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施工控制

来源 :科技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H376854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外观质量直接决定公众对混凝土质量的评价。施工易出现问题有: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和水泡;混凝土表面有白槐斑、黑斑且颜色不一;表面有明显层印;模板部分漏浆,个别有胀模现象;混凝土施工时沁水较大,振捣困难;边线不整齐。解决方法:模板;支撑;混凝土配比;模板剂;混凝土施工振捣;混凝土养护。
  关键词: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中易出现问题
  混凝土外观质量是公众接触与了解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最直接部分,它直接决定公众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评价。因此,搞好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對混凝土工程有其重要意义。我公司是专门从事公路施工专业化施工企业经过多年施工摸索,试验总结,对混凝土施工中的外观控制具有一定的经验,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其施工要点简介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一、基本情况
  现阶段,我国的公路设计中,桥梁的墩台多采用轻型薄壁式或柱式、肋板式。混凝土工程的表面积较大,混凝土集料多采用当地,施工中模板多采用组合钢模板。在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有:
  1、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水泡。
  2、混凝土表面有白斑、黑斑,且颜色不一致。
  3、表面有明显层印。
  4、模板部分漏浆,个别有胀模现象。
  5、混凝土施工时沁水较大,振捣困难。
  6、边线不整齐。
  二、解决方法
  上述问题在施工中可采用以下方法加以克服
  1、模板:混凝土外露面采用分块面积较大的整体钢模扳,厚3——4mm,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在使用时不变形,施工前应除去锈迹和表面防锈漆,使模板表面洁净光滑。
  模板安装应保持水平。避免漏浆现象,安装模板时可在接缝处抹一层粘结剂,并内夹一层无纺土工布。粘结剂可由水泥与胶水(装饰涂料:硅酸钠)配制而成。其中水泥能抵挡水的侵蚀,胶水有粘性可防止水泥桨开裂,并能有效地粘结在模板上,以防粘结剂被振动器振落而失去塞缝作用,另外内夹的土工布可吸收混凝土凝结时产生的过多水份,防止水泡产生,施工时,土工布外露部分应仔细切除。
  2、支撑:为防止胀模板,模板固定可采用 12对拉钢螺杆。间距以1.2m 1.0m为宜,下垫钢垫和钢管,通过钢管使模板整体受力均匀,模板内用长度与结构厚度相等的木棍支撑,对于较高的混凝土结构的底层,考虑到压力较大,可采用加双螺母或加密对拉螺杆加固。混凝土浇注前应对模板支撑仔细检察,使之稳固、安全,符合规范要求。
  3、混凝土配比:在施工中应对集料进行严格控制,经常检察其级配是否符合要求。砂、碎(砾)石在使用前要用水冲洗干净,不使用有硬块,过期变质的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水泥和细骨料用量,减少粗骨料用量,以增加混合料的易性。
  4、脱模剂:为防止在混凝土表面留下红印,应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清理完成后用抹布揩脱模剂(用质量好的机油)均匀地涂在表面,用量应少,现油光即可。如果机油过多会往下流,造成下层混凝土局部颜色较黑。擦油后,应注意保持模板干净,防止灰尘等粘在表面使混凝土外观变黑和表面化不光滑。如果在混凝土浇注前重擦一次,效果更佳。
  5、外加剂:为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印,混应续浇筑。如四混凝土量较大,浇注时间较长时,可加入适量缓凝型减水剂,即可延长混凝土初、终凝时间,并能增强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泌水现象,加入掺剂后上下层混凝土衔接容许时间长,衔接处无明显层次现象,整体性好,外加剂掺入时要严格控制剂量,并按使用方法正确操作。
  6、混凝土施工振捣:(1)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min,充分搅拌。(2)严格控制好坍落度。(3)混凝土自高处落下的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混凝土离析。并用塑料布遮住模板,防止混凝土散落到模模板上。(4)模板内混凝土应用人工扒平,厚度控制为30cm一层,并把滚到模板边的粗集料扒到中间,严禁用振动棒振动拖平。(5)振动棒振动要有规律地垂直插入,间距为20——30cm,呈梅花形,快插慢拔,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于20s为佳。插入下层5——10cm先中间后两边,待混凝土停止流动,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时为好。振动操作应先粗振后细振,尤其在模板边着重加强振捣。(6)浇注一层混凝土后,模板会因振动棒振动和倒入混凝土时被溅上许多水泥浆,会在混凝土表面留下斑点。因此在下一层浇注前应将溅到模板上的水泥清理干净,并抹少许脱模剂。另外模板边的浮浆和混凝土悬浮物都应铲到中间,以免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明显层印。
  7、混凝土养护:浇注完混凝土12h后开始养护,养护龄期不应少于7d前期24h内每2h养护一次,24h后按每4h养护一次,并对钢模板洒水降温。3b后即可拆模。拆模时应仔细小心,避免模板划伤混凝土表面和损坏结构物边角等。
  施工实践证明,上述办法行之有效,使混凝土外观质量有良好的改观,获得满意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稳定性是网壳结构(尤其是单层网壳结构)分析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在设计网壳结构时,除了按常规设计规范验算网壳结构构件强度、稳定性及结构刚度外,还应该进行结构整体稳定性以及对初始缺陷的敏感性验算[2]。本文对影响网壳稳定性的因素和研究方法做了综述,从而有助于设计人员对网壳稳定性的研究。  【关键词】网壳;稳定性;缺陷  网壳结构的稳定性能可能从其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中得到完整的概念。结构的失稳(
