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娘家过年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jx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岁,女大当嫁。这不是宿命,这是一次情感的转移。
  在离过年还有九天的腊月二十一,我结婚了。二人世界。想象中的浪漫却在那一年的大雪里彻底冰封。当我把那一捧作为新娘捧花的塑料玫瑰放在茫茫雪地,除了孤立的红,再找不到曾经随心所欲的温暖。这个“年”注定只能在单位宿舍,在由两个人缔造的“家”里过。这个家除了崭新得陌生的嫁妆,就剩毫不相关却因爱相连的两个个体。而三个人才能团“年”的古理在此时加剧了心里的隐痛。直到正月十五过小年(元宵节),按照民俗,弟弟才来接我回娘家,算是回门。
  跨进我住了21年,肆意快乐了21年的娘家门,地上铺着的青松毛还在,虽然底层的松针已干得泛白发脆,但因母亲每天往上面撒一层,看起来依然青翠逼人。母亲说我成家了,没时间去扯松毛,新房也不适宜垫松毛,让我回家感受一下曾经的年味。
  婚后的10多年,我都没能回去与父母一起过年。每一个我不能回去的春节,大年三十晚,当满桌的菜上了青松席,父母未曾吃一口饭菜,就会给我打电话,他们轮流着事无巨细地告诉我做了多少个菜,备了哪些年货,打算如何守夜……曾经被父母放纵、宠爱疯长的幸福枝蔓也一年年在春节来临时枯萎成无法言喻的慨叹与怀念。直到2009年,我在城里买了房子,二老从两百公里外一路晕着车,第一次来我的“家”过年。患了腿疾的母亲还是从老家的山上摘了几枝青松,挂在门头,但曾经在娘家过年的其乐融融,却再怎么也找不到了。
  春节前,循规蹈矩的母亲打来电话,让我无论如何,今年一定回家过年。这可让我犯了难,身心俱疲的我今年原本不打算回家过年的,“年”已被接踵而至的烦心事冲淡成一个寻常得轻易就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是一个不愿面对的日子。我不想把自己的诸多不良情绪带回家,带到注定只能被喜庆和吉利装点的“年”里,让敏感慈爱的父母觉出蛛丝马迹,给他们经年操碎的心再系上一个超负荷的包袱。做了心脏手术的父亲不能再受任何刺激了。“过大的情绪波动是心脏病人的一大劲敌,一定不要再惹你父亲生气,那样只会使病情恶化。”这是医生再三叮嘱过我的。
  两个月前父亲病危的情形还历历在目,父亲每分钟38次的心率已让我心跳加快,到了谈病色变的地步,父亲的慢与我的快,这种背道而驰的心跳,只差那么一丁点儿,就让我们父女阴阳两隔了。接连几个月来,三个心脏支架并没能使父亲健康起来,反而如恶魔的咒语时时纠缠不放,让他忧心忡忡,烦闷暴躁,消极悲观。
  对母亲的这次来电,我有单位放假晚、孩子作业多、带着狗狗出门不便等N多个充分的理由来回绝,但母亲在电话里近乎央求地说了一个客观得让我无法拒绝更始料未及的理由:我的外公,她的父亲,在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过年的腊月,93岁高寿时辞世了。作为“后人家”,我们一定要回家陪她去尽最后的孝道。外公没有孙女,我这个外孙女再不去担起出殡时吃“过河酒”(传统中,棺材从丧堂里抬出后,在去坟地的路上,要做停歇,再一次祭奠逝去的人,同时给参加送葬的人敬烟敬酒)的责任,整个环节就缺了一扣,外公的死已经让她痛心疾首,她怎么能让外公去往天堂的路再不顺畅?
