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我国 “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重点内容,而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是促进农村产业、人才、生态和文化振兴的新路径。分析了甘肃省白银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白银区凭借良好的资源优势,探索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的带动脱贫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并取得了不错成绩,但依然存在投入资金短缺、产品开发不足和总体规划缺乏科学性等不足。提出了优化空间布局、加强乡村智慧旅游发展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等促进白银区乡村旅游发展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白银区;扶贫
中图分类号 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0-024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0.06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Baiyin District of Gansu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HANG Xin-xia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00)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the key content to realize the great goal of “two centenaries”. Rural tourism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is a new path to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ry, talent, ecology and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tourism in Baiyin District, Gansu Province were analyzed. Baiyin District with its good resource advantages, has explored a new wa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ith rural tourism as the leading factor,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investment funds, the lack of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the lack of scientific overall planning.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Baiyin District,such as optimizing the spatial layout,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mart tourism, and expanding financing channel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Baiyin District;Poverty alleviation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我国 “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重点内容,而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是促进农村产业、人才、生态和文化振兴的新路径。乡村旅游是一种依靠农业文化、特色农产品、传统民俗等乡村资源[1],融合了一、二、三产业的新业态,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就业途径和推动乡村环境治理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2019年上半年,我国乡村旅游接待的游客数量已经超过15亿,旅游收益接近9 000亿元[2]。甘肃省白银区凭借优越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以乡村旅游为主带动脱贫事业发展的新道路。笔者深入分析了白银区现阶段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为白银区乡村旅游扶贫事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 白银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1 基本情况
白银区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西部,是白银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兰州的距离仅60 km,属于兰白一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明显。下辖2乡3镇5街道,总面积1 390 km2,素有“铜城”之称[3]。白银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无酷暑,与周边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旅游休闲和避暑康养优势;区内交通系统较完善,有国道109线、省道217线、包兰、白包铁路以及京藏、定武高速穿过,交通便利;黄河自水川流入白银区境内,自西向东经过水川盆地、乌金峡谷,在四龙出境,并且有曲子戏、黄河战鼓、太平鼓等民俗文化极具地方特色。因此白银区拥有非常丰富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近年来,白银区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凭借良好的资源优势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实现村镇向景区、农家小院向民宿、农民向导游(经营者、服务人员等多重身份)的转变。结合“全域旅游”的空间发展布局,实现 “三位一体”(农业、文化与旅游)及“三生融合”(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发展模式,突出民俗、生态、康养等区域特色。积极创建“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旅游品牌[4],已经形成的旅游品牌有6个,分别为花村——顾家善、水村——大川渡、石村——萱帽塔、桃园——罗家湾、乡坊——强湾村、大坪——农业园,2个重点旅游镇——水川镇和四龙镇,水川镇有北武当神钟、雷祖风云、大川古渡3处人文景区以及園林玉兔岛、千亩翠绿湖、红湾棚景、乌金峡海流、芦苇湖十里垂钓场等14处自然景观;四龙镇有风景优美的黄河航运码头、王家大院、金山垂钓园等景区,同时这里的黄河战鼓、剪金山庙会、四龙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已经成为这里吸引游客的关键所在[5]。 白银区将乡村旅游作为主导产业来扶持,乡村旅游作为扶贫的新途径,一方面,通过引导农民加入旅游公司、合作社入股分红或者自己开办农家乐以及从事相关服务工作等形式解决就业难题、促进农民增收。在此之前,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农和外出务工,务农的收入较少,很难满足一个家庭的开销,外出务工所能胜任的工作也很少,多是工作时间长、报酬较低的体力劳动而且背井离乡。现在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农户能够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并且有多种岗位可以选择。当前共有128户贫困居民以产业扶贫资金的形式入股了多家旅游公司和合作社,苏庭民宿、留园民宿、1982文化驿站等大批民宿客栈解决周边200多农户的就业问题,共带动410人就业,225人实现旅游脱贫;另一方面,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小买卖、小手工等产业兴起,带动小吃、土特产等经营店的发展,在延伸旅游产业链的同时形成了“景区+贫困村+农户”的旅游扶贫模式。2019年白银区总共接待游客人数达431.58万,总收入达27.99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数达144.78万,收入为3.05亿元,分别占到全区的33.55%和10.90%[6]。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拓宽了沿途村民的致富道路,村民开设农家乐或者装修自家屋舍创办民宿,以及依靠乡村旅游的产业链发展生态养殖、家庭手工作坊等特色产业,达到旅游和脱贫增收双发展的效果,如今乡村旅游成为白银区农户就业和创业的良好平台。
