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疱型毛囊虫病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y1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1例29岁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病程中并发水疱型毛囊虫病.患者于1981年2月确诊为SLE,口服强的松初量30mg/d,1984年2月为20mg/d.面部未用过皮质激素制剂.1984年2月初,鼻、颊突然发生小水疱,逐渐增多,无自觉不适.检查:眉间、鼻尖、鼻翼、两颊及颏部散在粟粒至小豆大淡红略带黄色的紧张性小水疱,边缘稍不规则,部分融合,间有脓疱.取水疱疱顶置于载玻片,用1滴10%氢氧化钾溶解后镜检,疱顶有多数毛囊,其中见众多毛囊虫.对新发水疱反复多次检查,病变部均见多数虫体.水疱活检以HE染色,菲薄的表皮下有水疱形成,疱底见以小圆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并于毛囊内发现虫体.局部外用杀螨剂,一周后镜检毛囊虫消失.

其他文献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种以表皮与粘膜的红斑及脱落为特征的疾病,死亡率高达30~100%。近来,对TEN的治疗有了新的探索,因其皮损与二度烧伤相似,因此考虑用治疗烧伤的方法治疗此病,即对无活力的皮肤作清创术后,用生物敷料覆盖,后者包括同种移植物尸体皮、猪皮、羊膜及合成聚硅氧膜。作者报告1例女孩,8岁,因治疗癫痫静脉注入苯妥英钠及安定后发病。
干扰素是天然产生的抗病毒物质,有抗感染和增强免疫监视作用.天然干扰素和最新应用DNA重组技术获得的干扰素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皮肤病、皮肤肿瘤以及一些难治性皮肤病.虽然治疗某些皮肤肿瘤取得了成功,但对病毒性皮肤病的疗效却不甚理想.本文复习文献,就有关干扰素的毒性、临床应用和作用机理加以讨论.
本文报道应用甲基多巴治疗后在光照部位出现湿疹样度损,并通过光斑试阳性证实此药的光敏感性。患者,女性,72岁,因动脉压过高而用甲基多巴治疗了3年,并因高胆固醇血症用苯氟雷司治疗。患者在增大甲基多巴剂量3个月后于日光照射部位如面部、颈部和臂部出现红斑性、瘙痒性、丘疹水疱疹,后扩展到肩部和小腿,用皮质类固醇和烟酰胺治疗15天后,皮损全部消退。数周后出现另一批皮疹,并对激素治疗无效。随后停用甲基多巴,继续
期刊
人类具有2组功能独特的小汗腺:1组分布在除掌跖外的全身皮肤,这组对热敏感的腺体,在对热的适应性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1组小汗腺仅对情绪激动刺激起反应,主要分布在掌跖部。
期刊
作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了12例SLE患者活动和非活动期的共139份血清中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水平。20名正常人血清作对照测定。
毛鞘角化病(Tricholemmal keratosis, TK)临床上类似皮角或角质增生型老年角化瘤.组织学上以显著角化和毛鞘角化为特征的良性上皮肿瘤.作者回顾了自己看到的23例病例,结合文献资料,将本病临床表现分为皮角型、疣状型和奖杯型.三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别,病程经过2月~25年,其中疣状型病程较短,皮角型居中,奖杯型最长.
期刊
作者用环孢菌素治疗了1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在临床与实验室检查都取得了好转.患者54岁,女,通过普通病理和免疫荧光检查确诊为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病程超过4年,曾用强的松、硫唑嘌呤和磺胺吡啶治疗.
肥大细胞广泛分布于各个组织,它与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有关。肥大细胞的异质性明显与生理、病理生理和治疗有关。作者取不同皮肤肿瘤手术切除后的正常皮肤标本37份,其中24份良性皮损,13份恶性皮损进行研究。所有标本等分为2,一半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另一半用Carnoy氏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并用甲苯胺蓝,阿辛蓝/番红和HE3种方法染色。观察到真皮肥大细胞颗粒着色有3种类型:肥大细胞的绝大多数
期刊
1862年雷诺(Raynaud)氏首先提出了由于间歇性肢端小动脉痉挛引起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此病导致局部皮肤苍白,继之紫绀、发红.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病因不明,称雷诺氏病,后者继发于结缔组织病、冷凝集素血症、冷球蛋白血症及神经系统疾病等,称雷诺氏现象(RP).
期刊
作者报道了2例Lyme病,与儿童化脓性关节炎相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