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深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正方体的展开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文呈现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展示了完整的教学过程实录,并围绕“创想”探讨了从“结构化”想象到“结构化”操作的活动经验积累对深度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几点尝试及收获的效果.
  【关键词】创造;想象;结构化;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例题教学及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正方体的展开图
  1.揭示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盒子)
  师:同学们,看,这是一个正方体盒子,它是由几个正方形面围成的?
  生:六个.
  师:(教师演示)现在我把它打开,再打开,全部打开……摊平贴在黑板上,它就变成了一个什么?
  生:平面图形.
  师:对的,它就是这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板书:正方体的展开图)
  2.判断正方体的展开图
  师:正方体的展开图一定是长这个样子吗?
  生:不是.
  师:(设问)有没有其他情况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这儿有5张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课件出图)
  (1)六连格
  师:①号图形是把6个方格连成一排,我们就说它是“六连格”吧,它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吗?
  (停顿,学生思考)
  师:想象一下卷起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思考后课件演示四个面折起来)
  生:会有面重叠.
  师:什么面重叠了?
  生:下面和右面.
  师:(课件继续演示剩余2个面折起来)有地方重叠,就会有地方……
  生:缺失.
  师:什么面缺失了?
  生:前面和后面.
  师:嗯,这样自然就围不成正方体了.
  (2)五连格
  师:那如果像②号图形这样的“五连格”呢,想象一下卷起来又会怎么样呢?
  (停顿,学生想象)
  生:也会重叠.
  (课件演示)
  师:是的,还是会有重叠、有缺失,也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3)四连格
  师:那③号图是“四连格”了,它呢?
  生:是(学生非常肯定地齐答)
  师:为什么是?
  生:它折起来正好,不会有重叠.
  师:想象一下,是不是这样?
  生:是的.
  师:我们再来验证一下,想想看这连起来的四格卷起来就是正方体的什么面?(教师出示教具演示)
  生:上面、下面、左面、右面.
  师:还缺什么面,有没有?
  (学生回答“前面”“后面”后师演示折叠)
  师:剩余两格折起来刚巧就是一个“前面”一个“后面”.6个面折起来没有重叠,没有缺失(課件出示:没有重叠 没有缺失),那它就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4)三连格一
  师:终于有一个是了,那④号图呢?
  生:是的.
  师:怎么确定的?
  生:折起来也没有重叠,没有缺失.
  师:(设问)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在头脑里折一折,验证一下.(逐步动画演示)
  师:假如以蓝色面作为底面也就是下面,想象一下红色的面折起来会是正方体的什么面?
  生:右面.
  师:我们跟着电脑一起比画折一折.
  (课件演示右面折起来)
  师:的确是右面,那另一个蓝色的面呢?
  生:上面.
  师:是这样吗,蓝色的面在这张图的哪儿呢?(生指)
  师:让我们继续用手势跟着电脑一起比画折一下.
  (师生边比画边说:它先跟着红色的面立了起来,然后盖下来,的确是上面.)
  师:黄色的面呢?
  生:后面.
  师:(课件演示)它也先跟着红色的面立了起来,然后折过来,的确是后面.
  师:剩余两个面呢?
  生:一个是前面,一个是左面.
  (课件演示)
  师:刚才我们借助手势辅助想象(课件出示:手势辅助想象),确认了6个面没有重叠,没有缺失,所以大家想的没错,的确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5)三连格二
  师:⑤号图也是三连格,是不是呢?
  (学生意见不统一)
  师:我们也用刚才的方法,假如先确定这个面是下面,你能借助手势帮助想象,来确定其他5个面折起来分别是什么面吗?
  (生比画想象后,逐步说出5个面的名称)
  师:怎么会有两个前面?是不是错了,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课件演示)两边先立起来,再折进去,有两面的确都是前面.
  师:有重叠、有缺失,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评析】教师让学生想象,建立“立体图”与“展开图”的一一对应关系,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环节教学中,首先通过“六连格”“五连格”“四连格”三种图观察、比画、演示、对比的活动,帮助学生明晰展开图的判断标准——折起来“没有重叠、没有缺失”.然后在两个“三连格”图的教学中,引领学生通过借助手势比画辅助想象的活动,逐步清晰判断方法.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对展开图与相应几何体展开想象,用语言将想象或观察到的情境加以描述,能促进学生对图形表象的建立,进一步加深对图形定义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3.梳 理
  师:同学们,回顾梳理一下:怎么判断一个图是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同桌交流)
  生1: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个面为下面,然后想象把其他5个面折起来.
