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禹步”的养生思想

来源 :健身气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chao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禹步”,是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一种健身养生方法,有关它的记述,多扑朔迷离。本文从禹步的起源、传承和发展进行阐述,意在抛砖引玉。
  一、原始“禹步”与大禹
  “禹步”之“步”,《说文》曰:“步,行也。”其最原始的含义应当是十分简单的,属于运动的性质。“禹步”之所以复杂就在于“步”与大禹建立了联系。李零、王俊华等学者认为,“禹步”就是大禹的特有步子,这则是“禹步”的最原始的含义。
  大禹因治水及征伐战乱而“跛行”,但依旧走遍九州大地为民众带来福祉,其“跛行”已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具有无上法力的象征与符号,并且体现大禹舍已为公、感天动地,与神灵相通的一种“载体”,那时的“禹步”已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还有更深的社会含义。可以说当时的“禹步”已经具有了“德”的因素:“‘禹步’,当然也是巫君的最大德行”(《说巫史传统》)。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恰恰符合了儒家的伦理标准,也许正因如此,后世的人希望大禹这样的仁者凭借“禹步”这个“身体载体”而长寿,因此在对禹的追忆中赋予“禹步”以养生新的内涵。生命在于运动,不论是作为个体的步法还是被赋予政治的内涵,“禹步”本身便具有锻炼身体的作用。而在后人的追忆中这种内涵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养生的变化。
  二、“禹步”的有关记载
  道教《洞神八帝元度经·禹步致灵》认为“禹步”是禹模仿鸟在陆地上行走的步法,“凡禹步法,移步左右脚,前后不同……向星禹步做九步时,既长久,若一气不得度,是以三步作一闭气,则九步即三过闭气也”这里的“禹步”说的就是一种将导引与行气相结合,并有具体要求和程序的一种养生方法,为以后导引术的“调身、调息、调心”的内涵指明了方向。再有《酉阳杂俎·玉格》中记载许旌阳以“禹步”斩巨蛇,事虽然荒诞离奇,多虚构成分,但可见在当时人的心中“禹步”应包含有“高难技巧”、神奇法力等。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1号秦墓中出土的《日书》,就有“禹步”的简牍记载:“禹须臾,行得择日。出邑门,禹步三,乡(向)北斗,质画地视之日,禹有直五横,今利行,……。”其大意是说,按照“禹步”之术,并与天地运行相结合,出行时会有好运找上门来。根据发掘报告,该墓的埋葬时间应在秦始皇八年末九年初之间,其内容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禹步”认识的一种价值观:“禹步”要择时、择地而行。葛洪的《抱朴子·仙药》记载了禹步的步法过程:“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右,左过右,右就左。次举右,右过左,左就右。如此三步,当满二丈一尺,后有九迹。”在这里“禹步”是“一系列繁细动作”的步法,且具有动作导引的性质。“禹步”的内涵应当是在其发展和传播中不断扩大不断变化的。直到近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仍流传有“禹步”。道教的“禹步”承袭了先秦祛灾、通神的功能,并进一步融入神仙信仰的内容,如《抱朴子·登涉》载:“(道士)往山林中,当以左手取青龙上草,折半置逢星下,历明堂入太阴中,禹步而行……”道士往山林之中,依照“禹步”前进,来达到目的。不管当时的“禹步”有何用处,但它具有了类似养生健身的功能。
  三、“禹步”的健身养生功能
  《金锁流珠引》卷五说:“能知三五禹步之宗门,即入长生不死之道,此法妙秘,不传非人。”这里“禹步”又被赋予长生不老的奇特功效,具有神秘、抽象化。长生不老体现的正是人们对生命的眷恋,本身便揭示出养生的观念。
