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冲刺高分终极大法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ng912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高考作文,各种“技巧、捷径”满天飞,各种“套路、范文”大行其道。这些看似神秘的所谓“绝招”实则对作文的误解太深,误导太多,使考生太轻易地误入歧途。越是到备考的最后,越应该回归作文的真实,应该从作文的本质出发来认识作文,从作文的考查目的出发来把握作文,从作文的写作思维出发来操作作文,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应试作文,拿到可观的分数。

一、写好应试作文的思维规范


  (一)快速审题,准确把握题意
  1.题意的规范:关注、思考的结果:社会生活的存在及其意义,人生的种种状态及其评价,哲理体现的各样人生智慧。控制在中学生的认识范围之内,不能超出大多数人的视野和思力能达到的高度。对象一定是积极的、有思考价值的、能带给自己和社会正能量的。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话说,绝不能让一个人无话可说。联系现实生活,又要高于具体的生活,不能变成政治的解读。
  2.题意的体现——题目:题目的构成:题目、材料、解读、要求等。对题目的处理:眼领——看清、看全题目中包含的所有信息;心会——从作文考查的“规则”角度准确把握其考查的真实指向。
  3.“领题”“会意”的思维规范:弄清题目每部分内容的含义及指向,综合各部分内容的整体定位,3.落实到作文的本质内容。
  (二)聚焦自我,清醒确立文意
  1.题目的“变”与“自己”:“变”是指题目,类型、材料、指向等多种多样。“自己”是指所有题目的“题意”、作文的本质都是要表达考生的“具体”认识、思考,是要写“我”,展示“我”的水平、能力。
  2.“立意”的重要性:文章无立意则无“灵魂”,仅剩躯壳,文章往往变成材料的堆砌,失之于“泛”,例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文章无立意则“无我”,通篇成了别人的罗列,全无考查作文的意义体现,失之于“虚”。文章无立意则写无所依,行无所范,最后导致读者读无所获,失之于“茫”。
  3.立意一“翼”:题目给出提示指向——“我选”,扬长避短——选出自己熟悉的、能驾驭得了的、有生活经验的、有材料的,题为我用——把提示的指向化为自己的思考,结合生活积累整理自己的认识,脚踏实地——把自己的思考放到作文的本质意义上坐实。
  4.立意另翼:题目留出巨大的空间,给出多个思考的侧面——“我理”“我定”
  “理”“定”的要義。理清题目或材料中涉及到的对象及现象,理清现象的意义, 从对象的角度分别看现象,从作文的本质意义考量,选择最接近这个意义的角度或自己最有话说的角度,坐实到作文的本质意义上。
  5.正确“立意”的要义:要符合题意,要集中表现“我”的认知,角度要小、具体,一定要是自己熟悉的、有生活的,要真实、有体验,思想要积极,选定就要聚焦于此,内容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二、紧扣文意,寻找表现形式


  1、“意”和“形”。
  “题意”是命题考查的定位,在“知”;“立意”是自己认知思考的内容,在“明”。“意”是虚,是内在;“知意”要通过“实”,“意”需托之于“形”。
  2、“形”的内涵。
  托意的“体”,追求“恰当、充分”,内容包括文体、材料、组织结构、语言、卷面等。
  3、选形要义。
  合乎题目要求,有明要求和潜要求,以记叙类、议论类、散文为主,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要规范,围绕立意组织材料,结构文章,“形”服从于“意”,处处以“准确、贴切地表意”为原则。

三、聚精会神连缀文


  明确提出“我的观点”,我对这个问题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从几个方面、角度来分析这个“理”?准备用什么来“析理”:“理”还是“事”?怎样处理这些“理”或“事”?分析的层次怎样安排?列好提纲,连缀成文。

