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的茶味密码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kuhen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罐茶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受到各方关注,其最大的“爆点”莫过于“小罐茶,大师作”的品牌定位输出:整合茶产业优势资源,邀请制茶大师共同监制打造出一个完整的产品体系,覆盖了中国五大茶系,12款品类。那么这几款大师茶的魅力究竟何在?为此,我们特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陈荣冰,和我们在12款小罐茶中甄选出五款代表性茶品,對小罐茶的茶味密码进行全方位解读。
  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在茶区奔波了四年后,总结出了好茶价值的三要素:产地的稀缺性、采摘标准、工艺的复杂程度,那么这些好茶又是如何体现这些要素的呢?而在工艺方面,每位大师又究竟有着怎样的独到之处呢?绿茶-黄山毛峰
  茶青采自徽州区富溪乡山地栽茶园的明前第一拨初展芽叶,产地峰峦叠嶂,山高谷深。其间林树遍野,气候温和且雨水充足,终年云雾缭绕,茶树在云蒸雾蔚下,芽叶肥壮,持嫩性强。
  外型:形似雀舌而微卷,色泽油润光亮,翠绿中略泛微黄。
  内质:第一道,汤色清澈明亮,显微黄,板栗香清幽发散,滋味鲜灵爽滑;第二道,茶汤入口,兰花香沁人心脾,汤感越加细腻稠柔、鲜浓而不苦;第三道,水中米汤香、竹香交织呼应,滋味厚实饱满,香味高度协调呈现,入喉回甘明显,韵味悠长。
  叶底:嫩黄肥壮,厚实饱满,均匀成朵,通体鲜亮。
  小结:这款黄山毛峰对茶青的要求充分展示了产地的稀缺性、采摘标准的重要性,很多人认为绿茶工艺相对简单,其实不然。正如这款黄山毛峰的监制大师、非遗黄山毛峰制作技艺传承人谢四十所言: “传统技艺是制茶的关键。现在很多人认为黄山毛峰不香了,归根到底,原因就在于大量的茶叶为了刻意追求颜色鲜绿,条形漂亮,脱离了传统技艺,对茶叶的品质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我们老谢家,祖辈首创的技法一直延续下来,‘炒’、‘揉’、‘烘’,一个都不能少。”
  专家点评:这款黄山毛峰在香气和滋味上,完整地诠释了传统工艺绿茶的魅力所在,包括树种、采摘方式、制作方法,以及千百年的工艺等,都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另外,由于采用了充氮的储存方式,这款黄山毛峰保持了较好的鲜灵度,相对冷冻保鲜更加方便,非常适合绿茶的储存。
  白茶·白毫银针
  这款茶青是白毫银针中的太姥银针,采摘自福鼎太姥山核心产区,茶园四周峦岭交错,谷深壁陡,云雾缭绕。山上多奇花异树,茶树置身其间,香气自成。
  外形:芽头肥壮,满披白毫,根根匀齐,挺直如针。
  内质:第一道,提壶高冲,鲜爽的毫香、荷叶香瞬间舞动空气,清新脱俗;荼汤入口毫香蜜韵、润滑爽口;第二道,汤色杏黄,清澈晶亮;滋味醇爽,蜜香、清香隐约显现;第三道,内含物越加丰富,甜香渐显,入口芬芳甘甜,茶汤耐泡,回甘生津持久。
  叶底:嫩度匀整,毫芽多,色泽鲜亮。
  小结:满披白毫、挺直如针的太姥银针充分展示了产地和原料的稀缺性、采摘标准的水平,虽然工艺的环节相较少于其它茶类,但难度却一点都不小,对于白茶的核心工艺“萎凋”,非遗福鼎白荼制作技艺传承人林振传是这样说的:“白茶制作要看天晒青和看青晒青,根据天气情况准确判断什么时候晒,晒到什么程度。灵活调整茶青的萎凋工艺,要把握这种微妙的感觉,必须靠经验和勤奋,绝非一朝一夕能够练成。”
  专家点评:这款福鼎的白毫银针在原料的选择上可以说是好中择优,每一道茶汤都充分地呈现了白茶的独特气息和韵味,实为白茶珍品。
  乌龙茶一武夷大红袍
  这款大红袍原料采自武夷山世界双遗产地核心景区的岩谷之间,景区植被繁茂,阳光多为漫射光,夏季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冬季岩谷可抵挡冷风。岩谷峡缝间的茶园土壤均为风化岩石,通透性好,富合有丰富微量元素,酸度适中。
  外形: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乌黑油润。
  内质:汤色橙黄明亮;初时香气以炭火香、焦糖香为主,后花果香、蜜香层层递进;滋味饱满醇厚,茶汤富于变化,水中挂香显,岩韵显,回甘明显,喉底回韵悠长,4g茶量泡六、七道后仍然表现稳定。
