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高考所要考查的各种能力最终要通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试卷上,越是能力测试型的题目,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随着以能力考查为核心的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规范化答题的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教师和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答题不规范的表现
(一)答题方向性错误,即答非所问。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学生却用政治常识解答;题目要求用辩证法的知识回答,学生却用唯物论的知识来解答。
(二)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例如,在讲通货膨胀时把国家发行纸币多了,说成是国家把钱发多了;在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时把物质决定意识,说成物质决定想法等等。
(三)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例如,矛盾的斗争性说成是矛盾的战斗性;经济效益的提高写成是利润的提高等等。
(四)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
二、答题不规范的原因
学生答题不规范的原因,既有直接的表面的原因,又有深层次的原因。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是学生答题不规范的直接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知识结构的欠缺,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陈旧,不适应高考能力测试的要求。例如,答非所问不仅仅是因为粗心造成。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对题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缺乏深刻的理解而导致读不懂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再如,关于不使用专业术语答题的缺陷,表面原因可归结为答题技巧的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在其知识结构中,根本就没有使用解答该题所需的专业术语,还可能是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系统性而导致对知识提取上存在障碍等方面的原因。
三、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化的策略
(一)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是进行规范化答题的基础。所谓全面是指知识结构中须包含考试说明中所要求掌握的所有知识点,为进行规范化答题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所谓系统,就是要对众多的知识点进行良好的组织,在大脑中形成有序的而非零散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对所需的知识点、专业术语进行有效而快速的提取和运用,否则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构建这种应用功能强大的知识系统,必须抛弃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消极、被动、机械的学习方法,采用研究式、探索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二)建立以学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是提高答题的针对性、逻辑性、条理性的关键。在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精选典型试题进行思维训练(平时加强简答题和辨析题的训练);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复分析理解;对答题中出现的不规范化的问题及时点拨,以帮助学生自我反思等。
(三)掌握规范化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第一,要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能错。一定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并完成以下思维要点:1.辨明试题的指向,明确试题的设问点,问什么,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2.分析命题者的意图,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3.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不能简单地用已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去解答。
第二,在保证答题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和简洁性,通过完整的回答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具体方法技巧如下:
1.缩小包围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例如,题目涉及哲学知识时,首先要确定题目考查的是哪个知识板块,然后再考虑其属于该知识板块内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哪个知识点。若考查的是唯物论的内容,则应考虑物质与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若考查的是辩证法的内容,则应考虑其为矛盾、发展、联系等知识;若考查的是认识论的内容,则应考虑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现象和本质等知识。
2.正确选用高中政治专业术语答题。提高用词的科学性、规范性,尽量使用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原理答题。由于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规律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因此,对这些现象进行概括分析时,常用“一般情况下”、“多数是”和“绝大多数”等词语来描述,而不能一言概之。
3.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审题时要注意设问的关键词,如要求对中美关系现状评价,其中“现状”两个字就是一个关键词,暗示既要做正面的评价,又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4.梳理答题要点,提高叙述的简洁性。这样既可以表明对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节约了时间,也有利于阅卷者尽快发现答案的采分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正确性没有把握的内容尽量不要写,以免影响原本正确的那部分内容的得分。
(责编 袁 妮)
一、答题不规范的表现
(一)答题方向性错误,即答非所问。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学生却用政治常识解答;题目要求用辩证法的知识回答,学生却用唯物论的知识来解答。
(二)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例如,在讲通货膨胀时把国家发行纸币多了,说成是国家把钱发多了;在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时把物质决定意识,说成物质决定想法等等。
(三)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例如,矛盾的斗争性说成是矛盾的战斗性;经济效益的提高写成是利润的提高等等。
(四)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
二、答题不规范的原因
学生答题不规范的原因,既有直接的表面的原因,又有深层次的原因。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是学生答题不规范的直接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知识结构的欠缺,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陈旧,不适应高考能力测试的要求。例如,答非所问不仅仅是因为粗心造成。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对题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缺乏深刻的理解而导致读不懂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再如,关于不使用专业术语答题的缺陷,表面原因可归结为答题技巧的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在其知识结构中,根本就没有使用解答该题所需的专业术语,还可能是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系统性而导致对知识提取上存在障碍等方面的原因。
三、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化的策略
(一)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是进行规范化答题的基础。所谓全面是指知识结构中须包含考试说明中所要求掌握的所有知识点,为进行规范化答题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所谓系统,就是要对众多的知识点进行良好的组织,在大脑中形成有序的而非零散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对所需的知识点、专业术语进行有效而快速的提取和运用,否则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构建这种应用功能强大的知识系统,必须抛弃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消极、被动、机械的学习方法,采用研究式、探索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二)建立以学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是提高答题的针对性、逻辑性、条理性的关键。在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精选典型试题进行思维训练(平时加强简答题和辨析题的训练);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复分析理解;对答题中出现的不规范化的问题及时点拨,以帮助学生自我反思等。
(三)掌握规范化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第一,要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能错。一定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并完成以下思维要点:1.辨明试题的指向,明确试题的设问点,问什么,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2.分析命题者的意图,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3.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不能简单地用已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去解答。
第二,在保证答题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和简洁性,通过完整的回答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具体方法技巧如下:
1.缩小包围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例如,题目涉及哲学知识时,首先要确定题目考查的是哪个知识板块,然后再考虑其属于该知识板块内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哪个知识点。若考查的是唯物论的内容,则应考虑物质与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若考查的是辩证法的内容,则应考虑其为矛盾、发展、联系等知识;若考查的是认识论的内容,则应考虑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现象和本质等知识。
2.正确选用高中政治专业术语答题。提高用词的科学性、规范性,尽量使用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原理答题。由于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规律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因此,对这些现象进行概括分析时,常用“一般情况下”、“多数是”和“绝大多数”等词语来描述,而不能一言概之。
3.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审题时要注意设问的关键词,如要求对中美关系现状评价,其中“现状”两个字就是一个关键词,暗示既要做正面的评价,又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4.梳理答题要点,提高叙述的简洁性。这样既可以表明对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节约了时间,也有利于阅卷者尽快发现答案的采分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正确性没有把握的内容尽量不要写,以免影响原本正确的那部分内容的得分。
(责编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