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秦东地区是陕西省渭南市和西安市辖区的临潼区和蓝田县等地方,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近些年来,由于受多元文化娱乐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生存发展面临濒危的状况。为了使它们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根据有关部门的推荐,渭南市已其中部分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已经正式被批准。为了更好地保护具有深层文化底蕴的中华传统,这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个音乐者的使命。
关鍵词:秦东戏曲;现状;传承
一、绪论
秦东地区是陕西省渭南市和西安市辖区的临潼区和蓝田县等地方,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据专家考证,中华文明之所以被称为华夏文明与秦东这一地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华”指“华山”“夏”是“夏阳”(今韩城市),特指这区间的区域所产生的文明即“华夏文明”。其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共同孕育了许多特色鲜明、影响深渊的地方戏曲品种。据统计,秦东地区产生和流入的戏曲品种近20种,居陕西省之首。
二、秦东地方戏曲的内容及特点分析
1.陕西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其"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其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唱腔,分板式和彩腔两部分,每个部分均由“苦音”和“欢音”(又称花音)两种声腔体系组成。苦音腔是秦腔区别于其他剧种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唱腔,演唱时激越、悲壮、深沉、高亢,表现出悲愤、痛恨、怀念、凄凉的感情。欢音腔则欢快、明朗、刚健,擅长表现喜悦、愉快的感情。秦腔板式分为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和无板无眼四种。板腔称谓有慢板、拦头板、一锤安板、阴司板、二六板、拉锤二六板、带板、尖板、滚板、二导板、双锤板等。总归称是六大板头、慢板、带板、垫板、二导板和滚板。秦腔曲牌分为弦索类、击乐类、唢呐类、笙管类、海笛类、套曲类共6种[1]。
新时期,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秦腔戏曲受到了严重冲击。一方面,农村人口大量外出打工,戏曲观众市场大面积萎缩。另一方面,戏曲人才青黄不接,戏曲内容、形式陈旧,脱离现代生活,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秦东戏曲的演出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这种情况引起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借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契机,积极发掘、抢救、保护秦腔。
2.碗碗腔
碗碗腔起源于西汉,成熟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是大荔、朝邑一带流行的皮影戏腔调,它的名称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它的主要节奏以打击小铜碗得名;二说因领奏乐器月琴旧称“阮”,后名“阮儿腔”,衍化为碗碗腔;三说皮影的表演需要油灯碗得名,又名为“时腔”,建国后也曾更名为“华剧”。碗碗腔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批剧作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李十三,关于李十三的“十大本”,笔者在之前曾经发表过关于李十三的文章,详细撰述了“十大本”的作品。
碗碗腔皮影戏在2014年被列入第一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现代,碗碗腔的鼓吹乐曲多在民间红白喜事时演奏,它的社火热闹的乐曲现存的有80多首,也在春节、元宵或喜庆丰收等活动中演奏。
碗碗腔唱腔相对于其它剧种在旋律上与观众有种天然的贴近感,个人认为唱法的审美也和民歌有些相通性,很多擅长碗碗腔的艺人演员对民族唱法的演唱技巧也有深入的研究,所以就唱腔和旋律性来说,是比较能为青年大众所接受的一支剧种。2014年,笔者本人在陕西师范大学进修学习的过程中,结识了陕西著名的秦腔、碗碗腔、迷胡演唱家张宁,张宁老师主攻小旦,在秦腔、碗碗腔和迷胡戏方面都颇有造诣,秦腔《华亭相会》、碗碗腔《桃园借水》和迷胡《梁秋燕》都是她的拿手绝活,除这三者之外,张宁老师还精通民歌,曾拜师陕西著名歌唱家冯建雪女士,《走西口》、《又唱浏阳河》是手到擒来,张宁可谓戏、歌互补,以戏促歌,以歌补戏,相同的还有陕西“四大名旦”之首的李梅,在许多大型晚会演唱过程中,都是戏、歌通唱。经过此类老师演员的大力推演,秦腔、碗碗腔等戏曲走向大众生活。2015年5月23日,碗碗腔《桃园借水》与西班牙艺术家在“一条丝路两城歌”活动上同台表演,古老的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呈现出一场明媚动人的视觉盛宴。
三、地方戏曲的传承和保护
