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去,一片蔚蓝的天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jx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8日,我要去参加县中学生毛笔书法比赛。今天老师叫我先去练习一番,争取比赛有个好成绩。
  不知为什么,今年雨水特别多,天空每天愁眉苦脸的。撑着伞到了老师家里,老师就先让我练一幅行书作品《枫桥夜泊》。《枫桥夜泊》是唐代张继写的,描述张继离乡时,船泊在姑苏附近的寒山寺时的思乡情感。
  老师说明了参赛作品的要求后,我就开始练习字帖,寻找感觉。但我面临着一个问题,写了一年多的隶书,突然让我改练行书,似乎没有把握。我问老师,老师说:“书法是相通的,练练看,你悟性不错,就当作是一次收集经验的机会!”于是,我打开了米芾的行书字帖开始练习,但是心里还是想着隶书的飘逸。
  《枫桥夜泊》这首诗有几个字特别难写:“乌”“愁”“外”“寺”“到”。
  我拿着毛笔,右手由于過于紧张而微微颤抖。第一句写好后,发现“乌”字真的没有写好,那两个横折特别别扭。我抱怨着:还是让我写隶书熟练多了,这行书怎么去参加比赛呢?
  老师走过来,看了看,只留下一句话:“仔细体会字帖,注意笔画,那两个横折是不能重复的。”我忽然联想到,写隶书也有一条原则:笔划不能重复。我把写隶书的要领用在写行书上,发现有点顺手了。
  一幅《枫桥夜泊》练完了,竖起来一看,有些字还是像今天的阴雨那样让我心烦,我的信心有些消减。老师仔仔细细看了看,说总体是还可以。又拿笔示范了几个字,边写边告诉我:行书的笔法要似断实断,笔笔呼应。我边听边琢磨,任何事情都有决窍的。多读贴,多领悟,多比较,多练习,总会进步的。于是,我开始静下心来,沉浸在张继的《枫桥夜泊》之中。
  从老师那儿回来,我的脑子就装满了米芾的行书。明代董其昌认为米芾的行书实出二王之右,为宋朝第一。苏东坡称赞:“米书用笔迅疾而劲健,超逸入神。”我又特地去大佛寺瞻仰了他写的“面壁”二字。回来后,课业之余,就是一心面壁,静练米芾了。
  老话自然是经验之谈: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练习,我的行书终于可以竖起来看了。书法老师表扬我:“嗯,不错,有进步,基础实,领悟力强。相信你这次比赛一定会成功的!”
  我看了看窗外,那绵绵的阴雨已经停下来了。
  6月18日,我满怀信心,参加了县中学生毛笔书法比赛,比赛的题目是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几天后,成绩出来了,我获得了一等奖!拿着获奖证书,我又想起了陆游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啊,理想也好,目标也好,梦想也好,这些都是纸上的东西,只有实践,反复的实践,脚踏实地的实践,才能获得成功。
  想起这些,我抬头仰望天空。啊,天空一片蔚蓝。
其他文献
“思维碰撞”课堂的核心支撑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通过课堂或课外对课程乃至生活中问题的挖掘,形成有价值的问题体系,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等方式,用各种活动解决这些问题,在那些“问题差异处、观点不同处、答案争议处、思路相异处、方法相左处、个性解读处”产生对话与碰撞,思维的火花点燃在课堂,智慧的生成在小组,成果的展现在全体。  为了落实“思维碰撞”在课堂这个根本的宗旨,泰安实验学校构建了与之相适
期刊
课程整合是当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课程整合”的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创新性的课程实施,让学科本位模式、学生本位模式和社会本位模
期刊
秦观词受杜牧、李煜词的影响很大,有些词是从二人诗词中演化而来,也受与其同时期的柳永、晏几道的影响,虽为苏轼门生但其写作风格与苏轼却迥然不同。秦观的创作时期各学家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依据秦瀛《淮海先生年谱》分成三个时期,即:家居时期(进士之前)、蔡州京都任职时期(进士之后贬谪之前)、贬谪时期。秦观词风格随其境遇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伤感、婉约是其词的总体特点。秦观的词集合了婉约词的总体特色,又有其创新
期刊
文言文学习是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然而传统教学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串讲模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低效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如何让文言文教学焕发生命力,引导学生邂逅文言经典之中的无限美丽呢?  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真正以生为本。  让学生自己读书,对照注释自己翻译,有疑问互相讨论,教师只作点拨,强调更正或是对难点、新语言点详细讲解。事实证明,许多简易的文言文,学生完全可以
期刊
这段时间,我和孩子共读了一本书《夏洛的网》。这本书是中高年级的必读书目,我们也是第一次尝试整本书阅读,而且书中没有任何插图,在以前的亲子共读中,我们都是阅读绘本,其中图画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这样没有任何插图的整本书是我们第一次尝试。  我一开始就信心满满,从来没有想到过她会厌烦,因为她有听故事的基础。我们从小就开始听卉卉阿姨讲故事,每天一个新故事、一个新成语、一首新的世界名曲。有的时候我觉得小孩子的
期刊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基于经验的建构过程。“转化”策略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刚教完后,学生有点懂了,但碰到新问题,学生又无从下手了。究其原因,老师在课堂上就题讲题,课后的练习学生只是“依葫芦画瓢”。那如何让学生真正经历并体验“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呢? 我在教学时一般分为3个层次去引导学生体验策略:  一、课前热身,预伏转化。  1.师:课前先让我们轻松一下,玩个游戏,脑筋急转弯。  
期刊
笔者一直苦苦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既能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语文专题性学习可以将笔者的这一教学理想润物无声地落实到常态教学中。本文结合笔者自己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几种模式的语文专题教学的实践,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对课文的批注点评专题  在初中阶段,除了要让学生广泛涉猎语言文字优美、思想感情丰富健康的作品外,还应引导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期刊
意境是古诗词的核心与关键,是理解古诗词,体验作者情感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古诗词中人文资源教育意义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的中学古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无法深刻体悟到作者的浓浓情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  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
期刊
早晨,阳光从窗户里钻了进来,恰好晒到了我。鸟儿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叫个没完,似乎在向我诉说着什么。我朦朦胧胧地睁开一只眼,记得有什么事要做,接着我腾地一下坐了起来——今天我要去博物馆畅游知识的海洋。  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石家庄进行游学,我们一个个十分激动,都在猜测着参观时的情景,有的认为很期待,有的认为很有趣,还有的认为这是一次梦寐以求的体验。  博物馆终于到了,这里真是应有尽有,我被眼前的展品惊到了
期刊
书是人类文明的源泉,读书可以使人进步,读书可以使人明智。高尔基曾经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人们所学的大量知识,并不都是亲自实践所得来的,一部分的知识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所得到的,大部分的知识来自于书籍。读书使人开阔了视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大部分是从课本中来的,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读书,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