  在上古巫风盛行的时代,禹在祭祀与执政过程中“禹步”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后世“禹步”就是一种“独足舞”,而这种“独足舞”即是模仿“夔一足”的舞步,在神话中夔是一种独足兽,从青铜器纹饰来看是一种龙的形象。也有认为“禹步”亦是“龙舞”。赵国华则认为“禹步”是夏朝时象征男根祈求生殖崇拜而进行的蜥蜴步。舞不只停留在戏的层面,而与宗教礼仪密切相关,是关乎社群延续与生存的大事。也许正因如此,后世将这种步法与大禹建立联系并一步步神化,最终使其成为流传至今仍有影响力的文化内容(包括养生文化)。其实闻一多在很早以前便提出“禹步”是一种独脚之舞。在道教理论中则认为禹观鸟捕蛇之状而仿之,习得“禹步”,这也许是最早的仿生养生的佐证。笔者认为,把“禹步”具体化为某一种舞步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禹步与舞有密切关系毋庸置疑。而舞具有导引养生之功效:《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大禹又“善治气”,使“导引蓄气,历藏内视,……,可以治疾”(《申鉴·俗嫌》),便使后世的“禹步”也具有导引养生的属性。上文所述,“禹步”最初的含义即大禹行走所用之步,与运动关系密切,运动本身便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同时也有“禹问于师癸”,师癸教大禹治身之法,提到:“故觉寝而引阴,此谓练筋;既伸又屈,此谓练骨。动用必当,精故泉出。”(《十问》)以此来说明大禹懂得导引养生之法。因此,不管大禹的步法如何,他都会把一些养生原则、意识融入到里面去。
  “禹步多巫”,说明“禹步”有其深刻的巫术内涵。而巫术作为一种对世界的认知形式本身并不只有迷信愚昧的一面。弗雷泽曾深刻指出巫术中包含有合理的内核,实际上巫术在发展中不断分化,一支转变为礼仪与宗教,一支转变为科学思维。“禹步”在后世也呈现出向宗教、养生科学分化的两种态势。一方面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道教文化内,“禹步”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有特定的步法,特定的咒语。另一方面,道教亦认为“禹步”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念。禹步不仅与大禹的个人健康相关,更关系到整个社群的生存。在原始社会,杰出领袖的健康对一个社群的延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很多原始部落内,王被视作氏族生命力之源。因此一个健康的王对一个氏族是及其重要的。也许从这个角度来说,“禹步”才被巫术化、神化、养生化。西汉马王堆三号墓出土有大批简牍,其中有大量医书。如《五十二病方》和《养生方》等中多提到“禹步”:“行欲毋足疼者,南向禹步三”意思是说要想使足部不疼痛,面向南做三遍禹步即可达到目的,即“禹步……,就能避免脚痛”。恰恰对于三号墓的墓主侯夫人,经医学专家研究,生前身体并不健康,患有多种疾病。在其墓中发现与“禹步”相关的医书却具有很高的导引养生价值。另外在周家台秦简中,便有不少用“禹步”治疗心病、龋齿病的治疗记录。这些都反映出古人的“重生”思想。与先秦时代不同,汉朝人渴求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对养生之道有着近似狂热的追求,此时“禹步”的祭祀化功能开始削弱,养生功能得到进一步确认:如,张家山汉简《引书》中说:“禹步,利股间”。另外,在道教中,“禹步”有祛灾功能,并与八卦相配合。“道教的禹步之法,因与握固闭气、掐诀存想等法术配合,要掌握禹步精髓并非易事。一般须先习五气一年,再习三步九迹星纲一年,经两年修习,方可临坛步罡行法。”可见在后世,“禹步”的导引养生价值被不断开发,成为一种文化内涵丰富的导引养生之术。
其他文献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新通道,写下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辉煌篇章,让世界开始了解中国,让中国开始影响世界。回望历史,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将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增添了宝贵财富。在“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中,健身气功汇集中国传统哲学、文学、医学等不同领域的养生文化
期刊
作为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我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农村,活动于田间地头与锅台灶间。没有想到到了晚年,住在儿子为我们老两口在县城购买的单元楼,从此也就成为半个城里人了。更没有想到为了锻炼身体,有一天我还走进了老年大学课堂,重温学生时代的记忆,开始学练健身气功。三年来我得到不少的收获,也认识结交了更多新朋友。能在年老体衰的时候进入老年大学学习锻炼,真是我的意外的收获与惊喜!  在县老年大学,我们的健身气功与养
期刊
