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树叶图鉴

来源 :小资CHIC!ELEGAN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mc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树叶可以作美食,它们会是什么滋味?打开这份图鉴即可让味蕾找到从辽阔山野到平凡餐桌的那些美味的树叶。
  香椿
  香椿是一種原生于中国的落叶乔木,喜温耐湿,每逢春季万物生发之时,高大的香椿树上会长出狭长的、青绿中泛着赤紫的嫩芽一一“椿芽”,所以有时候人们也会叫它“大红椿树”或者“椿天”。
  春日食香椿的传统据说可以追溯到汉代,爱吃香椿的人们会攀上枝头采摘香椿嫩芽,嫩芽会一茬一茬地摘了又长,直到谷雨时节来临,民间常说“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
  在长江流域和我国中南部的百姓餐桌上,香椿是一种代表着春日滋味的食物,它散发的浓郁香气似乎在唤醒着人们冬日沉睡的嗅觉。以香椿为食材最常见的菜就是香椿炒蛋,香椿轻焯之后切碎,倒入蛋液中一起入锅翻炒,工序十分简单却有鸡蛋和香椿的香气交融。当然想要感受更加清新的香椿气息,也可以试试用轻焯过的香椿来拌豆腐,或者与辣椒一同捣碎做成擂椒香椿酱。
  紫苏
  一提到紫苏,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日本料理中用来包裹生鱼刺身、天妇罗或者韩国料理中用来包裹烤肉的紫色树叶。事实上,紫苏是一种地道的中国植物。
  《诗经·小雅》“荏染柔木,君子树之”中的“荏”就是叶片两面皆绿的紫苏,后来用来形容时光流逝的“荏苒”一词,也源起于此。在汉代《七发》中有言“鲜鲤之鱠,秋黄之苏”,描绘的正是用秋天的紫苏叶搭配生鲤鱼片的食用方法。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道:“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紫苏的辛香气息油润易挥发,新鲜的紫苏叶与油腻的肉食搭配在一起时,辛香之味足以解腻。时逢苦夏,人们用紫苏做凉菜或者甜点开胃解暑,江浙一代的人喜欢用盐来浸渍紫苏和梅子,而湖南人则喜爱将紫苏叶与辣椒一起腌渍。
  紫苏不仅能够起到解暑的作用,也能祛寒暖胃,搭配生肉食用的紫苏和蒸蟹时覆于蟹上的紫苏都是用以中和性寒的食物。无论是作为香料,还是作为食材本身,都能在调和美食香味的同时发挥药用价值。长沙小吃,—层冰糖、—层盐渍脆蜜桃、一层紫苏、一层子姜在容器中铺好,再用醋腌制,放入冰箱,隔夜即食,口味酸甜清爽。
  还有哪些与“叶”有关的美食:
  包烧肉:生活在云南的景颇族人至今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绿叶宴,宴席的食材、佐料和器皿都来自于族人自家院中的植物,其中用芭蕉叶包裹着肉馅,在烤架上烤制而成的包烧肉,融合了炙烤的酥香和蕉叶的清新。
  糯米鸡:粤菜十分讲究美食中食材的本味,而用荷叶包裹糯米,再放入鸡肉、叉烧肉、排骨、成蛋黄、冬菇等馅料蒸至软糯弹牙的糯米鸡,既有糯米的回甜,又有成鲜的肉汁本味,荷叶的清新渗入其间,若有似无又久久留香。
  叶儿粑:作为四川的一道经典小吃,清明节和春节时的节庆聚餐常常能看见叶儿粑的身影。宽大的叶片包裹住鲜肉馅料的糯米团子旺火烹蒸,馅料油滑鲜香;糯米细腻,有不粘牙、不粘筷、不粘盘的“三不粘”之称。值得一说的是,四川各地食用的叶儿粑在叶片的选用上都不尽相同,四川乐山地区选用的大叶仙茅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种。
  黄荆
  在中国南方的山区里生长着一种俗称“臭黄荆”的落叶灌木树,虽然名字听起来臭臭的,但实际上却散发着一股芳草香气。从每年春天树叶开始发芽到秋天落叶,这种果胶合量超过百分之三十的树叶常常被山中居民用来做一道独特的家常菜一一黄荆豆腐,也正是因为如此,黄荆树也被人们称为“豆腐柴树”。
  人们从树上摘得新鲜的黄荆树叶,洗净之后,用开水烫熟,再搅拌揉搓出丰富的果胶,树叶就慢慢变得粘稠起来,滤过树叶的筋脉残渣后,得到的树叶汁就可以用来做“豆腐”了。在浙江仙居,用来点卤黄荆豆腐的是草木灰水,当然如果愿意等待上更长的时间,也可以不用卤水只是简单静置。
  成型后的黄荆豆腐呈草叶色,表面细腻光滑,形态与豆腐无异,树叶的清香气息留存其中,隐隐散发。在适宜黄荆树生长的不同地域,人们会因为当地的口味偏好而对黄荆豆腐进行再次烹饪:在喜爱辣食的西南山区,人们将酸辣的调料拌进豆腐中,“黄荆凉粉”也因此得名;在江浙一带,各种时令的山间食材往往与黄荆豆腐一同炖入锅中,春笋或菌菇的成鲜与黄荆的清香扑面而来。
其他文献
重影輕波
期刊