1.2 白银区发展乡村旅游路径选择
1.2.1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乡村环境。
白银区先后投资近1.78亿元进行乡村道路硬化、路旁绿化、厕所改革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乡村环境美化亮化净化工作,目前白银区已经建成的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有8个、市区级示范村有10个,还有近40个环境整洁村;靖白公路等多条乡村道路的拓宽整改项目已经开工,开通了从兰州市、青海是以及白银市区直达“六朵金花”的公交和旅游大巴;新改建共10座旅游厕所;白银区现有白银饭店等3家四星级酒店,4家三星级旅游饭店,30多家较大型宾馆。此外,还有白银大森林旅行社、金龙国旅等十多家旅行社,遍及城乡的特色餐馆和特色小吃,如靖远羊羔肉、甜胚子、酸烂肉等特色美食,在展现白银饮食文化的同时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域游客的需求,为国际、国内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进一步提升白银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承载力。
1.2.2 免费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乡村旅游不但需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也需要高质量的服务人员。由于餐馆、农家乐、民宿的经营者大都是当地农户,他们普遍存在知识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不高、观念保守的缺点。针对这一状况,白银区政府专门为农户组织开展政策规范、卫生安全、礼仪文化等方面的免费培训。同时组织部分村民前往成都、兰州、皋兰、金昌等地区参观学习,吸取宝贵经验,为白银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案例参考的同时提高了农户的素质水平,当然服务质量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培养了乡村旅游技能型、高素质型人才。
1.2.3 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优质化旅游活动。
白银区政府相关部门精心编制《白银区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7],整合地区资源,加快构建“一城三带三板块”的旅游发展格局,其中“一城”指的是白银主城区,修建完善金鱼公园、白银火焰山国家矿山公园、西山公园等八大公园,完善“8+X”全域旅游项目体系,在改善了城区空气质量增加城区绿化的同时给人们提供了健身休闲的场所,形成生态化与现代化相融合的旅游休闲城区;“三带”指的是:①沿黄生态经济带,利用白银区距离兰州仅60 km且区内黄河流经超过40 km的区位优势,建设兰州—白银段沿黄旅游线,共同开发水川大峡等黄河风情特色产品,构建北与黄河石林相接、南与青城古镇相通的黄河风情文化廊道;②金沟河生态综合治理景观带,金沟河是白银排污泄洪的重要渠道,其规划是以生态治理为中心,致力将金沟河打造为乡村振兴的示范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示范带,旅游、生态与小康结合的示范带,形成“一水、两路、六湾、八景、十村”的产业结构;③左罗沟生态景观带,在沿黄快速路道路两侧栽种景观树,建设大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花海项目。“三板块”是在“三带”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的,分别是四龙休闲度假旅游区、大坪田园综合体和水川国际慢城,三大板块各具特色,休闲项目多种多样,实现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特色农业建设和休闲旅游产业的共同实施发展。
1.2.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在旅游旺季推出白银区荷花美食节暨乡村旅游节、甘肃白银黄河大峡奇观旅游节、剪金山“九月九”民俗文化节等特色活动,“美食+美景+文化”模式给游客独特的旅游体验。例如:在2018年7月16日举办的“魅力水川——花海寻宝”千人单车骑行活动,参赛者从四龙路口出发骑行至风园花海后,进入花海寻宝阶段,即将藏在花海中小标牌找出,只有找到其中一个即可兑换礼品,同时组织方借助“爱白银”微信公众号组织大坪花海摄影大赛。该活动正是在积极响应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增加了旅游趣味性的同时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劳模精神,充分展示了白银区乡村旅游建设的新成果。在“白银文旅”公众号中推出了“智游白银”的云旅游服务,包括白银概况、吃在白银、住在白银、行在白银、游在白银、购在白银、娱在白银、农家乐、特色民宿和便民服务板块十大栏目,包括景区概览、旅游路线推荐、特产旗舰店、政务服务网站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方便游客了解白银区乡村旅游的特色,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更是使大家足不出户游览白银。白银区举办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对白银的乡村旅游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吸引游客。
2 甘肃省白银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大坪农业园
2.1 园区介绍
大坪农业园被誉为白银区“六朵金花”之一。大坪农业园项目是2015年得到了科技部批准认定,属于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白银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田园综合体的代表作之一。在白银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将水川镇重坪、大坪和蒋家湾等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引导农民开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有效带动了全市猪、中药材、果蔬等九大产业的发展,建成农业科研、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快了脱贫攻坚的进度,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园区主要有八大核心功能区,分别为现代设施农业展示区、标准化日光温室示范区、特色林果示范区、特色药材种植区、科普培训服务区、休闲观光娱乐区、生态绿化区和农产品加工物流區。同时在园区内建设有“三中心”(设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日光温室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村新型实用人才培训中心)和“三基地”(设施蔬菜产学研示范基地、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新型农民创业基地)[3],极大地促进了大坪农业园的发展。 2.2 成功之处
2.2.1