当我看到雷斌老师的《走进大舞的微笑》一文时,好奇心驱使我一口气将文章读完,接着又看第二遍、第三遍……我太震惊了,也非常感动。震惊的是一套健身气功功法竟有这么深的学问;感动的是雷斌老师用那渊博的知识,让“微笑”走进大舞的境界,给习练者“为更高层次习练健身气功·大舞指明了方向”。给雷斌老师点赞。  我顺着雷斌老师的提示,对儒家的五德:仁、义、禮、智、信及其对应的五脏和动作有了一些了解,列表以示:  从
期刊
前言:  太极养生杖是一套以器械導引肢体运动的功法,所以身械融合特别重要;又因功法在创编中取义太极的阴阳和合、天人合一、内外和谐的理念,所以天人合一更重要。人只有融入大自然,在练功中进入象形取意的心境,才能获得画龙点睛之妙。在此,试将自已习练过程的遐想,描述为一次驾船远航,将功法遐想为航行中各个阶段的情景,与功友们共享。  预备势:  我来到风景优美的湖畔,仿佛听见悠扬古典的乐曲。眼前碧波荡漾,一
期刊
健身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大众喜爱的一种健身方式。要想练好健身气功,必备的一些练功知识很重要。众所周知,在体育锻炼之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先要做一些放松练习,使身体会更器官系统预先得到适当活动,为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进行各种运动做好准备。以预防身体器官受到伤害,练习健身气功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同样如此。  比如健身气功?八段锦,预备势是以松静自然的态势,要求习练者做到松而不懈,毫无牵强,无思无虑的
期刊
二、微笑生活化  微笑不仅仅是在练功中微笑,而在生活中也要微笑,并养成习惯,我们练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生活中受益。习练大舞要微笑,意在修心养性,而修心养性不仅在练功中体现,更在生活中表达,在行、走、坐、卧之中,在接人待物之时,在时时处处。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分体现。下面我们的内容就是以儒家文化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例进行介绍与微笑的关系。  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价值体系中
期刊
五、清明  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养生常识  清明养生贵在顺势而为,从立春到清明整整两个
期刊
自打国家体育总局给我颁发了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后,责任感、紧迫感就实实地压在了我的心头。为什么有责任感?因为我当时已经有59岁,很快就要退休,再也没有“工作忙、时间紧”的借口,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中;为什么会有紧迫感?因为年轻人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做贡献,而我,年届60,紧干慢干,还能干几年?所以,一定要争分夺秒地去干。  为了抢时间、尽责任、做奉献,我从三个方面做起:  一、做全民健
期刊
7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与健康猫(广州大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官方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任常建平、健康猫创始人兼CEO大象、阿里体育副总裁韩立峰等出席发布会。  发布会上,双方进行了合作签约,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为健康猫(广州大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颁发了“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国际培训基地”牌匾。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任常
期刊
起势  1、抬掌到胸高,两臂过直。纠正方法,两臂放松,肘微屈,微展肩两臂外旋,两掌向前抬起到与肚脐同高,与肩同宽,同时微提踵,  2、提踵过高,站立不稳。纠正方法,向前抬掌的同时,百会上领,脚趾抓地,微微提踵,脚跟离地约1厘米,慢慢起落,保持重心稳定。  3、按掌与抬掌转换时,旋腕不充分。纠正方法,按掌时保持掌心向下,按至两胯旁时,指尖向前。以掌根为轴,两掌坐腕外旋,指尖从向前,转至向侧、向后,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