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m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习惯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问题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去设置,有些情境因为常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的解决,限制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真实的场景,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显现象的本质属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情境的设计中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我曾经听过一节有关计算的练习课,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闯关游戏,从上课伊始的第一关到临近下课的第九关,学生一开始还兴致高涨,到最后一关时,已经索然无味了,回答问题的只有几个同学,大部分同学各干各的事。所以信息技术只是手段是工具,我们应该看到其工具的本质,而不是光看表面。
  2.培养学生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认识到这节课的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可以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观察主题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只要抓住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就可以了,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最后提出的问题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由于以往我多是展示實物,因此,学生对课本中的透视图认知起来存在困难,怎么把原来的现实物体转移到数学本质上来?我在重新设计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后向学生展示了带色彩的实物图和线条组成的透视图,既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让师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美
  对美的追求是人的本能,美的事物能唤起人们的愉悦。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审美化的教学,充分揭示数学美,能使学生对蕴涵于数学知识中的美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在《角的认识》一课时,学生说出许多生活中的角,我也随机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角,说明角无处不在,有了角,我们的生活才能多姿多彩。在讲《对称图形》时,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距离学生较远,不能亲眼所见的生活场景再现的优势,让学生欣赏教师从搜集的大量具有对称现象的美丽图景,如“埃菲尔铁塔”“法国凯旋门”“印度泰姬陵”“北京天安门”“故宫天坛”等,将新知识深入浅出地隐含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自主发现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探究欲望,体会到数学与自然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社会、观察自然的意识。然后请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出各种对称图形,这种审美心理活动能启迪和推动学生数学思维活动,触发智慧的美感,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数学蕴含着丰富的美:有符号、公式和理论概括的简洁美与统一美、图形的对称美、解决问题的奇异美,以及整个数学体系的严谨和谐美与统一美,等。但是学生未必能感受到这些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这些美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之美。数学公式是人们运用概念、法则进行推理判断的成果,是数学规律的集中反映,它概括简洁、应用广泛,充分展现了数学美的一种形式、一种意境。
  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又要科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信息技术逐步变革着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适时适度使用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他文献
散文有着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在教学中,让幼儿理解散文的“神”,也就是情感目标(散文的主题)是教学的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散文情感的过程,是步步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从理解文字到理解情感,需要由表及里的递进,因此,帮助幼儿理解好画面、语言所传达的内涵,就能聚“精”汇“神”。通过对散文教学的不断尝试,以下几点策略对理解散文情感的不同层面有着重要作用,在整个教学中不可或缺。  一、朗读,帮助幼儿理解散文
期刊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当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是帮助学前儿童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需付出的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是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都在为人生奠基,幼儿园教育本身就有为入小学做准备的功能,小学也有创造积极氛围、改进课程与教学,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的责任
期刊
数学实验区别于物理、化学实验,是一种数学逻辑思维的训练。它是通过动手实验、尝试验证、归纳发现来感悟和学习常规的数学基本知识,是一种做中学、玩中学的数学学习方式。  在课堂中,让学生亲手进行数学实验,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能更深刻牢记所学知识;同时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学习,兴趣更浓厚。所以要尽可能多的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实验的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思维。  新课
期刊
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厚的阅读资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具有稳固、持久的学习经验,进而把经验学习与创新学习紧密结合,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在此,尝试对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浅谈几点建议。  一、创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创造一种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
期刊
潜能,顾名思义是一种隐而未现的,具有特殊性的潜在能力。人类在幼儿时期,就存在着这种潜能。医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组织的发育成熟,百分之八十在六岁之前就基本定型。我国民间流传着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和“从小看到大,三岁看到老”的俗语,就是这一现象的最好总结。因而家长和老师要把握好人生的幼儿时期,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各种方法去开发幼儿的潜能,为国家培育大批的优秀人才。为此,本文就幼儿潜能与激发这一课题,尝
期刊
随着EEPO有效教育实验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成为一线教师们认识、尝试和关注教改的热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一)
期刊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的一次系统地、全面地回顾与整理、以达到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形成整体性的数学“认知框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而“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是广大数学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许多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
期刊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这是华罗庚先生说的。是呀,这无愧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其实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在用着数学。例如,当我们跨进商店的那一刻,你有没有注意到数学的应用已经开始了?  “阿姨,我买一瓶饮料,两袋方便面和一块面包。”  “一甁饮料3元,一袋方便面2元,一块面包2元。”  嘿,就这样一道数学题已经出现了——  3+2+2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的一种潮流。由于它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关系到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教学质量问题,而且也与数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教学模式等各项改革密切相关。随着时代发展与军队建设的要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解决数学问题已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数学问题的形成、来源及类型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而问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江泽民总书记这一段精辟的论述,全面阐明了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一个民族、一个人的创新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任何领域的学科必须把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教育的灵魂。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