  叶底:软亮匀齐,红边明显。
  小结:武夷大红袍在采摘时间、天气的把握上往往更有讲究,岩茶的珍贵在于产地的稀缺性和工艺的复杂程度,其中焙火工艺的魅力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正如这款大红袍的监制大师、非遗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顺明所云:“在制茶的技术性与艺术性上,武夷岩茶应首居第一,尤其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更是千变万化,会产生很多令人陶醉、赞叹的色、香、味、形的欣赏境界。好的武夷岩荼必须具备绝佳的生态、优良的树种、精湛的工艺方能制成。”
  专家点评:此款大红袍采用传统工艺制成,恰到好处的炭焙,形成中足火功的炭焙香,滋味醇较厚,岩韵显,充分体现了武夷岩茶高超的工艺水平。
  红茶·滇红
  茶青选取高海拔山地凤庆大叶种明前春茶芽头,产地的境内群峰起伏,平均海拔1 000米以上。其地森林茂密,落叶枯草形成深厚的腐殖层,土壤肥沃,致使茶树高大,芽壮叶肥,尤以茶叶的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成分含量居中国茶叶之首。
  外型:条索紧结,苗峰秀丽,金毫显露。
  内质:冲泡时汤色红艳明亮,金圈突出;香气浓郁持久,干净清透的薯香和隐约的花香、蜜糖香贯穿茶汤,此起彼伏地呈现其间;滋味甘醇浓厚,带有强烈的地域风味,水路清晰张扬,入口瞬间挑动舌尖的所有细胞,闭眼感受,仿佛身处秘境,脚踏层叠堆积的腐叶肥土,四周密林环绕,空气清新湿润,让人流连忘返。
  叶底:饱满完整,红匀鲜亮。
  小结:在红茶中,滇红一直都是特别的存在,凤庆的地域赋予了滇红对产地稀缺性最好的“地利”,明前的的芽头更是少之又少,虽然滇红诞生较晚,但它一面世就很惊艳, “这与滇红的独特与凤庆大叶种的原料有关,也和我们不断突破的制茶技术有关。凤庆种适合生产高档红茶,用凤庆大叶种生产的红茶拥有非常鲜明独到的风味。”非遗滇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张成仁如是说。
  专家点评:茶品香味浓烈,品种特征显,通过品鉴,凤庆的独特地貌赋予滇红醇厚的内质,口感上的丰富性和协调性在这款茶汤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黑茶·普洱熟茶
  源自西双版纳核心产区,精选古树毛茶原料,产地在海拔1000米~2000多米间,气候温和、降雨适中,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光照适宜、土壤肥沃以红壤为主,其中古茶园分布广泛,数百年以上古茶树存量较大。
  外形:条索紧细,金毫披芽,含芽率高。
  内质:第一道,梅子香、杏仁香先声夺人,奠定基调,滋味醇和甘甜;第二道,汤色红浓明艳,似陈年红酒色;滋味稠厚,入口若米汤滑感,此时枣香、桂圆香交融析出,仿若带着清香的丝绸拂过舌面;第三道,有感果胶质绵绵不断渗入茶汤,溶解成精彩纷呈的醇厚感,沉淀出云南茶山的山野气息,入口化开之后,身心愉悦。
  叶底:色泽褐红匀亮,杂质少,叶张完整,叶质柔软。
  小结:外形高含芽率,采自西双版纳的古树茶的细嫩芽梢,这样精贵的荼青用于制作普洱熟茶可以算得上“奢侈”了,中国普洱荼终身成就大师邹炳良说道:“与其他茶的制作工艺相比,渥堆发酵是一个比较费时的工序,需要很高的技巧,才能制作出真正陈而不腐、越陈越香的普洱荼。”
  专家点评:普洱茶不管是生茶还是熟茶,因为都讲究后期的转化效果,所以对树龄的要求都比较高,而熟茶在工艺上的又多了渥堆这样的制作环节,要出精品的难度更大,而这款熟普展示的底蕴可以说是在各环节都精益求精的佳作。
其他文献
时下有很多人都在谈论茶文化,虽然不见得真正热衷于茶文化的学习,也不见得有着真思考和真热爱,但谈却总是爱谈的。好像在他们漫不经心的说说道道中就真的能为自己说道出一个活生生的“茶文化”来一般。  在开口谈茶文化之前。至少的态度,是要先问问究竟什么是文化,人的社会为什么会有以及需要这么个“文化”?其次是要弄清楚中国文化的特质是什么。它与西洋文化的区别在哪里?然后才能对茶文化有个真的思维和认识。毫无疑问,
期刊
有关布朗山的记忆,更多的是停留在对它古树生茶的记忆上。布朗山的古树普洱生茶总是带着狂放不羁的个性,冲击着口腔,留下深刻的味蕾记忆。布朗熟茶偶有接触,但几乎都是过眼即忘。这次与布朗熟茶的接触,良久后,记忆仍清晰如初。  压制于2009年的这款熟茶。刚满3周的岁月对于崇尚年份的普洱茶来说,并无任何称道之处。所以这里的“大家”范儿,取普罗大众之意。这是款在繁多的普洱熟茶中有着某种代表性的茶。  年份不久