四、精益求精修订错漏


  1.登阶意义。
  由于写作的时候精力集中在整体的构思上,写的时候又是一气呵成,有可能在某些环节、某些地方会出现一些错漏,在写完之后要对文章做一番检查、修订的工作,以查漏补缺,精益求精。
  2.“错漏”剖展。
  所有的作文都是在检查考生的“认知”和“表达”两个方面,不管题目如何的花样百出,变化多端,“题意”却是深深扎根于“社会、生活”“人生、哲理”这个土壤之中。题目是思考的出发点,对积累的激活是思考的重点,准确地把握住题意是写好的基础。
  表达过程中,“规范”是关键,规范地思考既是准确达意的保障,也是顺利写作的前提。
其他文献
笔者一直苦苦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既能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语文专题性学习可以将笔者的这一教学理想润物无声地落实到常态教学中。本文结合笔者自己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几种模式的语文专题教学的实践,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对课文的批注点评专题  在初中阶段,除了要让学生广泛涉猎语言文字优美、思想感情丰富健康的作品外,还应引导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期刊
意境是古诗词的核心与关键,是理解古诗词,体验作者情感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古诗词中人文资源教育意义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的中学古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无法深刻体悟到作者的浓浓情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  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
期刊
早晨,阳光从窗户里钻了进来,恰好晒到了我。鸟儿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叫个没完,似乎在向我诉说着什么。我朦朦胧胧地睁开一只眼,记得有什么事要做,接着我腾地一下坐了起来——今天我要去博物馆畅游知识的海洋。  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石家庄进行游学,我们一个个十分激动,都在猜测着参观时的情景,有的认为很期待,有的认为很有趣,还有的认为这是一次梦寐以求的体验。  博物馆终于到了,这里真是应有尽有,我被眼前的展品惊到了
期刊
书是人类文明的源泉,读书可以使人进步,读书可以使人明智。高尔基曾经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人们所学的大量知识,并不都是亲自实践所得来的,一部分的知识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所得到的,大部分的知识来自于书籍。读书使人开阔了视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大部分是从课本中来的,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读书,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
期刊
6月18日,我要去参加县中学生毛笔书法比赛。今天老师叫我先去练习一番,争取比赛有个好成绩。  不知为什么,今年雨水特别多,天空每天愁眉苦脸的。撑着伞到了老师家里,老师就先让我练一幅行书作品《枫桥夜泊》。《枫桥夜泊》是唐代张继写的,描述张继离乡时,船泊在姑苏附近的寒山寺时的思乡情感。  老师说明了参赛作品的要求后,我就开始练习字帖,寻找感觉。但我面临着一个问题,写了一年多的隶书,突然让我改练行书,似
期刊
的这样一个男生,他生性聪明,智力水平较好。但在近一段时间,这个男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放学后不回家,四处游荡。晚上,他往往约几个同学到电影院看电影、玩游戏机、打台球等。上课时困得睁不开眼,不能集中精神听讲;课后,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或抄同学的。集体有活动也不参加,教师进行说服教育,就摆出一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架势,学习成绩急剧下滑。同学们见这个男生这样都敬而远之,渐渐地,他开始逃学,拣垃圾卖钱买酒、食物
期刊
我是一支刚生产出的中性笔,修长直挺,身披一件黑色金属外衣,精神地站在柜台里。每个经过我面前的人,都会收住脚步多看我几眼。  没过多久,你哼着小曲来到我身边,突然向我咧嘴而笑,腮边露出深深的酒窝,黑色眼镜框里面的眼睛立马咪成一条线。好一个阳光少年!  你用胖嘟嘟的手把我从柜台里抽出,紧紧握住我。恍惚间,我看见你右手食指一侧,有一个小小的隆起的茧,静静地匍匐着。  离开商店时,你买了一盒替芯和一大堆辅
期刊
桌上作业本越叠越高,手中的笔渐渐没了墨水。旁边的同学在奋笔疾书,而我,渐渐失去了耐心。如果当初选择那条路,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吧!  往事一一涌上心头,初中军训时,穿着那宽大的迷彩服,站在烈日里,汗水从脸颊流下,竟浸湿了衣领。心中无限悲苦,真想找人倾诉。拍拍走在前方同学的肩,转过头的,却并不是我想见的那张脸。我惊觉,小学最好的伙伴,已赴他乡,走了一條我没有选择的路——上国际学校,出国求学。当初,我俩
期刊
文言文教学如何才能高效呢?有幸观摩了一节古诗文阅读课——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应该说,教师的设计思路流畅,学生有读有品,看不出有多少纰漏。然而,听了教研室的两位专家教研员的中肯评课,方茅塞顿开。  語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先自己设定了一个框子或套子,然后千方百计地把学生诱引到其中,去解决事先设计好的几个问题,紧锣密鼓地得出所谓的答案或结论,也就算是皆大欢喜,大功告成。殊不知,这样的语文
期刊
“开卷有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的确,“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是从阅读开始的”。“在现代社会,阅读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能力,因为几乎所有的现代信息都要通过阅读来获取。尽管计算机已十分普及,阅读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策略研究报告》表明:美国儿童在4岁后进入独立的自主性的大量阅读阶段,而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