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皇民文学”论战与“日本情结”

来源 :台湾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zha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纪之交,“台独”分裂活动日益猖獗,台湾文坛统“独”意识激烈交锋,统“独”双方围绕“皇民文学”展开论战.部分“台独”文人与 日本右翼文人公然为“皇民文学”翻案,引起陈映真等台湾统派作家奋力批驳回击.分裂势力为“皇民文学”翻案的真实目的是美化日本侵略与殖民统治、切割两岸文化联系,其结果是导致“台独意识”泛滥.
其他文献
推进台胞融入祖国大陆社会需要基层治理的不断创新.通过对厦门思明区涉台服务总部——“两岸青年心家园”的单案例研究,文章呈现基层涉台综合公共服务空间的“复合空间生产—治理”模式.研究发现,“两岸青年心家园”是包括服务空间、记忆空间和宣传空间的复合体,而这种空间结构决定了其治理的复合性.商业-公益服务、两岸历史-文化联系和“去污名化”三种治理路径在共同促进台胞社会融入的同时,也反映了包括功能聚合、情感聚合和价值聚合的复合治理逻辑.在未来的治理实践中,治理主体应当立足空间生产理论的指引,开发、拓展和建构基层涉台公
近年来,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利用教育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不断修改中小学课纲强化“台独教育”,“独化”岛内认同,为民进党获取选举利益,为推行“法理台独”路线张势.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和台湾的整体发展,也严重干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推进带来了负面冲击.因此,我们应当严格按照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努力“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特别要做到“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化育后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为“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
尽管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但在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呈现“东升西降”的基本态势,特别是两岸实力对比差距愈发显著的背景下,大陆牢牢把握两岸统一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在保持对台战略定力的同时,在对台工作中强化政治话语的塑造则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岛内受众分析得出,岛内主要政治力量和社会公众在政治立场、力量变动、外部联系与政治目标等层面存在较大差异.大陆构建涉台政治话语权需要借助场景、制度等层面的思维转变,不断强化论述国家统一的道义话语、理论话语、亲情话语、舆论话语、民意话语,努力营造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基础条件与舆论氛
十八大以来大陆逐步形成了以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核心的对台工作思路,“31条惠台措施”开启了新时代惠台政策的新篇章,后续“26条惠台措施”、“11条措施”、“农林22条措施”均为“31条惠台措施”架构的延续与深化.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行,有必要考察“31条惠台措施”的实施效果,从而为调整惠台政策、促进两岸融合提供助力.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31条惠台措施”对于提升台商投资具有正向影响,但由于受到特定条件约束等影响,政策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结合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为政策优化提供依据.在新时代对
盲盒以ACG为摹本进行分有,在延展ACG娱乐底色的同时,交织了众多文化意涵,建构出耐人寻味的盲盒亚文化.盲盒迷群在众声喧哗的网络狂欢中,渐愈迷失自我,同时,盲盒迷群的拼贴实践又遭遇最大程度的遏抑,同构得以达成并凸显一定的社会意蕴.在与主流文化与经济资本的博弈中,盲盒迷群呈现出众生失语的消解式抵抗姿态.在对符号价值与时尚潮流的奋力追逐中,出现阶层分化的盲盒迷群陷入消费社会的陷阱之中而无法自拔,注定其被收编的命运无可更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娃友"精神世界重建,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南宋初期,高宗、秦桧君臣为合法化对金求和的主张,高扬孝道旗帜以镇压异论.胡寅作为和议的坚定反对者,在因主战而遭贬谪后,借助于对历史的评论,有意识地将攻击矛头指向高宗,通过对南燕君臣因孝求和、前代帝王尊崇妾母、奉行短丧之制等历史事实的批判,意图证明高宗所为不过是出于私心之小孝,而非合乎道义的天子之孝,否定了高宗刻意塑造的"孝子"形象,从而消解了高宗君臣有关和议合法性的叙述.
随着清朝"国家"力量不断深入和地方政治转型,一直被视为"边缘"之地的湘西苗疆社会渐趋稳定,民、苗人口呈整体增长态势及各自聚居的分布格局.作为一个多层的意义结构,湘西苗疆这一人口状况在反映地方政治与社会变迁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心—边缘"的秩序逻辑和传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过程的具体面相,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和谐民族关系建设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镜鉴.
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来,台湾当局利用近年来欧盟对华战略认知的变化,试图将中欧战略“间隙”下的不确定性因素转化为台湾对欧盟关系的有利“契机”,以推进台湾与欧盟之间实质关系的发展.因此,过去五年多来,蔡英文当局为拓展“台独”国际空间,利用中欧关系的变化,以“踏实外交”为名,通过“务实、弹性”的多元手段加强台欧交流互动,从而使得台湾与欧盟之间在“低位阶议题”和“高位阶议题”上都有所进展.在当前欧盟“一个中国”政策不变的政治限力下,台湾与欧盟关系难以出现“质变”,但其“量变”及所产生的政治效应也不应低估.
本文采用相关统计数据,描述了21世纪以来台湾农村发展的进程.将其发展模式划分为外援驱动型、内生增长型、内外交互作用型三个一级模式,并细分为城镇扩展带动型,劳务输出反哺型,新型、特色农业发展型,土地活化推动型,农村社区再生型,休闲农业深度旅游经营型、农村市场组织型七个二级模式.最后从农业发展的压力、农村衰退的走势、农村存在的矛盾的“不变”和农业转变为“农业+”、农村发展模式转变为“三位一体”重构体系的“变”的角度,分析了台湾农村发展的趋势.
国际汉语教材的话题是教材内容设计思想的体现.台湾地区的代表性教材《新版实用视听华语》在话题编排上具有类型多样、注重实用和生动有趣的特点.但由于台湾当局持续推动“本土化”政策的效应,本土教育中“台湾主体性”的建构,以及台湾当局提升“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需要,使得该教材从参与话题的人物设定、话题场景到话题谈论的具体内容都以“台湾”为中心展开,话题设计体现出强烈的“台湾主体意识”.这将对海外汉语学习者的两岸关系认知和中国国家形象认知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针对于此,我们虽不必、也不能简单的把教材话题设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