  师:说得太好了!
  生2:其他5个面没有重叠和缺失,就是了.
  师:补充得很精准!还有吗?
  生3:在想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手势比画一下.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
  4.想 象
  师:这样的方法大家都学会了吗?
  (生齐答:会了)
  师:看来,“想象”在这儿特别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关于“想象”的特别训练,玩“最强大脑”的游戏.
  师:(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假如蓝色的面是下面,请快速想象,说出红色面折起来是正方体的什么面.
  (课件依次出示,学生抢答后验证)
  (1)初级难度:
  (2)中级难度:(手势比画验证)
  (3)高级难度:(跟着电脑手势比画验证)
  师:游戏证明,大家都拥有一个“最强大脑”.
  5.创 造
  师:拥有“最强大脑”的你们,能不能自己来设计出一些正方体的展开图呢?
  生:行!
  师:“六连格”“五连格”要不要设计了?
  生1:不用了.
  生2:“六连格”“五连格”都有重叠的,肯定不是展开图.
  (1)四连格
  师:好,我们的设计从“四连格”开始.
  (如图10,教师在黑板上摆四块正方形磁力片)
  师:(教师举着剩余两块正方形磁力片)这剩余两块摆在哪儿,会组成正方体的展开图呢?
  (如图11,一学生上黑板摆)
  师:对吗?
  (生齐答:对)
  师: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如果定这个面为底面……
  (学生集体想象回答,如图12,教师逐个翻转磁力片出示名称)
  师:他摆对了,掌声鼓励!
  师:还能怎么摆?
  (如图13,一学生上台移动了“前”的位置)
  师:他这样摆还是前面吗?
  (集体手势比画验证)
  师:还能摆吗?
  (学生继续移动“前”,一直到了“左”的下面)
  师:还行吗?
  生:行!
  师:我也来摆(如图14,教师把“前”移到了上面),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我摆就不行?
  生:这样会有两个后面.
  师:看样子,这前后面怎么摆才行呢?
  生:上下各摆一个.
  师:嗯,只要上下各摆一个,不管摆在哪儿(课件出示前后面不同的位置),卷起来(课件演示四连格围成上下左右面),折上去(课件演示前后面折起来)都能围成正方体.
  (2)三连格
  师:创造完四连格,接下来我们创作几连格的?
  生:三连格.
  师:是的,大家思路很清晰.创造“三连格”展开图我们不是零起点,我们已经有了“四连格”的基础.想想看怎样就能得到“三连格”了?
  生:在“四连格”边上拿掉一块就行了.
  (如图16,教师拿掉“上”面)
  师:聪明!“四连格”拿掉一块,不就变成三连格了.而且,这时剩余的5个面有没有变化?
  生:没有,还是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师:那这个面摆在哪儿仍旧是“上面”呢.请大家拿出磁力片先摆成这样的5个面,再试一试.
  (学生活动:摆一摆)
  师:你们是怎么摆的?
  (一学生上黑板摆,如图17)
  师:对不对?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跟着电脑手势比画验证)
  师:还能怎么摆?
  (学生上黑板摆,如图18)
  师:对吗?
  (手势比画想象验证)
  师:两个同学摆的都对!我也来试试,“上”摆这里行吗?(教师摆,如图19)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这样连在一起的四格折都折不起来.
  师:说得好!我们发现了一个小经验,如果图中出现像这样的“田字格”,一定不是正方体展开图.
  师:同学们很聪明,会学习!通过对“四连格”进行一个简单的改造,移动“上面”的位置就创造出了“三连格”的展开图.
  师:“三连格”除了这样的还有没有其他情况呢?比如,换这5个面不动,“前”还能摆到哪儿,谁来摆一摆?
  (一学生上黑板摆,如图20)
  师:这“前”面还有其他摆法吗?
  (学生都感觉没有了)
  师:我告诉你们,有!但这种摆法很难想到,看哪一组能找到,拿出磁力片摆一摆.
  (学生活动:摆一摆,教师巡视发现有学生是这样摆的,如图21)
  师:这名同学这样摆,摆法很特殊!对不对呢,请大家比画想象一下.
  (学生比画想象)
  师:(电脑演示)让我们跟着电脑再一起来比画验证一下.