以上戏曲形式是当地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的小剧。在沿革和发展受到当地生活习俗、文化观念的直接影响,这种起源于民间,生长扎根于民间的娱乐形式并不适合大的专业团体演出,民间才是它真正植根的土壤。并且音乐形式源远流长,至今仍保留了诸多古老的曲牌,对其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令人担忧的是,其众多剧目中,现在传演的也已为数不多,其中也不乏有不健康内容;二是调整理收集尚不完善;三是剧目演艺人员出现断层,许多剧目演出技艺已经失传。由于题材大多来源于民间老百姓的生活,剧本基本上是通过民间老艺人口传心授,才得以世代流传,近几年来,随着老艺人们相继离世,其传承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面对传统剧目逐渐面临失传的情况,怎样才能让它更好传承和发展下去,如何创新、怎么发展成了目前十分迫切解决的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受多元文化娱乐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生存发展面临濒危的状况。为了使它们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根据有关部门的推荐,渭南市已其中部分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已经正式被批准。也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补救,例如搜集整理剧目、抢救老艺人们表演的音像资料、培养年轻的后备力量、编排新剧目等等;也可借鉴京剧音配像工程的做法,选择老艺术家最佳的录音版本,聘请高级录音专家在老艺术家或其弟子、后人的参与下,进行录音编辑、整理。然后选择适当的配像演员,从表演风格、演唱技巧、形体特征、动作节奏乃至心理创作状态,进行认真的学习,反复的排练,按照录音对口型配像,力求最大限度地展示和接近各位老艺术家的流派特色,以体现他(她)们的唱腔美、形体美、语言美和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最后,经过电视导演的前期、后期精心制作,成为音配像成品,播出和出版发行。这样我们才可以继承老艺人们的艺术成果,从而进一步促进发展。
四、结语
以上民间文化形式具有极强的娱乐与教育功能,通过对这种娱乐活动的了解,巩固了自身特有的乡土意识,表达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正确的观念来保护和发展,戏曲文化的传承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在民间自然发生的戏曲音乐文化活动,在本土资源的挖掘整理时,要注重对“原生态”的保护,使其在发展的同时不至于丧失其内涵与本质。为了更好地保护具有深层文化底蕴的中华传统,这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个音乐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甄业,史耀增.秦腔习俗[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0.8P173.
作者简介
李娜,女(1981——)硕士研究生,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音乐学部副教授,长期从事声乐教学和地方音乐研究。
基金项目:以上节选自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秦东地方戏曲民间活动现状及传承保护研究(2015C062);渭南师范学院校级重点项目:秦东地方小戏的传承与发展(14SKZD10)。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音乐学部)
关鍵词:秦东戏曲;现状;传承
一、绪论
秦东地区是陕西省渭南市和西安市辖区的临潼区和蓝田县等地方,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据专家考证,中华文明之所以被称为华夏文明与秦东这一地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华”指“华山”“夏”是“夏阳”(今韩城市),特指这区间的区域所产生的文明即“华夏文明”。其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共同孕育了许多特色鲜明、影响深渊的地方戏曲品种。据统计,秦东地区产生和流入的戏曲品种近20种,居陕西省之首。
二、秦东地方戏曲的内容及特点分析
1.陕西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其"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其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唱腔,分板式和彩腔两部分,每个部分均由“苦音”和“欢音”(又称花音)两种声腔体系组成。苦音腔是秦腔区别于其他剧种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唱腔,演唱时激越、悲壮、深沉、高亢,表现出悲愤、痛恨、怀念、凄凉的感情。欢音腔则欢快、明朗、刚健,擅长表现喜悦、愉快的感情。秦腔板式分为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和无板无眼四种。板腔称谓有慢板、拦头板、一锤安板、阴司板、二六板、拉锤二六板、带板、尖板、滚板、二导板、双锤板等。总归称是六大板头、慢板、带板、垫板、二导板和滚板。秦腔曲牌分为弦索类、击乐类、唢呐类、笙管类、海笛类、套曲类共6种[1]。
新时期,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秦腔戏曲受到了严重冲击。一方面,农村人口大量外出打工,戏曲观众市场大面积萎缩。另一方面,戏曲人才青黄不接,戏曲内容、形式陈旧,脱离现代生活,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秦东戏曲的演出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这种情况引起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借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契机,积极发掘、抢救、保护秦腔。