  平时都是母亲在成全着我的意愿,要不是外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去世,这些既定程序非走不可,她无论如何也不会勉强于我的。何况,身患重病的父亲不能参加外公的葬礼,我不答应,真不能想象这个年母亲怎么过。于是,我一口应了下来,没有任何准备就连夜赶回了家。
  办完外公的后事已是腊月二十七,离“年”只有三天之遥。回家一看,凌乱不堪的家压根儿没有一点儿年味,更像一个被沧桑落寞劫持的现场。看着我失望的神态,还没从悲痛和煎熬中缓过神儿来的母亲撑着虚弱的身体,强挤出笑容,一个劲儿地说:“开心点儿,你外公这么大年纪了,是老顺事,你们回来就什么都圆满,什么都有了。”
  看着她因劳累而更加瘦小蹒跚的样子,泪,情不自禁地一股一股涌出来,那种具有表面张力的液体,隔着镜片,才不那么直接地溢出。此时,我不敢接一句话,生怕任何一个寻常的字眼,泪水就会溢出那条界线,我的坚强接不住,被悲伤包围的母亲更接不住。即便是为了腊月的“忌尾”,我也得忍住那些心酸的泪,让它们稍稍停顿后乖乖折返,待我在独处的时空尽情奔泻,冲走我的自责、自私和愧疚。母女俩做什么事都心照不宣地默然着,我知道,她在心里跟我有同样的祈祷:快些过去吧,2013,再过两天,所有的不如意就是一个永不复返的过去时,吉利话说就是“马跑平原,滔滔无阻隔”。
  还没出发前我问母亲,要我带点儿什么回家,但她坚决说家里样样都有,只要我回去就可以了。我信以为真,因为她总是为了一个圆满的年,考虑得周到无比,大到柴米油盐,小到装压岁钱红包用什么样式的,甚至是谁穿哪双拖鞋,我们睡的床单被子都要老早就备得妥帖。其实,为了她父亲的事,为了我父亲的事,她哪有时间和精力来准备呀?就在外公去世前十天,天寒地冻的,她像是有什么不祥的预感一样,独自冒着风雪,走了二十多里路去娘家照顾外公,把外公的衣物被面背回家,连夜洗好烘干又送回去。她想让外公过一个干干净净的年,又体谅其他六个弟弟妹妹事情多,能做一点儿是一点儿。但她因此凍病了,腿上的风湿让她走路都一瘸一拐的,我们爷仨儿便轮番数落了她一顿,但喉咙沙哑的她坚持说她没病,不过是嗓子有点儿哑而已……我们只知道她这样做会生病,还会得罪我的那些七大舅八大姨,很有秀孝顺的嫌疑,而我们不知道,那竟是她最后一次给她年迈的父亲洗衣服啊!
  我让母亲找出家里所有的脏衣服,在她认定的好日子里认真地完成一个祈愿。这一天,格外晴朗,看着院子里铁线上晾着的一长串衣物,彩色的馨香随风飘进我的鼻息,母亲站在石坎上开怀一笑:“哈哈哈!么么三,小霞,还是你手脚麻利,三下五除二就把所有的吉利都洗出来了!”那不是洗净的衣物,那是母亲遂愿的满足啊!
  脱下我为了过年而特意准备的衣裤,换上十年前在家穿着干活儿的衣服,熬一锅面糊,我用两天两夜完成了母亲的另一个心愿:裱屋头。看着里里外外都被我裱得焕然一新,父母又一阵喜浪涌来,很久没笑的父亲开心地说:“小妹哟,漂亮倒是漂亮了,你的腰杆和脖子筋咋个耐得住哟!你几百里路回来,都不得休息,要是我好好的时候盖点儿新房子也就不害你这么操心了……”不是父亲盖不起新房子,而是父亲对这间上百年的老房子有着别样的感情,这是他的父母留给他的唯一遗产,几代人的烟火就是在这间屋子延续和兴旺起来的。
  一家八口围坐在我和弟妹烹饪的年夜饭前,幸福的味道首先占据了我们的味蕾,为母亲斟满她爱喝的竹叶青酒,她再次给我们每个人说吉利话,发红包,包括我的父亲。一家三代,八人一桌,这就是父母心里真正的团圆。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大哥已年近古稀,身体硬朗,只是每逢天晴下雨,常感腰酸背疼。中秋佳节,我偕妻带子到农村老家看望大哥。  午饭后,大哥叫我和他去老房子那边转转。堂屋里空荡荡的,记忆中常立于大门背后的犁耙、锄头、薅刀等农具已不知去向,唯有一根扁担还静静地吊在神龛板下,看上去有点儿孤苦伶仃。我随口说:“还留着这扁担做甚?”大哥漫不经心地回答:“它在它的,它既不要吃,又不要穿,也不占地方!”大哥的声音有点儿低沉,表情有些凝
期刊
小时候,每年深秋,等到生产队空旷的晒场上所有农活儿收尾之后,忙碌了快一年的人们终于得闲休养生息。于是,一场场大戏也在渐凉起来的秋风中等待着上演。  这些大戏的主角一方是村民眼中颇带有传奇色彩的专业捕鼬者,一方是在苏北农村坊间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中表现亦正亦邪的鼬科动物——黄鼠狼。  那时我读小学,对黄鼠狼却并不陌生,因为这是农村常见的一种野生动物。当然,也说不定哪天早晨你还在被窝里酣睡,冷不防就被村
期刊