交通便利。交通状况是游客最为关心的因素之一,大坪农业园位于水川镇,属于白银半小时经济圈内,交通便利。沿黄快速通道是双向四车道,白榆公路也已经建成通车,同时白银市公共交通公司开通白银至大坪花海的时令旅游公交专线,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还有从兰州、青海等地前往大坪农业园的一日游专线,助力白银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方便游客出行。
2.2.2 科技支撑。园区聘请了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担任园区的技术顾问,同时派遣多名员工赴山东、西安、四川等地学习,成为园区设施农业的发展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引进400余种茄子、辣椒、西红柿等作物的新品种,全面推广应用新技术100余项,如卷帘机、日光温室、辣椒等嫁接栽培技术。开展专门的农民技能培训课程,讲授日光温室、无土栽培等先进且实用的现代技术。
2.2.3 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头作用。大坪农业园起初开展的只有日光温室蔬菜产业,随后开始向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等多重功能转变。自“凤园花海”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数量达20多万,成为白银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花海旅游不断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村设施蔬菜、特色林果、玉米制种等产业的发展。强湾、四龙等乡镇的蔬菜产业迅速发展,蔬菜林果种植面积近0.333万hm2,带动 3 500户农户增收[8]。
3 甘肃省白银区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白银区的乡村旅游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与白银区所有的丰富旅游资源相比,与其他乡村旅游发展较成功的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3.1 投入资金紧缺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环境整改、设施建设、宣传营销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白银区的乡村旅游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全国知名度不高,愿意投资的企业或者个人不多,所以目前为止白银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单单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这就导致很多项目进展缓慢甚至无法开展[9]。
3.2 产品开发不足
白银区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还存在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低、旅游产品档次低的状况。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对自身资源挖掘的深度不够,大多数景区目前只是停留在观光、吃饭、住宿的初级层面,活动项目少、缺少地域特色,当地文化特征表现的很少,导致旅游项目单一,缺少特色产品,并且与其他地區重复度高,创新性不高,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
3.3 总体规划缺乏科学性[10] 白银区下辖2乡3镇5街道,但现在重点开发的只有四龙镇和水川镇,同时这2个镇乡村旅游业已经初见成效,并且交通比较便利,周围服务设施相对健全,存在不进行资源论证、规划的环节的情况下就直接增加旅游项目,人为建造许多“景点”的现象。这种只顾眼前的经济效益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是没有特色、没有活力的,是不会得到游客认可的,并且不利于这个地区的发展。但是像武川乡红沙岘村这样有丰富的红军战役红色遗址资源但地理位置较偏,再加上政府旅游开发方面投入资金不足且很难吸引企业来白银区投资,这些地区就被“抛弃”。因此白银区目前属于过度开发与缺少开发现象同时存在,这种不合理的开发方式,使发展较好的景区因过度建设导致环境污染,而另一部分很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长期被埋没,无人问津。
4 白银区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建议
4.1 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优化空间布局
基于白银区存在乡村旅游空间规划不合理的现状,区政府应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对乡村旅游在空间上进行合理规划。在现有资源开发的基础上继续挖掘民俗文化、红色旅游资源以及土特产资源,结合地域特色深化和拓展旅游活动内容,保持旅游文化的纯真性、本土性,避免重复雷同。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出发,整合乡村优势资源,促进生态、文化、产业的协调协调,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培养地方产品特色品牌,开展旅游项目,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白银乡村旅游纪念产品,使游客能深刻体验这里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品位。在一定市场调查后,充分了解游客心理需求,找准自己的市场优势,精确定位,推出一些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产品,例如乡村休闲游、农家度假游、民俗文化游等主题的乡村旅游类型[11]。在规划过程中,应把精准扶贫作为基本方针,把使贫困人群能够享受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益处作为基本目标,同时充分发挥主体景点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一个旅游点带动一片区农民致富,实现精准施策,使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趋于合理,使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4.2 加强乡村智慧旅游的发展力度
乡村智慧旅游已经是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白银区应以国内相关景区的建设经验为参考,以景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充分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科技发展符合自身管理的“智慧景区”,发展更高品质的乡村旅游,增加游客旅游体验感,提高满意度。全区的乡村旅游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宣传推广能力,加强与携程、去哪儿等大量线上旅游运营商之间的合作,积极运用抖音、快手等现下流行的网络媒体,可以与知名网红合作,或者鼓励当地居民发展自己的账号,通过他们拍摄的短视频,宣传白银区的乡村旅游,扩大白银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4.3 改善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
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仅靠政府扶持是不够的。区政府应该紧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契机,充分利用国家和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改善现行投资政策和结构,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为投资者提供各类便利条件,积极参与招商会和在各大招商网站发布招商信息,吸引社会各大企业前来投资。
参考文献
[1] 王珍枝.现代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3):45-46.
