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性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0702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课改主要是改变教学方法。《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就一堂课而言,课的引入阶段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引入情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学习的积极氛围,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浓厚的兴趣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为此,我们就课改实验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与思考:如何在课的引入阶段营造自主学习的积极氛围?
  一、在质疑问难中营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问,形成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培养学生大胆探索实践的精神,从而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模式,而是在以旧的知识之下,去自主探索和超越自我的质疑教学,关键是要以学生的问为主线,以老师的引为主导,达到解决问题和产生新知识的目的。在课的引入阶段,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从“无中生有”到“有中生新”,进行质疑问难,从问题的质疑和解答里获取更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这样的游戏公平吗?”这一课时,我制作了这样一个游戏:在十张纸条中,只有一张有奖品,教师有意识的将有奖的纸条放在最后,让十位同学去抓。游戏结束后,学生提出:“这个游戏不公平。”针对学生的质疑,我让学生展开了讨论。很快,有同学总结出“越后的同学拿奖的概率越大。”于是,我顺势引出课题,让学生进一步讨论:“怎样才能让游戏公平?”游戏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为后面的教学过程做好了铺垫,这样,学生的整个认识系统被激活,就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立即进入到主动探索理解新知识的阶段。
  二、在以旧促新中营造
  与旧知识紧密相连的新知识,老师要指明教学目标后,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搭建一座学生可通过的桥梁,可以基本不讲。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迁移,自主质疑释疑,顺利掌握新知识。在教学《解分式方程》一课中,我一开始就板书几道方程题让学生解:①2x-3=5②③学生很快解完了方程①②,解方程③时卡住了。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七嘴八舌。不一会儿,就有一些同学用比的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试着解题。解下此题后,同学们非常高兴,都说这方法很好。我接着又写了一个方程:同学们有被难住了,停了下来。我启发大家:“方程②你会解吗?解此方程从哪里入手呢?”同学们又一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很快得出了“去分母,不去分母不能解”的结论。紧接着,我趁热打铁,以解此题为契机,把学生从自主学习旧知识自然引入到了新知识的学习当中,并归纳总结出了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在动手操作中营造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师生都深切体会到:学生听的记不住,看的记不牢,只有动手动脑自己得出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动手操作把学生的学习情感与生活经验融为一体,展现知识的无穷魅力。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上”,“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发现的”,而这种发现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取得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课的引入阶段,教师要提供必要的素材,让学生在即将获取新知识前,全面调动各种感官,为参与新知识的自主探究做好铺垫。
  在教学“一定能摸到红球吗?”这一课时,我先将红球与黑球分别装了3个盒子(①有红有黑②只有红球③只有黑球),每个盒子各有10个球。上课时我让学生分三个小组(四人一小组)进行实验,一组只能摸一个盒子。实验前我先问学生:“他们一定能摸到红球吗?”学生们七嘴八舌,纷纷猜测。实验开始了,每摸一次我都让学生自己记录下实验结果,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记录所得,要求学生分析并作出结论。
  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统计与概率”等这些较抽象内容,凭借学生的想象力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即使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多么符合条件的图形,大部分学生还是无法体会和想象。如果在引入阶段直接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使学生由最初的兴趣状态进入到主动探究新知识的阶段。
  四、在应用情境中营造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当学生感到所学知识难以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同时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新知识”的迫切需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最可取的方法。
  在教学“数怎么不够用了”时,我设计了几道数学抢答题,答对了加10分,答错了减10分。上课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认真思考,争先抢答。但担任计分员的同学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答错问题时如何记录这个数?全班同学一起用异常的眼光望着我,好像很无奈的样子,看我怎么办?就在学生疑惑不解时,我这才顺势引出了负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吊起了他们求知的胃口。
  德国教育家弟斯多德曾提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尤其是在课的引入阶段,创设恰当的情境,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会极大地提高整堂课的效率。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不论从教材到课堂,还是从教师到学生,理念都有了新的变化。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我们还总结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并非每节课都要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该讲则讲,该略则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课的创设不能太過牵强,例如《圆的有关性质》《有理数的运算》等教学,理论性太强,就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自主探究只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而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绝不能过于夸大,我们要防止所谓的“非探究就不是课改”的说法。
  2.求“实”不求“形”,设计问题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的实际,不能过于讲究形式,久久不能引入正题,防止所谓的“花架子”
  3.选择自主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难度要适当,有一定的探究价值,简明扼要,关键时刻一语击破,决不能拖沓冗长,防止“兜圈子”。
  4.善待学生的“特殊思路”,弘扬学生个性。教师要捕捉学生的独特性思维并及时鼓励,防止出现“一个问题一种思维”的“一线串”教学。
  5.教师要合理“导入”。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学生对问题经历积极的探索掌握后,要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若导入岐途,学生则会陷入迷茫的困境。
  总之,教学的导入环节擂鼓振军,影响全局,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情绪,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让导入成为这堂课的“领头军”,通过导入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其他文献
本文建立了一种用有限元法模拟自然河流平面变形的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二维水流挟沙力,并提出了一种处理固壁不可入边界条件的方法.用长江中游界牌河段的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
高校办公室在管理、教学、科研和后勤工怍方面,具有事关全局与整体的特殊作用,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健全政治学习制度提高政治素质,树立深入实际、调查
本文结合公外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法、心理学、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着重阐述教师、教学内容和信息反馈等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并由此提出改进公外听力教学的
目的 通过对前跗管综合征病因的探讨,达到正确诊断和治疗,防止误诊误治。方法 21例病人,年龄19-42a,平均25.3a;左足12例,右足9例,均为单侧发病;发病诱因为踝关节扭伤、跑、训练后等。
<正> 1 问题的提出当流量一定时,明渠水流断面单位能量E_s最小时的水深称为临界水深h_c.一般求h_c的方法如下:断面单位能量式中h为断面最大水深;v为断面平均流速;g为重力加速
【摘要】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句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品德教育、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重要性  【Abstract】Reading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It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accum
本文针对明渠中三维底孔喷射流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求解 N-S 方程的有限差分方法——HH-SIMPLE 方法.用该方法求解三维水流问题,可以保持 SIMPLE 方法的优点,即可将动量方程
【摘 要】本文介绍了课后记录的含义、课后记录在实践教学中的意义及如何写好课后记,对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后记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163-01  课后记录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写课后记录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那么课后记录是什么呢?课后记录是指在每节数学课后,
【摘要】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必要部分。计算机的普及也对计算机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的提高职校计算机教学效果,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并对其内涵与应用方式进行探究十分重要。笔者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对任务型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任务型教学中任务制定的方法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本文以吉林省大来站单站蒸发计算为例,论述影响线性扰动模型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根据线性扰动模型有效性的时空代表性,进一步探讨了站点观测项目和观测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