  【教学评析】本环节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有层次的“想象”特别训练,分解了学生在头脑中“折”正方體的难点.教师还引导学生利用手势比画辅助“想象”,使“想象”不是“空想”,而是提供了“想”的“工具”,提高了学生“想”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展开图的创造设计,使操作与想象融合得更加充分.在设计“四连格”时,注重引导学生想象“前”“后”面的位置变换与“立体图”的对应关系,发现“只要上下各摆一个就是前后面”的规律,丰富了学生对“四连格”展开图的认识经验.在设计“三连格”时,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教师通过对“四连格”的“改造”设计出“三连格”,然后对 “上”和“前”面的位置变化展开多重翻折的空间想象,创造设计出各种类型的“三连格”,从而使学生对正方体的展开图与立体图的对应关系理解得更加清晰深刻.   二、长方体的展开图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正方体的展开图,而正方体又是特殊的长方体,那长方体的展开图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摆出一个吗?(停顿)刚才的学习有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请大家先想一想,然后拿出材料摆一摆.
  (学生活动:摆一摆.教师巡视,挑选学生上黑板摆)
  师:黑板上是两名同学的摆法,他们已经标出6个面,进行了验证.我们仔细来看一看,这两张图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生:有.
  师:哪里相似?
  生:第一张图与正方体的“四连格”相似,中间也是四块,上下两块是前后面.
  师:如果我把上面图的“前”移个位置(师摆),下面图的“前”也同样能移吗?
  生:能.
  (手势比画验证)
  师:再移一下,还能跟着移吗?
  生1:不能了,长度不匹配.
  生2:能的,竖起来就行了.
  师:竖起来行吗,我们一起来比画验证一下.
  (师生比画验证发现仍旧是前面)
  师:看来摆长方形有时要横着摆,有时可以竖起来摆.
  师:那这一个呢,又跟哪个相似?
  生:跟上面的“三连格”相似.
  师:上面的“前”移动,下面的“前”也都能相应地移位置吗?
  生:能.
  (师生一起移动并验证)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把正方体展开图的经验迁移应用到了长方体的展开图上.的确,长方体的展开图和正方体是相似的,只不过多了横着摆,竖着摆的变化.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板书揭示课题)
  【教学评析】长方体的展开图与正方体的展开图是有相似之处的.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一联系,既能帮助学生利用正方体展开图的经验,进行迁移学习,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又能使学生对两种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获得“结构化”的认识与深度理解,更好地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练习提升(略)
  【教学评析】
  创出“结构”,想“方”设“法”
  早在50多年前,在《教育过程》(1960年版)一书中,布鲁纳就对伟大的课程应当关注的问题做出了精辟阐述:“任何课程的主题都应该由发展学生的基本理解能力而定,这种能力可以通过掌握构成某一主题的基本结构的潜在原理而实现.”本课“长、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教学,正力图引导学生探索长、正方体展开图基本结构的潜在原理.“六连格”“五连格”“四连格”三个图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本节课创造性地开发这些资源,从“结构化”想象到“结构化”操作活动经验的积累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1.有“想法”
  正方体的展开图丰富而富于变化,如何把它们进行分类和关联,是引导学生有序思考的暗藏线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 “六连格”“五连格”“四连格”进行的观察和想象,正是一种有序的思考与想象,这种变化在脑海中形成了形象支撑,在确定上、下、左、右四个面后,有重叠、有缺失、有翻折、有拼接,随着连格的减少、翻折的增加,直观的减少、想象的增加,碎片在减少、规律在明晰,空间观念在这种有序的想象中形成系统,学生从而获得有序想象的方法.
  2.想“起来”
  操作与想象并行,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正方体展开图是多样与复杂的,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在草图绘制完成之前开始裁剪或搭建.这张草图,便是进一步想象和操作的表象支撑和空间观念的依托.教师不急于让学生盲目动手操作,而是通过对这些图的观察、比画、演示、对比等活动,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造出这张草图,把一个个平面的正方形想“起来”,表象的转化跃然眼前.
  3.想“前”顾“后”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巧妙构建,通过有层次的“想象”训练,“六连格”“五连格”“四连格”三种图的观察、比画、演示、对比,引导学生对典型展开图进行想象和判断,明晰展开图的判断标准,把展开图与相应几何体动态关联起来,对不同连格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转化都有了较为系统的感知,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对正方体展开图的认识形成立体的连接,使得这种想象更为“结构化”,进一步提高学生感知空间和认识图形的能力,使学生的空间观念逐步得到发展.