人与树的故事也许有太多近似的地方,一棵树当下的生命以及它的过去和将来,我们在倾听什么,倾听树的声音还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个声音。  拿到这一期选题的时候,我—直在想该用什么样的角度来阐述,人与树的故事也许有太多近似的地方,一棵树当下的生命以及它的过去和将来,我们在倾听什么,倾听树的声音还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个声音。  时间飞逝,当我翻看许久以前的照片,有一张照片让我印象深刻,2014年强伟第—次来到上
期刊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向往自由的浪人们就循着冲浪电影《无尽之夏》的风向标指引,前往全世界各处寻找完美的冲浪胜地。直到现在,那些追逐海浪的人的旅程也依然在继续进行着。  葡萄牙·拿撒勒Nazaré  在亚欧大陆最西端的伊比利亚半岛上,葡萄牙直面着浩瀚的大西洋,拥有着绵延不尽的绝佳海岸,这里温暖适宜的气候,对于生活在此的人们来说,冲浪的时光全年无休。  在葡萄牙中部地区300公里的海岸线中,拿撒勒的海滩
期刊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加州西海岸正在流行一种融合了阳光、沙滩和冲浪的音乐一—冲浪摇滚,以Dick Dale和The Beach Boys为先锋,后又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冲浪音乐人,备受广大冲浪者和青年听众的热爱。  这个夏天如果你还没有机会去海边冲浪,不妨先来听一听冲浪音乐,在复古又新潮的冲浪音浪里体会冲浪的快乐吧!  The Astronauts《Surfer's Stomp》  这是—首跟着“宇航
期刊
以树之名  树,—种遵循自然的古老生命,紧紧地抓着大地又极力地向上生长,与周边万物紧密关联,或傲然独立或连成部落,始终以一种张扬却坚毅的姿态,无声地见证着世事浮沉,存在于人类的思想和生活之中,尤其独特。  虔信基督教、又是研究存在主义哲学出身的导演泰伦斯·马利克的作品,一向充满救赎色彩,去到巅峰之作《生命之树》更是直达宗教哲学的核心。“生命之树”源于见于《圣经》,而马利克要说的这棵树,深藏更多个人
期刊
人生中的“浪”是困境是波折,是最平常的存在,每个人都在经受着自己的“風浪”。  《罗马>是一部站在记忆之矛上,刺进旧时光的电影,处处都有‘人生犹如冲浪”的隐喻。  这是一部有关记忆、空间和爱的私人电影,导演阿方索·卡隆细致入微地雕刻了一段童年时光,小到一块瓷砖的颜色大到一个街区的布局,事无巨细,力求真实。ROMA是片名,AMOR(爱的意思)是核心,前者是空间是环境,后者是情感是精神力量,阿方索·卡
期刊
旁观者眼中的冲浪充满了极限的挑战,  像是以力量与速度在与风浪起舞。  而在浪人们的眼中,冲浪也有另一面,冲浪者享受独自面对的未知,在独处中放空,也让冲浪变成一种生活。  刘丹Darsea:冲浪是一种修行  冲浪其实是很简单纯粹的,只需要你的冲浪板跟泳衣,有好浪冲就ok了。与其说它是一种娱乐活动,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冲浪的过程中,你会独自去面对和接受很多未知,去了解哪几个地方会有浪,浪的历史
期刊
音乐人的角色,就是时常被个人风格与市场需求撕扯。  萧敬腾拒绝被规则左右,他给自己的乐队起名“狮子”,充满雄心和力量的组合,传达出内心的“吼声”。  他是天生的“掠食者”,生来便是为了征服听众的耳朵。  摄影:C楠时装编辑:陈而MiaChen  艺人统筹:杜天平化妆师:Elephant Lin发型师:Nino Chen  造型师:Kevin Cheng采访&撰文:言粟  编辑助理:徐琳菲、欧阳楚翘
期刊
人们赋予了树各种颇具哲学意味的解读,但对于树的认识和思考也应当回归大自然的本真之中。常在各地野外进行调研、考察、标本采集的植物学教授顾有容称自己是“真·旅人”,这次我和他聊了聊植物学学者眼里的树的世界。  要聊树的话题,其实我有点意外,因为我是做草本植物研究的。不过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和树有很大关系。我在读博士的时候,研究的基本上都是木本植物,其中有很多都是特别高大的乔木。我是做传粉的,需要在树上
期刊
英国作家毛姆用《马尾树》的六则故事讲述着马来半岛上外来者与原生者的共生,而马来西亚的槟榔屿也有如马尾树那样的能力,让外来与原生的文化都能在此繁茂地生长起来。  马尾树与槟城  钟情于远东旅行的英国作家毛姆曾写过一本名为《马尾树》的短篇小说集,他在序言中这样写道:“每经过一段时间,潮水退却,那会儿马尾树就会自行生长,并逐渐使土地变得坚实、牢固、肥沃,直到那片土地最终适合生长更多品种、更加丰富的植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