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几点探讨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12345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贫困生认定是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到贫困生资助的效益和效率,关系到贫困生资助的公正与公平。本文在分析贫困生认定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贫困生认定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20-02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贫困生的比例不断增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如何认定贫困生的问题上仍没有形成一个十分科学的体系。
  一、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学校认定贫困生的一般步骤为:首先由贫困生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出具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相关证明,学校将此作为参考,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调查,之后经过层层审核确定出贫困生进行分类。高校普遍的参考标准主要有:①孤儿家庭,同时又无其他亲属给予正常的经济支持;②单亲家庭,父母一方去世或失去生产、生活能力;③家中有患重病的直系亲属,常年需要支出医疗费用;④学生或学生家庭成员突发变故,短期内形成大量债务;⑤兄弟姐妹中间同时有两个人以上在大中专院校学习;⑥学生家庭纯收入在家庭所在地属较低水平;⑦学生月生活费在学校所属地的居民最低伙食费标准水平线以下。[注1]
  1.认定缺乏切实的标准
  目前,全国各地区、各高校之间尚未形成贫困生认定的科学统一的标准。教育部文件对贫困生只是一个理论上的界定,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很大。高校在全国范围内招生,生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各地区的最低生活标准,各家庭的收入水平也不尽相同。而且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标准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高校间的消费水平也不同,甚至学生所在院系不同、专业不同,消费需求也会存在差异。采取机械性的统一认定标准有失公平。
  2.部分贫困证明有失真实
  学生提交的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予以确认的贫困证明是证明学生家庭情况的权威凭证,但部分证明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和乡情人情,加之开具证明不会有损本人及其所在部门的任何利益,当地工作人员很乐意出具这个凭证,甚至不审核申请人家庭的经济状况便随意开具证明。由于生源地分散,核实成本过高,学校不可能到当地对材料进行一一核实,这便使得证明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3.诚信缺乏,存在假贫困生。
  国家高度重视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财政也不断加大对贫困生资助的投入力度。然而一些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看到贫困生每年得到不少的资助,便动起了“心思”,也开始和贫困生争“一杯羹”。此外,一些真正困难的学生由于认识上存在偏差,害怕当贫困生让别人瞧不起,硬着头皮充当有钱人,不敢正视贫困。假贫困生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助学金资助的效益与效率。
  4.评定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
  班级公开投票选举及班主任(辅导员)参与评定是贫困生评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认为同学之间接触比较多,了解更为深入,看起来公开投票的评定方法更为公平合理。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人缘成为影响评定结果的重要因素,真正困难的学生如不善于交际,则会在此吃亏。现在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一般为1∶200,因此辅导员不可能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并且大学教学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与班主任不可能经常见面,再加上老师较为繁忙的日常工作,师生间谈话交流的机会自然很少,即使作为班主任对于本班学生的情况也知之甚少。这就为评定的公平公正埋下了隐患。一般辅导员、班主任会采取平均主义或根据个人主观意识来做出自认为比较公平的判断。
  5.认定过程缺乏人情味
  国家资助力度的加大与贫困生人数不断增加的矛盾使得贫困生的名额似乎永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在此情况下,班级公开投票评定时贫困生不得不当众述说自己的家庭情况。在这样的认定过程中,他们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痛说家史揭露隐私的方法,严重损伤了贫困生的人格尊严,背离了贫困生认定的初衷。
  6.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由于是无偿受助,受助者不用承担相应的义务。一方面使一些贫困生渐渐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另一方面也助长了一些并不困难的学生争当贫困生的不良风气。这种“救济式”的资助,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使本来有限的资助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7.资助时限定名额
  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但“僧多粥少”的状况仍没有根本性改变。高校应对这一问题的普遍做法是限定贫困生和特困生的名额,一般按班级人数的一定比例,每班限定一定名额进行资助。造成贫困生少的班级不贫困的学生挤进了贫困生的行列,而贫困生多的班级却由于名额的限定而使得部分贫困生享受不到应有的资助。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也大大降低了资助的效率与效益。
  二、贫困生认定工作改进的思路
  1.完善贫困生认定标准
  教育部相关文件对贫困生的界定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只能从定性角度考察,无法从定量角度比较。在实际的认定工作中很难有效操作,在认定标准上很容易存在主观随意性,因此各地高校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为科学,实际操作性更强的标准,以提升认定工作的实际效果。可以参考以下方法:学生家庭每年都会有一定数目的收入,而学生上学成本则为困难学生家庭的主要支出,那么学生需要受到的资助则为学生上学成本[注2]与家庭每年可提供的最大限度的资金[注3]之间的差数。学校可根据各地、各家庭、各专业的不同情况具体计算学生所需的资助费用,较为公平合理。
  2.完善相关法规,强化责任制。
  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生源地有关认定部门的责任,对失职造假的不良行为要加大惩戒力度,严格把好“证明”关,提高贫困证明的权威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高校也应加强校规校纪的约束作用,追究假贫困生的相应责任,对于弄虚作假的不诚实行为,给予相应处分,严重者要记入诚信档案,以示惩戒。