[2] 王妍妍,时光慧.总类 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M]//王妍妍,时光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2020:600-604.
[3]
李俊红.白银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7):4-5.
[4] 高承辉.好风景正变好“钱”景——白银区乡村旅游成群众脱贫致富绿色引擎[N].白银日报,2018-09-26(002).
[5] 张国琦.白银区旅游精品线路白银文明游[M]//张国琦.白银区年鉴.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9:282.
[6] 张国琦.2018年白银市白银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张国琦.白银区年鉴.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9:80-85.
[7] 魏巍.白银区构建旅游业发展新格局[EB/OL].(2018-06-25)[2020-04-25].https://m.sohu.com/a/237595177_119798.
[8] 辛闻.科技兴农绘蓝图枝繁叶茂花正艳——白银市白银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纪实[EB/OL].(2019-07-08)[2020-04-25].http://sm.guoqing.china.com.cn/2019-07/08/content_40817378.html.
[9] 许波.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中的几点思考[N].甘肃日报,2019-06-04(08).
[10] 张乐,窦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背景下甘肃省旅游精准扶贫实施路径分析[J].时代金融,2017(20):61-63.
[11] 杨庚霞.全域旅游视角下的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59-60.
关键词 乡村旅游;白银区;扶贫
中图分类号 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0-024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0.06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Baiyin District of Gansu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HANG Xin-xia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00)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the key content to realize the great goal of “two centenaries”. Rural tourism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is a new path to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ry, talent, ecology and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tourism in Baiyin District, Gansu Province were analyzed. Baiyin District with its good resource advantages, has explored a new wa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ith rural tourism as the leading factor,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investment funds, the lack of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the lack of scientific overall planning.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Baiyin District,such as optimizing the spatial layout,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mart tourism, and expanding financing channel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Baiyin District;Poverty alleviation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我国 “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重点内容,而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是促进农村产业、人才、生态和文化振兴的新路径。乡村旅游是一种依靠农业文化、特色农产品、传统民俗等乡村资源[1],融合了一、二、三产业的新业态,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就业途径和推动乡村环境治理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2019年上半年,我国乡村旅游接待的游客数量已经超过15亿,旅游收益接近9 000亿元[2]。甘肃省白银区凭借优越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以乡村旅游为主带动脱贫事业发展的新道路。笔者深入分析了白银区现阶段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为白银区乡村旅游扶贫事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 白银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1 基本情况