【摘要】PLC技术在控制系统中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提升机的控制性能,也提高了系统自动化水平和安全可靠性,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促进矿井的安全、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PLC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  一、PLC与传统的继电器的区别  (1)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就开关问题能够很好的进行控制工作,但是PLC则不仅可对开关量进行有效控制,还能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同时与计算机形成全面的网络,顺利完成对不同级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变压器在日常的运行中发生出口短路对变压器的危害,然后从变压器发生出口短路的危害角度出发,分析了变压器出现出口短路的原因,最后探究了预防出口短路的相应措施,本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变压器;出口短路;绕组绝缘;电动力  一、变压器出口短路的危害问题分析  1、电动力对变压器的危害。变压器在运行的过程中,本身存在着电流和漏磁场,在变压器绕组上将产
【摘要】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经济建设,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需要参与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及各单位明确责任,规范业主行为,加强质量管理及监理,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保障市政工程科学、安全开展,完善道路施工建设。本文主要针对监理工作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监理工作;质量控制  1.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建筑行业技术及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城市道
【摘要】:幕墙每个连接部位的受力螺栓不应少于2个,但由于理解上的差异,部份设计师在C型槽式埋件与幕墙构架连接的设计中,两个角钢转接件分别只设置1个T型螺栓连接。本文通过实例计算,证明这种连接方式是不符合要求的。  【关键词】偶然因素 结构隐患  建筑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建筑幕墙构件与建筑主体混凝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式各样的建筑物林立在城市各个角落,可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房屋建筑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建筑的整体质量,其中就包括房屋建筑裂缝的问题。房屋建筑裂缝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极其危险的一个问题,因此,建筑人员一定要严谨对待。本文对房屋建筑裂缝形成的原因做了分析,并找出了相关的控制和防御措施,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房屋建筑;裂缝;成因;
摘要:机械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它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有的比例非常之大,因此它的发展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本文对提升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水平、强化生产效率、创设显著效益有重要地实践意义。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实践  【分类号】:TH164  1前言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是一类知识丰富,具有较强专业性、技能性的学科。自动化技术的创新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造成变压器渗漏油的诸多原因,然后提出了完善防止变压器渗漏油的各项工艺措施、技术措施,本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同行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变压器;渗漏;经验;工艺  前言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如何提高电力设备的性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是电力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变压器的渗漏油问题能否得到及时、彻底的处理,也逐步成为衡量电力工业发展重要技术指标。油
(保定市光明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河北保定 071051)  【摘要】近几年,我国建筑施工大量采用轻骨料混泥土,轻骨料混泥土凭借其质轻、高耐温、防震、隔热性好等特点,成为当前各类建筑施工的新型优质材料。 本文主要就工程施工中的轻骨料混凝土应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希望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建筑施工;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  前言  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降低全社会建筑能耗和
【摘要】本文主要从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等方面详细的分析研究了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以加强深基坑现场施工管理 ,减少事故发生 ,消除安全隐患 。  【关键词】深基坑;安全;支护;锚杆  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数量飞速发展,解决高层建筑的深基础施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对近年来的事故统计中来看,坍塌事故已成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和机具伤害之后的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