期刊
台湾的茶艺文化约在30年前开始蓬勃发展,林荣国说当时所使用的茶器具不外乎三种类型:艺术家作品、一般陶瓷工厂制品与大陆宜兴的制品。陶艺家的作品虽有创意,但由于多系手工拉胚,不仅单价过高且无法大量制作。而陶瓷工厂制品虽可大量生产,但创意和质量可能有待加强。由于自己本身专攻工艺、工业设计与陶艺创作,也曾至陶瓷工厂实习,可说兼具了量产的技术以及艺术创作的能力。林荣国矢志打造独具台湾特色的茶器。从客厅设立工
期刊
“君欲登寿城,常饮茶作阶”。茶叶是健康饮料,喝茶对于身体的众多好处中,较为人所称道的就是茶叶具有延缓人体衰老的功效。然而,延缓衰老之类的是现代人所具有的概念,古人喝茶,不讲延缓衰老,在精神上,他们探究的是哲学意义上的“茶德”,而这是第一位的。古之圣人君子,对于生命的认知是谦卑的,他们永远有一股要一窥生命之堂奥的动力,所以喝茶也是去观察和感受茶身上所具有的品性德行,也因此才会有“茶道”的产生。其次才
期刊
读郑燮的墨迹《竹枝词》,仿佛看到一个大胆率真的姑娘,依在柴门口大声说话。她一口的方言土语,又在说什么呢?  她说:郎若有闲,请来吃茶。  这真是一个春情萌动的少女,在紫荆粲粉、月色朗照的夜晚,从茶香四溢的茅屋里跑出来,对着满天的星辰自言自语了。我不知道她心中的郎君身在何方,但真的想去湓江,想与这样一位姑娘在月色澄明的夜晚里邂逅。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的诗、
期刊
厦门市思明区槟榔边上沿着湖整条街,原来的酒吧全部休业了,两三年的重整经营,变成清一色的高档装修茶业会馆。昔日的熙熙攘攘灯红酒绿,现在由以茶为媒介的商务会所替代。从社会关系学而言,这是否也能算是人类在对物质需求和追逐的一种进步呢?  昨晚和一友及此,该会所门店形象很好,老板原是做工程出身,懂得那些设计门道和材料搭配,再加上舍得花钱,效果很好。会所里穿梭的经理清一色半熟青女,口齿清甜,打情骂俏恰到好处
期刊
2017年中国茶产业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茶园总面积4588.7万亩,全年毛茶产量达到260.9万吨,在产量增加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全年滞销近36万吨的数据意味着茶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依然是产业发展主基调。  小罐茶是谁?茶行业如何转型升级?“让中国茶重新走向世界”的突破口在哪?小罐茶創始人杜国楹说,古老的茶要与年轻人搭界,喝茶要简单、时尚、优雅起来。选茶更容易、
期刊
春风一夜长灵芽。  茶丛里,新芽扎堆着冒尖,采茶人则忙不迭地采摘。“早采三日是个宝,迟采三日变成草”。无疑,这是一场同时间展开的激烈赛跑。  尽管如此,在不可逆转倒流的时间面前,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终究是手无寸铁、无能为力的弱者。著名诗人余光中、法国时尚品牌创始人休伯特·德·纪梵希、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知名作家李敖、诗人洛夫,接二连三地离去,让人真有些猝不及防,给活泼泼、充满生机的春日染上
期刊
因为对茶生执着之心,大学毕业后独自行走了十余省市,从各种领域学习与茶相关的一切。一般功夫茶者并不重视绿茶。因绿茶与其他茶类如乌龙、普洱、白茶等相比缺乏口感的丰富性与变化性,资深茶人的重心也就难以落到绿茶上。近一年多来,我始终在向周围开始对茶感兴趣的人群与部分茶友强调绿茶的重要性。首先绿茶是一切茶类的基础,唐、宋、元、明的茶文化皆建立在绿茶之上;再者。品质优异的绿茶其口感的厚重程度与耐泡度不亚于其他
期刊
“两年过去了,品牌名还没确定;三年过去了,产品还没做出来;一个亿快花完了,还没开始卖。我们甚至做好了六年不盈利的准备。”在小罐茶北京总部的茶室里,杜国楹一句话轻描淡写,却道出了“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寒窗无人解”的感慨。在杜国楹不知疲倦地讲了整整四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会说: “茶行业,是我创业的终极梦想。”  用消费品思维做茶  社国楹在商海拼搏了20余年,喝茶这个爱好也伴随着他整个创业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