白银区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西部,是白银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兰州的距离仅60 km,属于兰白一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明显。下辖2乡3镇5街道,总面积1 390 km2,素有“铜城”之称[3]。白银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无酷暑,与周边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旅游休闲和避暑康养优势;区内交通系统较完善,有国道109线、省道217线、包兰、白包铁路以及京藏、定武高速穿过,交通便利;黄河自水川流入白银区境内,自西向东经过水川盆地、乌金峡谷,在四龙出境,并且有曲子戏、黄河战鼓、太平鼓等民俗文化极具地方特色。因此白银区拥有非常丰富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近年来,白银区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凭借良好的资源优势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实现村镇向景区、农家小院向民宿、农民向导游(经营者、服务人员等多重身份)的转变。结合“全域旅游”的空间发展布局,实现 “三位一体”(农业、文化与旅游)及“三生融合”(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发展模式,突出民俗、生态、康养等区域特色。积极创建“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旅游品牌[4],已经形成的旅游品牌有6个,分别为花村——顾家善、水村——大川渡、石村——萱帽塔、桃园——罗家湾、乡坊——强湾村、大坪——农业园,2个重点旅游镇——水川镇和四龙镇,水川镇有北武当神钟、雷祖风云、大川古渡3处人文景区以及園林玉兔岛、千亩翠绿湖、红湾棚景、乌金峡海流、芦苇湖十里垂钓场等14处自然景观;四龙镇有风景优美的黄河航运码头、王家大院、金山垂钓园等景区,同时这里的黄河战鼓、剪金山庙会、四龙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已经成为这里吸引游客的关键所在[5]。 白银区将乡村旅游作为主导产业来扶持,乡村旅游作为扶贫的新途径,一方面,通过引导农民加入旅游公司、合作社入股分红或者自己开办农家乐以及从事相关服务工作等形式解决就业难题、促进农民增收。在此之前,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农和外出务工,务农的收入较少,很难满足一个家庭的开销,外出务工所能胜任的工作也很少,多是工作时间长、报酬较低的体力劳动而且背井离乡。现在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农户能够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并且有多种岗位可以选择。当前共有128户贫困居民以产业扶贫资金的形式入股了多家旅游公司和合作社,苏庭民宿、留园民宿、1982文化驿站等大批民宿客栈解决周边200多农户的就业问题,共带动410人就业,225人实现旅游脱贫;另一方面,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小买卖、小手工等产业兴起,带动小吃、土特产等经营店的发展,在延伸旅游产业链的同时形成了“景区+贫困村+农户”的旅游扶贫模式。2019年白银区总共接待游客人数达431.58万,总收入达27.99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数达144.78万,收入为3.05亿元,分别占到全区的33.55%和10.90%[6]。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拓宽了沿途村民的致富道路,村民开设农家乐或者装修自家屋舍创办民宿,以及依靠乡村旅游的产业链发展生态养殖、家庭手工作坊等特色产业,达到旅游和脱贫增收双发展的效果,如今乡村旅游成为白银区农户就业和创业的良好平台。
1.2 白银区发展乡村旅游路径选择
1.2.1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乡村环境。
白银区先后投资近1.78亿元进行乡村道路硬化、路旁绿化、厕所改革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乡村环境美化亮化净化工作,目前白银区已经建成的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有8个、市区级示范村有10个,还有近40个环境整洁村;靖白公路等多条乡村道路的拓宽整改项目已经开工,开通了从兰州市、青海是以及白银市区直达“六朵金花”的公交和旅游大巴;新改建共10座旅游厕所;白银区现有白银饭店等3家四星级酒店,4家三星级旅游饭店,30多家较大型宾馆。此外,还有白银大森林旅行社、金龙国旅等十多家旅行社,遍及城乡的特色餐馆和特色小吃,如靖远羊羔肉、甜胚子、酸烂肉等特色美食,在展现白银饮食文化的同时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域游客的需求,为国际、国内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进一步提升白银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承载力。
1.2.2 免费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乡村旅游不但需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也需要高质量的服务人员。由于餐馆、农家乐、民宿的经营者大都是当地农户,他们普遍存在知识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不高、观念保守的缺点。针对这一状况,白银区政府专门为农户组织开展政策规范、卫生安全、礼仪文化等方面的免费培训。同时组织部分村民前往成都、兰州、皋兰、金昌等地区参观学习,吸取宝贵经验,为白银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案例参考的同时提高了农户的素质水平,当然服务质量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培养了乡村旅游技能型、高素质型人才。
1.2.3 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优质化旅游活动。
白银区政府相关部门精心编制《白银区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7],整合地区资源,加快构建“一城三带三板块”的旅游发展格局,其中“一城”指的是白银主城区,修建完善金鱼公园、白银火焰山国家矿山公园、西山公园等八大公园,完善“8+X”全域旅游项目体系,在改善了城区空气质量增加城区绿化的同时给人们提供了健身休闲的场所,形成生态化与现代化相融合的旅游休闲城区;“三带”指的是:①沿黄生态经济带,利用白银区距离兰州仅60 km且区内黄河流经超过40 km的区位优势,建设兰州—白银段沿黄旅游线,共同开发水川大峡等黄河风情特色产品,构建北与黄河石林相接、南与青城古镇相通的黄河风情文化廊道;②金沟河生态综合治理景观带,金沟河是白银排污泄洪的重要渠道,其规划是以生态治理为中心,致力将金沟河打造为乡村振兴的示范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示范带,旅游、生态与小康结合的示范带,形成“一水、两路、六湾、八景、十村”的产业结构;③左罗沟生态景观带,在沿黄快速路道路两侧栽种景观树,建设大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花海项目。“三板块”是在“三带”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的,分别是四龙休闲度假旅游区、大坪田园综合体和水川国际慢城,三大板块各具特色,休闲项目多种多样,实现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特色农业建设和休闲旅游产业的共同实施发展。