2.碗碗腔
碗碗腔起源于西汉,成熟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是大荔、朝邑一带流行的皮影戏腔调,它的名称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它的主要节奏以打击小铜碗得名;二说因领奏乐器月琴旧称“阮”,后名“阮儿腔”,衍化为碗碗腔;三说皮影的表演需要油灯碗得名,又名为“时腔”,建国后也曾更名为“华剧”。碗碗腔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批剧作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李十三,关于李十三的“十大本”,笔者在之前曾经发表过关于李十三的文章,详细撰述了“十大本”的作品。
碗碗腔皮影戏在2014年被列入第一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现代,碗碗腔的鼓吹乐曲多在民间红白喜事时演奏,它的社火热闹的乐曲现存的有80多首,也在春节、元宵或喜庆丰收等活动中演奏。
碗碗腔唱腔相对于其它剧种在旋律上与观众有种天然的贴近感,个人认为唱法的审美也和民歌有些相通性,很多擅长碗碗腔的艺人演员对民族唱法的演唱技巧也有深入的研究,所以就唱腔和旋律性来说,是比较能为青年大众所接受的一支剧种。2014年,笔者本人在陕西师范大学进修学习的过程中,结识了陕西著名的秦腔、碗碗腔、迷胡演唱家张宁,张宁老师主攻小旦,在秦腔、碗碗腔和迷胡戏方面都颇有造诣,秦腔《华亭相会》、碗碗腔《桃园借水》和迷胡《梁秋燕》都是她的拿手绝活,除这三者之外,张宁老师还精通民歌,曾拜师陕西著名歌唱家冯建雪女士,《走西口》、《又唱浏阳河》是手到擒来,张宁可谓戏、歌互补,以戏促歌,以歌补戏,相同的还有陕西“四大名旦”之首的李梅,在许多大型晚会演唱过程中,都是戏、歌通唱。经过此类老师演员的大力推演,秦腔、碗碗腔等戏曲走向大众生活。2015年5月23日,碗碗腔《桃园借水》与西班牙艺术家在“一条丝路两城歌”活动上同台表演,古老的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呈现出一场明媚动人的视觉盛宴。
三、地方戏曲的传承和保护
以上戏曲形式是当地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的小剧。在沿革和发展受到当地生活习俗、文化观念的直接影响,这种起源于民间,生长扎根于民间的娱乐形式并不适合大的专业团体演出,民间才是它真正植根的土壤。并且音乐形式源远流长,至今仍保留了诸多古老的曲牌,对其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令人担忧的是,其众多剧目中,现在传演的也已为数不多,其中也不乏有不健康内容;二是调整理收集尚不完善;三是剧目演艺人员出现断层,许多剧目演出技艺已经失传。由于题材大多来源于民间老百姓的生活,剧本基本上是通过民间老艺人口传心授,才得以世代流传,近几年来,随着老艺人们相继离世,其传承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面对传统剧目逐渐面临失传的情况,怎样才能让它更好传承和发展下去,如何创新、怎么发展成了目前十分迫切解决的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受多元文化娱乐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生存发展面临濒危的状况。为了使它们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根据有关部门的推荐,渭南市已其中部分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已经正式被批准。也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补救,例如搜集整理剧目、抢救老艺人们表演的音像资料、培养年轻的后备力量、编排新剧目等等;也可借鉴京剧音配像工程的做法,选择老艺术家最佳的录音版本,聘请高级录音专家在老艺术家或其弟子、后人的参与下,进行录音编辑、整理。然后选择适当的配像演员,从表演风格、演唱技巧、形体特征、动作节奏乃至心理创作状态,进行认真的学习,反复的排练,按照录音对口型配像,力求最大限度地展示和接近各位老艺术家的流派特色,以体现他(她)们的唱腔美、形体美、语言美和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最后,经过电视导演的前期、后期精心制作,成为音配像成品,播出和出版发行。这样我们才可以继承老艺人们的艺术成果,从而进一步促进发展。
四、结语
以上民间文化形式具有极强的娱乐与教育功能,通过对这种娱乐活动的了解,巩固了自身特有的乡土意识,表达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正确的观念来保护和发展,戏曲文化的传承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在民间自然发生的戏曲音乐文化活动,在本土资源的挖掘整理时,要注重对“原生态”的保护,使其在发展的同时不至于丧失其内涵与本质。为了更好地保护具有深层文化底蕴的中华传统,这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个音乐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甄业,史耀增.秦腔习俗[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0.8P173.
作者简介
李娜,女(1981——)硕士研究生,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音乐学部副教授,长期从事声乐教学和地方音乐研究。
基金项目:以上节选自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秦东地方戏曲民间活动现状及传承保护研究(2015C062);渭南师范学院校级重点项目:秦东地方小戏的传承与发展(14SKZD10)。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音乐学部)