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全面发展思想的启示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e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合作的一部重要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其中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独到的观点,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仍然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人;自由全面发展;启示
  一、关于“现实实的个人”的本质
  《德意志意识形态》开篇中蕴含着人的本质思想,有着非常丰富的意义和内涵。“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它首先提出了“现实的个人”这个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前提条件。这里面所强调的人,是“现实的个人”而不是抽象的人,不同于当时德国各种意识形态的观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社会历史是人类创造的,对历史进行考察必须考察人,这里的人也应该是“现实的个人”。马恩以分工为线索,从人类部落所有制开始,到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再到封建所有制,论述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水平,所以马恩讲的“现实的个人”也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的个人。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在接下来的关于意识和生活的辩证关系中,著作提到“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的解放是受到现实的限制的,首先要解决吃喝住穿的问题。著作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作为单个的肉体的个人,再一次强调了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并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酉己”所以分工也带来了不平等。‘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这里就是指的生产力对人的制约而不能随意随时地从事任何职业。所以,人要实现自由,必须首先发展生产力。人的自由决不是靠人的理想和主观愿望就能实现,而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实现的现实基础。从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中去探索人的发展的历史。最后,人的发展还要进行精神方面的生产,因为人们也“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虽然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生存前提条件,精神生活也是不可或缺的。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人的全面发展一脉相承
  党和国家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以人为本内涵解读
  发展的动力和最终目的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这是发展的不绝动力。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重心。“以人为本”,既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又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是科学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它强调物质文明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强调政治文明的发展,促使人民享有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强调精神文明的发展,促使人的素质全面提升在人格修养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
  四、社会建设迫切需要将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以人为本”不仅是國家发展观、党的执政新理念,更应是全社会普遍遵从的价值准则。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变革转型之中。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和竞争观念,调动各方积极性,使整个社会充满了生机活力;同时,由于社会生活的瞬息万变,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信仰迷失、拜金主义、道德滑坡等诸多问题。社会群体的分层造成了人们在整体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与冲突,社会凝聚力减弱。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已侵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金钱几乎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唯一尺度,消费几乎成为人们生活的唯一旨趣,人异化为“单向度的人”。拜金主义刺激、诱发人的“恶性”。拜金主义的影响蔓延了经济领域,政治和文化领域,人们所需要的任何东西,如名誉、地位、婚姻、爱情、权力、良心等等,几乎都有成为商品的趋势,都可以通过金钱的魔力得到满足,造成犯罪率升高,影响了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一种能够统摄、引领社会及其心灵的意识形态,必然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以人为本”浸润着马克思主义对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应该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05(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3]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人民出版社,2011(3).
  [4]刘同舫,《“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现实性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5).
  [5]李春火,《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武汉大学学报,2008(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兴起,高校传媒不断的发展,同样深深影响了高校学子的成长和高校的发展。高校网络舆论在发展中常常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常常造成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同时影响高校学生的思想健康与学校发展。本文试分析高校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特点、成因,分析高校媒体应对得失,为解决网络群体极化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高校传媒;应对  一、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网络
期刊
【摘要】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两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都非常重视,但是在德育方法上却存在一些差异。通过对日本德育方法的分析,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为我国所用。  【关键词】日本;中小学;德育方法;启示  所谓德育方法,是指为了达到德育目的而在德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实现既定道德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是德育内容发挥作用的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基层学生组织工作机制的创新是有效实现学生组织工作育人功能的需要。从系统要素的视角,要做到“思想引领、活动承载、组织保障、制度规范、干部牵头”;从科学管理的视角,要实现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品牌化:从组织定位的视角,要发挥各个学生组织的优势;从学科依托的视角,要凝练体现学科特点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工作;机制创新  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工作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
期刊
【摘要】STS教育是指导教育改革的一种思想,本文以STS教育理念为着眼点,浅析了在STS教育理念下如何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整合。  【关键词】STS教育;信息技术;思想政治课程整合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这表明其已经明确地将STS教育作为重要理念之一,同样,STS教育也体现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丰富多
期刊
【摘要】主要采用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湖北省体育高考为例,就制约湖北省体育专业招生考试项目成绩的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钳制体育素质测试成绩的主要因素有体育教师因素、体育考生因素、考场环境因素等。针对上述制因,提出开设短期中学体育教师培训班,加强体育考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素质的专项训练,鼓励体育考生考前熟悉考场环境等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素质测试;成绩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
期刊
【摘要】本文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咨询行之有效的几种方式方法,从而阐明了科学的合乎时代的心理咨询在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大力运用先进的心理咨询方法,在高校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顺利实施,教育资源的整合,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从高校教师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师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适高校教师人际关系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师;人际关系;措施  教师人际交往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需的,保证其卓有成效地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与他人在行为和思想上沟通、协调的能力。高校既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地。在这样一个人才培养场所和学术前沿阵地,高校教师良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各种人际关系的复杂变化,对当今校园生活中的学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导致了现代大学生中普遍的心理问题,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建设高校的心理教育。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进入了大学之后,其实就像进入了—个小社会,社
期刊
【摘要】通过对中美高校核心价值观的实施途径的比较,可以从中得到借鉴与启示。具体说来是加强核心价值观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研究和建设;加快完善辅导员机制;重视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发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学校与社会组织互动机制。  【关键词】中美高校;核心价值观;实施途径;比较;启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复杂,世界各国都在加强与巩固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作为发达
期刊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坚持以学生为本,逐渐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一种新的办学理念。文章首先分析了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内涵,探讨了目前高职院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以学生为本”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办学理念;以学生为本  教育部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