1.2.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在旅游旺季推出白银区荷花美食节暨乡村旅游节、甘肃白银黄河大峡奇观旅游节、剪金山“九月九”民俗文化节等特色活动,“美食+美景+文化”模式给游客独特的旅游体验。例如:在2018年7月16日举办的“魅力水川——花海寻宝”千人单车骑行活动,参赛者从四龙路口出发骑行至风园花海后,进入花海寻宝阶段,即将藏在花海中小标牌找出,只有找到其中一个即可兑换礼品,同时组织方借助“爱白银”微信公众号组织大坪花海摄影大赛。该活动正是在积极响应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增加了旅游趣味性的同时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劳模精神,充分展示了白银区乡村旅游建设的新成果。在“白银文旅”公众号中推出了“智游白银”的云旅游服务,包括白银概况、吃在白银、住在白银、行在白银、游在白银、购在白银、娱在白银、农家乐、特色民宿和便民服务板块十大栏目,包括景区概览、旅游路线推荐、特产旗舰店、政务服务网站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方便游客了解白银区乡村旅游的特色,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更是使大家足不出户游览白银。白银区举办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对白银的乡村旅游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吸引游客。
2 甘肃省白银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大坪农业园
2.1 园区介绍
大坪农业园被誉为白银区“六朵金花”之一。大坪农业园项目是2015年得到了科技部批准认定,属于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白银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田园综合体的代表作之一。在白银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将水川镇重坪、大坪和蒋家湾等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引导农民开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有效带动了全市猪、中药材、果蔬等九大产业的发展,建成农业科研、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快了脱贫攻坚的进度,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园区主要有八大核心功能区,分别为现代设施农业展示区、标准化日光温室示范区、特色林果示范区、特色药材种植区、科普培训服务区、休闲观光娱乐区、生态绿化区和农产品加工物流區。同时在园区内建设有“三中心”(设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日光温室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村新型实用人才培训中心)和“三基地”(设施蔬菜产学研示范基地、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新型农民创业基地)[3],极大地促进了大坪农业园的发展。 2.2 成功之处
2.2.1
交通便利。交通状况是游客最为关心的因素之一,大坪农业园位于水川镇,属于白银半小时经济圈内,交通便利。沿黄快速通道是双向四车道,白榆公路也已经建成通车,同时白银市公共交通公司开通白银至大坪花海的时令旅游公交专线,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还有从兰州、青海等地前往大坪农业园的一日游专线,助力白银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方便游客出行。
2.2.2 科技支撑。园区聘请了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担任园区的技术顾问,同时派遣多名员工赴山东、西安、四川等地学习,成为园区设施农业的发展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引进400余种茄子、辣椒、西红柿等作物的新品种,全面推广应用新技术100余项,如卷帘机、日光温室、辣椒等嫁接栽培技术。开展专门的农民技能培训课程,讲授日光温室、无土栽培等先进且实用的现代技术。
2.2.3 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头作用。大坪农业园起初开展的只有日光温室蔬菜产业,随后开始向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等多重功能转变。自“凤园花海”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数量达20多万,成为白银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花海旅游不断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村设施蔬菜、特色林果、玉米制种等产业的发展。强湾、四龙等乡镇的蔬菜产业迅速发展,蔬菜林果种植面积近0.333万hm2,带动 3 500户农户增收[8]。
3 甘肃省白银区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白银区的乡村旅游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与白银区所有的丰富旅游资源相比,与其他乡村旅游发展较成功的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3.1 投入资金紧缺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环境整改、设施建设、宣传营销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白银区的乡村旅游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全国知名度不高,愿意投资的企业或者个人不多,所以目前为止白银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单单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这就导致很多项目进展缓慢甚至无法开展[9]。
3.2 产品开发不足
白银区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还存在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低、旅游产品档次低的状况。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对自身资源挖掘的深度不够,大多数景区目前只是停留在观光、吃饭、住宿的初级层面,活动项目少、缺少地域特色,当地文化特征表现的很少,导致旅游项目单一,缺少特色产品,并且与其他地區重复度高,创新性不高,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