  3.加强诚信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
  诚实守信是当代大学生理应具备的道德品质,高校要加强诚信教育,强调诚信为本。一方面纠正那些并不困难的学生“争吃免费午餐”的错误观念,让他们把机会留给真正困难的学生;另一方面,真正困难的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视贫困,明白接受资助不是耻辱。引导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的人生观,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4.增强参与评定者的责任意识
  高校相关工作人员站在评定工作的第一线,对贫困生评定的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增强参与评定者的责任意识,高校也要依据需要配足配齐班主任和辅导员,保证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参与评定者要认真履行职责,明确贫困生评定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规范认定程序,尽量做到客观公正。
  5.贫困生认定坚持以人为本
  在资助过程中,除了关注物质上的资助,也要注重精神上的关怀,以人为本。在认定中,要切实关心学生,维护学生的尊严,尽量避免公开投票等展示贫困的评定方式。认定应体现对学生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例如可以通过个别谈话,贫困生以信件的形式说明家庭情况等其他有效方式进行认定。
  6.改变无偿性资助的传统模式
  改变无偿性的直接补助方式,使贫困生在享受资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例如可以将助学金以借款方式无息借给贫困生,将来有偿还能力时再还;也可以让受到资助的学生承诺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做贡献;或者在校期间为受助学生提供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有偿性资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部分贫困生“等、靠、要”的错误观念,同时也让不诚信的假贫困生由于不愿承担义务而打消争取贫困生名额的念头。
  只有建立合理的贫困生认定体系,才能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与效率,做到物尽其用,从而实现国家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初衷。
  注 释
  1党振峰.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方法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2
  2 学生上学成本包括学费、食宿费、书本工具费、交通费等其他必须费用
  3 家庭每年可提供的最大限度的资金是家庭成员每年的收入、家庭财产、亲友及其他方面的补贴之和,除去家庭成员必须的生活开支的结余。
  参考文献
  1 党振峰.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方法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材[2007]8号)[Z],2007.6.26
  
  
  
其他文献
干部人事档案是重要的档案资源,其对干部个人的经历、思想、表现、奖惩、社会关系等进行了全面的反映,干部人事档案在实际中为组织人事部门的人才选拔及调用上提供了相应的依
【摘要】运用前景理论,通过专门设计的测试问题,文章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决策行为进行了分析,验证了高职院校学生择业过程的行为表现有可能存在参照点效应、反射效应、框架效应等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把握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有针对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前景理论行为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
本文主要结合数据时期的背景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其中还包括智慧城市建设、电子文件挂历以及档案数据的储存与备份等.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档案管理数据的提升,我们必须
摘要: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基坑开挖、降水等。虽然其作用重大,但是深基坑支护工程作为一项临时性建筑,容易被轻视。因为高层建筑中深基坑的施工技术关系着整个工程主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为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稳定性,就需要提高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建筑技术水
摘要:在工程建筑中,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时基坑支护技术,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已经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广泛的应用开来。尤其是建筑行业当中,各种新的技术也慢慢得到了应用。通过分析当前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技术的技术要求以及应用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应用  1、概述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本身比较复杂,在地铁隧道、地下管线、道路
教育的功利性作为社会发展对教育的现实回应,具有不可否认的现实性,素质教育的推行必须正视这一点,并给予足够的回应,拒绝素质教育的“超功利”定位,为此,必须从各个层面以制
摘要:提出了国企和谐发展战略的三大目标:竞争力显著增强,发展度显著提升;沟通力显著增强,公信度显著提升;影响力显著增强,美誉度显著提升,并提出了大力实施诚信、活力、低碳、平安、公信等“五大工程”的实施路径,以及责任保障、规划保障、制度保障、资源保障、文化保障、服务保障等六大保障。  关键词:和谐 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  当前资源环境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国际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越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坚持校核制度,加强业务培训,明确校核责任,较好地保证了公文质量。具体做法是:一、严把发文关,力求有的放矢。发文
如今的信息时代已经逐渐向着大数据的时代进行转化,在被数据充斥的档案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需要借助新型数据时代给出的优势,来对数字形式的档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虽然档案的
档案服务社会化管理模式运用使档案管理全面性有所提升,同时档案管理工作也并不仅局限于政府机构及学术机构,大众群体亦可有效运用档案管理查阅相关资料,让档案管理实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