟火;到了后来,和年岁一起增长的还有身上的烟火气。直至最后,整个人沉没在柴米油盐的烟火中,令人感慨。  烟火气这玩意儿,少了,人便显得做作。终日高飘于俗世之上,与世界隔绝开来,不合群,也不合流,最后只能孤芳自赏。可要是烟火气过多,浑身铜臭,三句不离钱,或开口就是鸡零狗碎的闲事,难免招人烦,
期刊
何以解忧,唯有花钱?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遭遇一些悲剧性事件——失恋、失业、离婚、失去亲人或朋友。当这些事情发生时,我们应该花钱买点什么才能让自己觉得更好过呢?一项有趣的研究告诉我们:应该花钱买罪受!  我们常常被疼痛搅得天翻地覆,一个简单的偏头痛都可能要了人的半条命。为了让自己少受点罪,我们花钱买药。2016年11月,美国联邦公共卫生署公布了一份名为《面对美国成瘾症》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美国
期刊
拖鞋〔荷〕塞繆尔·凡·霍赫斯特拉腾 油画  很多人相信,这个世界的坐标系上存在一个“时间和空间和谐一致”的完美交点。这或许就是这些人旅行的原因:远离家园,希望抵达那个点,哪怕只能用纷乱的旅行方式完成位移,多少也能增加偶遇的概率。  在正确的时间降落在正确的地点——抓住机遇,把握当下,绝不放手——就意味着破解了保险箱的密码,真相即将呈现。不再被漠视、冷落,不再有起伏不定的巧合、意外和命运的转折。  
期刊
從前,一个贫穷的诗人和一个富有的蠢人在十字路口相遇了,他们展开了对话。但所说的一切,只不过是宣泄自己内心的不满。  这时,专司马路的天使经过他们的身旁,天使把手放在这二人的肩膀上。  看啊!奇迹发生了——这两个人交换了他们所有的东西,然后各自离开了。不过,说也奇怪,原来的诗人只看见手里攥有流动干燥的沙子;原来的蠢人闭上眼睛,却感觉到心中充溢着流动的云彩。  (浩 波摘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心能长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