3.3 总体规划缺乏科学性[10] 白银区下辖2乡3镇5街道,但现在重点开发的只有四龙镇和水川镇,同时这2个镇乡村旅游业已经初见成效,并且交通比较便利,周围服务设施相对健全,存在不进行资源论证、规划的环节的情况下就直接增加旅游项目,人为建造许多“景点”的现象。这种只顾眼前的经济效益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是没有特色、没有活力的,是不会得到游客认可的,并且不利于这个地区的发展。但是像武川乡红沙岘村这样有丰富的红军战役红色遗址资源但地理位置较偏,再加上政府旅游开发方面投入资金不足且很难吸引企业来白银区投资,这些地区就被“抛弃”。因此白银区目前属于过度开发与缺少开发现象同时存在,这种不合理的开发方式,使发展较好的景区因过度建设导致环境污染,而另一部分很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长期被埋没,无人问津。
4 白银区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建议
4.1 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优化空间布局
基于白银区存在乡村旅游空间规划不合理的现状,区政府应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对乡村旅游在空间上进行合理规划。在现有资源开发的基础上继续挖掘民俗文化、红色旅游资源以及土特产资源,结合地域特色深化和拓展旅游活动内容,保持旅游文化的纯真性、本土性,避免重复雷同。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出发,整合乡村优势资源,促进生态、文化、产业的协调协调,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培养地方产品特色品牌,开展旅游项目,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白银乡村旅游纪念产品,使游客能深刻体验这里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品位。在一定市场调查后,充分了解游客心理需求,找准自己的市场优势,精确定位,推出一些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产品,例如乡村休闲游、农家度假游、民俗文化游等主题的乡村旅游类型[11]。在规划过程中,应把精准扶贫作为基本方针,把使贫困人群能够享受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益处作为基本目标,同时充分发挥主体景点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一个旅游点带动一片区农民致富,实现精准施策,使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趋于合理,使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4.2 加强乡村智慧旅游的发展力度
乡村智慧旅游已经是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白银区应以国内相关景区的建设经验为参考,以景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充分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科技发展符合自身管理的“智慧景区”,发展更高品质的乡村旅游,增加游客旅游体验感,提高满意度。全区的乡村旅游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宣传推广能力,加强与携程、去哪儿等大量线上旅游运营商之间的合作,积极运用抖音、快手等现下流行的网络媒体,可以与知名网红合作,或者鼓励当地居民发展自己的账号,通过他们拍摄的短视频,宣传白银区的乡村旅游,扩大白银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4.3 改善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
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仅靠政府扶持是不够的。区政府应该紧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契机,充分利用国家和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改善现行投资政策和结构,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为投资者提供各类便利条件,积极参与招商会和在各大招商网站发布招商信息,吸引社会各大企业前来投资。
参考文献
[1] 王珍枝.现代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3):45-46.
[2] 王妍妍,时光慧.总类 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M]//王妍妍,时光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2020:600-604.
[3]
李俊红.白银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7):4-5.
[4] 高承辉.好风景正变好“钱”景——白银区乡村旅游成群众脱贫致富绿色引擎[N].白银日报,2018-09-26(002).
[5] 张国琦.白银区旅游精品线路白银文明游[M]//张国琦.白银区年鉴.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9:282.
[6] 张国琦.2018年白银市白银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张国琦.白银区年鉴.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9:80-85.
[7] 魏巍.白银区构建旅游业发展新格局[EB/OL].(2018-06-25)[2020-04-25].https://m.sohu.com/a/237595177_119798.
[8] 辛闻.科技兴农绘蓝图枝繁叶茂花正艳——白银市白银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纪实[EB/OL].(2019-07-08)[2020-04-25].http://sm.guoqing.china.com.cn/2019-07/08/content_40817378.html.
[9] 许波.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中的几点思考[N].甘肃日报,2019-06-04(08).
[10] 张乐,窦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背景下甘肃省旅游精准扶贫实施路径分析[J].时代金融,2017(20):61-63.
[11] 杨庚霞.全域旅游视角下的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