  4.创出“结构”
  空间与图形的想象是对已有几何经验和形体的表象进行回忆或再加工的过程.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展开图的创造设计,能使这种回忆再加工的过程更加深刻,展开图各个面的位置关系了然于胸.从“结构化”的想象到“结构化”的操作,无疑是动手实践最强有力的支撑.从“六连格”到“五连格”,虽然都出现了“重叠”和“缺失”,但这里的“重叠”和“缺失”是关联和递进的,为“四连格”的合理出现做了充分的孕伏和准备.从“五连格”到“四连格”,确定的四个面围成了上、下、左、右面,“重叠”的一个面转化成了“缺失”的面,为“四连格”的变中不变做好了空间观念的准备,此时的创想有了依托,确定的上、下、左、右面,前、后面的粘连方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从“四连格”到“三连格”,让正方体的展开图辨析更具变式,让“四连格”的创想操作中已有的结构向外延展,增加翻折的次数和想象的空间,伴随着空间观念的逐步发展,发挥更大的价值.从“三连格”到“二连格”,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带领学生继续研究,因为已经生长的结构,足矣支撑学生独立探索,撑一支长篙,把探索引向課外,留足空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尽管没有一气呵成,但学生已有的从“结构化”想象到“结构化”操作的活动经验,能帮助他们在遇到新的问题时建立和延展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系统,激活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正方体作为特殊的长方体,它的特殊之处学生了然于心.然而,这些特殊之处,转化到展开图中,又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正是学生“结构化”探究的新的生长点.教学中,教师充分关注到这一生长点,引导学生关注异同,丰富长方体展开图中变化的可能性,既能帮助学生有效利用正方体展开图的研究经验,进行迁移,又能使对学生对两种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获得更有深度的理解,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能力稳步提升,体验探究知识的快乐,在实现了乐中求知的同时,空间观念得到更稳固的建立和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教学中的主要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基础.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仅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数学学科拓展实践课程的开展,可以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对数学学科拓展实践课程教学措施和特点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进一步完善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  【关键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通过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学习效果,成了近几年数学教师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探究在这一课程背景下利用以形助数模式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举措,希望能对未来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以形助数;计算教学;算法多样化;教学实践  以形助数是近几年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深受教师关注的教学模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新课改明确要求小学数学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改变教学内容,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情境创设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点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自己教学经验,以五年级为例,重点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法的有效应用,以期促使小学数学课堂
【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以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为旋转轴旋转正方体得到的轴截面的曲线,然后推广到长方体的旋转轴截面的曲线.  【关键词】长方体;正方体;旋转;轴截面;双曲线  5.结语  正方体和双曲线看似两个毫无关联的数学名词,实际上有着不可思议的联系.以体对角线为旋转轴的正方体旋转得到的旋转体的轴截面,中部正是双曲线,并且这两支双曲线可以通过几何分析和数学运算得到它的方程.解决问题很重要,但发现新的问题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当前我国的教育都坚持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数学是高中教育当中十分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都有重大意义.但是从当前我国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如何坚持核心素养教育的思想,优化高中数学课
【摘要】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之一.笔者尝试将具身认知与图形学习有机结合,通过营造具身之境,开展具身活动,建构具身认知,创意具身评价,促进学习过程的渐进,完成学习意义的建构,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具身;认知;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儿童认识、研究实物和感知理解生存空间的重要基础.它主要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
【摘要】在高中数学解题中,一个题目不止一个答案,一个题目不止一种解法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就需要在解题中,合理利用分类思想,在分类中各个击破,有效解题.所以,分类思想应用到高中数学的解题教学中,就有着很大的必要.因此,本文立足于高中数学的解题教学,探究分类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高中生的数学解题和课堂教学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分类;解题;题型;合作  在高中数学的解题中,分类思想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集抽象性、规律性为一体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从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掰手指头、拨动算盘数数,到中年级的学生通过列竖式进行计算,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每一个阶段都有对应的解题方式.而到了高年级,数学知识以抽象、复杂等特点为主,实践应用题的类型偏多,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授学生一些更符合实际,更便捷的解题方法,以全面
江苏数学高考中圆的方程每年都有所涉及,是C级考点,其中一类题目的条件中没有直接给出圆的方程,但是却隐藏在题目中,需要通过分析和转化去发现圆,将题目中特定的条件化“隐性”为“显性”,进而利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此类问题便是“隐形圆”问题.其中涉及“隐形圆”的高考题可参考:2017年第13题、2016年第19题、2013年第17题等.本文以最新的高考及模拟题为例,总结了部分“隐形圆”的解题策略.  策略
【摘要】数学课程虽然抽象单调,但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推动力.学好数学是学生成长成才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条件.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奠基期,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期.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及个性化鲜明的实践过程,要让学生从学会过渡到会学,并利用这样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建立教学改革意识,通过完善学生多元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