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来自宇宙射线?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jhki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本杰明·富兰克林在暴风中升起他的风筝验证闪电现象已经250多年了,科学家们仍然对这耀眼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闪电现象后面的基本物理因素而迷惑。甚至可以说,科学家对宇宙中星体爆炸的了解都要比对闪电了解得多。
  闪电是如何产生的?传统的解释是闪电就是储存在电场中的电荷放电。在雷雨云中,冰粒子相互碰撞形成电场。大部分电荷带负电,几千米以下的地面产生正电。最终,两者之间的空气成为电离空气,并传导电荷,或者从云层到云层,或者从云层到地面,从而形成闪电。
  但是这样的解释有一个缺陷。空气只会在大约2500千伏/米的电场中自然离子化。几百年来,人们用风筝、气球和飞机等危险的测量方法测量了许多雷雨云中的电场。然而,没有人曾经发现过雷雨云中有强烈到足以使空气电离的电场。被发现的电场的强度通常在100千伏/米至400千伏/米之间,还不到形成电离空气所需强度的十分之一。
  那么闪电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科学家渐渐把眼光投向了13年前俄罗斯科学家提出的一个理论:引起闪电的是来自太空的轰击地球的高能粒子。这些宇宙高能粒子流被称为宇宙射线,它们是太阳耀斑和远古星球爆炸后留下的残余物。每平方千米的地球大气层每秒钟就受到数以千计的宇宙射线的轰击,其中许多宇宙射线跨越了星际距离。
  1992年,俄罗斯P.N.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的亚历克斯·古列维奇提出了宇宙射线可以催生闪电的理论。当宇宙射线撞击地球大气层时,它可能击中空气分子,使其变成离子,从而产生极为高能的电子。在接近暴雨云的电场,这样的高能电子可能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的程度,然后击中其他空气分子并使它们离子化,如此通过连锁反应,产生越来越多的电子。不断大量涌现的电子使空气电离,导致电荷流动。古列维奇称之为“逃逸崩溃”。这个推测最初被人们认为是标新立异的,但现在却成为主流的解释。
  逃逸崩溃在开始时所需要的电场强度相对弱得多——大约300千伏/米,大致相当于通常在暴雨云中测得的电场强度。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动的粒子发射出高能和射线,比如X射线和伽马射线,这为检验上述理论提供了一个证据。2001年,美国新墨西哥采矿和技术学院的查利·穆尔及其同事们在记录一次闪电所发出的X射线时,发现了逃逸崩溃的第一个直接证据。2002年,继穆尔的报告之后,佛罗里达州国际闪电研究和测试中心联合主任马丁·乌曼及其同事们开始用一个X射线探测器观察他们用火箭制造的闪电。令他们惊讶的是,在2002年夏天捕捉到的37次闪电中,有31次释放X射线。
  通过最新的研究,科学家认为宇宙高能粒子束以相当的速度闯入大气并激发出一些电子,而这些电子又会去激发其他的分子放出更多的电子,最后达到连锁反应的目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闪电发生云层所需要积聚的电能只是原来科学家预估的1/10。
  尽管研究人员目前已确信导致闪电的原因是某种逃逸崩溃,而间接证据是,逃逸崩溃可能由在云层之上的宇宙射线引起。但是迄今为止,他们还不能肯定逃逸崩溃都是由宇宙射线引起的。如果研究人员要证明闪电和由宇宙射线引起的离子喷涌来源相同,那么他们就需要找到更加确凿的证据。
  【责任编辑】蒲晖
其他文献
近十多年来,老龄化速度在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3年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0980万人,占总人口8.5%,比1990年的5.6%提高了2.9 个百分点,预测到2020年将达到1.7亿多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提高到12%。  占全国人口十分之一的老龄人口,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都是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在新中国建设事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期以来劳动报酬没有到位,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目前有
期刊
白云黑云的梦  梦者:男,36岁,公司人事干部  梦者自诉:梦中的那天天气不错,有白云,我就想,要是云厚一些就无法拍摄照片了,结果云果然开始变得厚了起来,而且向地面压了下来,这时候我的内心一动,觉得云这么压下来,要是人能在这云层里该是什么感觉呢?念头一动,果然就有一团白云从自己的侧前方直降下来,而且还飘了过来,这时,我能感觉到它薄薄的,瞬间就把我包围住了,我感觉身边都是些粉末状的小颗粒(但没有寒意
期刊
期刊
可卡因上瘾之谜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可卡因和其他一些药物的上瘾是由大脑腹侧被盖区的多巴胺神经元可塑性的改变引起的。  这项对老鼠的实验提示,腹侧被盖区也许还与药物相关记忆的形成有关。在实验中,反复给予可卡因增强了对老鼠多巴胺神经元的长时效果,这是一种把神经元联系在一起成为更稳固连接的记忆形式。似乎是可卡因诱导了可抑制多巴胺神经元的伽马氨基丁酸(GABA)的减少,从而产生长时增强效果。这些改变
期刊
所谓生物圈就是人们所认为的生物住所,主要都是在地球上能够有接受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和以植物为食的各种动物。海洋中也有利用太阳能生长发育的各种水生植物,以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和其他各种生物。追根究底,这些生物都是靠太阳能生存的。 据测算,世界上陆地和海洋的生物总量约1万亿吨,令人无法想象的是我们脚下地层深处的生物竟然数倍于这一数字。那里是迄今人类尚未触及过的领域,专家称其为“地下生物圈”,它的
期刊
2005年7月29日,环球嘉年华来到北京,为期72天的狂欢盛会徐徐拉开。这是环球嘉年华继去年之后第二次到北京。狂欢旋风再次刮热北京,热潮早在环球嘉年华开幕前的招聘中就已掀起,应聘的队伍排出了500多米长,人数快赶上一个小型人才招聘会了,现场相当混乱,环球嘉年华不得已取消了现场面试,改为接受求职者简历。  实际上,很多人不知,在环球嘉年华在北京拉开大幕之前,还有两个嘉年华也在北京相继登场,石景山游乐
期刊
期刊
人类养马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古今中外的先民根据对马匹的不同需求(骑乘、拉挽、驮载、肉用、乳用等)培育出了无数的马匹品种,其中最卓有成效,对发展现代马业起到重要作用的马种当数纯血马和阿拉伯马。    纯血马的身世    纯血马又称纯种马,俗称英纯血马,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轻型马。据记载,1000m的赛跑记录为53″7,1600m跑1′31″8, 2400m跑2′23″。纯血马仍是跳高和跳远世界记录的创
期刊
今年9月19日,美国航天局正式宣布,美国将实施1040亿美元的登月计划,在2018年前,美国宇航员将重返月球。    登上月球曾是人类的梦想    月球曾是太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星球。自伽利略以来,望远镜一直瞄准着它,宇宙飞船也曾靠近它沿着它的轨道飞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更是成为超级大国展示各自科技成果的大舞台,人类在其表面行走并带回了一些土壤和岩石样品,于是乎,除了地球,月球应该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地方
期刊
《变脸》是一部1997年拍摄的影片。虽然本片导演和演员都是大名鼎鼎,但毕竟是一部谈不上出色的动作片,难免被人渐渐淡忘。不过,最近《变脸》却被频频提及,这是因为银幕下真实的“变脸术”已然进入倒计时。5男7女正在争当世界上第一个“变脸人”,而获准操刀进行这项史无前例手术的则是美国的一个医疗小组。  现实中发生的这一幕,其复杂的情节、紧张的气氛将不逊于电影,还会更多地涉及心理学的范畴,引发伦理上的争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