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xy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大学生自身、高等院校和社會三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发展现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以期完善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3.025
  0 引言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就成为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载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而高校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初具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创新创业素质不够、创新创业配套不足、创新创业氛围不浓等。因此,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升社会创新创业氛围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发展现状
  1.1 大学生自身方面
  由于受传统观念、家庭因素、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热情不够。即使部分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激情,但受制于创业经验的匮乏、创业准备的不足、风险意识的缺乏,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也会面临诸多困难,最终导致创新创业项目的夭折和失败,从而打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均倾向基于电商平台实现创新创业,但由于缺乏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关系网,创业模式也较为单一,导致大学生在竞争激励的电商环境中很难获得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举步维艰。
  1.2 高等院校方面
  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理论教育,创新教育难免脱离社会现实,导致大学生缺乏在“互联网+”环境下所应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数高校没有设置系统的、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仅仅孤立开设了一些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整、不系统。再次,在师资配置上,大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由各专业任课教师或辅导员兼任,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也没有经过专门的创新创业教学培训,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践性和专业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止于口号式、讲座式的宣讲,无法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最后,在校外合作上,高校与各类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不够紧密,没有和各类企业形成长期性的战略合作关系,从而无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也无法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和实习平台。
  1.3 社会方面
  在政府方面,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袭来,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但相关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由于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政策、金融、法律等配套措施还不完善,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效率并不高。其次,由于相关创新创业政策的宣传不够深入,大学生对国家创新创业相关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制约了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导致很多大学生有创业冲动而无创业行动。
  在企业方面,各类企业与高校的联系较少,无法将企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及时传达给高校,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
  在家庭方面,受制于一些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和封建思想的制约,大多家长并不鼓励大学生开展风险较大、波动较大的创新创业活动,而是希望他们有稳定的学业和工作,这种家庭观念和思想显然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萌芽与培养。
  2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构建
  2.1 大学生自身方面
  作为“互联网+”环境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紧紧抓住机遇,紧跟时代潮流,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创新创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专业优势,精准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其次,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努力增加企业实习和实践经验,为未来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2.2 高等院校方面
  作为“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根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设置系统的、科学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其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过程,需要深度融合通识知识、专业知识、创业知识以及网络技术,这就对高校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师资队伍的培养上,高校应不定期为教师提供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在创新创业教学上的实践性和专业性,打造一支综合素质全面、实践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作为高校教师,应不断拓展自身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强化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融入“互联网+”教学思维,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方式。再次,高校可通过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等方式加强与校外各类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基地和实习平台。同时,高校应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通过学分改革、奖学金配套等方式形成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学习并自觉在“互联网+”环境下寻找创新创业新机遇。   2.3 社会方面
  政府应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業的引领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的配套机制,在政策、资金、税收、法律、平台等方面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更多实际的支持。同时,加强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范围和宣传力度,让各类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其次,通过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培训、项目审核、政策支持、经费支持和法律援助,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再次,政府应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允许失败的社会氛围,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媒介宣传创新创业典型事迹和案例,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浓郁的社会氛围。
  企业应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的培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与高校之间开展互利合作,通过企业家进课堂、提供实习见习岗位、联合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参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弥补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短板,帮助大学生完成从学业生涯到职业生涯的过渡。在此过程中,作为企业,可以解决自身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并可在高校和学生群体中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影响力。
  家长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家长应摒弃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鼓励大学生大胆尝试、积极进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与热情,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造就生力军。
  3 结语
  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学生自身、高等院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作为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不断丰富自身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增加自身核心竞争力。作为高校,应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持续性的工程建设,基于社会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模式,从而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作为社会,应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并提供相应的制度、政策、资金、法律、平台等配套支持,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马慧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6).
  [2]尚大军,王建磊.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23).
  [3]王静.“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和发展探索[J].商讯,2020,(35).
  [4]徐松美,文雅,齐文娟,等.新常态下融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5).
  [5]杨延朋.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6,(6).
  基金项目:西南政法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7C02);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双创时代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2017-GX-122)。
  作者简介:吴明娥(1989-),女,汉族,安徽宣城人,经济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它精简而深刻的语言中透露出新世界观的萌芽。其中所蕴含着的实践性、人与环境关系以及人的本质等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关怀,这些思想对于应对当代教育走向之问与探索当代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
本文采用芜湖2007-2017年期间的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相关数据,分别使用DEA-BBC模型和DEA-CCR模型分析安徽省芜湖市物流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分析投入与产出指标是否存在冗余和不足的现象,从而在给出的数据表中发现安徽芜湖市物流行业在2007—2017年11年间存在的发展不足问题,同时给出相应的对策,期望为将来的芜湖市物流效率的提高改善提供参考借鉴意义.
摘 要:步入新时代以来,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接受先进文化知识和系统专业教育的一份子,青年大学生应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去激发、践行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高校加强以“四史”教育培植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既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有力措施,也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在阐明“四史”教育对大学生理想信念重要影响
智慧型城市建设街区功能完善是重要保证,尤其通过疫情防控更凸显出街区在城市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本文设计了基于JavaScript、CSS及XML等应用在Web层面的语言及技术架构的新业态新经济街区生活服务类平台,并已在手机端初试,希望有效支持智慧城市发展。
摘 要:英国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开始发展并应用PPP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进私人融资计划(PFI),成为英国最典型的PPP模式。英国的PPP在实施中也暴露出自己的不足。主要表现为:PPP决策信息体系建设的滞后;PPP决策分析方法的适用性与全面性问题。通过综合分析英国PPP的项目背景及其历史沿革,最后为更好发展我国PPP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英国;PPP;PFI;
2018年美国先后宣布对中兴和华为采取制裁措施,随后又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坚持“本国利益至上”,意图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美国屡次通过其国内法案和行政命令单边制裁外国实体的行为实质上是美国内法的域外适用,其在国际法领域中的合法性存在争论.中方及中方企业可从经济、法律和发展策略等方面出发,运用清单体系、主权平等和阻断立法等措施予以反制.
摘 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销售人才。作为销售人才的重要来源,在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中,重视和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将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促进学生未来的职业成长。同时就如何实现工匠精神的培育,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和教学层面三个维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工匠精神;培育;职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
摘 要:理工科课程思政逻辑性教强、融入性差,给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带来很多困惑。本文引入二元学习理论和BOPPPS方法,以材料学为例,为理工科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该理论认为教师为了提升长期的课程思政,既可以通过开发式学习挖掘专业内部思政元素,也可以通过探索式学习突破专业知识,自学思政课程;进一步分析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BOPPPS教学。  关键词:双元学习;理工科;课程思政;路径  中图分类号
摘 要: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在双循环经济的新发展格局下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提升创新能力,转变管理思维,提升经营能力,从而有效应对国内国际双重风险,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为此,企业家必须打破自己的天花板,具体需要从拥有重新定义自己事业的勇气、重新理解跨局域思维的方式、将资源投入无形资产的魄力与顾客进行价值共创的意识等四方面重塑企业家精神。  关键词:双循环经济;企业家精神;创新  中图分类
摘 要: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途径。当前,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层出不穷,不少学生劳动意识缺乏,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劳动教育督导体系,规范学校办学,推动并补足劳动教育短板,使五育得到均衡发展。  关键词:劳动教育;督导体系;探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