立 春  残冬瑞雪中  接力大寒续跑  风放下刀子  吟出低调的温柔  醒来的柳树  眨着绿色的小眼睛  二十四节气  出头的椽子  颇有大哥的担待  雨 水  立春过后  遇见雨水  爱的温暖  天空激动得泪流  大地心花怒放  惊 蛰  携着春雷  在数九的尾巴上  炸响  倒春寒里  萌动的万物  惊吓得抽筋  春 分  把昼夜平分  把春天平分  发现这个定律  若在今天  或许获得诺贝尔
期刊
老家隔壁的周大爷过世了,我周六回家正好碰着开悼。我在周家吃过饭,早早地以带孩子午睡为由回到自家楼上。没过多久,楼下响起劲爆的舞曲和人群的喧嚣,时不时地夹杂着麦克风里一个尖厉的女声问:“她们跳得好不好?”  “跳得好,再来一个。”又是一阵骚动。  我爬在窗台上往下看,不知主家从哪请来一支秧歌队伍,浓妆艳抹,穿着暴露。伶牙俐齿的领队在向主家说吉利,说完便在灵房前开始表演:唱歌、跳舞、耍海马、演杂技,好
期刊
山上到处是吃草的羊群  我和他们不一样  我一无所有  风有风的方向  落叶有安息的地方  唯一爱我的河,在上游  流向是分叉的  我站在凹下的荒原上  当我躺下时,它就凸了起来  像大地上长了颗黑痣  无 题  一定是過于炎热  鸣蝉嘶哑在树枝上  快艇飞速而过,卷起  崩裂的碎浪,像河流沉默的回声  树荫下的人们聊起  跳河的疯子、溺水的儿童、河神的传说  以及河面上泡肿发臭的猪  好像有那么
期刊
棉花长到半人高的时候,母亲带我们到地里给棉花打公枝。  给棉花打公枝要选择在清晨,清晨的阳光还不是很毒辣,棉花枝叶上还沾着露水,这时候打,对棉花伤害最小。我们不愿意下到棉花田里,磨磨蹭蹭地,虽然是夏天,早晨的露水还是凉凉的,打湿了衣服黏在身上很难受。母亲笑笑,带头下到棉田里,我们也只好硬着头皮下去。母亲对着一棵棉花,手把手教我们如何打公枝。  我们照着母亲教的方法去做,但总是错,妹妹将一棵母枝打了
期刊
“我们俩,一起遮着一支小雨伞。雨大,我来照顾你,你来照顾我……”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这首闽南语种经典歌曲之一的《一支小雨伞》,脍炙人口,韩宝仪、黄乙玲、音乐磁场合唱团等台湾众多歌星都曾翻唱过该曲。  老兵潘银堂,1926年出生在四川大竹县石子乡,1949年赴台。在茫茫人海中,他因一支雨伞邂逅了嘉义女孩儿阿荫。8年后,他在宝岛收获爱情,抱得美人归。这一奇缘故事,比《一支小雨伞》的歌曲早了20多
期刊
母亲挥舞擀面杖的时候,兄弟姐妹都会欢欣鼓舞,不为别的,单就那白花花的白面就足够让人陶醉了。  刚刚能吃饱穿暖的年代,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孩童,虽然没有刻骨铭心地把饥饿锁定在脑子里,但粗糙的玉米窝窝、红薯饼子还是非常令人厌烦,以致与我同样大的孩子们都对能吃上一顿饺子,或者降低点儿要求吃上一顿面条而感到开心。饺子皮只能用白面做,哪怕掺杂一点点儿玉米面、红薯面都是不行的。做面条的面皮也有同样的脾气。  擀面
期刊
前些年,我和社会上的一些人一样,对“医药代表”持偏见态度。直到有一天,我有幸认识了一个叫“木嘎惹”的年轻人,才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并心存敬意!  木嘎惹,1985年出生在四川省大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则约乡乃托村,那里山高路险,闭塞落后,生存环境恶劣。  2006年,木嘎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系,这也成为他们家和全村人的一桩特大喜事。不料,不菲的学杂费像一座山一样压在了他父亲身上。善
期刊
我徘徊在这片位于川南珙县南端,名日麻塘坝的神奇土地上。这里曾是一个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消亡的民族——僰族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四百多年前,古僰国的军事指挥中心和平蛮大战的主战场。  深秋的麻塘坝,万物萧瑟,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浸透和弥漫着古战场沉寂的气息。那些依附在悬崖上的具具棺木,历经岁月风霜的剥蚀,早已沉默为一个个神秘难解的千古谜团。唯有穿越时空的风,还在不分时节地在麻塘坝的悬崖峭壁间奔跑、呼啸,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