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解决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的一种潮流。由于它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关系到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教学质量问题,而且也与数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教学模式等各项改革密切相关。随着时代发展与军队建设的要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解决数学问题已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数学问题的形成、来源及类型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而问题是人们与客观世界产生接触,从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角度反映出认识与客观世界的矛盾时形成的。数学问题是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对已有的数学概念或结论产生疑问,或者对数学的未知领域进行探索时,都会提出一些不同问题。那么在教学中所要解决的并不是那些尚未解决的数学问题,而是前人已有的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只有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问题的情境,才能引起学生有目的的思考。正是由于学生把特定的数学问题确定为自己努力攻克的方向,才能使思维活动以一定的方法、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不断冲击头脑中旧有的认知结构,不断构建新的认知。数学问题来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如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古代巴比伦人在观测天文和六十进制数系、公元1世纪前后的《九章算术》等。其中《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传统数学中具有最深远影响的一部著作,它反映出我国古代数学是怎样从实际生活中分析出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又怎样从研究具体的数学问题入手,通过抽象与归纳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的。由数学问题的形成和来源可以看到,数学问题种类繁多,但用于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大致有三种,可以构建数学模型的实际问题;探究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和功能。
  二、数学问题的设计原则
  数学问题的设计是教学过程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要使问题解决取得良好成效,必须预先将问题设计好。好的数学问题应有较强的探索性,它要求人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具有现实意义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具有趣味性和魅力。
  (一)可行性原则
  在教学设计中,对数学问题教师首先要细致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知识水平,提出既有一定难度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也就是说,要选择在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学生的第一发展水平和第二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并注意适时、适度创设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已有的认知结构、教材及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适当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一定的努力或小组讨论、探究,最后归纳出具有一般规律性的结果。
  (二)渐进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要求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人类认识数学对象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从认识最简单的对象开始,逐步发展到对数学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内部结构的认识。人们对于数学问题的认识,如同对数学对象的认识一样,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数学问题的设计中就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层次、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不断获得成功,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勇于探索、敢于攀登的精神。
  (三)应用性原则
  随着数学的发展,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世界各国的数学教育也越来越强调数学的应用,这是当前国际数学教育的重要动向。各国都在数学课程中增加现代数学中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内容,注重从生活实际和学员知识背景中提出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教学,增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用例进行数学知识的数学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尝试用数学知識和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数学问题的解决
  如前所述,由于数学问题来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来源于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科技活动,一般来说,它是非常规的、由情境给出的一种实际需求,并且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因此,数学问题的解决一般要通过以下几个过程来实现。
  (一)分析问题背景,寻找数学联系
  通过对所给问题的分析,理解问题背景的意义,从中找出它们与哪些数学知识有联系,以便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使实际问题数学化,从而使非常规问题转化为常规问题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开展讨论,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攻克难关。
  (二)建立数学模型
  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实际问题符号化,建立数学模型。在建立数学模型的时候,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因为前面的分析过程,已经使问题明朗化,一般情况下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数学建模任务。对于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这一工作。
  (三)求解数学问题
  根据数学模型的特征,可采用适当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这里主要强调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一般情况下,只要数学模型建立起来以后,学生自然会去联想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和熟悉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推理和演算,达到问题的解决。
  (四)检验,交流,评价
  将数学问题的求解结果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去进行检验,看它是否与实际问题的情形相吻合,从而决定是否要修改模型或另辟途径。,同时可组织学员进行交流,对各种模型进行评价。
  在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又要重视教员主导作用的发挥,二者相辅相成。特别是在讲到探索、猜想、发现方面的问题时要侧重于“教”;有时候可以直接教给学生完整的猜想过程,有时候则要较多地启发、诱导。因此,在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解决中,教给学生比较完整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常用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其他文献
教师课堂话语过多是一个普遍现象,长此以往,使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样既不利于教师的成长,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造成教师课堂话语过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讲授式教学并未完全改变  现实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的现象。当学生表达困难时,就亲自替他们说出答案,以求节省课堂时间。殊不知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说话心存害怕,甚至不愿表达。因此教师的话越来越多,整个教学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提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時,其中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因此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每天的生活环节之一。但在户外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如:幼儿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抛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等等。如何做到既能保证幼儿每
期刊
散文有着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在教学中,让幼儿理解散文的“神”,也就是情感目标(散文的主题)是教学的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散文情感的过程,是步步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从理解文字到理解情感,需要由表及里的递进,因此,帮助幼儿理解好画面、语言所传达的内涵,就能聚“精”汇“神”。通过对散文教学的不断尝试,以下几点策略对理解散文情感的不同层面有着重要作用,在整个教学中不可或缺。  一、朗读,帮助幼儿理解散文
期刊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当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是帮助学前儿童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需付出的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是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都在为人生奠基,幼儿园教育本身就有为入小学做准备的功能,小学也有创造积极氛围、改进课程与教学,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的责任
期刊
数学实验区别于物理、化学实验,是一种数学逻辑思维的训练。它是通过动手实验、尝试验证、归纳发现来感悟和学习常规的数学基本知识,是一种做中学、玩中学的数学学习方式。  在课堂中,让学生亲手进行数学实验,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能更深刻牢记所学知识;同时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学习,兴趣更浓厚。所以要尽可能多的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实验的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思维。  新课
期刊
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厚的阅读资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具有稳固、持久的学习经验,进而把经验学习与创新学习紧密结合,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在此,尝试对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浅谈几点建议。  一、创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创造一种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
期刊
潜能,顾名思义是一种隐而未现的,具有特殊性的潜在能力。人类在幼儿时期,就存在着这种潜能。医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组织的发育成熟,百分之八十在六岁之前就基本定型。我国民间流传着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和“从小看到大,三岁看到老”的俗语,就是这一现象的最好总结。因而家长和老师要把握好人生的幼儿时期,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各种方法去开发幼儿的潜能,为国家培育大批的优秀人才。为此,本文就幼儿潜能与激发这一课题,尝
期刊
随着EEPO有效教育实验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成为一线教师们认识、尝试和关注教改的热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一)
期刊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的一次系统地、全面地回顾与整理、以达到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形成整体性的数学“认知框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而“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是广大数学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许多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
期刊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这是华罗庚先生说的。是呀,这无愧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其实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在用着数学。例如,当我们跨进商店的那一刻,你有没有注意到数学的应用已经开始了?  “阿姨,我买一瓶饮料,两袋方便面和一块面包。”  “一甁饮料3元,一袋方便面2元,一块面包2元。”  嘿,就这样一道数学题已经出现了——  3+2+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